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護理碩士研究生導師指導模式現狀分析及展望

2023-03-15 06:00:58薛靜雅
大學教育 2023年22期
關鍵詞:教育

薛靜雅

[摘 要]研究生導師的指導模式是決定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文章歸納總結了國內自1992年開始招收護理碩士研究生以來的導師指導模式,并在分析其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對未來的展望,旨在為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指導模式改革和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護理學;研究生;導師;教育;指導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22-0116-07

《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堅持并推動護理事業高質量發展[1]。護理碩士研究生作為護理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途徑,是護理學科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2]。導師指導模式是能夠決定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核心因素[3]。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醫療模式的轉變,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迅速,招生人數逐年遞增,規模不斷擴大[4]。然而,研究生數量的增長也給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帶來諸多挑戰,如培養模式單一、部分校內導師臨床經驗不足或臨床導師科研能力不足、部分學生缺乏長期指導、導師集體作用難以發揮、無法適應多學科融合發展的趨勢等問題。因此,探索一種合理的指導模式對于提高護理碩士研究生質量以及促進護理學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自1992年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開始創立以來的導師指導模式進行研究和分析,并基于此對護理碩士研究生導師指導模式提出建議和展望,以探討科學、全面且符合我國國情的護理碩士研究生導師指導模式,為今后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指導模式改革和發展提供相關的理論參考依據。

一、概述

(一)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現狀

1.國外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

美國是最先開展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國家,也是目前發展最完善的國家。自1924年起,美國就開始培養護理碩士,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護理科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 in Nursing,MSN),其主要目的是培養護理科研人才,與我國的護理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相似;另一類是以培養專科護理人才為主的護理碩士(Master of Nursing,MN),這與我國的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似[5]。其他國家隨后也相繼開展此類教育。1959年,加拿大安大略大學建立研修班,培養在某一專科領域具有高級實踐技能、領導與管理能力的人才,為未來的護理實踐提供服務[6];1988年,泰國開始招收護理碩士研究生[7];1990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也開展了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8]。當前,在國際范圍內,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基本定位是:培養擁有各專業專長的高級實踐護士,使學生畢業后可以成為臨床護理專家(Clinical Nursing Specialist, CNS)[9]。

2.國內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

1992年,我國開始開展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 培養科學學位護理碩士研究生。北京大學護理學院、第二軍醫大學護理學院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是我國第一批護理碩士點,主要為各級科研機構或護理院校培養研究和教學人員,但沒有突出護理學科實踐性的特征[10]。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通過了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的設置方案,旨在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科型護理專門人才,這意味著我國護理學高級人才培養模式由“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逐步轉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11]。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新修訂的學科目錄,護理學從臨床醫學二級學科中分化出來,被確立為一級學科[12]。截至2022年,我國招收護理碩士研究生的院校共有111所,其中79所招收護理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106所招收護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3],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當前,我國護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畢業去向主要是三級甲等醫院和醫學院校,從事護理臨床和護理教育工作[14-16]。

(二)研究生培養的導師制度

目前,我國研究生培養的基本制度是導師制,也稱為導師負責制,即導師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17]。根據導師人數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為單一導師制、一主多輔導師制、聯合導師制等[18]。護理學中的導師制可以被定義為“一個培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個更熟練或更有經驗的人作為榜樣,通過教導、贊助、鼓勵、輔導和結交的方式,幫助一個技術較差或經驗不足的人,以促進其的專業和個人發展”[19]。單一導師制最早起源于英國,是牛津大學本科生與教師之間的一種有效的教育關系。在單一導師制下,一名碩士研究生僅有一位導師,這位導師是其責任人,并且一位導師可以指導多名研究生。我國自1978年重新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以來,由于師資力量匱乏,單一導師制就成為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的主要指導模式[20]。但隨著研究生培養類別的不斷增多,以及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的出現,單一導師指導的研究生培養模式逐漸暴露出其局限性,具體問題包括培養模式單一、部分導師指導學生過多或指導能力不足、跨學科研究難度大、導師間缺少交流等[21]。為了彌補這些不足,雙導師和導師團隊的指導模式應運而生。雙導師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教學與論文寫作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22];團隊導師或者導師組制指導是由1名教授或專家作為主導師或組長,多位具有不同知識背景與學術專長的副導師組成研究生指導團隊,以協同合作的方式聯合指導 1 名學生,集體制訂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23]。團隊導師指導模式下的護理碩士研究生滿意度較高[24],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單一導師制下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的不足,從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但這兩種導師指導模式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一個適合我國研究生培養的統一模式和體系。

(三)研究生培養的指導模式

指導模式不同于導師制,國內對指導模式的研究相對較少,對于導師指導模式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且經常與導師制混淆[25]。薛鋒等人[25]基于NVivo質性分析,構建了一個三層結構的導師指導模型,該模型包含導師指導方式、指導形式、指導行為、指導功能及指導類型五個方面。其中,導師指導行為在指導模式中的影響最大。古繼寶等人[26]在Holdman和Cummings的支持型和控制型領導風格的基礎上,將導師的指導風格分成高支持高控制、高支持低控制、低支持高控制、低支持低控制四種指導模式。研究發現,在四種模式下學生的創造力水平依次下降。研究生的指導模式屬于人才培養的范疇。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指導下,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采取的培養過程的標準樣式和運行方式[27]。因此,從廣義上講,研究生的指導模式是為了實現研究生教育目標的一種標準樣式或者運行方式,可以延伸為整個指導過程。從狹義上講,研究生指導模式可以指導師指導的內容或載體,包括導師指導形式、方式、行為、功能等[28]。

二、研究生導師指導模式的發展趨勢分析

(一)由單一導師指導趨向多元指導

隨著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發展,以及護理行業對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專科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類型的重心開始轉變,護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人數已經超過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意味著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以專業碩士研究生為主,導致單一導師制和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對知識需求多樣化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已成為制約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9]。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實踐時間長,對臨床實踐的要求較高,雖然部分學院的導師科研功底較為深厚,但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長期脫離臨床工作實際,可能缺少充足的臨床經驗,對護理問題的理解、掌握不夠深入和深刻[30]。與此相反,部分臨床導師雖然臨床能力較強,但科研能力不足[31],這可能會導致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下降、實踐能力不足、論文質量不高、無法適應多學科融合發展趨勢等問題。

調查顯示,在單一導師制下,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教育質量滿意度低于接受團隊導師制的護理碩士研究生[24,32-33]。經過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團隊導師的能力、研究方向、知識結構各有千秋,形成優勢互補,能夠有效地克服單一導師制在科研能力、臨床經驗、知識面以及指導時間和質量等方面的問題,從而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優化導師資源,開拓研究生的學術思維和視野,全面連續地指導研究生,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培養質量。其次,對于導師來說,團隊導師指導制可以促進年輕導師的成長。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團隊導師指導模式能夠憑借共享資源來彌補年輕導師經驗與經費不足等問題。最后,導師團隊指導模式在培養高質量研究生、推動交叉學科發展、提高導師的自身學術水平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還沒有比較統一的關于團隊導師制的導師準入標準及考核評價體系,導師隊伍的建設仍處于摸索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套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比較成熟的團隊系統。

綜上,隨著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的轉變與發展,單一的導師指導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有形勢下的研究生教育發展,而多導師的指導模式更有利于提高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鞏固臨床實踐能力,因此已成為當前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的發展趨勢。

(二)由單一導師負責放權至集體負責

目前,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主要采取導師負責制,包括單一導師負責、校內校外雙導師負責、導師集體負責等多種形式。單一導師負責制能明確導師、學校、研究生三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且三者根本利益一致,因此這種形式最為普遍。對于護理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由于對臨床實踐的要求相對較低,單一導師負責就可以達到一般的培養要求。但由于護理學科的高實踐性特征以及當前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的轉變,單一導師指導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護理學科發展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臨床導師或多學科導師共同指導,以促進學生學術成長。單一導師無法承擔全部的指導責任和義務,因此導師負責制度也發生了變化,由單一向集體負責轉變。

但當前,在集體負責制下的雙導師指導模式以及團隊導師指導模式仍存在諸多問題。第一,由于導師間缺乏溝通,出現導師反饋不一致的情況,給研究生帶來困惑,并影響培養效果[34]。第二,鑒于導師團隊的特殊性,導師團隊是基于學術需要組成的,導師的來源和背景不盡相同。因此,多導師的集體負責制在運作機制中,很容易發生責任和權利不明確的問題。從導師的來源看,有本校的也有醫院的;從導師的職業背景看,有從事護理的,也有從事臨床的,甚至還有從事統計學等其他專業的;從指導過程中各自的任務看,不同導師的職責和分工不同。在這樣的情形下,單一導師很難承擔全部責任,而需要合理分權、集體共同負責。同時,還需要建立集體負責的管理機制,以避免團隊協作模式不完善、研究方向分散、副導師名不副實等問題[35],從而確保指導質量。

綜上,單一導師負責制已經無法滿足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發展需求,應完善并實施導師集體負責制,探索適應當前護理現狀的導師指導模式,以促進符合我國國情的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

三、護理碩士研究生導師指導模式發展建議

(一)完善導師負責制度,健全保障體系

健全保障體系是實施導師負責制的重要保障。集體負責制能實現導師間優勢互補,彌補單一導師負責制的不足,達到最佳的指導效果,但由于目前集體負責制存在的問題,指導質量不盡如人意。創新支持和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明確劃分各位導師的職責和任務,使各自的權利和義務清晰明確。在多導師團隊中,可以選定一位導師和若干副導師。主導師主要負責對研究生的課程選修提出建議、對課題選擇和論文撰寫給予指導、監督論文進度、提供人生指導和心理支持及協調小組其他成員等工作。副導師則負責為研究生的論文提出第二意見或跨專業跨學科的見解。同時,可為相關研究設一名專門的協調員[36],也就是在團隊中設立一名助教,負責導師下達任務的轉述,政策、教學原則、在線教學技術要素的介紹和溝通,沖突的解決,師生服務資源的管理等。通過明確各自的職責加強協調,可以更好地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為了進一步優化導師團隊指導模式,可以舉辦導師發展研討會,完善獎懲機制,并將其與職稱晉升掛鉤,從而明確各自的責權并進行監督。還可以定期評估被指導者的貢獻,增加導師之間的溝通頻率;建立管理規范以確保校外導師有效履行職責,避免在雙導師制或多導師制下出現少數校外或醫院導師指導形同虛設的情況[22]。

綜上,只有建立健全保障體系,才能確保集體導師負責制的有效實施,完善團隊導師運行管理方法和保障制度,確保導師團隊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只有明確導師的分工與職責,才能在完善指導模式的基礎上提高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二)革新指導隊伍結構,推進護理學跨學科發展

202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交叉學科門類”設置為一級學科[37],護理碩士研究生作為未來醫療衛生護理行業的主力軍,需要掌握新技術和新方法,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學科內部的密切交流、跨學科教育已經成為護理學科發展趨勢[38]。首先,護理學在我國雖然屬于醫學下的一級學科,但是它的二級學科尚未完善。其次,護理碩士研究生導師的隊伍結構比較單一,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護理層次,忽略了醫學其他專業知識的教學,這導致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不能完全滿足臨床護理的多維需求[39]。跨學科跨專業共同指導可以實現多個學科間的協作,既可以覆蓋傳統的護理學知識,又可以根據臨床需求擴展學科界限,這有助于擴大護理學科的研究,形成以護理學為中心的“護理學+”的特色學科群,為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建設提供新路徑。

護理碩士研究生對跨學科教育的需求較高,人際溝通、自身和病人心理健康以及營養知識水平對護理工作至關重要,這些因素直接關系到病人的治療效果和康復情況。因此,護理碩士研究生對學習心理學、營養學以及公共衛生管理學的呼聲尤其高[40],這也凸顯出多學科導師共同指導的迫切需要。醫學院校可以積極引入其他相關專業的優秀導師,如陳語、廖小利等學者[41-42]將臨床醫療人員、統計人員、流行病學專家等納入護理碩士研究生導師團隊,以革新當前單一化的導師隊伍。此外,應促進高校聯盟的建立[43],進行跨校課程建設,實現導師合作、優秀師資整合、資源共享,在各專業之間形成“協調并進、個性發展”的新局面。

(三)創新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指導模式,探索適用護理學科的“雙軌合一”制度

在我國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中,上海市在2010年率先試行了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并軌[44],即實行“雙軌合一”制度。這一制度的實施,有效解決了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重科研、輕臨床的問題,縮短了醫學人才培養時間,避免了重復培養,從而節約了教育成本和培養資源。同樣,在護理專業領域,2020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提出要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高水平、高層次應用型人才[45]。基于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育特點和培養目標,可以將護理碩士研究生和臨床護士進行并軌聯合培養。如,王磊等人[46]將護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與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探索了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臨床實踐方案,實現了學校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無縫銜接”,取得了較好的培養效果。李桃等人[47]對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用與專科護士并軌的新實踐教學模式,提高了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床實踐能力,促進了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吳艷梅等人[48] 根據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臨床經驗情況,將工作經驗較少的護理碩士研究生與新入職護士的培訓方案整合后進行培養,對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護理碩士研究生與專科護士培訓方案整合后進行培養,有助于鞏固他們的專科操作技能,夯實臨床實踐能力。

由此可見,進行“雙軌合一”指導不僅與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相適應,還能區別于護理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能夠培養出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的護理人才,從而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四)加強導師遴選與培訓,優化指導水平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肩負著對研究生進行學科前沿引導、科研方法指導和學術規范教導的責任。為了確保指導和教學質量,必須嚴格執行導師團隊成員遴選要求[47]。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導師遴選一般以教育背景、專業技術職稱、臨床工作經驗、臨床帶教經驗等作為準入標準[31]。在進行導師遴選時,醫學院校可以根據導師團隊內導師的職責進行選拔,主導師標準較高,需要有一定的科研實力和指導經驗;副導師的要求相對低一些,無需具備指導經驗,這為無指導經驗的導師提供了成長和學習的機會,使其最終成為有指導經驗的導師,甚至在滿足條件后成為主導師。此外,可以打破傳統的導師終身制,采取動態選聘制度,以實現對研究生導師的有效監督和管理,對指導團隊成員進行定期考核,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從而確保指導質量。

規范的導師培訓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相關研究表明,護理臨床導師的科研水平普遍較低[30],如陳語等人[49]通過調查發現,專家一致對導師團隊成員的護理科研能力提出要求,要求其具備發現問題、獲取信息、獨立完成科研設計、撰寫文章等能力。因此,要重視臨床導師的科研培訓。培訓不僅要面向臨床導師,還要面向所有導師,可以按照團隊中導師的不同需求和短板將培訓分為集體導師、臨床導師、學院導師三類。集體導師培訓要求全體導師參加,培訓內容為職責介紹、教學任務、帶教方式和方法、可獲得的學校支持、研究生教育發展動態、解決研究生心理問題的方法等。臨床導師由于不是專職的護理研究生教師,長期工作在臨床一線,雖然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但缺乏教學經驗以及研究生培養經驗,要重點培訓他們的指導教學方法和科研能力;對于學院導師,培訓應注重臨床能力的培養。建立專門的導師培訓中心,通過專家授課、線上網絡資源共享、對話討論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還可組織研究生指導專家講座、研究生教育經驗交流會、校際學術交流會以及以學科前沿為內容的交流會。這樣實施線上線下多種途徑的培訓,可以推動導師培訓的常態化、制度化。

導師團隊成員培訓對于提升導師的指導和教學水平至關重要。通過培訓,團隊成員能更好地掌握護理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提高團隊指導模式下導師的素質和水平,推動護理學科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護理碩士研究生導師指導模式仍以單一指導模式為主,雖然雙導師和導師團隊制已經被公認并得到推行,但三種指導模式都有待改進。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應突出本學科的特色,以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核心,適應當前的護理碩士研究生需求,根據護理學科的發展進行調整,不斷推進護理學科的蓬勃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政策解讀[EB/OL].(2022-05-09) [2023-05-21]. http://www.gov.cn/zhengce/2022-05/09/content_5689353.htm.

[2] 曹雪東, 暴銀素, 閆惠, 等. 一流學科建設視域下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困境與實踐路徑分析[J]. 中華護理教育, 2022, 19(5): 410-413.

[3] 王平, 王瑞芳, 周瑩, 等. 研究生導師指導模式和指導方法研究現狀分析[J]. 高教學刊, 2021, 7(28): 94-97.

[4] 王佳音, 魏征新, 金曉燕, 等. 75所院校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與課程設置[J]. 中華護理教育, 2020, 17(12): 1089-1093.

[5] 楊巾夏, 陳翠萍. 國內外護理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現狀與進展[J]. 上海護理, 2014, 14(6): 71-75.

[6] 安力彬. 加拿大護理研究生教育體系及特點[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8(2): 122-124.

[7] 沈寧, 何仲, 李崢. 泰國護理教育簡介[J]. 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 1994(1): 47-48.

[8] 陳佳妮, 周英, 張清. 澳大利亞護理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現狀及啟示[J]. 護理學雜志, 2022, 37(7): 97-100.

[9] ESPINOZA P, TRONCOSO B, JACOBSON L,? et al.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in chile and the role of the registered nurse: integrating 2 realities through continuous education[J].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CNS, 2021, 35(5): 264-270.

[10] 李峰, 韓杰. 臨床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思考[J]. 護理研究, 2010, 24(3): 266-267.

[11] 張美芬, 謝文, 黎青, 等.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中華護理教育, 2015, 12(10): 741-745.

[12]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印發《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的通知 [EB/OL].(2011-03-08) [2023-05-2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1103/t20110308_11

6439.html.

[13] 郭雅婷. 我國護理學碩士研究生2022年招生情況及問題分析[C/OL]. 上海市護理學會, 2022: 170.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IPFD&dbname=IPFDLAST2022&filename=SHHL202209002265&v=.DOI:10.26914/c.cnkihy.2022.029187.

[14] 趙將, 張培莉, 陳琳, 等. 護理學碩士研究生就業現狀調查分析[J]. 循證護理, 2016,2(2): 116-119.

[15] 胡明月, 張岳, 陳東明. 護理科學學位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向性就業現狀分析[J]. 護理學雜志, 2017, 32(4): 64-67.

[16] 李姮, 石美霞, 呂麗芳, 等. 2014年—2019年山西省護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就業滿意度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護理研究, 2020, 34(14): 2529-2534.

[17]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EB/OL]. (2013-04-19)[2023-05-2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304/t20130419_1541?

18.html.

[18] 孫植華. 我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與導師制改革探析[J]. 對外經貿, 2022(2): 145-151.

[19] BILLAY D B, YONGE O. Contributing to the theory development of preceptorship[J]. Nurse Education Today, 2004, 24(7): 566-574.

[20] 王喜華, 侯銘, 李萍. 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J]. 護理學雜志, 2009, 24(11): 89-91.

[21] 李鵬, 楊連招, 吳彬, 等. 我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 護理研究, 2017, 31(21): 2568-2572.

[22] 王倩, 王瑛, 張媛媛, 等. 護理碩士研究生視角下雙導師制實施現狀分析[J]. 護理研究, 2017, 31(6): 710-712.

[23] 王春華, 涂宇翔, 孫晶茹. 導師組制在研究生培養中的實踐探索[J]. 高教論壇, 2012(3): 17-19.

[24] 楊微微, 覃凱. 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滿意度現狀及影響因素[J]. 護理研究, 2023, 37(7): 1281-1284.

[25] 薛鋒,李青青,戶佐安.基于NVivo質性分析的研究生導師指導模式構建及綜合指導能力評價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2,40(5):107-114.

[26] 古繼寶,王茜,吳劍琳.導師指導模式對研究生創造力的影響研究:基于內部-外部動機理論的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3(1):45-50.

[27] 龔怡祖. 略論大學培養模式[J]. 高等教育研究, 1998(1): 86-87.

[28] 施亞玲. 研究生指導模式的多樣化演變分析[J]. 高教探索, 2014(6): 108-111.

[29] 王曉燕, 李國宏, 徐翠榮, 等. 具有專科特色的護理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模式構建[J]. 中華護理教育, 2017, 14(3): 165-168.

[30] 趙慶華, 熊倩, 謝莉玲, 等. 導師組制模式培養護理研究生的實踐[J]. 中國護理管理, 2015, 15(2): 190-192.

[31] 陳若娟, 常淑瑩, 王夢, 等.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臨床導師科研能力及導師勝任力現狀和影響因素研究[J]. 全科護理, 2022, 20(5): 577-582.

[32] 黎敏儀,羅艷華,鐘雪怡,等.全日制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滿意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21,28(22):6-11.

[33] 饒武元,劉浩.導師指導方式與研究生認同度的差異性實證研究:以南昌大學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7,31(7):107-114.

[34] MURARANEZA C, MTSHALI N, BVUMBWE T. Challenges in postgraduate research supervision in nursing education: integrative review[J]. Nurse education today, 2020, 89: 104376.

[35] 張志軍, 李廣悅, 劉永, 等. 基于導師團隊培養模式的研究生培養現狀分析[J].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16(4): 22-23.

[36] BRANNAGAN K B, ORIOL M. A model for orientation and mentoring of online adjunct faculty in nursing[J]. 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s,2014,35(2):128-130.

[3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于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 [EB/OL]. (2020-12-30)[2023-05-3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yjss_xwgl/xwgl_xwsy/202101/t2021?

0113_509633.html.

[38] 袁鄰雁, 李玲利, 賀婷婷, 等. “護理+工程”跨學科研究生教育培養的啟示[J]. 護士進修雜志, 2022, 37(22): 2094-2097.

[39] 成豆豆, 商臨萍. 護理碩士研究生對臨床實踐導師角色期望的質性研究[J]. 護理研究, 2021, 35(22): 4106-4109.

[40] 盧婷, 應燕萍, 趙慧函, 等.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跨學科教育需求調查[J]. 護理研究, 2020, 34(11): 2001-2003.

[41] 陳語. 基于護理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團隊導師制體系構建的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5.

[42] 廖小利, 汪迪, 王秀華, 等. 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現狀及發展趨勢[J]. 護理學雜志, 2015, 30(16): 9-12.

[43] 張索飛, 馬會娟, 羅羽. 基于大學聯盟的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現狀及對跨校課程構建的啟示[J]. 護理研究, 2021, 35(15): 2781-2784.

[44] 鄔元曦, 劉英超, 趙蕾, 等. 我國臨床醫學專業碩士“雙軌合一”制度產生的背景研究[C/OL]//第四屆江浙滬皖醫學教育年會暨2020年浙江省醫學會醫學教育學術大會論文匯編. 浙江省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上海市醫學會醫學教育專科分會、江蘇省高等學校醫藥教育研究會、安徽省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 2020: 114-119.[2023-04-25].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67SBiOvrai6?

TdxYiSzCnOET0Xr_I8pgMuCFSD7JyYj-gAQ5hZ?

X3NO-pwOLbAsSe4MRprKKzy7j_9dP370Vco7H?

DaFVk4SPgAE%3d&uniplatform=NZKPT. DOI:1?

0.26914/c.cnkihy.2020.071324.

[4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于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EB/OL].(2020-09-30) [2023-05-0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46] 王磊, 張培莉, 李育玲, 等.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并軌的探索與實踐[J]. 護理研究, 2019, 33(17): 3035-3037.

[47] 李桃, 張春玲, 肖政華, 等. 護理專碩與專科護士并軌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0, 12(8): 40-43.

[48] 吳艷梅, 吳迪, 高祖梅, 等.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培養方案的整合與實踐[J]. 中華護理教育, 2021, 18(8): 686-689.

[49] 陳語, 李夢婷, 李國宏. 護理研究生團隊導師制建設[J]. 護理學雜志, 2015, 30(16): 1-4.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車內教育
英語文摘(2022年8期)2022-09-02 01:59:30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教育心得
贏未來(2020年1期)2021-01-07 00:52:26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人大建設(2020年1期)2020-07-27 02:47:08
什么是“好的教育”?
當代陜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36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讓教育成為終身之擇
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 03:31: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91 九色视频丝袜| 国产精品第页|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日韩在线网址|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免费一极毛片| AV老司机AV天堂|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黄片在线永久|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亚洲成人www|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综合五月天网|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精品1区2区3区|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精品微拍|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91一级片|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亚洲人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本亚洲精品网站| 免费高清毛片|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区|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久久99国产视频|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亚洲aaa视频|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无码AV动漫| 亚洲精品片911|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婷婷六月综合|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