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和改進深圳學校體育工作,推進深圳教育高質量發展,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印發《深圳市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了全面加強和改進深圳學校體育工作的系列舉措,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高中(含中職)學校每周開設3節體育課,中小學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少于30分鐘,《實施意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實施意見》提出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構建深圳特色課程體系、健全完善賽事育人體系、形成特色體育育人文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強化場館設施供給利用、健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以及完善體育教師評價機制等八項主要任務。到2025年,體育場地和設施達到國家標準,全市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良率力爭達到70%,學生近視率力爭下降2%,每位學生熟練掌握1項以上運動技能。到2030年,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以體育人觀念深入人心,在全國先行示范。
《實施意見》六個創新舉措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
結合深圳實際,《實施意見》要求深圳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中小學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少于30分鐘,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天校內體育鍛煉時間達1小時。
建立面向人人的大中小學生體育競賽體系
貫徹落實教育部“教會、勤練、常賽”要求,進一步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四級班級聯賽競賽體系要求層層發動、層層參與、層層選拔。三級錦標賽體系中,群眾基礎較好的項目增加大學組別。做到“班班有活動,周周有比賽,月月有頒獎”。
努力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深圳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的一線大城市,學校生均占地和生均體育場地面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提出力爭2025年優良率達70%、及格率達99%的目標,就是要充分發揮先行示范作用,不斷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推動學校和社會體育場館雙向開放
學校體育場館做到100%應接盡接、應開盡開。加強體育資源統籌,推動公共與社會體育場地設施向青少年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的新機制。
建立全市學校體育工作信息化平臺
建設全市學校體育工作信息化平臺等新型體育基礎設施,推動智能場館建設,有效協調利用社會資源補齊短板,開發學生體質健康和運動檔案云平臺,“一生一檔”全過程跟蹤服務。
強化書記(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的擔當意識
學校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好體育工作,強化書記(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的擔當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