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只有賡續斗爭精神,以敢闖敢干敢拼的姿態,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才能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要涵養深厚“斗爭自覺”。面對前進路上的風險挑戰,少數干部不想斗爭,工作面前拈輕怕重,困難面前躺平退后,幻想輕輕松松干成事業、過太平日子;有的不敢斗爭,對錯誤思想聽之任之、對錯誤行為不敢批評糾正,喪失了共產黨員的原則立場。任何事業和夢想都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涵養昂揚向上、敢打善戰的精神勁頭,時刻保持斗爭狀態,在一次次斗爭中解決一個個難題,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要錘煉過硬“斗爭本領”。抓住面對復雜局面、危局險局的寶貴機遇,扛重活、打硬仗、經磨難,做勇于斗爭的“戰士”,不做愛惜羽毛、明哲保身的“紳士”。特別是年輕干部,更要多接一些“燙手山芋”,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處理復雜問題、應對重大考驗的歷練中提升斗爭本領,傾聽自己成長的聲音。各級黨組織也要把干部放到重大項目、重要任務、重點工程中,加強干部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提升干部斗爭能力。
要科學掌握“斗爭藝術”。發揚斗爭精神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不能毫無章法、爭勇斗狠。要緊盯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要注重增強工作的預見性,練就看得見“桅桿”的能力,對客觀形勢和發展態勢及時作出科學預判、準確分析,從而制定正確的斗爭策略。對一些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需提前動手解決,打好主動仗,為破開危局爭取時間和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