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平,陳士國,李 靜,杜元偉,丁文靜
(1.臨沂市農業科學院,山東 臨沂 276012;2.浙江大學 山東(臨沂) 現代農業研究院,山東 臨沂 276034)
金銀花又名忍冬(學名:Lonicera japonica),為中醫臨床常用中藥[1],其最早記載于東晉葛洪所著《肘后備急方》[2],使用歷史距今已有1 000 多年之久。最初金銀花以莖葉部位作為藥用,明代以后,金銀花各部位均已藥用,尤其強調使用花蕾。現今,金銀花花蕾與莖葉已分屬2 味中藥,2020 版《中國藥典》中將金銀花、金銀花露、忍冬藤等收錄其中[3-4],可見金銀花的藥用價值之高。尤其是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金銀花在疫情防治方案中高頻出現[5-7],無不與金銀花中的功能成分有關。金銀花莖(又稱忍冬藤)、葉也是不容忽視的藥材來源,且來源廣泛、材料易得,用藥習慣也較為久遠,其活性功能成分及藥理作用不亞于金銀花[8-11],已被廣泛研究及應用。
隨著對金銀花及其莖、葉研究的不斷深入,在醫藥、食品、保健品、日化、飼料等領域的應用價值也已被充分挖掘。通過對金銀花及其莖、葉中的活性成分進行分析對比,綜述其在各領域中加工利用的研究進展,為科研和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為推進金銀花及其副產物的綜合開發利用,提升金銀花附加值提供廣泛的科學參考和社會意義。
金銀花中功能性成分主要包括揮發油類、有機酸類、黃酮類、環烯醚萜苷類、三萜皂苷類等成分[11]。
金銀花的活性成分中,主要為揮發油類成分。林德洪等人[12]通過采用超臨界法萃取金銀花中的精油,用GC-MS 分析檢測出68 種化合物,其化合物成分主要有醇類、烯類、酸類,占比分別為44.48%,16.49%,12.73%,其中醇類中芳樟醇占比最高,使用GC-O 檢測出57 種香味成分。不同水分含量的金銀花揮發性成分存在較大差異,鮮花主要以芳香醇為主,而干花主要以棕櫚酸為主[13]。不同產地的金銀花揮發性成分也有差異,郭慧玲等人[14]采用頂空- 氣質聯用分析方法,測定在相同采收期內,河南金銀花揮發性成分有36 種,山東金銀花揮發性成分達40 種。劉天亮等人[15]在廣西金銀花中鑒定出35 種成分,而在湖南金銀花中鑒定出18 種成分。
金銀花中的有機酸大多為咖啡酸衍生物,主要的成分形式有綠原酸、異綠原酸、咖啡酸等[16]。目前,可從金銀花提取物中分離出約20 種咖啡酸衍生物。其中,常以綠原酸含量作為評價金銀花品質好壞的標準,2020 版《中國藥典》規定金銀花中綠原酸(C16H18O9) 含量不得少于1.5%。
黃酮是一類具有強抗氧化活性的物質,是金銀花抑菌的有效成分之一。目前,已發現40 多種,主要成分包括木犀草苷、忍冬苷、金絲桃苷、木犀草素、蘆丁、槲皮素等[17],2020 版藥典中規定金銀花中木犀草苷(C21H20O11) 含量不得少于0.050%。
環烯醚萜苷類成分常以苷的形式存在,其中含量較高的為馬錢子苷、獐芽菜苷等。從金銀花中分離鑒定出的環烯醚萜苷類化合物已達90 余種,根據基本結構的不同[18],主要有普通、裂環環烯醚萜苷、含雜原子及聚合環烯醚萜苷等[19-20]。
目前,金銀花中已發現的三萜皂苷類有30 多種。李泮霖等人[21]從金銀花中分離出灰氈毛忍皂苷甲(乙)、灰氈毛忍次皂苷甲(乙)、川續斷皂苷乙、木通皂苷D、常春藤皂苷元等三萜皂苷類成分。
金銀花及其莖、葉屬于金銀花植株的不同部位,金銀花為忍冬植物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金銀花莖又名忍冬藤,是忍冬的干燥莖枝;金銀花葉為忍冬的干燥葉片。明代李時珍謂之:“忍冬莖葉及花功用皆同”[22],三者含有相似的生物活性成分,均含有揮發油類、有機酸類、黃酮類、三萜類、環烯醚萜類等[23-24],僅其中的活性物質及含量有所差異。
賈獻慧等人[25]通過對山東產的金銀花花、莖、葉進行揮發性成分分析,共分離鑒定出49 種成分,其中從金銀花花蕾中鑒定出32 種成分,莖中鑒定出22 種成分,葉中鑒定出23 種成分,三者共有成分11 種,說明金銀花及其莖、葉中揮發性成分相似但又有一定的差異。
田偉等人[26]通過使用UPLC 分析方法對金銀花、莖、葉中的有機酸類、黃酮類、環烯醚萜類等11 種活性成分進行了測定,其活性成分的含量(對不同批次金銀花及其莖、葉活性成分含量取平均值)。
金銀花及其莖、葉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見表1。

表1 金銀花及其莖、葉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 / mg·g-1
由表1 可知,綠原酸在金銀花各部位中的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花>葉>莖。由此可知,綠原酸在金銀花花蕾中的含量最高。
章艷玲等人[27]對金銀花不同部位化學成分進行比較研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綠原酸含量,在金銀花及其莖、葉中含量分別為32.35,15.25,23.05 mg/g,說明綠原酸含量在花蕾中含量最高,其次為金銀花葉,莖中含量最少。李瓊等人[28]對忍冬花蕾、葉、藤中進行綠原酸含量測定,試驗發現綠原酸的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花蕾>葉>藤,也得到了一致的試驗結論。對于黃酮類成分,根據表1 數據得出,金銀花及其莖、葉中黃酮類成分由高到低為葉≥花>莖。章艷玲等人[27]測得金銀花、莖和葉各部位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分別為40.72,14.26,96.52 mg/g,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葉>花>莖。測得的總黃酮含量從高到低也為葉>花蕾>藤。
由此可見,金銀花、莖、葉功能成分相近,尤其是金銀花葉,有機酸類、黃酮類物質均可與金銀花相媲美,因此應加大對金銀花及其莖、葉的藥用價值評價與綜合開發利用的研究。
金銀花在中國藥典中主治風熱感冒、溫病發熱、喉痹、丹毒、熱毒血痢等[3]。在醫藥領域金銀花幾乎在各類型制劑中均有使用[29],用于治療咽炎、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在新型冠狀病毒防治中作為清熱解毒藥物被普遍使用,劉嘉等人[30]通過分析黃芩- 金銀花形成化合物,形成的抗病毒靶點,可對抗引起新型肺炎的相關病毒。楊蘭等人[31]通過運用網絡藥理學方法,探討不同中藥材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干預作用,發現金銀花-連翹藥對通過多個信號通路發揮抗感染、抗炎及免疫調節等作用對抗新冠病毒。
金銀花因含有多種功能成分,古人曾用金銀花煮汁釀酒飲用,用以預防或治療疾病。如今,金銀花已用以制作金銀花茶、飲料、酒及其他食品領域。據范文昌等人[29]統計,金銀花用于茶、飲料的種類多達59 種,用于酒類18 種,此外,金銀花還廣泛應用于制作糖果、粥湯、酸奶、冰激凌、口香糖等。
金銀花含有的有機酸、黃酮等成分具有抑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將其提取物添加到化妝品中,具有延緩衰老、促進細胞代謝及令肌膚光華潤白的功效。在化妝品乳液[32]、面膜[33]、沐浴露、洗發水等中已進行應用。
金銀花的莖、葉中均含有活性成分,可在食品、保健品中部分代替金銀花花蕾,促進金銀花資源的綜合利用。用金銀花的藤、葉、花蒸餾取提取液,可用來制作保健清涼飲料,或用來預防小兒痱子[34]。忍冬藤可制作忍冬酒,具有解毒通絡、祛風除濕、補血強筋等功效[35]。方仕茂等人[36]通過將金銀花葉制成紅茶,測得其水浸出物、多糖、黃酮等成分含量略低于花中含量,綠原酸略高于花蕾中含量,挖掘了金銀花葉的藥用價值。
金銀花莖、葉含有豐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等,牲畜的適口性較好,在飼料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金銀花莖、葉中含有豐富的綠原酸、木犀草苷等抗菌消炎成分,對畜禽等牲畜疾病有預防治療作用,還具有無殘留、無耐藥性、副作用小的特點。苗舒等人[37]通過分析金銀花藤和葉的生理功能,綜述了其在畜禽養殖中的研究進展,發揮了金銀花藤和葉的作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