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張慧 蘇長雨 崔華勝
(1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 河南洛陽 471000;2 聯勤保障部第九八九醫院神經內科 河南洛陽 471000;3 中國人民解放軍96608 部隊醫院 河南洛陽 471000)
我國大約有600 萬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病(AD),AD 是僅次于心血管疾病、腦腫瘤疾病以及心臟病的第四類疾病,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阻礙。有研究分析,想要控制AD 發展,就需要讓患者樹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包含戒煙、戒酒、飲食習慣、運動、心態等。膳食營養是最容易控制的因素之一,雖然部分研究人員認為在飲食階段,要重視魚蒜等食物,有利于阿爾茲海默病的預防[1-2],但是對于AD 的護理中,僅僅單純攝入需要的食物及營養,無法使患者認知功能得到改善。本次研究分析,將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作為指南依據,讓患者采用低脂低固醇飲食,分析其在AD 的應用效果。
選取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在我院治療的92 例患者,采用數字雙盲法分組方式,將患者分為膳食組與對照組,每組46 例。
膳食組男性20 例,女性26 例;年齡60~86歲,平均(75.63±2.41)歲。
對照組男性21 例,女性25 例;年齡62~87 歲,平均(76.84±2.44)歲。
對比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用北京版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輕度認知損害(MCI)診斷量表及阿爾茲海默病量表對60 歲以上老年人進行認知能力測定。
納入標準:(1)符合AD 診斷標準者;(2)得到本人和家屬贊同者;(3)能夠正常交流者。
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病史者;(2)心肺等器官功能障礙者;(3)認知功能不高者;(4)伴隨重癥疾病者。
(1)患者進入醫院之后,通過測量患者小腿周徑、體重指數、每日蛋白質和蔬菜水果等攝入量,評估患者飲食營養狀態。(2)根據患者家庭狀況以及患者身體情況,制作個人簡歷表;對患者飲食習慣有全面了解,根據患者飲食次數和喜好,對患者營養狀況進行評估,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3)飲食方案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根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進食量,按每日所需脂肪30%、碳水化合物20%、蛋白質40%的比例進行攝入;可以為患者實施六餐制,在早中晚餐之間添加三小餐,為患者提供熱量分別為16%、39%、30%。所提供的飲食要多種多樣,營養搭配要均衡;可以選擇豆類乳類等血糖指數較低物質,每日給予患者蔬菜含量為500 克。(4)在飲食過程中增加肉類、魚類和海鮮類以及蔬菜等產品。合理的調配順序如下,首先食用水果,之后蔬菜,其次蛋白質,最后是谷薯類物質。需要控制總能量的攝入,根據居民膳食指南指導,每日攝入250 到400 克的谷薯類,300 到500 克的蔬菜類,200 到350 克水果類,120 克禽肉類,300 克的奶制品,25 至35 克的堅果。為使計算更加簡便,可以換算為食用兩捧應季蔬菜,一捧應季水果,一杯奶制品。在分配比例過程中,早餐所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5)定期組織阿爾茲海默病健康講堂,為患者及家屬普及飲食相關知識,每90 天后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為患者調整飲食方法,做好個性化飲食管理。患者每日攝入鈉鹽的含量為3 克,每日攝入食用脂肪的含量低于40 克,每日攝入膽固醇的含量低于300 克,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低于25 克。患者每日需要微量元素食用含量要超過700 克,每日攝入食物油的含量低于25克。
(1)對比兩組患者認知功能程度評分。(采用癡呆評定量表評價患者認知功能,主要包含六個方面,每個方面包含五個等級,可分為健康、可疑癡呆、輕度癡呆、中度癡呆和重度癡呆,本次研究所選患者屬于輕度、中度、和重度,未出現健康和可疑癡呆)。
(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顯效:患者癥狀有減輕趨勢;有效:患者癥狀未加重;無效:患者正傳逐漸嚴重。
(3)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滿意:>85 分,比較滿意:>70 分≤85 分;不滿意:<70 分。
使用SPSS26.0 統計軟件對測量數據進行統計,使用[n(%)]作為計量資料,卡方檢驗計數資料。
膳食組出現重度與重度認知障礙所占比例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認知障礙程度[n(%)]
對比膳食組與對照組護理效果,膳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n(%)]
對比膳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膳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n(%)]
老年人核心界定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患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據統計,截止2016 年,全球癡呆總人數約為4380 萬,已成為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我國老年人群AD 患病人口已經超過600 萬,預計到2050 年患病人口將超過2000 萬,是世界上AD 患病人口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
AD 早期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AD 是一種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癥狀,故稱老年性癡呆。AD的早期表現是明顯的記憶減退,隨之出現行為異常,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最終是語言障礙以至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其生命。AD 主要發生在老年群體中,是一種退行性疾病,病程比較漫長,初期沒有明顯癥狀,因此容易被忽略。疾病不斷加重,癥狀將逐漸明顯,主要癥狀為失語、記憶障礙以及喪失一些活動能力,無法識別出自己曾經熟悉物體,以及空間能力等。醫護人員了解患者患病程度,可以幫助醫生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隨著病情發展,會對患者腦組織產生影響,如果出現并發癥,甚至會影響患者泌尿系統和肺部等多種器官。
此種疾病女性發生率更高。患病初期,患者會發生記憶力輕度受損、注意力、語言能力不集中、學習能力降低等癥狀。疾病早期癥狀會持續3 年,逐步出現記憶障礙。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對久遠的記憶會遺忘,部分患者會存在空間障礙,有些患者無法找到回家的路。面對一些復雜的事物,會出現焦慮等狀態。性格方面易怒、多疑等。患者在疾病中期無法獨立生存,容易出現無法認出身邊親人的情況,甚至找不到自己在家中的房間,各種功能喪失,邏輯思維混亂。在精神行為方面,性格內向的人會出現言語增多,原本性格外向的人會出現沉默寡言,對各種事情沒有興趣。在疾病晚期,各種癥狀均會逐步加重,患者吞咽困難,終日無語。此疾病會引起一些并發癥,如肺炎、營養不良等。目前在臨床上認為,此疾病最主要的因素是淀粉樣蛋白含量,其過多或者減少都會導致患者腦功能遭到破壞,因此殺死患者神經元,導致其血腦屏障受到破損,對患者神經元功能有嚴重影響。還有其他因素,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都會導致AD 出現。如果患者發現自己有功能障礙、失語、記憶力障礙以及精神行為癥狀等情況出現,就需要及時就醫。有研究顯示,高膽固醇會導致患者認知損害和神經生理發生變化,攝入大量的脂肪或者膽固醇,會導致患者吸收更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從而影響患者認知功能。給予患者低糖、低脂肪飲食方式,同時為患者設計優質蛋白質飲食,可以使患者認知程度障礙降低。減少食用油的使用,可以改善患者記憶領域。采用低糖飲食,可以降低患者機體能量的負擔。在本次研究中,膳食組患者認知障礙損害程度低于對照組,膳食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效果均高于對照組。高鈉低鉀是導致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飲食之一,患者一旦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就會導致其認知功能受到損傷。
綜上所述。采用血壓相關膳食模式護理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可以減輕患者認知功能受損程度,提升護理滿意度和護理效果。因此在護理患者過程中,需要給予患者低鈉、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避免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