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燕芳

我自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至今年換屆再次當選,五年積淀令人感觸回味。作為唯一一位來自中國保險企業的人大代表,我一直堅持從自身的保險工作經驗出發,踐行“為人民用權、為人民履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民生保障發聲,為推動中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努力。五年來,我一共提交過28件建議,內容覆蓋脫貧攻堅、綠色金融、養老健康、女性育兒等領域。
深入群眾、傾聽心聲,發揮橋梁作用。我理解,人大代表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深入群眾、體察民情、收集民意,成為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橋梁。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是老齡化社會人民群眾最切實的擔憂。五年來,我的建議涉及稅延養老保險、惠民保業務、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等多個保險創新領域,希望商業保險在參與養老、健康保障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在2020年提出了《關于加快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立法的建議》,對長期護理保險在各地試點過程中,運用相對統一的籌資方式、運作模式、相關標準等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同年9月,國家醫保局、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指導地方在試點中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做好長期護理保險立法的要素準備。我在2021年提出了《關于推進商業養老保險參與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的建議》,受到銀保監會、財政部、人社部等多部委的認可,隨即被采納到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和《“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中,實現了在國家頂層設計上,明確商業保險機構通過開發商業養老保險和老年人健康保險等方式,參與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建設。
積極參會、調研實踐,挖掘民生痛點。參會期間,我以飽滿的熱情認真聆聽、深入思考、踴躍發言,在代表們的討論中吸收精華,辨明自己的觀點。閉會期間,我主動參加上海代表團的各類考察調研活動,努力做到“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作為召集人之一,我組織了2020年“保市場主體,為激發市場活力、恢復市場運行注入強勁動能”專題調研,以及2022年“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專題調研。作為上海代表團最年輕的女性代表,我關注未成年人和女性群體,在參加法院和檢察院組織的專題調研后,我于2022年形成《關于保障女性勞動權益,減輕育兒壓力,提升生育意愿的建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支持。
參政建言、聚焦發展,助力國家戰略。作為保險從業者,我始終認為保險業要服務于國家戰略,為社會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我連續幾年提出了關于脫貧攻堅、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建議,包括完善農業保險機制、推廣防貧保險機制、建立強制環責險制度以及推動集成電路產業保險等,倡導在相關政策牽引下,讓保險切實助力國家發展。其中如跨境人民幣保險、巨災保險、集成電路保險的創新試點工作已經在上海啟動,政府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
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五年是我持續學習、深入思考的五年,是將“以人民為中心”銘刻在心、落實在行的五年。未來五年,我將繼續細致觀察和深入調研,提出更務實、更利于人民健康生活的建議,做國家最需要、人民最期盼的事,更出色地履行全國人大代表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