吳 萍,李 璐,劉鋒娟,胡自然
支氣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以氣道慢性炎癥為特征的異質性疾病,這種慢性炎癥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通常出現廣泛而多變的可逆性呼氣氣流受限,導致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等癥狀,大多治療后可自行緩解[1-2]。嬰兒和危重癥患者因抵抗力差容易發生支氣管肺炎、肺不張、肺氣腫和肺性腦病等并發癥。近年來國內學者證實,對于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及早應用抗生素,一般預后良好,能有效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但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危害,長期使用容易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引發二次感染,或對腎臟有損害作用,或引發過敏反應及休克等[3]。有專家提出,孟魯司特鈉可阻礙支氣管收縮物質釋放,進而減少支氣管黏液分泌,達到改善患兒肺功能的效果,臨床應用于支氣管疾病已經取得了明顯的療效,而硫酸鎂注射液目前作為臨床常用的平喘類藥物,能有效舒張氣道平滑肌,抑制乙酰膽堿的興奮作用,改善氣道狹窄和痙攣,提高肺通氣功能,近年來臨床越來越多地將其應用于支氣管疾病治療,但部分患兒癥狀反復發作,癥狀改善效果不明確,因此需要采取聯合治療的方式加強療效[4-5]。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孟魯司特鈉聯合硫酸鎂注射液治療對支氣管哮喘患兒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響及安全性。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于本院就診的支氣管哮喘患兒115例,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對抗生素耐受性較好;年齡<8歲;符合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6];患兒家屬同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伴嚴重造血系統疾病和自身免疫缺陷疾病患兒;伴先天性氣道發育合并肺發育異常患兒;合并心、肺、肝、腎等其他臟器并發癥患兒;合并惡性腫瘤和全身感染患兒;近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和本研究所用藥物患兒。115例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63例和對照組52例。其中觀察組男35例、女28例,年齡4~8(6.25±0.44)歲;對照組男28例、女24例,年齡3~8(6.13±0.55)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給予吸氧、解痙止咳、抗感染及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對癥治療。對照組給予硫酸鎂注射液(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961)0.1~0.2 ml/kg+5%葡萄糖注射液20~30 ml稀釋后靜脈泵入,每日1次,連續治療3 d。觀察組給予孟魯司特鈉(蘇州吳淞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429)口服聯合硫酸鎂注射液靜脈泵入,硫酸鎂注射液用法與對照組一致,孟魯司特鈉每日1次、每次4 mg,連續治療3 d。治療全程嚴密監測患兒生命體征和精神狀況,待癥狀好轉后,孟魯司特鈉繼續鞏固治療2個月。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療效:顯效為經治療后哮喘癥狀及異常體征基本消失,肺功能改善>90%;有效為經治療后哮喘癥狀及異常體征部分好轉,肺功能改善50%~90%;無效為經治療后哮喘癥狀及異常體征變化不明顯甚至加重,肺功能改善≤50%[7]。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治療后一般指標:包括72 h內吸痰次數、脈搏氧飽和度恢復時間、痙攣性咳嗽好轉時間、肺啰音消散時間和白細胞計數降低時間。
1.3.3肺功能指標:于治療前后使用肺功能檢測儀對2組患兒肺功能進行檢查,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各項指標分別測量3次,取平均值。
1.3.4免疫功能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3000 r/min離心10 min,使用流式細胞儀(協和干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水平,并計算CD4+/CD8+值;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
1.3.5不良反應:包括失眠、口干、皮疹和腹瀉等。

2.1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2治療后一般指標比較 2組治療后72 h內吸痰次數少于對照組,脈搏氧飽和度恢復時間、痙攣性咳嗽好轉時間、肺啰音消散時間及白細胞計數降低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1 2組支氣管哮喘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2 2組支氣管哮喘患兒治療后一般指標比較
2.3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2組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VC、FEV1/FVC均有上升,其中觀察組上升效果更為顯著(P<0.05,P<0.01)。見表3。
2.4免疫功能比較 治療后,2組CD4+、CD4+/CD8+及IgG、IgA、IgM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4、表5。
2.5不良反應比較 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典型的慢性炎癥性疾病,長期反復性、彌漫性和可逆性為其臨床特征,最終可能會發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8]。因此,探索一種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十分重要。

表3 2組支氣管哮喘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4 2組支氣管哮喘患兒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表5 2組支氣管哮喘患兒治療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表6 2組支氣管哮喘患兒不良反應比較[例(%)]
大多數專家認為,該病是由于細菌侵入易感人群呼吸道后,首先附著于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纖毛上,釋放內毒素,導致柱狀纖毛上皮細胞退化,增殖的細菌和產生的毒素麻痹上皮細胞纖毛,減少上皮細胞蛋白質合成,進而導致呼吸道炎癥產生的黏性分泌物清除障礙,滯留的分泌物通過咳嗽中樞持續刺激呼吸道末梢神經而引起痙攣性咳嗽,直至分泌物排出為止[9-10]。硫酸鎂注射液能有效舒張氣管、支氣管平滑肌,起到解痙、平喘作用,主要治療原理為鎂離子抑制平滑肌細胞內的乙酰膽堿釋放,有效阻止神經肌肉連接處的傳導,減少或解除平滑肌收縮,同時阻止鈉離子與鈣離子交換,從而阻止鈣離子內流,降低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減輕氣道和血管平滑肌痙攣,充分擴張痙攣氣管、支氣管及肺血管平滑肌,促進肺部血液循環,加速肺部啰音的消散[11-14]。孟魯司特鈉是目前已知的最強的特異性白三烯受體阻滯劑,對氣道內半胱氨酸白三烯受體具有特異性拮抗作用,可有效抑制氣道高反應性,改善哮喘患兒支氣管炎癥反應,減少嗜酸粒細胞浸潤,從而緩解哮喘患兒氣道炎癥反應,改善哮喘患兒呼吸狀況[15-19]。秦粉粉等[20]認為,支氣管哮喘患兒發作時會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此時機體水電解質不平衡,細胞因子出現紊亂,對其免疫細胞因子進行監測能有效評估患兒炎癥程度和治療效果。此外有研究表明,CD4+和CD8+能誘導機體產生抗體,其水平上升反映機體處于炎癥狀態,而支氣管哮喘患兒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一般都異常升高,因此監測其T淋巴細胞亞群對評估治療效果有一定意義[21-22]。
既往研究顯示,聯合用藥相比單一用藥對于支氣管疾病的治療效果更明顯,因為支氣管疾病累及范圍較廣,常引發一些嚴重的并發癥,需要多種藥物共同應用[23]。本研究通過聯合用藥發現,觀察組72 h內吸痰次數少于對照組,脈搏氧飽和度恢復時間、痙攣性咳嗽好轉時間、肺啰音消散時間及白細胞計數降低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療效更佳;且治療后觀察組IgG、IgA、IgM、CD4+、CD4+/CD8+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證明孟魯司特鈉聯合硫酸鎂注射液治療支氣管哮喘患兒的效果要優于單一硫酸鎂注射液治療,并且還能改善患兒肺功能,對提高免疫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此外,治療期間2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說明孟魯司特鈉聯合硫酸鎂注射液治療安全性較好。
綜上,支氣管哮喘患兒應用孟魯司特鈉聯合硫酸鎂注射液治療效果較好,能有效改善患兒免疫功能和肺功能,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