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莉,張大憲
(安康市漢濱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陜西 安康 725000)
想要在根本上保證農產品的質量,有關部門就要加強對質量安全的監管,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出現的問題,加大人力物力監管,才能讓過硬的產品質量走向市場,走向人們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保障大眾的物質追求,才能推動農業生產由數量發展到質量的效益型轉變,必須全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切實保障人們的健康生活。本文主要是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性進行分析,詳細地論述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徑,希望可以對同行有幫助。
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開心是當下最基本的民生要求,農產品的質量不僅是關系到人們的健康和安全,還會影響到農業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的首要任務就是保障農產品的有限供求。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綠色食物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重視。再加上我國現在已經進入工業階段,人們從早期的吃飽穿暖的觀念已經逐漸考慮到食品是否安全,是否有利于健康,因此有關部門必須把農產品質量擺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滿足大眾的生活水平要求。
近年來,因為我國提出了要著重發展現代農業的理念,使農產品質量安全已經成為當下市場競爭力的關鍵?,F代農業的發展是結合現有高科技的產物,可以清晰地看到農產品播種到采摘的整個過程,能夠進一步地提高農產品的品質。由此可見,現代農業的發展與農業產業的發展關聯性越來越緊密,農產品質量的提高離不開現代農業。
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僅提升了農產品質量,也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因素之一,由此可見,加強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工作,是全面推動農業標準化建設的體現,同時也是實現新農民建設的必經之路。
嚴格規范農業生產的方式,加快農業生產的優化升級,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是保證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提高農民經濟收益的主要來源。因此,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關部門必須做出調整和分配,合理的規劃監管工作,將工作落到實處,各個階層必須高度重視農產品監管工作,保障農產品質量,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實現生態安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在2022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不下于2582人次,立案查處接近200起,移送公安每年多起,涉案案值每年接近700萬,但是從今年以來,出動人數約在700人次,一般程序67起,簡易程序10多起,移送司法機關接近10起,由此可見,強化農產品監管是多當下的重要任務,想要做好該項任務,可以從以下來分析如果加強監管:
想要做到農產品質量安全,首先,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部門,分工明確,落實到處有人監管,不管是對于產品的實時數據和進入市場都要得到相應的許可,確保監管工作毫無遺漏。政府和有關部門還應該把監管的工作納入到當日的行程中,最好是聯合優質的人員建立安全工作小組,可以對當地的實施情況進行討論和分析,還要頒布明確的制度和條例,設立好監管的負責人和監管的領導,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加大監管的力度,強化地方的監管機構,培訓監管人員,加強監管責任,要做到工作有責任,有崗位,有人員,有方式,有條例,聯合多個部門上下齊抓,相互監管的局面。其次,有關部門還可以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到員工的當月考核中,包括各級責任都要有考核內容,明確當月的考核標準,設立懲獎力度,盡量做到工作精細化,以避免員工出錯,或者是出現監管不力,職位責任不清,當月完成績效的員工可以公開表揚,加入績效,沒有完成的員工也納入懲罰,有利于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最后,要加強督促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的主要責任,對于農產品的產地環境都要實施監管,加入生產的過程,監管領導可以定期抽檢農產品質量,全面實現監管和執法相輔相成,全面覆蓋監管體系,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良好局面。
針對農產品監管,就要實施全面的質量檢測工程,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領導要加大抽檢的力度,做好農藥殘留的抽查,還有對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批發商都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并且還要加大人力物力,加大抽檢的范圍和檢測的頻次,確保農作物檢測結果數據正常。將三品一標生產基地,水果和蔬菜都要納入重點檢測范圍,數量太多可以進行數據篩查,抽取樣品定期檢測得到實時數據,實現全市覆蓋。對于產品發現有病蟲害和農藥殘留的農作物要做好處理,嚴格禁止此類產品流入市場,一經發現就要查找問題發生的環節,找到主要責任,嚴格按照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理,該追究責任的部門和人員要堅決追究責任,對于不良商家要進行曝光處理,以防別人上當受騙,不合格的農作物該處理的要及時處理,監管部門要完善內部機構的不足,實現農作物生產全程監管,維護廣大人民的消費和健康安全。
在有關部門加大對農產品質量監管的同時也要切斷不良作物的來源,要嚴格禁止不合格的,高藥物殘留的農作物進行市場,做好來源防控,還要做好日常監管和長期檢測機制,嚴格要求規范農資生產經營主體,堅決趕走無證無照的商戶和農民進入市場和生產,企業,和商戶都要做好商品的登記和備案。檢測部門應該加強對農藥的抽檢,防止遺漏,對于販賣農藥地點,都要實行嚴格的實名登記。購買數量也要有要求,每個人不能超過規定數量,對于需求大的種植戶應該要實施嚴格監管,終身追溯制度,確保違禁品禁止販賣,打造良好的市場秩序,有關部門要嚴格打擊非法營業的農藥使用者,只要一旦發現立刻徹查,并且按照我國的法律法規進行懲罰,排除風險,建立良好的農產品生產安全環境。
有關部門應該給各級頒布條例和任務,積極開展對農產品質量的討論和培訓,可以多開展講座和社會公共服務,咨詢服務,產品安全直通車,科技下鄉等安全教育意識,農民還可以通過對電視,新聞,互聯網等新媒體來加強對農產品安全意識。不僅如此,還要給大眾宣傳法律法規,一旦違法應該受到什么樣的執法。大量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必須保證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其次還要建立公開透明的監管制度,任何人不可做違法亂紀之事,打造一個安全的營銷市場。最后還要把農產品質量不合格的新聞發給大眾看到,提高大眾的謹慎心理,幫助人們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防護意識,提高消費者和銷售者的管理水平,保障市場的良好環境,構建和諧美好的市場。
(1)實施綠色生產引領工程。有關部門可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打造無污染的農產品,可以深化“肥藥兩制”改革,推進化肥農藥減量。推進農資供應變革,統籌農資供銷專營體系。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建立健全秸稈綜合利用、農資廢棄包裝物和廢舊農膜回收處置機制,統籌協調生豬產能增長與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現代農業科學結合,分析農產品生產的實時數據和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應用。
(2)實施農業優品提升工程。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實施“一鄉一品一策”行動,加強優質農業的普及,使農民明白優質農產品的意義,加強提升特色主導農產品品種資源保護和開發,打造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重點推進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釋放農業增值增效空間,給農民帶來經濟效益。
因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涉及范圍,會難免與其他的部門之間出現重疊和模糊,難免出會出現監管不力等因素,監管也難免出現監管資源重復配置現象。各部門下屬或者內設有相應的檢驗機構、人員并不互通。例如農業農村部門下屬的質量檢測中心、快檢室,市場監督部門的檢測中心、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設的快檢室等,這種重復管理的模式使得檢驗資源出現重復配置,雖然農產品與其他食品的檢測各有側重點,但在檢測設備、人員配置等方面完全可以共享互利。另外,檢驗機構出現已配置的人員或檢驗設備運用不足或者緊缺的不均衡現象,也難免帶來重復檢驗的現象,這種問題是監管模式不合理造成的。
信息收集效率差,與原有市場要求粘貼的標簽功能重合,加之生產者缺乏品牌意識,難以直接觀察到對產品的銷售的顯著效益,導致落實追溯工作困難。其次是銷售者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多數農產品銷售人員未進行從業培訓,缺乏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知識,索證索票;進貨查驗意識不強;通過基層檢查發現,不少商戶在保存農產品進貨憑證方面存在不規范、殘缺不全的情況,有的甚至未按要求留存單據。最后是消費者了解程度低。消費者對于追溯系統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該平臺的建立,無法監督、要求生產者和銷售者使用追溯系統。
當下大多數人民對于食品的要求還較多停留在數量需求,還未發展到食品安全需求層面,對于相關法律法規不了解,維權意識差,維權能力弱。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藥品投入不規范、不合法,貪便宜、圖省事,抱著不被發現就沒事,打擦邊球的心態得過且過。與此同時,基層執法中隊由于承接各線執法,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也很難針對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違法行為開展密集的定期檢查執法?;鶎訄谭Χ炔蛔?,各種監督檢查多流于形式,專項整治不徹底。
對于各級要求沒有落到實處,對市場監管不到位的人員應該按照法律法規嚴格處理,要做到層層監督,不放縱,不享樂,保障消費者的基本權益不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