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坐落于C市9區的郊野工廠,這里防衛森嚴,工廠外觀如一座軍事堡壘,我目光掠過巡邏隊,再定睛一看,好啊,全是機器人。
今日,我來到CI科技有限公司,定制一個機器人。
刷過預約的條碼,客戶經理——藍風一號機器人,帶領我走進工廠。
“請您先在此掃描身體數據。”
于是我站進機器內,看著屏幕上一串串準確無誤的數據。
“顧南潯,男,16周歲,172cm,57.6kg,身體狀況——亞健康,視力……”
“請問是否需要優化?”
“優化身體狀況與視力,謝謝。”
在我給出指令后,大約25分鐘,一個比我高一些又健壯了一些的“我”,站在我的面前。
我扶了扶眼鏡,機器人沒有戴眼鏡。
藍風一號推著機器人,帶著我繼續往前走,進行更加完善的私人定制。
“這里是性格塑造區。請您依據真實情況完成以下題目?!?/p>
又是漫長的作答時間,大約130道評估題,藍風一號像是精準的私人心理醫生:
“顧南潯,天蝎座。理性程度85%,性格沉穩。遇見問題解決角度……共情能力弱?!?/p>
“請問是否需要修改?”
我在猶豫。
我希望定制機器人替身的原因是一個人不足以完成眾多需求:社交需求、學業需求、個性追求……
而這個機器人,我希望他能夠代替我與他人社交,我總是不善言語,不能理解某些社交規則,時常觸怒他人,使熱鬧的場面冷卻。但,真的要修正很多數據嗎?那他還……是我的替身嗎?又或是一個全新的“人”。
“修改。共情能力提升到‘強’,理性程度降低到75%,性格溫柔和善,與長輩親近……”
藍風一號在打開另一個“我”的控制面板,將一串串數據輸入其中,并且詢問我:“要為他命名嗎?”
“命名:溫顧南潯。”
溫是我母親的姓氏,我將其與我的本名相結合,為他命名。
而其余的個性化設置,藍風一號考慮到我的特長,直接讓我自己設定。
我拉開個性面板,在愛好處將“AI”和“游戲”兩個tag刪去,加上“廚藝”和“籃球”兩個令長輩和同齡人欣賞的tag,并且把擅長也大幅度修改。機器人溫顧南潯相對于理科生的我,更擅長文科,尤其是寫作。
藍風一號只是在一旁記錄,并且把我的設定修訂為使用說明書。
在一切設定完成后,我與“溫顧南潯”打了個招呼。他笑眼盈盈地回復我。
付完尾款,拿走使用說明書,溫顧南潯跟在我身后走出這里。我把他帶回了我的家。
……
一切看上去風平浪靜,這個定制的機器人和我幾乎沒有差別,我不用電子設備時也不會戴上眼鏡,和機器人一模一樣,不對,它和我一模一樣。
家里人新奇地圍著“溫顧南潯”看了好久,打量了幾番,直至這個設定為好脾氣的機器人也有點羞怯,他們才確信這真的是家居陪伴機器人。
“乖乖,23世紀的機器人已經和小潯長得一樣咯!”
妹妹問我帶回這個機器人做什么,我不熟練地摸了摸她的腦袋,小姑娘不知不覺中已長到我腰間這么高,“哥哥要去遠方住宿上學,這個機器人就是為了陪你們而帶回來的?!?/p>
可愛的雙馬尾甩得像風,“我不要機器人陪,我也不要早教機,我要哥哥!”
我不知所措,機器人溫顧南潯倒是反應很快,“念念小朋友,我會做飯,做很好吃的甜品,以后可以定期給你做甜品吃。我也可以幫你連線你哥哥,你們以后每天還是可以通話的,好嗎?”
念念不說話,半信半疑地盯著另一個一模一樣的“哥哥”,遲疑了一會兒伸出手來,和溫顧南潯拉勾勾。
而爸媽則對這位據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機器人充滿期待,畢竟家中只會打游戲編程的混小子討打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好不容易有一個乖崽崽,父母期盼得很,哪怕只是一個智能機器人。
這本應該是一場win—win的交換,機器人擁有了一個正式生活的身份,我可以沒有顧慮地在學校讀書,家中的親人也有機器人幫我照顧。
但事情并非總是順心如意。
3個月過后,我想要去CI科技有限公司退貨。
不是因為產品質量問題,而是因為,他太好了。
他作為機器人替身,太像一個真實的、完美的人。
我的父母如今已不歡迎在校住宿的我回家,因為溫顧南潯又會做飯又有耐心,他會與父親一同下象棋,陪母親聊八點檔家庭倫理劇,為妹妹買來她愛吃的香草味冰激凌,他能與領居家韓阿姨一同聊養狗,甚至愿意在社區里當義工。
比起這樣一個溫柔又面面俱到的機器人,我是一個只會打游戲的宅男,似乎并沒有那么重要。
我只是希望他能夠在我離家時陪伴家人,而不是取代我的存在。
我想去CI公司退貨,卻被人們告知,從未出現過這家公司。我再去C市9區的郊野尋找,卻從未再看見一點機械碎片,只有一片郁郁蒼蒼的森林。
我像是迷宮中的迷失者,看著一個機器人替代我的身份,享受父母的愛,享受身邊人的贊譽,而不完美小孩被遺忘在不知名的角落。
最后一幕,我只看見深藍的漩渦,將我吸入其中。
……
“呼,呼。”
我鯉魚打挺般坐起,手按到一旁的小壁燈,整個房間明亮了起來。
環顧四周,再穿上拖鞋悄悄走出去,在屋里打量了一圈,沒看見那個機器人溫顧南潯的身影,松了一口氣。
原來黃粱一夢。
打開文檔,想要記錄下這光怪陸離的夢境,結果剛打下幾個字,我才發現,我寫的是——
筆名:溫顧南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