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淼
青春關鍵詞:配合
當大家都在為梅西歡呼的時候,我默默地點開手機去搜尋濟科的信息。如果說梅西的“圓滿”屬于現在,而濟科則代表著我的過去,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足球運動員。
初中時,我通過選拔進入了“綁腿跑比賽”校隊。綁腿跑,聽起來就沒什么技術含量,比賽規則更是通俗易懂,無非就是比拼速度。這讓我們覺得拿到冠軍輕而易舉,但沒過多久,我們就意識到事情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我們的配合簡直糟糕透頂,如同一盤散沙。哨聲剛一響起,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開始往前沖,有的人步伐很大,有的人速度極快,并且一個人向前沖還會連帶著身邊兩人一起動,這讓步伐稍小、速度稍慢的同學苦不堪言,這也導致我們總是沒跑兩步就摔作一團,每個人都體驗過前進中突然劈叉的痛苦。
在一次次失敗后,大家都不再有信心,訓練時也開始偷懶。
我們的表現都被教練看在眼里。一次訓練結束后,他播放了一段他最喜歡的足球明星濟科的世界杯比賽視頻,視頻很短,只是幾個隊員互相傳球再到濟科射門進球的過程。
教練放完了視頻,沒有說話,只是看著我們。我有點明白,但好像也不太明白他想要講什么,只是覺得他是在批評我們,所以那個沉默的空當,很是難熬。
終于,他開口了,語氣卻很耐心,“其實不只是濟科,賽場上的每位球員都具備帶球射門的能力,但是他們沒有注重展現個人能力,而是緊密地配合。成功進球是所有球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光靠一個人是不夠的。你們也是這樣,一個人跑得快并不能讓整個團隊跑得快,只有彼此配合才有可能成功。”
大家都默默地理解著老師的話,也明白了彼此配合才是團隊合作的制勝法寶。從那之后,每次訓練大家都會根據身邊隊友調整步幅和速度,大家彼此鼓勁,共同確定新的左右腳,邁左腳喊“一”,邁右腳喊“二”,同時兩手緊緊搭住隊友的肩膀,哨聲響起便一起喊著“一二一”的口號向前奔跑。
我們越來越默契,速度也越來越快,我們成功地將12個人變成了1個人,最終贏得了比賽。
銘刻于心:
因為濟科我認識了足球,也把“團結”“配合”烙在了心里。團結不是一句空話,當我在一個團隊中的時候,總是想到初中時的那場比賽,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夠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