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娟
(河北源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業財融合受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企業不同時期的業財融合工作側重點有一定的差異,管理會計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異。但總體而言,在管理會計角度下開展的業財融合工作涉及企業的預算管理、財務分析、業績評價、賒銷管理等,本文研究管理會計角度下的業財融合實施方案,以為企業開展業財融合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
業財融合是管理會計工作的重點,是指將企業的財務融入業務的各環節。業財融合能使企業的財務與業務緊密結合,提高企業管理工作效率,防范由于管理不當給企業的正常發展帶來影響[1]。
長期以來,財務和業務之間缺乏必要的配合,財務部門不了解業務工作的要求,業務部門也不了解財務管理的原則,導致企業的業財融合工作無法有序開展,部分企業的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甚至存在矛盾。
業財融合要求企業基于高效的信息系統集成與傳遞各類數據。但是很多企業的信息系統建設滯后,無法及時傳遞財務和業務信息,不利于有效開展企業業財融合工作。
預算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配置企業的資源,促使企業實現預期的管理目標。企業需要優化預算管理的重點環節,充分考慮企業的財務指標和業務指標,解決傳統財務預算模式忽略業務實際的問題。
1.優化企業的預算管理體系
傳統的預算管理工作主要由財務部門主導,企業的業務部門缺乏參與。在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要讓財務和業務部門的各層級人員充分參與到預算管理工作中,可以設置管理會計小組。管理會計小組由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骨干人員組成,并對預算管理各環節提供意見與支持,確保企業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相互配合,保障財務和業務工作有序融合。
同時企業各部門需要充分參與到預算管理工作中,明確各部門在預算管理中的具體職責,細化各部門的職務,根據各部門需要完成的任務合理安排預算工作,使企業的預算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2.改進企業的預算編制
業財融合對預算管理的要求較高,企業需要充分采用零基預算的方法進行編制,結合業務變動的情況從零開始編制預算,防范增量預算不足。企業為了調動員工參與預算編制的積極性,要采用上下結合的方法編制預算。在每年第三季度末,企業董事會需要對預算規劃進行分解,在分解預算規劃的基礎上編制預算指導文件,明確各部門開展預算需要收集的數據與預算編制要求等方面的信息。
各部門要在詳細閱讀預算指導文件的基礎上,分析下一年度預算目標與工作安排,并分析以前年度預算工作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在此基礎上編制本部門預算。預算編制完成之后,由部門負責人初審,分析預算是否存在不合理之處;然后將預算提交給管理會計小組,管理會計小組需要分析預算是否符合企業的發展目標,是否符合財務和業務的實際,針對不合理之處提出調整要求;通過反復協調與溝通形成最終的預算,之后提交企業董事會審批,董事會審批通過之后,再由各部門執行。
3.強化業財融合下的預算控制機制
在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想要優化預算管理機制,就需要開展滾動預算。滾動預算是指結合每月或每季度的經營實際,動態調整企業的預算方案,并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在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需要關注業務實際。企業業務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再加上當前市場復雜多變,企業需要通過滾動預算的方法結合外部實際動態調整預算管理,幫助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機制,使預算有序執行。
1.優化企業的財務分析機制
首先,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要求立足于企業業務環節,分析收入、成本、費用等對企業凈利潤的影響,并分區域、分品類判斷盈利情況,提出盈利改善方案。當企業預測的盈利目標沒有達成時,需要判斷是收入未完成還是成本費用未得到有效控制,通過明確盈利目標未達成的具體原因,幫助企業改進管理工作。
其次,營運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要求分析企業的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并分區域、分品牌判斷企業各類資源的運轉情況,判斷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是否存在存貨滯銷、應收賬款沒有及時收回等風險。通過營運能力分析,判斷企業管理過程中的風險指標,改進企業的管理體系。
最后,產品分析。產品分析是企業管理層關注的重點,企業在開展產品分析時,需要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效率,并跟蹤預測產品上市之后的盈利情況,研究企業產品的生命周期,結合產品的情況分析企業產品管理的方向,為企業營銷工作的開展以及研發工作的投入提供支持。
2.優化企業的賒銷機制
開展財務分析之后,企業需要結合財務分析的結果判斷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各部門需要配合的工作,進而分解各部門的工作任務,從而形成企業不同維度的考核目標。同時,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戰略規劃,讓人力資源部門配合財務部門,根據工作實際需求分析企業的賒銷機制,使其更加合理。
傳統模式下企業的財務部門和營銷部門雖然都參與賒銷管理,但是二者并沒有實現有效的配合。財務開展事后核算,營銷部門開展第一線工作,在賒銷中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企業呆壞賬增加。在業財融合的視角下,企業要做好以下工作。
1.優化授信機制
企業財務部門需要充分參與授信環節,全面管理企業資料,細致分析客戶的信用情況、償債能力等因素,避免盲目賒銷給企業帶來風險。企業設置信用風險評估體系時,要通過5C評價方法評估,結合企業實際,分析品質、能力、資本、抵押、條件5個方面的情況。例如,A 企業在評價客戶的資信時,由財務部門收集客戶企業各方面的信息,并明確各級指標下的具體指標,結合企業實際設置各指標權重,以對客戶進行評價(見表1)。

表1 A 企業客戶信用評價表
2.財務需要參與合同管理
在賒銷環節合同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能夠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企業要讓財務參與到合同管理中,通過合同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企業財務部門需要認識到合同的重要性,除了現款結算的業務,都必須簽訂合同。財務部門需要分析合同的結算方式、結算時間、違約責任是否清晰,并且在合同執行過程中監督合同執行的情況,確保合同有序執行。
企業財務部門需要參與營銷環節的工作,要加強產品分析,參與產品生命周期分析、產品營銷費用管理等工作。
1.財務需要參與產品價格分析
企業的財務部門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特點開展產品管理,通過優化產品定位,明確企業產品管理工作的重點,測算企業產品出廠價、批發價、終端零售價等,從而幫助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
2.財務需要參與營銷費用管理
企業財務部門需要協同營銷部門開展營銷費用管理,結合不同品牌、不同區域的營銷費用進行分析,提高營銷費用投入產出比。在營銷費用管理過程中,需要分析驅動營銷費用的各類因素,明確影響營銷費用管理的重要因素,將營銷費用用在需要的地方。
財務主要依靠目標成本管理參與企業供產銷環節的成本管控工作。通過目標成本管理體系,結合企業的目標成本實現對各環節成本的有效管控,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1.確定目標成本
首先,企業需要確定目標售價。目標售價取決于產品質量、功能、競爭對手實力、企業競爭力等。設置產品目標售價時,必須確保企業的目標價格能被消費者接受,避免定價虛高導致產品滯銷或定價過低影響企業利潤。
其次,合理確定企業的目標利潤。企業確定目標利潤時,需要結合影響目標利潤的因素進行分析,判斷管理層期望、企業管理規劃等方面的因素。
最后,合理確定目標成本。目標成本由目標售價減目標利潤得出,企業的目標成本必須具有可行性,若目標成本無法實現,就需要調整目標售價或目標利潤。
2.財務需要參與產品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
產品設計階段投入的成本較低,但是設計階段決定了后續材料使用及制造工藝等,對產品成本有較大的影響。因此,財務部門需要參與其中,分析設計階段使用的各種材料、工藝對企業成本的影響,盡可能控制企業的成本。在質量不受影響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價格更低的材料或成本更低的工藝,注重使用新材料、新工藝。
3.財務需要參與材料的采購環節
完成研發環節的管理之后,企業要分析自身的規模效應,并判斷未來的產量,與供應商進行談判。要與重要材料的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保障供應商及時供貨。財務部門需要參與和供應商的談判,分析不同的采購價格對企業成本產生的影響,幫助企業將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4.財務需要參與生產環節
財務部門需要分析企業的生產效率、員工工作效率,判斷生產環節的成本管理情況,并盡可能減少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提高企業生產環節的材料使用效率與員工工作效率,幫助企業在成本不變的前提下提高產量。
5.財務需要參與銷售環節
銷售環節的成本包括倉儲、運輸、營銷等方面的開支,需要對其進行合理控制。例如,在倉儲環節,財務部門需要分析不同倉儲位置的倉儲成本以及運輸費用,合理選擇倉儲地點。
長期以來,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看待問題的視角不同,財務人員注重核算會計,業務人員更加注重第一線的工作,彼此工作重點不一致,不利于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因此,企業需要加強財務和業務之間的配合,讓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人員配合彼此的工作。
首先,業務人員需要定期到企業的財務部門參加培訓,了解基本的財務知識與理念,財務部門也需要傾聽業務部門的意見。
其次,財務人員需要轉變自身的思維模式,形成跨界思維,參與企業的業務活動,關注財務指標和業務指標的達成情況,為企業的各項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建議[2]。財務人員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夠通過發掘各項數據的價值,分析風險,善于厘清各類數據之間的關系,將復雜的數據模型化,為企業的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管理會計角度下的業財融合工作,要求企業實現財務和業務信息的一體化管控。要實現業財融合,企業需要將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集成在同一平臺,財務人員能根據管理需求分析不同維度的數據,提高數據處理效率,幫助企業形成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從而確保及時準確地獲取各類數據[3]。
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企業需要建立業財一體化管理平臺,形成全鏈條的管控機制,打破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通過信息系統建立統一的口徑,形成統一的數據管理標準,促進業財融合。
信息化時代,業財融合是企業財務工作發展的趨勢,也是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提升的關鍵。企業財務人員要學會從各項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為企業管理層作出正確決策提供支持,讓業財融合成為幫助企業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業財融合機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有利于滿足管理會計要求。未來企業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業財融合機制,保障企業有序開展管理會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