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來自上海市民辦嘉宜初級中學七年級(1)班的吳姚璽,今年13歲,筆名疁城少年,現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文學、樂高和旅游是我的愛好。由于我百米速度驚人,在校園田徑場上被同學們譽為風中少年。在語文課堂上,我喜歡和同學們討論古今文學大家;在國內兒童詩壇,我會發表自己創作的小詩。
帶著憧憬和信心,我會一直堅強地走在文學的道路上,縱然前面是千般險阻,我也無所畏懼,有風的陪伴,一定會到達夢想的彼岸。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等少年歸來,定是滿堂喝彩。
問:你為什么喜歡寫作,什么時候開始寫作的?
答:到現在為止,我還是會懷念我小學里的語文老師,她是我文學道路上的引路人。我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上海一家著名雜志社在全市范圍內征集童話小寫手,那位老師在課堂上發現我的童話寫得不錯,就幫忙推介了我的作品,結果,我的童話作品被選中了。我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和第一本樣刊。
問:哪一本書讓你印象深刻?
答: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印象很深,每次閱讀這本書,我都會熱淚盈眶。一個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導致雙目失明的聾啞人為了理想,勇敢面對生活和挑戰,她是一個偉大的人。在寫作的道路上也會有很多困難,我更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
問:除了投稿,你還參加一些文學競賽嗎?
答:在小學的課堂里,會有作文課,在初中的時候,每周都要寫隨筆。我會定期把我的各類文章進行整理,然后投到雜志社的郵箱里。至今,有很多文學樣刊。在小學階段,我有幸現場參加了“揚子晚報杯”大賽的決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后來由于疫情,我參加了網上的一些文學競賽,比如“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總決賽,“未來作家杯”全國總決賽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問:對于詩歌,你是如何看的?
答:詩歌是文學的一部分,在我的一些文章里,我會用到自己寫的一些詩歌。我認為每個文學少年應該有自己的寫作特色吧!
問:對于未來,你有何憧憬和期盼?
答:人們常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寫作貴在堅持,只要堅持,未來會更美好。
問:你的預期是什么?作家嗎?
答:我是一名文學少年,將來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寫作使我快樂,文學能陶冶我的情操和加強我的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