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倩倩



在傳承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過程中,鋼琴教學作為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一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真正實現鋼琴教學中的民族音樂傳承,需要從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創造更多的音樂表達方式等方面入手,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進新的教學內容、制定符合現實需求的課程標準等手段,實現鋼琴教學中的民族音樂傳承的路徑探索。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舞臺,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潛力,實現對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鋼琴教學中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性
鋼琴教學中的民族音樂傳承不僅是對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還能夠激發創新意識,創造出更多的音樂表達方式。這種創新性體現在多方面,如新興的音樂風格創作、音樂表現形式的多樣化以及音樂的多元化集成等。
首先,鋼琴教學中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標準和音樂表達方式可以通過民族音樂的傳承得到提高。通過對民族音樂作品的學習,學生們能夠進一步了解和理解傳統民族音樂的音樂語言和風格;同時可以通過模仿和創新,將傳統民族音樂推向新的境界,開拓新的音樂表達方式,更好地滿足審美需求。其次,鋼琴教學中的民族音樂傳承可以拓展音樂表現形式的多樣性。這是由于鋼琴教學本身具有較高的表現力,而民族音樂又是以其獨特的韻律、節奏和調式成為世人津津樂道的表現形式。鋼琴教學中民族音樂表達形式見表1。
民族音樂傳承的路徑探索
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鋼琴教學中,民族音樂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在傳承民族音樂方面,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非常重要的。這種自豪感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本民族音樂遺產的認同和歸屬感,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和熱情,更好地傳承和保護民族音樂。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學習民族音樂、參與民族音樂的演出和創作,這些都是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徑。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演奏的方式傳承民族音樂,還可以向學生介紹每首曲子的發展背景和文化內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民族音樂,讓學生了解音樂背后的文化和歷史,從而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開展一些民族音樂文化普及活動也非常有必要。學生可以組建自己的樂隊和合唱團,演奏民族音樂,參加文藝匯演和音樂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和自豪感,同時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制定符合現實需求的課程標準
制定符合現實需求的課程標準是傳承鋼琴教學中民族音樂的重要一環。只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出適合他們的課程標準,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力。
首先,制定符合現實需求的課程標準需要明確課程目標。教師們需要根據學生的程度水平和學習需求,確定課程目標,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例如在掌握基礎樂理、各種樂器演奏技巧的基礎上,重點講解民族音樂的特點和文化背景,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和認知。
其次,制定符合現實需求的課程標準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如視頻教學、線上直播、現場授課、集體輔導等,適應不同學習程度和學習需求的學生。
最后,實施符合現實需求的課程標準需要注重學生的反饋和評估。教師可以通過詢問學生對課程的感受和理解,以及考試和評測的結果和表現等,從中得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應對教學問題的能力,并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方法,以更好地推進課程進展。
體現鋼琴教學的中國特色
首先,體現鋼琴教學的中國特色可以從曲目的選擇入手。教師們可以選取適合中國文化背景的民族曲目進行教學,如《茉莉花》《夜來香》等。同時,可以選取中西合璧的曲目進行教學,如《梁?!贰镀咦又琛返?,使得鋼琴演奏不再只是西方文化的展現,還能更好地體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中西合璧的曲目見表2。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入中國傳統音樂元素。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民族音樂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民族音樂的特點和文化背景,熟悉中華傳統音樂的演奏技巧和特點,如笛子、二胡、琵琶等。還可以通過在鋼琴教學中加強對樂器的使用技巧進行指導,嘗試將不同民族音樂的元素嵌入鋼琴演奏中,實現不同音樂文化之間的融合。
最后,在教學中還可以加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例如教師可以在鋼琴教學中講解傳統文化知識。教學內容可以為詩詞、書法、繪畫、文學、歷史等,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以此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認同感,在教學上體現中國特色。
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教學
首先,與音樂的融合教學非常重要。鋼琴演奏技巧和音樂理論知識是鋼琴教學的核心,而與音樂的融合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通過與音樂的融合教學,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音樂的特點和魅力,理解民族音樂中呈現的情感和傳承的文化價值。
其次,與文化的融合教學也非常重要。民族音樂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與文化的融合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從而更好地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來了解中國歷史和民族文化的背景及其所表達的價值和內涵。
最后,與歷史的融合教學同樣重要。例如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古琴歷史文化與鋼琴演奏的相關技巧相結合,將歷史文化中與琴有關的事例進行多角度分析和講解。例如可以講述古琴的制作過程、阮咸相關的故事、《琵琶行》等經典文化遺產,以及他們在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代華夏祭祀儀式的內涵,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同時深入了解民族音樂與歷史文化之間的緊密聯系。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講述歷史人物與鋼琴音樂的關系,促進鋼琴教學與歷史教學的融合。鋼琴教學與其他學科融合的意義見表3。
對鋼琴教材結構進行優化
首先,對鋼琴教材結構進行優化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水平和學習需求。在選擇教材和梳理鋼琴教材結構時,教師們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對待不同程度的學生選擇適合的樂曲集和教材版本。比如容易學習的初級練習曲,統籌各種不同層級的教材,進行鋼琴教學的差別化。
其次,對鋼琴教材結構進行優化需要注意擴展教材的多樣性,實現鋼琴教材的多元化。可以將民族音樂融入常規的鋼琴教學之中,增加學生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和認知。比如加入民族風格的曲目,在教材中增加中文注釋及歌詞解讀,展現民族樂器的獨特性與包容性。
最后,在鋼琴教材結構的優化中還需加強對教材內容的評估和更新。教師們需要不斷對教材內容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對教材中存在的不足或者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修改和完善,以適應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