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茂維,王玨
新時代,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于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推動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為了推動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與升級,本文基于對四川省廣元市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調研,分析了中小跨境電商企業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面臨的困境,并提出解決對策。
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升級現象越來越顯著。作為近10 年來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跨境電商逐漸成為支撐外貿提質增效的新引擎。四川省廣元市地處川陜甘三省交匯處,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縣中的非貧困縣。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廣元市基于區位優勢,主動響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強調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為主要手段。從當前我國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交易方式來看,外貿交易呈現明顯的數字化特征,交易環節、支付方式與成交效率不斷優化;從出口服務與產品來看,“精細化”“品牌化”逐漸成為主流發展趨勢;從發展規模來看,外貿交易的數量與金額持續上漲,跨境電商的出口規模逐步擴大(見圖1)。

近年來,跨境電商憑借其線上化、多變化、本土化、非接觸式交貨、交易鏈條短等優勢逐漸發展成“穩外貿”的中堅力量,并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機遇:(1)助力跨境電商企業順利抵御疫情沖擊;(2)為中小跨境電商企業帶來更廣闊的貿易市場;(3)督促中小跨境電商企業踐行生態文明建設要求;(4)幫助中小跨境電商企業搭上現代物流體系的“順風車”,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提高利潤。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優勢的戰略抉擇。當前,中小跨境電商企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1)跨境電商區域發展不平衡,整體呈現“東強西弱”的特征;(2)缺少科學合理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國際物流成本較高;(3)跨境支付國際化和合規化進程有待提速。
近年來,供應鏈管理趨于科學化,支付形式趨于數字化,農特產品跨境銷售在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方面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廣元市作為川東北地區農特加工產品直銷和跨境銷售的優秀代表之一,自2016 年加入光彩全球跨境電商平臺以來,始終秉承“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先行先試、探索發展”的原則,力爭將廣元本地特色農產品銷售至全世界。
為加快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發展,廣元市一方面積極打造國際物流體系,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大力招引跨境電商和外貿平臺企業,壯大外貿經營主體隊伍,鼓勵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擴大經營規模。在此期間,廣元市大力推進市區一體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轉型升級,建設區鄉鎮物流信息中心,打造跨境電商主陣地。同時,廣元市依托本市電子商務產業協會,累計集聚66 家電商企業抱團發展,其中有近20 家電商企業已成功入駐電商公共服務中心。于2022 年建成的現代化電商物流產業園區,可容納500 家以上的電商、物流企業入駐,該園區為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集聚抱團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廣元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已從2015 年的29.9 億元增長至2021 年的79.5 億元,年均增長17%以上;網絡零售額從2015 年的10.2 億元增長至2021 年的33.5 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此外,行業部門統計顯示,2015 年以來,廣元市電子商務培訓人員累計在5 萬人次以上,開設網店7500余個,創造就業崗位16000 余個。就筆者調查的企業來看,四川省青川縣川珍實業有限公司主要采用“公司+基地+農戶+專合社+電商”的發展模式,其每年向合作農戶提供各類菌種100 多萬袋,帶動全縣近5000 戶開展菌類種植,戶均增收1.5 萬元;四川木門茶業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專合社+電商+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模式,帶動了周邊四個鄉鎮3000 多農戶實現增收,戶均增收達1000 元以上。
由于中小跨境電商企業規模相對較小、資源有限,其應對國際貿易風險的能力普遍較弱。另外,這些企業對當地法律不夠了解,相關專業知識、語言能力不足,一旦未能充分滿足海外監管的需求,其很可能面臨從電商平臺下架、關店的風險,甚至受到當地監管機構的處罰。
廣元市地處川東北地區,由于產業鏈條短,線上銷售商品和出口方式較為單一。加之農特產品的附加值較低,當地跨境電商企業普遍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意識和創新能力,很難形成核心競爭力。
我國對跨境電商企業的出口管理與運營同國內貿易平臺的流程基本一致,但由于品牌建設逐漸成為跨境電商領域的主流經營策略,“品牌合規”“產品合規”“運營合規”“服務合規”使得從事跨境電商的中小企業入駐海外跨境電商平臺的難度系數不斷增大。
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的本質是從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三個方面入手,減少企業運營成本,增加企業營收。相關管理部門可通過整合供應商、制造商、倉配、渠道等資源,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相對穩定的供給和經營環境。然而,近年來受國際局勢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動態影響,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進而導致供應鏈管理的科學性受到一定沖擊。
2022 年4 月,四川省商務廳在《關于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健康快速發展的重點舉措》中提出:加強主體引培,形成企業聚集“新高地”;支持平臺創新,打造全球“新零售”中心;推動通道創新,形成暢聯全球的“新網絡”。目前,廣元市已穩定經營天貓、京東等4 個農產品專區專欄和4 個自有電商平臺,并成功入駐Tradekey、Wish、eBay等跨境電商平臺,初步實現了“跨入歐盟市場,布局海外倉”的發展目標。
廣元市應建立科學合理的供應鏈管理體系,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圍繞大宗商品物流、消費物流、智慧物流、應急物流等領域引進和培育具有頂級供應鏈運營能力的龍頭流通企業;同時引導企業搭建供應鏈安全風險評估系統,完善物流網絡,不斷拓寬國外銷售市場。
跨境電商同時涉及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兩大領域,既需要推廣運營、跨境物流、美工攝影等專業人才,具備運營能力,深諳大數據、用戶體驗、金融服務的綜合型人才,也離不開熟悉各大跨境電商平臺運營規則、了解海外目標用戶消費理念及文化的高層次人才。因此,中小跨境電商企業可依托高校實現校企深度融合。一方面,企業應與高校合作打造進階式創業素質與能力養成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生態圈,完善“政校企”融合的外貿人才孵化基地建設,以全面提高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廣元市政府應積極建立跨境電商人才交流協作機制,鼓勵中小跨境電商企業引進、大力培養專業人才,以此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逐漸加快,拓寬銷售渠道、增加銷售量、開辟海外市場等逐漸成為中小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影響下,廣元市中小企業積極發展跨境電商貿易,通過合理選擇跨境電商平臺入駐、科學布局供應鏈管理體系等方式,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