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在認命與任性之間

2023-03-15 22:30:06萬海松
北方論叢 2023年4期

[摘 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信體小說《窮人》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通信和筆記等,展現處于俄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的通常的倫理觀。他們既不同程度地相信上帝、認同命運的安排,又不免會偶爾質問上帝、控訴命運、反抗社會不公。小說用“自由思想”這個關鍵詞以及近似的表述,形象地描繪了城市窮人在認命和任性之間徘徊與掙扎的倫理常態。《窮人》呼喚愛和自由,反對冷漠和隔絕等,而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樸素的倫理思想的體現。《窮人》的倫理觀具有特定的悖論性,是作家個人因素和時代影響相疊加所致。

[關鍵詞] 陀思妥耶夫斯基 《窮人》 倫理觀 命定論 “自由思想”

[基金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陀思妥耶夫斯基書信文本研究”(19BWW042)

[作者簡介] 萬海松,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 100732)

[DOI編號] 10.13761/j.cnki.cn23-1073/c.2023.04.014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信體小說《窮人》中的倫理觀主要體現為以男女主人公杰武什金和瓦爾瓦拉為中心的彼得堡窮人的倫理思想。作為位于俄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們的倫理觀通常表現為既不同程度地相信上帝和命定論,又難免會在困頓之際偶爾質問上帝和命運、控訴社會不公,同時又懂得自我反省。小說《窮人》用“自由思想”這個關鍵詞以及一些相近的說法,形象地描繪出城市窮人在認命和任性之間不斷徘徊與掙扎的心理常態。《窮人》中的呼喚愛和自由、反對冷漠和隔絕等描寫,也反映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樸素的倫理思想,這與他在被捕后所謂的“供詞”中的見解基本一致。《窮人》倫理觀所具有的悖論性,既反映出主人公們的自我意識的覺醒,也見證了一位文學家精神成長的一個寶貴階段。

一、小人物—窮人的基本倫理

窮人的倫理,跟富人的倫理一樣,常常也表現出兩種極端現象,一是過分注重道德和倫理,甚至往往將自己的生存問題置之不顧,二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有時候會拋棄最起碼的道德與倫理,甚至有時會拿自己的貧窮或富有作為借口,肆意踐踏周圍社會所必須遵循的最起碼的倫理道德。但是,絕大多數的窮人仍然是居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狀態,即自然而然地遵守周圍人都認可和默默執行著的倫理價值觀。這也就是杜勃羅留波夫所說的,那些被侮辱的小人物除了有“溫和型”和“殘酷型”兩個極端外,還有一類中間典型,即一種“對自身的人的權利已經喪失廣泛自覺的人們”:“他們卻狹隘地虛構一種因襲的權利來代替它,堅信這種虛構,小心地把這種虛構保護起來”[1]449。

謹慎和保守是窮人的常見表現。當瓦爾瓦拉請求杰武什金這個剛認識不久的所謂遠方親戚跟她一起去給她媽媽上墳時,他卻拒絕了;跟他們剛開始認識時杰武什金的熱情和周到相比,他這次顯得較為冷淡或淡漠。“我只是昨天到沃爾科沃去給媽媽做安魂禮拜的時候有些著涼。您為什么不跟我一起去呢?我不是一個勁兒請求您的嗎?”[2]20小說并未提及原因,但是讀者可以約略猜出。杰武什金在回信中,對瓦爾瓦拉的責怪和疑問答非所問,只是用送葡萄和慰問表示歉意,同時也是敷衍和搪塞。杰武什金似是而非的辯解,只能說明,他之所以沒有答應瓦爾瓦拉一起去掃墓,除了他這時已十分拮據、幾乎囊空如洗外,他更害怕流言蜚語有辱他倆的聲譽,況且他們還是遠親,“照俗語所說的,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可總算是個親戚”[2]12。他需要謹慎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系,暫時還不能進展過快,以免為社會倫理準則詬病。有德國學者認為,杰武什金最終導致失敗的種種行為,主因皆在于“對異性的畏懼”[3]54。

窮人會在墮落和崇高之間搖擺不定。小說中先后提到兩個葉梅利揚(Емельян,昵稱為葉梅利亞〈Емеля〉),他們都是級別較低、生活貧窮的小官吏(чиновник),仿佛是杰武什金的兩種不同的人格化身或雙重人格:一個酗酒墮落,另一個安分守己。前一個叫葉梅利揚·伊里奇(Емельян Ильич),杰武什金稱呼他為葉梅利亞(Емеля),他是杰武什金的前同事,早就被單位開除,現在似乎成了潦倒落魄的酒鬼。“我遇到了葉梅利亞,就是葉梅利揚·伊里奇,他是個文官(чиновник)[4]67,也就是說,他曾經是個文官,現在已經不是文官了,因為他被我們那兒革職了。不知道他現在干什么,怎么受窮受苦,于是我就跟他去了。”[2]85 譯文有改動。 小說還透露,這個葉梅利揚還需要靠別人的募捐過活:“前些時葉梅利亞說,某個地方人家為他募捐,每給他十個戈比都要對他做一番正式審查。”[2]88另一個叫葉梅利揚·伊萬諾維奇(Емельян Иванович)[4]71,是杰武什金現在的同事,在同一個辦公室里跟他挨著坐,也是一名九級文官(титулярный советник)[4]71 按帝俄時代的官秩表,十四級是文官的最低等級。葉梅利揚·伊萬諾維奇介紹杰武什金去維堡區跟一個放債的馬爾科夫借高利貸,此人便是十四級文官(14-го класса какой-то)。因為他們級別差了好幾級,所以杰武什金去找他之前十分猶豫、倍感羞恥。 :“在我們機關里,我們倆差不多是年紀最大的職員,資格最老。他心腸好,不自私,而且那么不愛說話,看上去永遠像是頭真正的熊。可是他工作細致,他的書法是純粹英國式的,如果說老實話,他寫的字并不比我差,是一個可尊敬的人。我和他一向只是泛泛之交,只是照例在見面和分手時打個招呼。”[2]91杰武什金就在這兩位同事之間搖擺,有時經不起那個離職的葉梅利揚的誘惑偶爾會酗酒鬧事,有時又不由得羨慕起沉默寡言的現同事葉梅利揚所過的安穩而平淡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1848年發表的短篇小說《誠實的小偷(摘自一個無名氏的札記)》里,那個同名主人公的昵稱也叫葉梅利亞,全稱也是葉梅利揚·伊里奇,而且還多了些更顯親昵的愛稱——葉梅利揚努什卡、葉梅留什卡,但他是個明知故犯、自暴自棄卻又無法自拔、嗜酒如命的酒鬼,一有機會就偷東西去換酒喝。“此人酗酒成性,行為放蕩,終日游手好閑;早先在什么地方工作過,很久以前因為他飲酒無度而被開除了。是個沒出息的家伙!他身上穿的天曉得是什么東西!有時候您不禁會想:他的外套里面是否還穿有襯衫;什么東西一到他手,都統統喝光。不過他并不是那種惹是生非的人,他性格溫和,熱情善良,不喜歡求人,總覺得心里有愧;唉,眼看著這個可憐蟲嗜酒如命,總忍不住會遞給他一杯,僅此而已。”[5]143他知道自己的弱點卻很難控制自己,誠信懺悔卻又屢禁不止。小說表明,這個最終病死的葉梅利亞讓他周圍但凡稍微關心他的人都操碎了心,別人對他施行各種方法的拯救最后仍然無濟于事。誠實的小偷和明知故犯的醉鬼形象,說明了底層人民自我救贖的艱難以及被拯救之可能的渺茫。《誠實的小偷》最早在《祖國紀事》1848年第4期上發表時,標題為《一位飽經世故者所講的故事(摘自一個無名氏的札記)》,不難看出,在那些游歷過俄國大多數地方、見多識廣的飽經世故者眼里,像葉梅利揚這樣明知故犯卻又甘于沉淪、病入膏肓而不可救藥、一事無成并草草了其一生的底層人民數不勝數,但是,正如小說所說,當他周圍其他人都已經不勝其擾、感覺痛苦而麻木的時候,深受其害的當事人和見證者卻依然沒有放棄拯救他的努力,一次次地原諒他、救濟他,面對他屢犯不止、當面撒謊的偷盜和酗酒不歸的行為,還是一次次地選擇寬恕他并款待他,想要感化他,最后在無果而終之際,還像“為親生兒子送終似的”[5]157寬宥了臨死前道出實情并誠心懺悔的葉梅利亞。關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從墮落之人身上竭力挖掘和發現美的做法,同時代的批評家斯特拉霍夫曾正確地指出,這是作家將主觀性視為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滲透著“崇高而又溫柔的人道主義精神”:“他在最墮落的、最乖戾的人身上看到神的火花;他注視著這種火花的最微弱的閃露,從我們慣常以輕蔑、嘲笑或厭惡對待的現象中窺察到心靈美的特點。在丑陋、畸形的外表之下,他發現心靈的美,為著這種美的閃耀,他寬恕人們,熱愛他們。”[6]232

小說還探討了金錢與自尊等美德的關系。貝科夫是小說中露面不多的一位有錢有勢的鄉村地主,他在街上偶遇瓦爾瓦拉的貼身女仆費奧多拉,向她打聽她們的住址時,卻受到費奧多拉一頓訓斥,他被她指控為造成瓦爾瓦拉的“一切不幸的禍根”[2]130,而他反駁說,她們的美德已經失色。“聽了這些,他說我還太年輕,我腦子里還在胡思亂想,說 我們的美德黯然失色了 (他的原話)。”[2]130-131 黑體字原文為斜體,以示著重。 貝科夫對瓦爾瓦拉的界定——“美德黯然失色 (наши добродетели потускнели) ”[4]96,顯然是一位驕橫跋扈、流氓成性的地主對窮苦人堅持美德、不屈從不俯就的自尊心的誣告,跟之前那個想要占她便宜并說要包養她的那個禿頂老頭(一個軍官 有的研究者認為,前面提及的騷擾瓦爾瓦拉的這位配著勛章的老頭有一個軍官侄子,該軍官跟后面多次提到的想要跟瓦爾瓦拉求婚的地主,其實是同一個人,即貝科夫。 的叔叔)相比,雖然采用的是較為文雅的方式,但都是想乘瓦爾瓦拉之危而將她占為己有。瓦爾瓦拉和費奧多拉對他們的拒斥和指責,體現的是跟杰武什金一樣的自尊心(后者曾說:“我的自尊心對我來說是最寶貴的。”[2]82-83),即人的自尊和名譽是不能用錢來買賣的,而這也是大部分窮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普遍遵守的基本道德和倫理觀。

關于偶爾犯下有失名譽的任性之舉和無心之過,一般人都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愿讓關于自己的流言蜚語不脛而走。杰武什金在聽聞心愛的瓦爾瓦拉受到一個想占便宜的卑鄙家伙的騷擾,感覺深受侮辱,于是義憤填膺,想去找這位禿頂地主的軍官侄子論理一番,不料半路卻禁不起一個被革職的前同事葉梅利亞的勸酒和慫恿,竟然導致在頭眼昏花的醉酒狀態下,前去跟軍官論理并大加數落時,被人當作滋事的酒徒稀里糊涂地趕走,從樓梯上推了下去,結果后來杰武什金被發現醉臥街頭,并被警察送回寓所,導致他在機關里曠工四天。在這件于他和瓦爾瓦拉都有失名譽的事件被傳開后,杰武什金又一次痛恨自己的軟弱和任性,同時又向瓦爾瓦拉表示,他很羨慕一件發生在他兩個同事間的事關聲譽的事件,當事雙方阿克先季·奧西波維奇和彼得·彼得羅維奇(后者在單位放高利貸收利息)都處理得十分隱秘,沒有走漏風聲,都保持了自己的名節和聲譽,之后雙方都若無其事,而只有他杰武什金作為事件見證人碰巧撞見,但他肯定會嚴守秘密。他拿這事跟自己這樁被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相比較后,應該明白了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所存在的短板——窮得連抵押品都沒有,而且還禁不起酒精的誘惑、容易自暴自棄地酗酒,而一酗酒就會誤事,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創作中,受酒精誘惑而墮落成性的主人公不在少數,杰武什金屬于這些醉鬼畫廊中的第一批。這里面也有老波克羅夫斯基,他“由于娶了個潑婦,痛苦得染上了不良的嗜好,幾乎總是醉醺醺的。……他還不太老,可是不良的嗜好幾乎使他變糊涂了。只有對兒子的無限的愛才是人類高尚的感情留在他身上唯一的標志”[2]33。 譯文有些許改動。 老波克羅夫斯基也是一個明知故犯、無力自拔的酒鬼典型,需要靠別人的訓導和提醒才能偶爾振作起來。在兒子生日那天,他雖能將做人的道理與酗酒的危害說得頭頭是道,但在旁觀者看來,這無非是讓人哭笑不得的巧妙謊言。“他甚至還舉出幾個因酗酒無度而送命的例子,最后說,這段時期以來,他完全痛改前非,現在的行為好得可以做模范了。他說他以前就認為兒子的勸告是正確的,全都銘記在心,現在則在實際行動中把酒戒了。他用長期節攢下來的錢買書送給兒子,就可以證明這一點。”[2]47

窮人本質上是善良的,甚至過分善良、過于照顧他人,這也是其倫理觀最明顯、最突出的表現。瓦爾瓦拉認為,這種過分善良造成杰武什金淪為不幸者。“您把無論什么事都過分放在心上了;因此您永遠將是個最最不幸的人。我仔細讀了您全部來信,看出您在每一封信里都在為了我那么苦惱和擔憂,卻從不為自己操心。當然,大伙兒都會說您有一顆善良的心,可是我要說,它也未免太善良了。我要給您一個友好的忠告,馬卡爾·阿歷克謝耶維奇。……假如您對別人的事情這么關切,對一切人都懷著極度的同情,那么,您因此就會成為一個最最不幸的人。”[2]98瓦爾瓦拉還忠告他:“您老是為別人的痛苦而苦惱擔心,您的日子就不好過了。”[2]98她的忠告說明,最善良的人往往是那些最最不幸的人,是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窮人和小人物們。

二、命運與上帝:窮人的宿命論

無力抗爭命運的窮人多半是宿命論者。杰武什金認為,人的命運都是上帝安排好的,是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合理安排的。“請允許我說,一個人命運中的任何一個地位都是由至高無上的神安排的。那個人被安排佩戴將軍的肩章,這個人被安排做九級文官;這個人要發號施令,那個人要逆來順受,戰戰兢兢,唯唯諾諾。這已經是根據人的能力來決定的,有的人能夠干這件事,另一個人能做另一件事,而人的能力是由上帝親自安排的。”[2]77對此,杜勃羅留波夫認為這是放棄理性的表現,因為主人公“他認為可以衡量自身的價值的最高而唯一的尺度,已經不是自己的認識,而是長官的意志和形式上的關系”[1]451。

在聽到瓦爾瓦拉反饋的關于他酗酒后發表不當見解而被人推下樓梯的丑聞一事,杰武什金堅持認為,這些事情也都是命中注定、無法避免的。“我不來爭辯,瓦連卡,我不敢跟您爭辯,我是深深地墮落了,最為可怕的是,我在自己的心目中是名譽掃地了,然而,這一定是命中注定的,這一定是命運,而您自己知道,對命運是逃不掉的。”[2]86

小說中,宿命論常與主人公對上帝的信仰緊密相關,有時直接以有神論體現出來。杰武什金喜歡剖析自己甚至不配當上帝信徒的心理:“我走過一座教堂,畫了個十字,懺悔我的一切罪過,這時我想起來我不配跟上帝商量什么事情。”[2]100然而,他的虛己態度卻經常與他頑固的積習發生矛盾,這時候他就用懺悔來掩蓋。無能為力的時候,他只能相信上帝和命運。面對瓦爾瓦拉對她決定嫁給貝科夫的“強勢”通報,杰武什金只能認為這是上帝的旨意。“當然,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是這樣的,一定應該如此,就是說,愛這件事情上上帝的旨意一定應該如此,天上造物主的天意當然是既美好又不可預知的,命運也是如此,它們都是一樣。”[2]138

服從等級秩序,也是命定論的體現之一。杰武什金甚至認為,上級對下級的訓斥是必要的,也是維護等級秩序的需要。“要是我們這些人需要,那他為什么不能訓斥呢?就算這樣,比方說,為了官派而訓斥——為了官派是可以這么做的;須要訓導人,須要嚴加訓斥,因為,我們私下說說,瓦連卡,我們這批人不挨訓斥就什么也不干,人人只想在什么地方掛個名,于是他說我的編制在某某機關,結果就把工作扔下不管。因為官的等級不同,每個等級的官都需要一種完全適合于這一官員的訓斥,所以很自然,這樣一來,訓斥的口吻也就等級不同,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要知道,世上的事就是如此,小寶貝,我們所有的人都是一個管另一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訓斥另一個。沒有這種預防的辦法,世界就不成其為世界,秩序也就蕩然無存了。”[2]78-79上級管理或訓斥下級,如牧羊人牧羊一般。

小人物往往習慣于逆來順受,杰武什金的自我界定亦是如此,這是他們適應社會等級秩序的體現。杰武什金意識到自己即使是一個小人物,也是為社會所需要的,言下之意就是任何一個社會都不會缺少小人物,但小人物也有自己發熱發光的可能和必要,被他人所需要是他們活下去的精神動力。杰武什金獨創了“耗子有用論”或“耗子需要論”:“由此我現在意識到我是有用的,我是必需的,不必讓別人的胡說八道來把自己搞糊涂。好吧,如果他們覺得我像只耗子,耗子就耗子吧!可是這只耗子是需要的,這只耗子是有益的,要保住這只耗子,這只耗子能獲得獎賞,——它就是這樣一只耗子!”[2]54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報應論,是命定論的另一體現。杰武什金甚至提出,如果修改一下果戈理小說《外套》的結局,變成善惡報應,就能讓小說變得出色,他更愿意接受。“最好是別讓他(即《外套》的主人公阿卡基。——引者注)的外套被找到了,那位將軍詳詳細細地了解他的美德后,請求把他調到自己的部門,給他提級,給他加了優厚的薪金,這樣一來,您看,就成了:惡有惡報,美德占了上風,辦公室的同事們則一無所獲。換了我,我就會這么做,而像他這樣寫,有什么獨特的地方,有什么出色的地方呢?這無非是平凡的、下賤的日常生活中一個無聊的例子而已。”[2]80

小說中的感恩論,窮人受人恩惠要懂得感恩,是命定論的又一具體體現。杰武什金在窮苦潦倒時陰差陽錯地獲得上司的一百盧布捐贈后,生活得到了切實的改觀,他心情也為之一變,甚至認為自尊心都要讓位于感恩之心。“這時我認為我有義務加上我一點微薄的奉獻,我就大聲向大家講述他老人家所做的事,向他們都講了,毫無隱諱。我把害羞的心藏到口袋里。在這種情況下還談得上什么怕羞,還顧得上什么自尊心呢!我便大聲講述,但愿大人所做的事情得到稱贊!我引人入勝地講著,熱烈地講著,并沒有臉紅,相反,我還因為有這樣的事可講而感到驕傲呢。”[2]129歷經艱難困苦的日子才能更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也不因窮苦而陷入不停的詛咒和抱怨,這是杰武什金在日子稍微改善后的真切體會。“將來的一切都是那么光明,美好!可是那一段時間是悲慘的,瓦連卡!不過反正它已經過去了!歲月流逝,我們只能為這段時間嘆息。我想起我的青年時代。說它干嗎?有時我連一個戈比也沒有。我又冷又餓,可我卻高高興興,就是這樣。早上我在涅瓦大街上遛遛,看到一張漂亮的小臉,我就整天感到幸福。那是美好的、美好的時光,小寶貝!活在世上是美好的,瓦連卡!”[2]129-130

即便如此,就總體而言,杰武什金對上帝的信仰并不算堅定不移,還要時不時地經受考驗;一方面,他認為上帝是公平的——卑微者有福,另一方面,每逢困苦難熬時他又忍不住要質問上帝不公。杰武什金認為傻瓜往往交好運的看法,其實是他用來安慰瓦爾瓦拉的療慰劑,因為她過分沉溺于回憶而導致身體每況愈下,這也是他安守本分的一貫信念,但一旦自認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他還是要忍不住質問上帝和命運的。“不過憑良心說,說真心話,為什么一個人還在娘胎里,命運就像老鴉似的呱呱一叫向她預報吉兆,而另一個人卻注定要在育嬰堂里出生呢?要知道,事情往往如此,小傻瓜伊萬努什卡往往交好運。你,小傻瓜伊萬努什卡,你管在祖上傳下來的錢袋里掏錢吧,你盡管吃喝玩樂吧,而你這個沒出息的呢,卻只能干看著咽唾沫,你只配這樣,老兄,你就是這種人!罪過呀,小寶貝,這樣想是有罪的,可是在這種時候有罪的念頭就會油然而生。”[2]114-115命賤者往往交好運之說,越到后來越難以為繼,拮據的生活不由自主地讓他對此深表懷疑和否定。

容易自暴自棄,甚至灰心喪氣、有意擺爛,也是窮人的常有表現;有時,明知是自己墮落,卻借口為命中注定。在借高利貸無果之后,杰武什金讓自己和瓦爾瓦拉都陷入了無望的窘境,這時他反而還收下了她送來的僅存的二三十個銀戈比,雖然他良心作痛,認為自己因掠奪了另一個孤苦無依的人而墮落了,但錯不在自己,這是命運使然。“這時候我灰心喪氣了,小寶貝,也就是,我開始不由得覺得我這個人毫無用處,覺得我本人比我的靴底好不了多少,我認為妄自尊大是有失體面的,恰恰相反,我開始認為自己是個不體面的、在某種程度上不正派的人了。是啊,我既然不知自尊自重,全盤否定了我的好品質和我的人格,那就一切都完了,于是我就墮落了!這已經是命中注定的,我并沒有錯。”[2]108

杰武什金經常以“人道主義”標榜自我,同時又自我解脫,即便他明知自己這是經不起命運考驗的表現。盡管他自認不比別人差,但抱怨和質問依然不絕于口:“只是我沒有什么可炫耀的,我沒有氣派,沒有風度,然而我仍然是一個人,在心靈和思想上來說,我是一個人。可是現在我感到我受命運的壓迫,受它的侮辱,否定了自己的好品質,我的災難惹我苦惱,使我心灰意懶。”[2]109這種“人學”標簽也可視作他自我排解,保持內心與外界平衡的一種獨特方式[7]108。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來,窮人的自卑與孤僻,易導致與人隔膜、與世隔絕,這也與其宗教信仰相左。具體而言,窮人往往由于自卑而性格孤僻、更愿獨處,但這樣也同時隔絕了與別人的交流,容易造成普遍的人情冷漠和整體社會的撕裂。瓦爾瓦拉意識到了這一點,并早已暗自決心要改變這種處境。她因有人想讓她去當家庭教師而問計于杰武什金時,忍不住埋怨他:“您自己怎么總不來看我,您很少露面。我們幾乎只有在星期天做禱告的時候才見得著。您這個人是多么孤僻啊!完全跟我一樣!要知道我差不多就是您的親人。馬卡爾·阿歷克謝耶維奇,您不愛我,有時候我一個人非常憂傷。有時候,特別是在黃昏,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呆坐。”[2]66 譯文有些許改動。 但瓦爾瓦拉認識到,苦悶的時候,訴說和傾訴(哪怕是通過書信)也是一種很好的解脫方式:“我心里憂愁的時候,就愛瞎聊,東拉西扯。這好像是藥,使我心里馬上就覺得輕快一些,特別是把憋在心里的話統統都說出來。”[2]67顯然,對話和交流能有效地改變自卑與孤僻,所以,瓦爾瓦拉愿意將自己多年前的筆記(其實是追憶的日記)拿給杰武什金細看,毫無保留地坦承心跡。

三、“自由思想”

“自由思想”是《窮人》中常見的一個詞,也是理解小說中倫理觀的一個關鍵詞。在我們看來,這個關鍵詞,既可以視為作家給主人公設計的微弱反抗宿命論的“微詞”,也可理解為是在宿命論和抗議之間用作緩和與調節的手段。

杰武什金的自由思想體現在他有時候會適當地放縱一下自己,這是他獨特的對宿命論的不滿或微弱反抗,對此他有所意識,有時甚至故意而為,實則是假借自由之名為保守心態開脫。小說關于“自由思想”的討論和描寫主要在以下三處:

首先,“自由思想”并非隨意的、自由的(вольные;свободные)思想,而是“自由主義的思想(либеральные мысли)”[4]96或“自由主義做派(либеральности)”[4]451 ?在作家的初稿中,該詞原為“либеральности”。 ?。杰武什金在9月11日的信中說道:“昨天我含著眼淚在上帝面前懺悔,求主饒恕我在那段愁苦時期犯下的一切罪過:我的抱怨、我的自由思想、我的吵鬧和激動。”[2]130可見,杰武什金這里所認為的“自由主義的思想”,不過是一些任性的想法和行為而已,跟普通人常見的抱怨(ропот)、吵鬧(дебош)和激動(азарт)[4]96的表現并無二致。

其次,杰武什金有時也認識到,他明知故犯地一再墮落,主要由于他的人性、他的劣根性使然,并不能歸罪于“自由思想”之類的主觀動機。在杰武什金借高利貸未果,卻又要維持自己買新靴子、新衣服和日常煙葉,甚至喝酒的開支,為此,善良的瓦爾瓦拉把賣掉衣服和帽子后所得無幾的錢分幾次送給了他,自己和費奧多拉卻在接針線活干,并維持最低的生活消費之需。杰武什金再次為自己的接二連三的墮落行為道歉,同時也在竭力為自己辯護。“我感到我錯了,我感到我很對不起您……盡管我犯下大錯卻不能完全怪我(я и не совсем виноват в проступке моем),因為不論是我的心,還是我的思想都沒有罪(ни мысли мои не виноваты),我真不知道錯在哪里(я и не знаю, что виновато)。事情真是令人不可理解(Уж такое дело темное)[4]82,小寶貝!)。”[2]108

最后,敢于提出反問命運為何不公等做法,在杰武什金這樣的窮人眼里,雖然是“胡思亂想(вольнодумство)”[4]86的表現,其實,這種質疑才會引起真正的自由主義思想。看到豌豆街夜市的繁華后,杰武什金不禁想到,在過著動蕩生活之前,瓦爾瓦拉也曾是一個衣食無憂的地主管家的孩子。“現在我一想起您,我整個的心都痛了!瓦連卡,您為什么這樣不幸?我的小天使!您哪一點兒比不上她們所有這些人?在我看來,您善良、美麗、有學問,您為什么要遭受到這樣兇惡的命運?這一切是怎么搞的,好人舉目無親,而另一個人幸福卻不招自來?我知道,我知道,小寶貝,這樣想是不好的,這是胡思亂想(вольнодумство)。” [2]114 譯文有改動。 在對命運發出一連串的質問后,他立刻意識到這種做法不恰當:“罪過呀,小寶貝,這樣想是有罪的,可往往這時候,有罪的念頭就會油然而生。”[4]86

假如再結合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為參加彼得拉舍夫斯基的星期五聚會而被捕后的審訊供詞,我們就能發現他對所謂“自由思想”的某種不確定性的嘲諷意味。他在“供詞”中提道:“事實上,我至今還不知道給我定的罪名。我只被告知,我參加了彼得拉舍夫斯基處的眾人交談,言辭中帶有 自由思想 ,還有,大聲朗讀了文學書簡《別林斯基與果戈理的通信》。憑良心說,迄今為止世上對我來說最難的事,就是確定什么是‘ 自由思想 和‘自由主義者。怎么理解這個詞呢?是言論有違法律的人嗎?我見過一種人,他們把承認自己頭疼當成違法的事。但我也知道另一種人,他們隨便在馬路上就會把什么都說出來。誰能看見我心里想什么呢?誰能判定我是如何不忠誠,如何有害,如何反叛呢?這一判定是依據多少事實呢?很可能僅憑我在彼得拉舍夫斯基處說的幾句話。”[8]713 黑體字原文為斜體,以示著重。 他明確反對因言獲罪。他還補充說,他在聚會上所講的話也只是關乎文學和個性而已:“我實在想不起來,自己話里有什么政治內容和自由的思想,也想不出我什么時候在彼得拉舍夫斯基那里把 真實的我 和盤托出。”[8]713-714 ?黑體字原文為斜體,以示著重。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把 向往美好事物 視為自由主義,那么每個愛國者都是自由主義者了,這樣一來,揭發這種行為和告密將是對政府和個人的侮辱。“如果向往美好事物便是自由主義,便是 自由思想 ,那么在這種意義上,可以說我是個自由思想者。如果任何一個人在自己內心深處感到自己有權當個公民,有權報效自己祖國,因為他心里滿懷對祖國的熱愛,知道自己任何時候都不會損害國家,如果這樣的人都被當成自由主義者,在這個意義上我也是。”[8]714 ?黑體字原文為斜體,以示著重。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這份所謂“供詞”顯示出不懼權威、嬉笑怒罵的凜然正義,也的確有效地解釋了《窮人》中頻繁出現的“自由思想”這一關鍵詞,為文學作品的合法性等方面的問題拓展了更多的空間。

如果按照沙皇政府的邏輯,一旦坦誠布公被視為自由主義行為時,那么發出質問似乎就應被當作犯上作亂。當杰武什金為鄰居戈爾什科夫打贏了那樁久拖不決的官司而感到由衷的高興時,卻因為他突如其來的黯然離世而倍覺命運的不公,于是替他喊出了質疑的“天問”:“真是命運哪,什么樣的命運哪!(Ах, судьба-то, судьба какая! [4]99)”[2]134也正如杰武什金在看到打贏官司后戈爾什科夫依然唯唯諾諾、過于溫順的表現而憤填膺地指責:“要知道,我的親人,有時候你過分地點頭哈腰、低聲下氣,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心地善良、心腸太軟……”[2]132-133并為他們同樣不會由于一時得志而舉止傲慢的老實表現而覺得有些遺憾。

所謂的自由思想(вольная мысль,也可譯成“天馬行空的想法”)[4]89并不是窮人才有的愛抱怨習性,而是人的本性,就像窮靴匠只關心靴子,富人會關心靴子以外的更多事情。杰武什金認為,他對做了同樣夢的窮人和富人所寄予的不同期望,并不是作為抱怨的“過分的自由思想(слишком вольная мысль)”[4]89。“這也許是過分的自由思想,我的親人,但是這種思想往往是會萌生的,有時候它自己會冒出來,那時激烈的話(горячее слово)就不禁從心里涌了出來。因此沒有理由把自己估計得一文不值,一聽見嚷嚷和轟響聲就嚇壞了。”[2]119在他看來,窮人也有權利對富人提出某些要求,這是天性或本能。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初入文壇之際,以自由思想和自由主義立場批判俄國的風氣本來就盛行于知識界,《窮人》中大談“自由思想”亦是自然。在6月26日寫給瓦爾瓦拉的長信中,杰武什金講述了他與同為租戶的假文人、真書商的拉塔賈耶夫等一起閱讀模仿的文學作品和虛構的歷史故事時的情景,當讀到虛構歷史故事中那些滑稽逗趣的段落時,他們“笑得直打滾”[2]64。連杰武什金這種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都知道,這是滑稽的玩笑。但用為開玩笑而虛構歷史的這種手段,在他看來,卻無可厚非:“這一段盡管有些別出心裁,玩笑卻開得太過分,然而卻無可非議,沒有一丁點兒自由思想和自由主義觀點。”他并且聲稱如法炮制者拉塔賈耶夫之流“為人品行端正”,等等[2]64。這其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對當時俄國文化界流行批判時政的一個典型寫照,因為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俄國,貴族和知識分子的圈子中都熱衷于批評、懷疑甚至否定俄國的主流和官方思想。杰武什金為如此鸚鵡學舌的假文人所學到的真做派進行“此地無銀”的辯白,其實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出于對書刊審查制度的擔憂,適當的辯解不妨當作他的一種自覺的洗白或申訴。

四、《窮人》倫理觀的悖論性

《窮人》雖然體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的樸素的倫理思想,即呼喚愛和自由、反對冷漠和隔絕等,但不可否認,《窮人》的倫理觀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和悖論性。用弗里德連杰爾的話說,《窮人》揭示出“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全部內在的復雜性”,亦即“他們的意識所特有的精神世界既貧乏又豐富的矛盾的結合”[9]55。這是作家留給讀者的思考和疑慮,也是整個社會難以一時解決的難題。這起碼說明了作家思想上的預見性和創作上的真誠性,正如杜勃羅留波夫所認為的:“一種文學作品,只有當它所概括的事實的主要基礎和徹底解決還成為問題,對它的推測還為作者自己所注意的時候,那時候它才是真誠的,而不是奉命寫作的。”[1]442《窮人》中倫理思想的悖論之處有以下三點:

首先,愛既是人之天性的一部分,也會受命運和生活的激發而生,在天性和命運之間,愛的作用往往有限。杰武什金常用不計報答的愛來對抗命運的不公。面對跟自己一樣陷入貧窮但不計后果地幫助她、愛護她的杰武什金和費奧多拉,瓦爾瓦拉深感榮幸與內疚。她能夠認清身陷貧困的實際處境,并能尋找擺脫困境的方法,因為她意識到,在貧困面前,光有愛是無力擺脫貧困的,也就說是,愛常常無能為力。她在再次提出計劃出門謀生,靠做家庭教師來糊口的想法時,哭告道:“我只能眼看著你們兩個心愛的人,痛苦得心碎。我有什么地方能給您哪怕一點兒好處呢?您為什么這么需要我呢,我的朋友?我對您有過什么好處呢?我只是用整個心靈依戀著您,堅定地、強烈地、全心全意地愛您,可是,我的命好苦!——我善于愛,我能夠愛,可是僅僅如此而已,卻不能有什么好處,不能報答您的恩德。”[2]70-71小人物善于愛、能夠愛,卻不能帶來什么好處!愛的無能為力感在小說中比比皆是。

然而,即便如此,陀思妥耶夫斯基依然認為,無論環境如何,愛不可或缺,因為在他看來,同情和愛,能讓人的心靈復活,讓一個人成其為人。社會需要同情、憐憫和愛,它們會讓人的心靈復活而不至于枯萎甚至死亡,而這也是最基本的人道主義思想。在得到瓦爾瓦拉用她所剩無幾的錢一而再、再而三的救濟后,杰武什金感慨萬分:“自從認識您之后,我首先開始更清楚地認識自己,也就愛上了您;在認識您之前,我的小天使,我孤孤單單,我像是在世上睡著,而不是在世上活著,那些惡人說,甚至我的外貌都不像樣,他們嫌棄我,于是我也開始嫌棄我自己;他們說我笨拙,我也真的認為我笨拙。可是當您在我面前一出現,您就照亮了我整個黑暗的生活,連我的心和我的靈魂都發亮了,使我得到精神上的平靜,知道我并不比別人差,只是我沒有什么可炫耀的,我沒有氣派,沒有風度,然而我仍然是一個人,在心靈和思想上來說,我是一個人。”[2]109相比之下,那些侮辱人的人,則沒有資格成為人、叫作人。杰武什金逛夜市時,感慨不禁又轉化為憤怒:“那些毫不在乎地侮辱孤苦無依的人算是什么人?這是壞蛋,而不是人,簡直是壞蛋。他們只是把自己算是人,事實上他們并不是人,這一點我是確實相信的。這些人,他們就是這樣的。”[2]115所以,德國陀學家安德里亞·古斯基認為,《窮人》講述的主題是“金錢與情感的不可交易性”[3]46。

其次,窮人過分講究自尊心與人窮志短,仿佛只隔了一張薄紙,一捅就破。在杰武什金那里,自尊心就是維護人格尊嚴、保護自己不受侵犯的自衛武器:“像俗語所說,不惹是生非,敬畏上帝,安分守己,不讓別人來觸犯你,不讓別人鉆進你的陋室,不讓他偷看你自己在家里怎樣生活……”[2]78他不否定上天注定的世界秩序,可他也認識到人窮難免志短。“唉,真是人窮志短哪!”[4]89 這句話原文為:Эк, до уничижения какого доводит людей нищета!直譯過來就是:哎,說赤貧能給人帶來什么樣的侮辱都不過分! 雖然他略帶優越感看待戈爾什科夫的悲慘命運,但是赤貧對窮人自尊心的打擊,他一直感同身受。窮人往往過分在意自尊心,殊不知自尊心易得也易失。這里展現了自尊與金錢常有的悖論關系。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好人有好報,遲到的公平正義,究竟孰是孰非、哪個才是真正的公平?面臨自己結婚后就要與之前一直相依為命的費奧多拉分開,瓦爾瓦拉給了她很多錢作為補償,杰武什金為此大加贊揚,認為這是瓦爾瓦拉知恩圖報的好人品的體現。“您慷慨地給了費奧多拉許多錢,是做了一件好事,我親愛的!您是做了一件好事,我的朋友,這件事您做得非常好。好事情!為了每一件好事上帝都會賜福給您。做好事不會沒有好報,善行永遠會受到上帝的公正的嘉獎,不過或早或晚而已,小寶貝!”[2]144而讀完果戈理的小說《外套》后,杰武什金卻對主人公的悲劇結局感到悲憤,因為他在小說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讀透了自己的一生。他認為,阿卡基·阿卡基耶維奇“是個好公民,不該受他的同事們那樣的對待,他服從上級(這一點就可以作為模仿),沒有對任何人懷有惡意,信仰上帝,死后(假如作者一定要他死掉)受人哀悼。”[2]79-80而這樣一個“有美德的人”,其最后結局不能是慘死的悲劇,而應該得到善待,實現善惡有報。同為都市底層的窮人,阿卡基·阿卡基耶維奇失去的是正義和公平,而戈爾什科夫在失去又重獲遲到的公平與正義后卻戛然死去,相比一下,究竟哪一個更能體現出杰武什金所信奉的好人有好報的觀念呢?究竟哪一個更折磨人、更具悲劇意味呢?

然而,小說的結尾又說明,即便好人得不到好報,人們也要相互幫助,特別是小人物,更需要報團取暖、相依為命,而不能冷漠甚至相互隔絕。在這一點上,杰武什金也是這樣一個看得較透、行動較迅速的小人物代表。他在瓦爾瓦拉出嫁后空出來的房間里巡視了一番后,突然發現,自己雖然失去了本可相依為命的年輕女孩,但他可以跟與她相伴較久的費奧多拉共度余生。他甚至未來得及跟費奧多拉商量,就毫不隱瞞地寫信告訴瓦爾瓦拉:“小寶貝,我就要從我住的地方搬到您原來的舊居,我要向費奧多拉把它租下。現在我不會無緣無故地離開這個老實的女人,何況她又是那么勤快。”[2]144顯然,杰武什金早就認為,費奧多拉這個窮苦女人肯定也需要有人作伴,他們后半生可以互相依靠。

其實,上述在主人公們身上發生、看似難以解決的矛盾或悖論,不管是以對命運和上帝的質問提出的,還是用對自己個性的反思展現的,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自我意識的蘇醒和復活,盡管他們的疑惑或質疑還比較微弱和內斂,有時甚至略帶歉意,但是,這就是巴赫金所說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開始反思的特點[10]97,也是波諾馬廖娃認為的主人公經受危機后的“自我蘇醒”,亦即他們“精神成長的過程”[2]57。

結 語

綜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處女作中就展現出窮人在倫理學方面的諸多現象,如他們的基本的倫理觀及其表現、通常在認命與任性間徘徊的倫理心態、對倫理悖論現象的探討等,說明作為文壇新秀的他已經學會了用文學理解和表現倫理思想的有效方式,掌握了文學創作和現實倫理學之間必備的分寸感。就此而言,杰武什金或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明白,好人有好報之說,即使現實中如此,但在文學中幾乎無不翻轉,常以好人得不到好報的結局渲染悲劇性效果。

我們認為,如何表現、看待和處理《窮人》中倫理觀中的這些矛盾和悖論,僅僅以“自由思想”這一關鍵詞,就能反映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年開始構建的思想立場;認識現實與理想間的差別和矛盾后的思想收獲,已成為陀思妥耶夫斯基跟他筆下的主人公們一起同構性地成長的寶貴經驗。小說以講故事的文學形式形象地揭示這些矛盾和悖論及其被認知的過程,已成為陀思妥耶夫斯基后來得以成長為一代文豪的基本功,更彰顯出他作為思想家型的文學家屹立于俄國文壇的看家本領。

[參 考 文 獻]

[1] 杜勃羅留波夫. 逆來順受的人們[M].辛未艾,譯.//杜勃羅留波夫文學論文選.辛未艾,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4.

[2]陀思妥耶夫斯基. 窮人[M]. 磊然,譯.//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第1卷:長篇、中短篇小說.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

[3]安德里亞斯·古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傳[M].強朝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

[4]Ф. М.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30 томах. Т. 1 [M]. Ленинград: Наука,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1972.

[5]陀思妥耶夫斯基. 誠實的小偷[M]. 郭家申,譯. // 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第1卷:長篇、中短篇小說.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

[6]尼·尼·斯特拉霍夫.回憶費·米·陀思妥耶夫斯基[M].翁文達,譯.//同時代人回憶陀思妥耶夫斯基. 翁文達,譯;耿海英,校.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4.

[7]萬海松. 論《窮人》作為文學傳記的主觀時間與轉型空間[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21(5).

[8] 陀思妥耶夫斯基. 費·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對彼得拉舍夫斯基案件的交代和供詞[M] //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第18卷:文論(下).白春仁,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

[9]弗里德連杰爾.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現實主義[M].陸人豪,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4.

[10]巴赫金.俄國文學史講座筆記[M].萬海松,等譯.巴赫金全集(增訂版):第7卷.萬海松,等譯.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責任編輯 連秀麗]

Between Fatalism and Willfulness

——On the Ethics in Dostoevskys Novel ?Poor Folk

WAN Hai-song

Abstract: Dostoevskys epistolary novel ?Poor Folk ?showcases the common ethical views of underprivileged groups at the bottom of Russian society through communication and notes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 heroes. They not only believe in God to varying degrees and agree with the arrangement of destiny, but also occasionally question God, accuse fate, and resist social injustice. The novel vividly depicts the ethical norm of urban poor people which is wandering and struggling between fatalism and willfulness, using the keyword “liberal thought” and similar expressions. The novel ?Poor Folk ?calls for love and freedom, opposes indifference and isolation, etc., that is a literal reflection of Dostoevskys early simple ethical ideas. There some specific paradoxes of the ethics in novel Poor Folk,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authors personal factors and the influence of his times.

Key words: Dostoevsky ??Poor Folk ??ethics fatalism ?“liberal thought”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超碰免费91|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国产丝袜第一页|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五月激情综合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99re视频在线|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主播|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13页|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91美女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六月婷婷综合|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国产三区二区| 亚洲a级在线观看| jizz国产在线|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青青草一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拍在线| 日本午夜影院|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青青|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日韩视频福利| 国产91色在线|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日韩欧美网址|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国产99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91精品|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