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佳嘉
(綿陽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四川 綿陽 621099)
宮腔內出血、腹痛腹脹、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等是體外受精- 胚胎移植術(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and egg retrieval procedure,IVF-ET)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也是影響IVF-ET 后胎兒存活率和孕婦健康的主要因素。我國學者在臨床研究中對影響IVF-ET 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多數學者的研究表明,母體體質是影響IVF-ET 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其中受孕者年齡以及免疫情況、盆腔炎性疾病史均為直接影響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因素[1]。此外,IVF-ET 技術的選擇也會影響IVF-ET 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發生。本文對IVF-ET 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IVF-ET 技術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具體內容如下。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IVF-ET 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在進行IVF-ET 前,需要使用促排卵藥物,在多次使用促排卵藥物后,會導致患者的卵巢反應過度,出現腹水甚至胸腔積液、血液濃縮、少尿等癥狀,最終導致患者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其發生率約為3% ~7%[2]。
宮外孕又被稱之為異位妊娠,是指在受孕的過程中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的部位著床發育。宮外孕患者通常會出現陰道異常流血、下腹疼痛等癥狀。宮外孕是妊娠早期孕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威脅孕婦的生命安全。宮外孕也是臨床IVF-ET 后最常見的并發癥,通常是由在將胚胎移植到女性子宮腔時,胚胎進入輸卵管并著床所致[3]。在對患者行IVF-ET 時,操作不當或患者存在子宮瘢痕,都會導致患者出現宮外孕。
在進行取卵手術的過程中,由于消毒不徹底,可能導致患者卵巢或者腹腔內出血,使患者出現感染。但通常情況下,感染的發生率較低。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水平以及取卵技術的不斷發展,在IVF-ET 后,出現感染的概率逐漸降低,但感染仍然是IVF-ET 后常見的并發癥[4]。
IVF-ET 后妊娠并發癥是指在進行IVF-ET 后,孕婦在妊娠期間出現的流產、早產或胎膜早破等癥狀,是IVF-ET 后最常見也是相關影響最大的并發癥類型之一[5]。流產、早產等情況通常與IVF-ET 技術有關,且受染色體以及母體情緒等因素影響。
IVF-ET 技術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進行IVF-ET 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使用藥物誘導卵泡的發育,使用藥物刺激受孕者的卵巢,促進其排卵。一般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聯合促性腺激素進行促排卵,在排卵后一周或月經周期第1 ~2 天開始使用那法瑞林等,用藥2 周或月經周期第3 ~5 天復查陰道超聲,若卵巢狀態合適即可開始注射人絕經后促性腺激素或促卵泡生成素刺激多卵泡發育。促排卵過程中用陰道超聲及血液性激素測定監測卵泡發育,當卵泡發育成熟時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HCG 后36 小時左右經陰道超聲引導取卵。在取卵后,進行體外人工授精,并對其進行培養,最后將胚胎移植到受孕者的子宮腔內,給予受孕者黃體支持[6-7]。臨床進行此手術,取卵技術的差異會對受孕的結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在促排卵的過程中,相關藥物的使用劑量會影響卵泡的發育,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受孕的結果。同時在進行胚胎培養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培養方式也會影響受孕的結果。閆雪[8]在研究中指出,IVF-ET 技術差異會直接影響受孕的結果,特別是手術過程中的一些技術操作,例如取卵針選擇的適宜性會影響卵泡的完整和形狀,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受精卵的發育,進而影響妊娠的結局。有研究發現,IVF-ET 技術的差異會直接導致孕婦受孕不良或流產。Abha M 等[9]在研究中指出,受精卵的保存方式也會對受孕的結果產生影響。在體外受精中胚胎冷凍與新鮮胚胎移植的比較中發現,新鮮胚胎移植后的存活率更高,不良妊娠結局出現的情況更少。Garcia-Faura A[10]的研究結果證明,在進行IVF-ET 的過程中,采用新鮮胚胎進行移植可提高相關妊娠率。Liu X 等[11]通過研究發現,miR-145 的上調可能通過靶向PAI-1 導致IVFET 后反復植入失敗。這說明,手術過程中任何指標的變化都可能會對受孕的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大量的研究表明,IVF-ET 技術差異會對受孕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產生影響。
母體因素也是IVF-ET 后并發癥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臨床研究表明,IVF-ET 妊娠者妊娠并發癥的發生率往往高于自然妊娠者,這可能與妊娠年齡、不孕癥病因有關[12]。在研究中進一步發現,受孕者自身的代謝性疾病或全身性炎性疾病、生活習慣、免疫功能以及宮腔炎等病史都會導致IVF-ET 后出現并發癥(以流產、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宮外孕以及妊娠不良結局為主)[13]。受孕者的年齡以及不孕病因是常見的影響IVF-ET 后并發癥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的母體因素。受孕者年齡較大,自身對胚胎的孕育能力以及機體的接納程度通常不佳,這會導致流產等并發癥的出現。存在子宮瘢痕、宮寒等情況的女性,在受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宮外孕、受孕率低的情況。受孕者的情緒也會直接影響受孕的情況,孕婦情緒長時間低落,會增加流產的概率。研究發現,孕婦保持積極的心態和穩定樂觀的情緒對減少IVF-ET術后并發癥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14]。王雪金[15]在研究中發現,子宮瘢痕憩室及宮腔積液會增加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孕婦流產的風險,受孕者在接受IVF-ET 前若經歷過剖宮產,切口還未完全恢復或切口愈合不良,在受孕的過程中,胚胎若落在了瘢痕位置,可導致其流產。郭巖文等人認為,子宮內膜異位型不孕癥患者行IVF-ET 后容易出現宮外孕以及流產等并發癥。行宮腔粘連松解術后的不孕癥患者在進行IVF-ET 中,容易出現受孕失敗、流產等情況。除不孕癥患者年齡、免疫功能等因素的影響外,伴隨相關疾病以及相應的宮腔疾病史也是導致IVF-ET 后并發癥發生的主要原因。
研究發現,自然受孕者胚胎染色體異常是導致孕婦出現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行IVF-ET 后,孕婦胚胎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與自然受孕者之間的差異較小。高云等[16]在研究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結論。胚胎染色體異常是IVF-ET 后導致早期流產的常見原因之一,在導致IVF-ET 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因素中,遺傳學因素的比重較大。朱宏[17]認為,在進行IVF-ET 中,取卵當日男方精液參數對受孕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影響。研究發現,男女雙方的染色體、相關基因對受孕結果及流產等并發癥的發生都具有關鍵性的影響[18]。
IVF-ET 是指分別將卵子與精子從人體內取出并在體外受精,發育成胚胎后,再移植回母體子宮內,以達到受孕目的的一種技術。人類體外受精- 胚胎移植研究進行的較晚,但發展迅速。從1978 年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到如今,全球每年有數萬名試管嬰兒誕生。1988 年我國首例試管嬰兒誕生,同年首例胚胎贈送試管嬰兒成功。IVF-ET 適用于因輸卵管因素造成的精子和卵子結合困難者。IVF-ET 解決了不孕不育帶給育齡夫婦的煩惱,成為我國治療不孕不育最常見的方式之一,但近年來在IVF-ET 后出現流產、宮外孕等并發癥的人數越來越多,尋找導致IVF-ET 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因素是目前臨床研究的熱點。母體因素、IVF-ET 技術差異以及遺傳學因素是導致IVF-ET 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常見因素,臨床上在對受孕者進行IVF-ET 和相關護理的過程中,應緩解受孕者的緊張情緒,為其提供正確的生活指導,同時針對有相關疾病史的女性,應采用更全面的受孕前檢查,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在導致IVF-ET 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因素中,IVF-ET 技術差異的比重較大。為進一步保障受孕者和胎兒的健康、安全,臨床上應不斷提升IVF-ET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