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高婷 支持單位|北京市門頭溝教委

文︱單瑩(北京市門頭溝區第二幼兒園)
有一次戶外活動時,正在玩飛盤的大凱指著天空大聲地說:“快看快看,天上的云朵是彩色的!”云朵很快就消失了,只被幾個小朋友看到了。老師們決定讓大凱用新聞播報的方式告訴其他小朋友這個大發現。
“大家好,現在我來進行新聞播報。剛才在外面玩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彩色的云,特別好看。”大凱剛說完,小朋友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什么樣的彩色的云啊?是什么顏色的?”大凱解釋道:“是好多種顏色的,就像彩虹的顏色。”“云不是白色的嗎?怎么會有彩色的呢?”大凱撓撓頭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為了回應小朋友的提問,在得到老師的同意后,大凱打算回家找到答案后,第二天再進行第二次新聞播報。
第二天早飯后,大凱站在大家面前說:“大家好,今天我來繼續播報彩色云朵的新聞。在昨天戶外活動時,天空中出現了一片彩色的云朵,這是因為云團里的小冰晶會折射和反射陽光,當云里的水珠大小差不多時,就會折射出彩色的光,這和彩虹的形成原理比較相似,彩色云朵大多出現在雨后。我的新聞播報結束,謝謝大家。”班里的小朋友都為大凱鼓起掌來。

聽完大凱的新聞播報,其他小朋友也躍躍欲試,于是新聞播報員變成了班級內的固定項目,每天都由不同的孩子輪流播報新聞。而且大家通過新聞播報,學會了思考、提問,也了解到要說清楚一件事情,就要介紹事情的內容、時間和地點,有時候還要像大凱一樣去查資料,通過學習再在播報中講明白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
除了用新聞播報的方式講給大家以外,大凱還專門把彩色的云畫了下來,并為其他小朋友分享了這幅畫,大凱說:“這樣那些沒有看過的小朋友就可以通過這幅畫‘看’到彩色云朵了。”
在大凱的啟發下,孩子們提出要在班級內創設一個新聞角,新聞播報員可以把新聞事件畫出來張貼在新聞角,這樣小朋友一看就明白了。現在班里的新聞角很豐富,有彩色云朵,有幼兒園里開花的玉蘭樹,有生寶寶的金魚……也總能看到孩子們圍在這里進行熱烈的討論。
文︱方芳(北京市門頭溝區第二幼兒園)
很多孩子注意到,每天電視里的新聞播送完,都有天氣播報員神氣地出來進行天氣播報,對此,孩子們也很想自己試試。于是我們在班級里開設了天氣播報活動。
“大家好,我叫李博睿,今天是四月十一號,天氣晴。白天氣溫24攝氏度,晚上17攝氏 度,如果需要外出,請注意防曬。”睿睿的話音剛落,就有小朋友提出希望在其他班級的好朋友也能了解到天氣情況。于是,孩子們開始頭腦風暴——怎么把班級里的天氣播報分享給幼兒園里的所有人聽呢?“可以像我們錄制樹木介紹那樣,把播報的天氣情況錄下來,制作成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就能聽到。”“可以用幼兒園的大喇叭進行廣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想出了很多辦法。經過投票最終選擇到幼兒園的廣播室進行播報。
幼兒園的廣播室一般都用來放音樂,老師會允許在這里播報天氣嗎?又該向誰提出申請呢?為了解決這些問 題,有的孩子提議去問一問校醫曹老師,因為她的辦公室就在廣播室的對面。曹老師提醒孩子們,使用廣播室要經過副園長劉老師的同意。于是,孩子們又急切地趕到劉老師的辦公室,表達了他們想要用幼兒園廣播播報天氣的渴望。劉老師聽完孩子們的分享愿望后,欣然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孩子們開心地回到班級,新的問題出現了,應該在什么時候播報天氣呢?大家紛紛歪著腦袋思考。“肯定不能在區域游戲時間播報,那時候大家都在玩玩具,太吵了,肯定聽不到。”“我覺得吃飯的時候最安靜,可以那時候播報。”“我們要吃三頓飯呢!在哪頓飯時播呀?”“肯定不能是晚上,天都快黑了,再播報天氣就晚了。我覺得在早餐時播報最好。”經過一番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在早飯的時候播報天氣最好,還確認了通過輪班的方式播報天氣的規則。
這天,快到離園的時候,幾個吃飯快的小朋友在圖書區竊竊私語,大源說:“明天就輪到我給全園小朋友播報天氣啦,我有點緊張,我怕播得不好怎么辦?”其他小朋友紛紛獻策:“我覺得電視上天氣預報員的播報特別好,他們吐字清楚,語速也合適,你趕緊回家學學。”“我也看過,他們站得很直,站直就能說話聲音響亮。”“他們從沒說錯過,肯定練習了很多遍,你也多練習就好了。”最后,大源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小聲重復:“嗯嗯,吐字清楚,聲音洪亮,多練習幾遍,我明白了!”
“大家好,我是大二班的馮秋源,下面由我為大家播報天氣。今天是六月二十八號,白天最高氣溫28攝氏度,晚上氣溫為15攝氏度,天氣比較熱。溫馨提示:小朋友們要多喝水哦!”天氣播報完成后,大源跑跳著回到班里,一臉自豪,興奮地和大家說:“剛才是我報的天氣。”老師尤其稱贊了大源在天氣播報之后的溫馨提示,提醒其他孩子也要像大源這樣,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把不同天氣的不同提示分享出來。
點評:小主播有大成長
這兩個活動,一個是新聞播報,一個是天氣播報,通過參與這樣的活動,最直觀的收獲就是鍛煉和提升了孩子的表達能力以及在公開場合說話的膽量和勇氣。其實,這些活動的意義還遠不止于此,一些閃閃發光的優秀品質也正在養成。
在新聞播報的活動中,播報員需要對如彩色云朵的形成等事件進行解釋和說明,這既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又是一次有趣的探究過程,是對科學精神的追求和對分享品質的培養。
在天氣播報的活動中,孩子們的出發點是希望他人也能了解天氣情況,這是同理心的表現。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給小伙伴進行溫馨提示,也是孩子關心他人品質的初步體現。
教育延展:設立家庭播報員

播報的形式完全可以在家庭場景中延伸。父母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鼓勵孩子通過播報的形式分享給家人,比如孩子在幼兒園的見聞、在小區內看到的花草、和小朋友之間的游戲。剛開始的時候,可以不給孩子設計任何的約束條件,包括時長和內容,允許孩子自由分享,等孩子熟悉了這種形式以后,循序漸進地提高要求,比如內容上要提到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主人公等信息,再比如時長要控制在固定時間以內。為了幫助孩子豐富分享的內容,父母還可以更多地參與進來,比如和孩子一起查資料,一起制作道具,也可以邀請家里的其他人當播報助手,增加播報活動的趣味性。
值得注意的是,應該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允許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歡的話題,切忌把自愿分享變成強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