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龍
摘 要:文章圍繞著“在高等院校開展珍珠球教學”這一話題,通過闡述在高等院校將珍珠球教學與文化教育相結合、將珍珠球教育與籃球教育相結合、將普及教育與精英教育相結合、將分層教育與比賽相結合這幾條路徑,得出在高等院校開展珍珠球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團隊協作精神的結論,為珍珠球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實踐教學經驗。
關鍵詞:珍珠球;高校教育;實踐研究;人才培養
1 研究背景
珍珠球是我國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它是從滿族人民采珍珠的勞作過程演變而來的民間體育運動。在1991 年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珍珠球運動被設為正式比賽項目。2008 年6 月,珍珠球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高等院校在肩負著培養人才任務的同時,還有著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責任。目前,在吉林省,珍珠球運動的愛好者較多,形式也多種多樣,而要想讓珍珠球運動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則需要通過高等院校體育教育這一途徑,有效地將珍珠球運動推廣到全國各地。
2 珍珠球教學與文化教育相結合
珍珠球教學與文化教育的融合,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就業的競爭力。在珍珠球的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講授與珍珠球相關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例如,采珍珠是古代滿族人民傳統的生產方式之一。人們為了表示深水中采蛤蚌的艱難,在活動中設計了“蛤蚌精”的角色,來阻撓采珠人,就這樣,珍珠球運動就形成了。珍珠球運動經過多年的演變,逐步地有了規則和戰術,現在成為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將文化元素融入珍珠球的教學中,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讓學生懂得珍珠球運動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通過學習珍珠球運動,學生可以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升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
3 籃球教學和珍珠球教學相結合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全民健身的深入開展,籃球運動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發達,以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和CBA(中國職業籃球聯賽)為代表的籃球賽事日益吸引著大學生群體。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多數學生選擇籃球課作為體育的必選課。珍珠球作為中國特有的少數民族體育運動,蘊含了滿族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無論從文化傳承的角度,還是這項運動的本身,都值得更多人去關注和推廣。將兩項運動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有充分的可行性:從進攻技術的角度,珍珠球融合了籃球與水球的基本規則,在防守技術中,又結合了足球守門和排球攔網的技術特點,這與籃球一樣需要隊員之間要有良好的團隊意識和技術融合意識,具有很強的對抗性、趣味性和觀賞性;從運動員的角度,珍珠球可以與籃球進行選手的跨界培養。因此,珍珠球教學與傳統的籃球教學相結合,可以構成一個有機的體育教學體系。
4 珍珠球的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
長期從事珍珠球運動,對人體的耐力、速度、力量、靈敏度都會有所提高。東北電力大學把珍珠球課分成專業選修課和公選課兩種類型:公選課的目的是使珍珠球運動在南、北方學生中得以普及;專業選修課完成了精英培養,為我國的珍珠球隊伍輸送了大量的專業人才。
通過公選課的統計數據可以得知:2016 年南方學生選擇珍珠球的為9 人,占總選課人數的7% ;2020 年南方學生選擇珍珠球的為107 人,占總選課人數的23%。可見,北方的珍珠球運動得到了南方學生的喜歡,并有望在南方得以推廣。
通過專業選修課的統計數據可以得知:2016 年珍珠球專業學生有6 人,2020 年珍珠球專業學生為52 人,5 年期間學生增長了46 人。其中24 人次參加了全國以及省級珍珠球賽事,7 人從事了各級學校珍珠球的教學工作,可見該課程為我國的珍珠球隊伍培養了專業人才。
5 分層教育與比賽相結合
高等學校是珍珠球項目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基地。東北電力大學有十余名體育教師是該項目的教學核心群體,組成了教授(2 人)、副教授(4 人)、講師(7人)、助教(5 人)的教學梯隊,為珍珠球教學提供了師資保證。
珍珠球作為一項團體運動項目,有很強的健身娛樂價值,在高校開展有一定的學生基礎。又因其技戰術打法的簡單化,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學生經常參加此項運動,可提高身體素質,提升自己的力量、耐力、速度和反應能力。東北電力大學已經把珍珠球項目列為體育教學的選修課及必修課,在大一課程中,主要講珍珠球的歷史、珍珠球比賽規則,進行一定的課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使珍珠球運動在校園得以推廣。珍珠球運動讓學生在強健體魄的同時,受到滿族藝術之美的熏陶,領悟到了滿族文化的魅力。在大二課程中,專業教師有意識地現場指導學生,講解每一個動作的要點,并讓學生參加比賽,把素質較好的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為競賽隊伍的形成提供人才保證。
在校大學生是珍珠球運動的實踐者。通過篩選和層層選拔,組成了一支作風頑強、技術過硬、敢打敢拼的競賽隊伍。這支隊伍每周定期進行高強度、高水平的訓練,在各級賽事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學校通過對珍珠球運動員的分層教育與訓練,競技隊伍在各級比賽中成績斐然。
6 結語
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的開展,使珍珠球運動得到了重視。高校教學改革呈現的多元化為珍珠球的推廣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高校學生具有年齡優勢,對新事物接納性較強,對體育運動參與度較高,利于珍珠球運動在高校中推廣。高校籃球場地與珍珠球場地相近,可合理解決體育教學資源合理利用問題,為珍珠球的推廣創造了有利的內部條件。將珍珠球教學與傳統的體育教學相融合,與文化教育有機地融合,創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學團隊,科學地進行教學規劃和課程設置,形成完整的學生成績評價機制和實踐考核機制,可以將珍珠球運動更好地在高校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選惠. 民族傳統體育概論[M]. 北京: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2] 楊昆晉. 珍珠球教學在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中的實證研究[J]. 四川體育科學,2014(33):140-143.
[3] 宋志敏, 劉志國. 論珍珠球的特點與作用[J].邢臺學院學報,2008(23)2:70-71.
[4] 王曉玲. 民族傳統體育珍珠球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 新教育時代: 教師版,2018(1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