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平措
摘 要:交通警察執勤執法風險問題的研究一直是專家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交通警察因公犧牲案例時有發生,交通警察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權益受到了嚴重的挑戰。本文以筆者的另一篇《西藏交通警察執勤執法風險現狀與分析》基礎上,通過文獻查閱、線上調查問卷和線下訪談方式,以“4M”風險致因理論為切入點,挖掘西藏交通警察執勤執法風險現狀背后的風險因素,并基于上述執勤執法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詳細分析,從意識、技能、裝備、教育四個層面提出風險防范機制和路徑。
關鍵詞:西藏自治區 交通警察 執勤執法風險 安全防護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risk of law enforcement of traffic police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cases of traffic police sacrifice in the line of duty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and the life, health and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raffic police have been seriously challenged. Based on another articl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Risks of Duty Law Enforcement of Tibet Traffic Poli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isk factors behi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w enforcement risks of Tibet traffic polic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online questionnaires and offline interviews, and takes the "4M" risk causation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nducts a detailed analysis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risk factors in law enforcement, and puts forward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s and paths from four levels: awareness, skills, equipment and education.
Key words: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raffic police, law enforcement risks, safety protection
近年來,我國公安民警因公犧牲比例居高不下。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有1.6萬余民警因公犧牲,僅2021年,全國公安機關就有261名民警、131名輔警因公犧牲,4375名民警、3420名輔警因公負傷[1]。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員、裝備、環境、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要遏制公安民警因公犧牲案件發生,降低公安民警傷亡數,就要認真剖析公安民警傷亡原因,挖掘問題背后的誘因,分析傷亡案件特征,并就提出防范對策建議,本文以西藏自治區交通警察作為研究對象。
1 西藏交通警察執勤風險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從安全原理和安全行為學的角度看,導致警察人身安全問題發生的直接原因是警察個體不安全行為,間接原因是組織的不安全行為。日常執勤執法要杜絕警察安全風險問題,關鍵是理清警察執勤執法風險問題產生原因。基于西藏交通警察執勤執法風險問題現狀及問題分析,結合交通警察工作實際和安全因素,依據4M(人員、裝備、環境、管理)理論觀點來分析交通警察執勤執法風險問題原因。
1.1 人員要素
根據事故4M理論,人在交通環境中處于主體地位,人的不安全行為在所有風險當中起主要作用。交通警察常年在車水馬龍的交通環境之中,是所有警種中執法對象最廣泛、最復雜的警種。因此,在執法過程中存在較高的不確定因素。
1.1.1 風險評估意識薄弱
風險評估運用在交通警察執法風險中,筆者認為風險評估是指交通警察在執法過程中事前的主動發現危險源和事中有效避免,即面對龐大而復雜的交通參與者,交通警察主動作為,提高事前、事中風險識別能力,并且有效避免危險的發生。然而,部分交通警察在執法過程中認為只要穿一身警服就能化險為夷,風險評估和判斷意識模糊,過度夸大化“警服的功能”,執勤執法中不講戰術戰法,逞英雄的事件時有發生。特別是經濟較落后,道路環境復雜的西藏部分交通警察,存在身著一身警服錯誤地認為必須聽從我的命令,忽略行為背后的危險,沒有把自身安危放在首位。一部分老交通警察,自恃經驗豐富,對潛在的危險認識不足,認為危險事件離自己很遠,對安全防護規定和技能知識不更新、不學習、不掌握,安全防護知識匱乏。而另一部分較為年輕的交通警察,認為自己年輕力壯反應快、速度佳、靈活性強,從而產生麻痹大意思想,自我保護思想松懈,缺乏戒備心理,對潛在的安全威脅認識不足。
1.1.2 執法技能不過硬
過硬的執法技能,不僅能更好滿足人民對道路交通管理活動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護執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然而,現實執法活動當中,部分交通警察執法技能、本領令人擔憂。存在安全防護技能掌握不牢、法律知識更新運用能力弱、現場輿情處突能力不強等問題。據調查問卷[2]結果顯示,在路面執法安全技能掌握情況問題當中,僅有35%交通警察安全執法能熟練運用,2.5%交通警察存在對安全執法技能存在根本不熟悉;在現場事故安全防護技能的掌握情況問題當中,能熟練運用只占32.2%,部分交通警察完全沒有掌握;在單警裝備佩戴和使用熟練程度問題當中,35.3%交通警察存在不佩戴、不會用、不敢用等問題。
1.1.3 駕駛技能不熟練
交通警察職業的突出性,往往伴隨著緊迫、復雜和突發的情況,特別是地處高原的西藏地區,道路更復雜、更險峻、更崎嶇,這對西藏地區交通警察駕駛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2013-2021年交通事故導致交通警察犧牲一直呈高發態勢,[1]尤其在西藏駕乘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使交通警察犧牲在全國范圍內位于前列。駕乘車輛發生交通事故,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其一自身駕駛技能不強;其二是不可控意外事件;其三長時間處于疲勞駕駛;其四車輛性能和保養。首先從主觀層面而言,仍有11.88%交通警察未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同時存在無證駕駛警車的情況,無視自身駕駛技能訓練,忽略安全駕駛,駕駛技能不過關等問題;有2.5%的交通警察無檢查車輛的習慣,26.88%交通警察有故障時檢查,但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心理,缺少主動作為。其次從自然天災不可控的事件而言,交通警察缺少主動去了解天氣氣候、道路狀況和發布的相關政策。
1.2 裝備要素
警用裝備作為執法活動當中輔助執法者執法的重要工具,對震懾阻礙執法行為、防御交通警察執法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現有部分警用裝備存在諸多的問題和弊端,給交通警察執法活動中帶來不同程度的執法風險。由于西藏歷史、地理特殊性,西藏經濟相比我國其他省市落后得多,西藏交通警察警用裝備投入和保障相比其他省市相距甚遠。目前,西藏交通警察警用裝備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部分警用裝備缺乏升級改造,部分警用裝備僵硬沉重,不透氣、難調節,佩戴不舒服。二是警用裝備管理缺乏建章立制,部分主管部門裝備管理重視程度不足、口頭強調多、部署落實少、遵循準則少。三是裝備配發不全不齊,部分交通警察應配裝備不齊保障不足,難以滿足執法活動的需要,特別是高原急救包藥物補給和更新速度慢,致使出現藥物過期不能正常使用等情況。四是警用裝備研發與創新力度不夠。
1.3 環境要素
1.3.1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優劣程度直接影響交通警察執法效果和交通警察身心健康。西藏自治區屬于高原地區,相比平原地區自然環境具有復雜性、獨特性、特殊性等特點,并且對交通警察執法活動和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風險。首先西藏地域遼闊,地市之間、縣鄉之間、鄉村之間距離甚遠,部分地市、縣鄉村地理位置復雜,沿路高山聳立、急彎陡坡、臨崖臨水,致使進一步增加交通警察勤務、事故處置難度。其次西藏日照時長多,強烈的日照可能會造成路口執勤交通警察、出行交通參與者暫時性失去視力和對周邊環境的觀察能力,導致交通警察安全和路口安全狀況存在風險和隱患,實踐當中也因此出現過交通警察傷亡和財產損失等各種不利后果。
1.3.2 社會執法環境
首先從整體社會環境分析,西藏作為祖國邊疆的民族地區,周邊接壤許多個國家,是國家最重要的安全屏障之一。交通警察常年處于超負荷和無生活規律社會環境之中,給交通警察的身心健康均帶來不同程度影響和風險。其次執法對象結構復雜性,由于部分群眾受教育程度較低,對執法中的法律常識和公民義務領悟偏低,甚至個別交通對象對交通警察執法存在抵觸情緒。因此,出現不配合交通警察執法,甚至抗法、襲警等情況,嚴重影響執法權威和公信力。
1.4 管理要素
管理要素在交通警察風險防控體系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實踐當中管理缺陷、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是造成交通警察傷亡的重要因素。交通警察執勤執法過程中主要依據的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可總結為“一法、二條例、五部令、五規范、一規定、一規程”。特別是公安部下發的五規范、一規定、一規程是一線交通警察規范、合理、有效執法的重要依據。盡管上層法律、法規與規章等管理體系建設較為完整和全面,然而一線交通警察每年傷亡人數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首先交通警察傷亡事故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交通警察傷亡事故原因未進行深層次分析,沒有及時采取堵塞漏洞的措施;其次交通警察勤務安排不合理,特別是在西藏,維穩任務、勤務活動、秩序管理更復雜更艱巨,在此情形之下合理妥善安排交通警察日常勤務時間和休息時間顯得格外重要;第三安全防護教育訓練不深入,缺少針對性,未能統籌考慮區情,西藏地域遼闊,藏東、藏南、藏北各地市自然氣候環境具有很大的差異,未能根據各地市氣候差異和執法環境特點開展差異化和針對性培訓。
2 西藏自治區交通警察執勤執法風險防控途徑分析
2.1 意識:強化“四種”意識,筑牢安全防線
強化警察角色意識,交通警察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行使國家權力,代表國家形象。實踐過程中,以“十六字”總要求,踐行使命任務,做到執法公正,嚴格要求自己。以“訓詞精神”為指導,做到隊伍正規化、執法專業化、技能職業化。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樹立警察權威,維護警察執法公信力。
強化風險評估意識,風險事件貫穿于整個事件全過程(事前、事中、事后)。事前主動預防,主動學習安全防護相關知識,參加各類執法安全防護培訓。其次,事前督促提醒和事前交叉檢查,確保帶齊安全防護裝備(數量、質量、種類)。最后,根據接警記錄初步評估事故現場安全風險等級。事中主動發現,抵達現場后根據環境和位置進行觀察、分析,確定主要危險源的方向和嚴重程度,密切關注各類危險源,時刻繃緊安全防護這根弦。事后有效撤離,嚴格按照五規范、一規定、一規程要求,規范操作,避免發生二次事故。
強化領導干部責任意識,站在保護交通警察生命安全高度,涉警傷亡事件深層次原因剖析,提出實質性措施,對涉警傷亡事件責任人要嚴肅追究責任。
強化預防突發疾病意識,高原突發疾病是公安民警犧牲的“頭號殺手”,從突發性疾病誘發因素出發預防突發疾病,一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性,調整心態和情緒,根據氣候、地市海拔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二是從上層領導單位明文下發規定,組織民警定期進行體檢,并根據突發性疾病主次因素列出強制性項目和非強制性項目清單。三是科學調配和使用警力,合理安排交通警察勤務時間,杜絕發生嚴重超負荷工作,保障交通警察足夠的休息時間,保持隊伍旺盛的戰斗力。
2.2 技能:強化實戰技能,提高職業素養
強化現場執法處置技能,一是加強基礎體能、徒手防控、武器警械等基本技能訓練和使用,武器警械真正做到會用、敢用、管用,克服軟弱無力、畏懼怕苦的心理,樹立一名交通警察應有的威嚴和權威。二是努力適應在“鏡頭”下執法,實踐中加強執法程序有法有據,行為舉止規范得體、策略技巧恰到好處。三是組織各類警務實戰技能培訓,突出實戰為導向,針對性、差異化等方式進行實戰培訓。
強化警務駕駛技能,警務駕駛技能是一名交通警察應有的基本功,超高的駕駛技能降低警務車輛事故發生率、提升民警執法效率、提高民警執法安全性意義重大。首先嚴格交通警察駕駛培訓監管,堅決抵制無證開警車,跨區域、跨部門對重點區域、路段進行交叉執法,加強紀檢監管部門和社會其他單位下沉監督,對于頂風作案屢教不改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其次,按照“貼近實戰、服務實戰、提高實戰”的原則,結合西藏自治區區情和特色,定期開展警務駕駛(車輛、摩托)技能實戰培訓,進一步提升交通警察執法效率和執法安全性。
2.3 裝備:立足實際情況,配齊、升級、研發警用裝備
警務裝備和警務基礎設施建設的欠缺是制約西藏自治區警務機制現代化和影響交通警察執法安全不可忽視的因素。以實際情況和現有警用裝備為基礎,首先,遵循《公安單警裝備配備標準》、《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交通警察執勤執法裝備使用指南(試行)》等規范要求,配齊、配全執法防護裝備,保障交通警察正常執法活動需求,能夠起到執法活動輔助作用,更好地震懾阻礙執法行為。其次,依據西藏自治區各地市現有警用裝備基礎和執法風險等級,政策設計、資金投向、項目安排等方面進行差異化投入。比如:藏北羌塘地區有些區、縣、鄉公安機構需要配備道路除雪車、保供氧氣、防雪盲護目鏡、防寒馬甲等物品(警用裝備管理規定中未包含上述有些物品)。最后,立足實際,加強警用裝備升級和研發。強化警用裝備升級改造,及時淘汰落后破舊的警務裝備。警用裝備投入和使用需適應社會執法環境特點和需求;加強警用裝備靈活性和靈敏度,避免出現警用裝備的厚重和僵硬;結合西藏高原地區特點,配備、配全日常急救裝備,能夠更好應對突發應急事件;警用裝備采取(藏、漢)雙語標樣,體現邊境民族地方的特色。
2.4 教育:多渠道強化實戰防護教育,達到戰訓合一的效果
根據交通警察執勤執法過程中安全防護中突出的問題和風險隱患,及時分析總結,將隱患問題細化為下一步防護培訓教育任務,列入基層崗位練兵必練任務。以此基礎上實戰培訓教育以“案例”引導,理論和實戰相結合,“案例”既要理論分析,更到實戰實操,使培訓教育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培訓教育突出建章立制,為有效掌握交通警察實戰能力,組建專業人士制定培訓考核制度和嘉獎制度,督促民警學習實戰技能,避免出現培訓教育流于形式。最后,開展常態化路面執勤執法突擊考核工作,采取不打招呼隨機抽取路段警組,倒逼民警時刻保持臨戰思維、警惕意識。
基金資助
2021年西藏自治區教育廳教育科學院單位資助課題《西藏公安院校和公安實戰部門協同育人模式研究》(課題立項號:Xzjykt6210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1/04-02/9446301.中國新聞網.
[2]西藏交通警察執執法規范和安全防護調查問卷.
[3]楊洋.關于防范應對交警輔警執勤執法遇襲傷亡事件的思考[J].道路交通管理,2022(01):38-41.
[4]張雪梅.交通警察執勤執法能力提升路徑選擇[J].遼寧警察學院學報,2022,24(01):69-73.
[5]劉瑞熙,李嘉怡,蔣修文,宋華.基于警務實戰調研的警用裝備設計與發展方向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21(21):132-134.DOI:10.13612/j.cnki.cntp.2021.2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