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管浩

在眾多循環經濟模式當中,重復使用包裝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更擁有巨大的經濟效益潛力。


據統計,過去一年里,中國快遞業務量達到1085 億件,快遞行業首次步入“千億件時代”。但隨著快遞業務量的不斷增長,消費者在享受購物足不出戶便利的同時,快遞行業產生的垃圾量也在不斷推高。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不斷落實深化,快遞綠色化加快發展,在政策推動下,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發展的新模式正在形成。
不知不覺中,不少電商、物流企業開始采用一種“循環生鮮保溫箱”。區別于過去寄遞生鮮冷凍商品時常用的一次性泡沫箱,循環生鮮保溫箱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通常可用一年以上,能夠循環使用幾百次。
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各種循環包裝。其中,適用于普通商品的可循環快遞包裝大多由聚丙烯塑料(PP)制成的中空板材拼接而成,具有輕便、耐用、易折疊等優勢。
灰度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灰度環保”)就是這類產品的主要生產商之一。灰度環保成立于2017 年8 月。同年12 月,灰度環保的第一個循環快遞箱ZerOBox 作為京東物流“青流計劃”的“青流箱”正式投入使用,全國首批投放10 萬個。
“我們對循環的定義有兩種:一是材料環保;二是運營模式環保。”灰度環保市場部負責人王凱說道。
“相較于大量使用的由瓦楞紙制成的一次性紙箱,由聚丙烯塑料(PP)制成、可反復循環使用的包裝箱實際產生的碳排放更低。”王凱表示,雖然聚丙烯塑料(PP)屬于不可降解物,但其回收后可投入熔爐二次利用,且成本要比可降解快遞盒低,單次使用成本低于傳統快遞盒30%以上。
“從經濟成本的角度出發,單個循環包裝箱的成本雖然相對較高,但讓固定的物質,越是多次循環使用,成本就越低,也就越環保。”
在灰度環保的車間里,客戶公司報廢的聚丙烯快遞盒被打成碎片,送入高溫“烤箱”熔化,再經過壓制和冷卻,被重新制作成中空板。這些原料板經過切割、超聲波焊接,再噴上條形碼、商標,配上一些零部件,便成為嶄新的循環箱,整個加工過程中幾乎沒有原料損耗。
產品是企業發展的“護城河”。與單純的銷售型公司相比,灰度環保更加看重產品交付后,所衍生出的后續運營以及產品升級等服務。
使用循環包裝最大的難點在于運營網絡和回收體系的建立。為了保證包裝產品能夠順利回收,灰度環保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回收系統。
灰度環保是第一批在綠色循環箱內植入RFID 電子標簽的企業,配合電子面單,可以有效進行耗材的數據化管理和循環箱的生命周期管理,促進運輸包裝單元化和物流標準化。
“我們的循環箱在出庫后,能確定始發地、目的地,以及去哪里回收。所以即使是箱子流通到社會層面,任何人只要撿到這個箱子,都可以通過掃碼觸發回收的動作。”王凱自信地說道。灰度環保所搭建的完整的回收體系,也為所有可循環容器的融入打通了渠道。
憑借創新型產品以及獨特的綠色循環生態鏈,灰度環保真正打通了綠色物流供應鏈的“最后一公里”。
由于客戶產品的品類和使用場景不同,他們對包裝盒的要求也有所區別。
灰度環保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產品的特性,研究出不同的包裝類型。“我們的產品依附于客戶所需的功能而進行定向開發。”王凱介紹道,“我們的研發從公益角度出發,以更少的量能達到更好的產品屬性,包括它的克重、承壓能力。在生產方面,我們改良了箱子的結構,以更少的成本創造出更大的產品價值。在工藝方面,我們也做了一些迭代,去倒角,優化生產,提升各方面的參數。”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灰度環保會對客戶的產品需求進行調研反饋,從而對產品進行迭代改良。“產品迭代分為兩種。一方面,客戶自身產品的升級需要同步進行包裝產品升級;另一方面,我們根據產品使用反饋記錄,主動幫助客戶升級包裝產品參數。”
“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有一年冬天給客戶供貨,我們循環箱箱體使用的是PP 材料,相對普通紙箱來說有一定的硬度,客戶的員工在包裝過程中會出現邊緣割手的情況。”王凱說道,“我們發現這個問題后,在不增加客戶成本的基礎上,對后期產品采用熱熔封邊、分片技術,將原本的毛刺邊做圓滑,從使用者的角度幫客戶將產品做了改良。”
在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王凱表示,灰度環保也一直希望能在自己的生產、銷售和運營環節不斷地投入新的東西。“我們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和嘗試。但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想要快速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對于科技型企業來說,資金是很好的催化劑。有了資金的加持,我們可以布局區域性產業以縮短工期,更快地完成科技的迭代。”
“在公司經營的關鍵時期,上海農商銀行為我們提供了多方面的金融支持。”王凱說道。據了解,上海農商銀行持續為灰度環保提供全方位、多層級、普惠性的綜合金融服務。“尤其是在加入農商行的‘鑫動能培育計劃’之后,銀行信貸人員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根據團隊的科研能力、企業發展潛力、主營產品潛力進行綜合評估,為我們提供資金支持,也為我們接下來的商業化、規模化按下了‘快進鍵’。”

受制于傳統“紙箱”觀念的影響,以及長期與紙箱工廠合作的“束縛”,很多企業在“用循環箱替代紙箱”的轉型上猶豫不決。
“想要與企業產生深層次的合作,首先要明白企業的出發點是降低成本。”王凱說道,“而我們灰度環保的運營模式,在提供服務的同時還能幫客戶降低成本,我們也自信我們的產品能夠替代他們原來的供應商。”
據介紹,使用聚丙烯替代瓦楞紙后,一只箱子年均可循環使用十幾次到三四十次,甚至可“支撐”兩三年以上。如果以一只塑料箱循環使用14 次、一只紙箱用2 次報廢來算,一個使用周期內相當于少生產6 只紙箱。這樣的環保特性使得客戶的長期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2022 年上半年的疫情對我們的生產和供貨造成了一些影響。”王凱繼續說道,“但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其實也帶來了更多好的方面。此前很多客戶對我們還處于了解階段,疫情緩解后就決定與我們嘗試性地合作,因為我們能有效地幫助他們降低成本。”
王凱表示,接下來,灰度環保希望繼續以技術創新推進產業開展,逐漸樹立起涵蓋包裝物料供給商、快遞企業、電商平臺與消費者等不同主體的生態圈。據了解,目前灰度環保已經聯合蘇寧物流、京東物流、中郵速遞易等業內標桿企業一同發起推翻包裝傳統、推行綠色物流的“正義聯盟”——青藤聯盟。“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專用標準,我們也希望未來我們行業也能有一套標準化的體系。”
此外,灰度環保還會逐步將生產中心按照區域進行劃分。“經歷這次疫情,我們決定把生產相對分散一下,滿足各個區域的訂單需求。同時,我們也將持續做好運營工作,在循環過程中把好最后一道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