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樹龍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哈爾濱 150080)
1963年2月8日也正值農歷正月十五,哈爾濱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冰燈游園會,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冰燈游園會。1985年,哈爾濱開始正式舉辦哈爾濱冰雪節。政府在哈爾濱冰雪節的舉辦中居于主導地位,哈爾濱冰燈文化不斷得到政府重視,為哈爾濱冰雪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99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在松花江上開園,充分展示了哈爾濱冰雪文化,受到了全國人民的關注。第一屆哈爾濱冰雪節的主題為“世紀之交”,冰雪大世界開始了它的高光時代。這個階段主要是考慮社會效益,景區主題產品也比較單一,忽視了經濟效益。
馬迭爾集團從第二屆“走進新時代”的冰雪大世界開始投資部分項目。2002年—2012年,冰雪節由馬迭爾集團正式牽頭進行市場化運營。這個時期的冰雪節也進行了產品的升級,每年不同的冰雪節主題成為人們的期待。2005年為“中俄友好年”、2006為“中韓友好冰世界”等,直到2008年的冰雪大世界夯實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品牌,成功走出國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市場運營階段的哈爾濱冰雪節成為黑龍江省發展冰雪旅游的典型,也是對冰雪資源開發的成功案例。
2013年,哈爾濱市政府設立的國資投資集團——文旅集團,成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冰雪節的運營。這個階段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不斷創新發展,運用現代網絡技術來打造受不同人群喜愛的主題項目。不斷嘗試與國外知名品牌合作,進行動漫、熱門IP等年輕人喜愛的產品開發。探索冰雪大世界創新發展機制,不僅是哈爾濱冰雪文化的象征,也注重經濟效益的產出,不同的創新產品讓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始終保持優異的質量。
2019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運營主體變更為太陽島集團有限公司,這將更好地整合冰雪旅游資源,加強資本的引進,拓展多樣化的產業模式,進一步提升品牌競爭力,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一步提升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知名度。然而,由于正處疫情防控階段,冰雪大世界的優勢倍減,疫情防控需要限制人群流動,而冰雪大世界的發展又離不開人群流動。目前,哈爾濱冰雪節應當依托冰雪資源優勢,抓住后冬奧機遇,創新產品,保持優勢,開辟屬于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創新之路。
1.地理自然資源優勢
哈爾濱是中國最北邊的省會城市,冬季寒冷且無比漫長,地處高緯度地區,山區雪期有時長達120天,這為哈爾濱提供了優良的冰雪旅游資源。哈爾濱開發大規模、高質量的冰雪旅游活動成為可能;哈爾濱的寒冷成為許多南方人的吸引點,基于哈爾濱的區位,哈爾濱擁有取之不盡的冰雪資源,這也為哈爾濱高質量冰雪節打下堅實的基礎。
2.品牌影響力
哈爾濱的冰雪文化通過一系列活動賽事的舉辦,讓哈爾濱冰雪節的品牌不斷鞏固。1963年舉辦第一屆冰燈游園會,國內冰雪旅游開始百花齊放。1985年,成功舉辦首屆哈爾濱冰雪節,吸引了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賽事的舉辦讓哈爾濱冰雪文化擴大了影響。例如:1996年成功舉辦亞洲冬季運動會、200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等國際賽事。現如今,哈爾濱冰雪節的冰燈、雪雕、冰雕等作品,不僅成為哈爾濱的亮點,也以高質量的發展模式成為“世界四大冰雪節”之一。
3.可進入性強
哈爾濱交通發達,可進入性強,擁有高鐵、機場、公路等交通設施,便于全國游客的進入,健全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將哈爾濱各類景區串聯,為游客深度體驗冰雪節氛圍提供了條件。2021年,哈爾濱地鐵在太陽島設置冰雪大世界站,人們直接可達冰雪大世界景區,對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發展帶來優勢。未來還將規劃機場通往市區的軌道交通,進一步加強了人們體驗冰雪節的可進入性。
4.人文資源豐富
哈爾濱匯聚了黑龍江省各個少數民族的特色,許多民族風俗與冰雪節融合推出特色產品。黑龍江人從出生起就在冰雪中生存,形成了獨特的地方文化,狗拉爬犁、冰燈、扭秧歌、滑冰、滑雪等帶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具有藝術及欣賞價值的活動產品也很多。豐富的人文資源不僅增添了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文化氛圍,也擴寬了游客對旅游產品的選擇,充實了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內容。
1.受氣候季節性影響
氣候對哈爾濱冰雪節的發展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哈爾濱冰雪節很早時候安排在春節元宵節期間,一般從12月份一直到次年的2月份,冰雪景觀的維持需要天然的氣候環境,因此哈爾濱在冰雪景觀上每年成本耗資巨大,存在時間相對較短。許多其他的冰雪旅游產品也呈現明顯的季節性,哈爾濱的氣候寒冷,冰雪節的舉辦少不了冰雪項目,在室外體感溫度一般在-30℃左右。人們在進行項目體驗時,除了身體會感到寒冷,所帶電子設備也會受到影響。
2.冰雪旅游產品單一
哈爾濱冰雪節主題設置每年都會依據當時的熱點,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對于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冰雪旅游產品開發較少,黑龍江是少數民族較多的大省。而在北方高緯度地區在開發冰雪旅游的城市在逐年增加。哈爾濱冰雪節在開發旅游文化的過程中,容易忽視本地節慶文化。近年來,黑龍江國際冰雪節只關注冰雪作品的打造,對于娛樂購物等方面的關注度較低,親民化不突出。
1.冬奧會的促進作用
中國在2015年成功申辦了冬季奧運會。在全國慶祝期間就開始在為冬季奧運會的到來做準備。為了進一步促進冰雪產業的發展,我國持續調查研究現有的基礎條件。在反復推敲、確認后,開始實施相關方針、方案與措施。例如,2016年11月發布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年-2025年)》,就冬季奧運會的開發和發展模式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冰雪產業將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而關鍵建設則必須從五個方面進行。2016年11月《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年-2022年)》正式發布,指出在2022年的時候,要使得全國的滑雪場等場地基礎設施能夠最大化滿足國家發展需求,實現多樣化、規范化、規模化的標準。2022年,滑雪場和其他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得到普及,滿足了國家開發的需要,實現了多樣化、標準化、規模化。隨后,國家又相繼出臺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2022年北京冬奧會參賽服務保障工作計劃》等12份國家政策、規劃和六十多份地方性政策、規劃,從方方面面對我國冰雪旅游的發展進行了詳細規劃。
2.冰雪市場的發展
隨著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品牌建立,豐富多樣的產品、服務設施日益完善,國際化進程加快。第38屆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建設突出北京冬奧主題,與奧運圣火展示活動相結合,全面展示龍江冰雪文化。2019年哈爾濱共接待國內外游客9579.7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1575.7億元。2019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在57天里共接待各地游客100多萬人次。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29975元,旅游產業必將在疫情穩定后得到快速發展。
3.政府支持
哈爾濱市政府非常重視哈爾濱冰雪旅游的開發,2003年提出對老工業基地建設進行整形,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進行招商引資。除此之外,在政府的主導下積極進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政府的支持是哈爾濱冰雪節發展的直接優勢。從20世紀末,哈爾濱的冰燈技術全國聞名,許多群眾性的活動成為吸引物,例如:滑冰、雪橇、冬泳等,不僅受到當地居民的喜愛,外地游客也對其產生興趣。冰雪產業發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隨著游客來哈爾濱觀賞冰燈劇增,市委提出冰雪節建議,省政府表示支持,于是第一屆冰雪節在兆麟公園進行了隆重的開幕式。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政府主導開始向政策輔助偏移。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緊跟時代步伐,政府發揮了積極保障作用。
1.疫情的影響
2019年底到2020年初武漢市醫院監測發現了很多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開始了抗擊新冠肺炎的工作。由于新冠病毒傳播性強,2020年1月24日武漢被“封鎖”起來,全國各地也對重大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采取了一級應對措施。在2020年春節黃金周期間的游客人數為五年來最低,全國的游客人數僅達到2.5億。從旅游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之后,與旅游相關的市場如旅行社、在線OTA、景點、酒店、餐飲和零售等都基本處于停滯狀態。雖然通過政府發放優惠券等形式積極營銷,但疫情就是命令,不定地點、時間的暴發,對哈爾濱冰雪節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疫情防控要求限制人們流動,而旅游的發展需人們進行流動消費,如何探尋在疫情期間對哈爾濱冰雪節影響的解決辦法長期探索。
2.國內外城市的競爭
國內國外旅游行業的競爭與挑戰,不斷沖擊著黑龍江省的冰雪旅游。國外知名的札幌國際冰雪節、韓國滑雪旅游等,歷史悠久且各具特色,使黑龍江省面臨著國外巨大的挑戰。國內大大小小的冰雪節,周邊吉林長春冰雪節、沈陽棋盤山冰雪節等鱗次櫛比,質量高低不等。東北地區三省氣候環境相近,且長春、沈陽等東北城市體感溫度略低于哈爾濱。全國具有冰雪資源的城市,因冬奧會舉辦響應“三億人上冰雪”的號召,積極營造冰雪運動全民氛圍,同時京津冀地區的游客更多選擇離家較近的冰雪景觀進行參觀。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面臨著國內外的冰雪節的競爭挑戰。
哈爾濱冰雪節歷史悠久,基礎設施成熟,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形成以“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形象。同時也創造了一大批冰雪精品活動。哈爾濱冰雪節冰雪資源豐富,為品牌的整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發揮哈爾濱冰雪旅游品牌優勢,哈爾濱冰雪節產品不僅有冰雕、雪雕、體驗娛樂項目等,也與周邊旅游景點形成聯動,形成巨大優勢。氣候是一把雙刃劍,寒冷天氣對于游客是一種體驗,在打造哈爾濱冰雪節時,注重設置室內場館產品的開發等。針對消費者提出的問題積極改進,發揮哈爾濱的資源優勢,鞏固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品牌。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冰雪旅游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關注。當下社會是“短視頻”信息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開展線上線下系列活動,調動游客的積極性。緊抓“冬奧”這一列車,將冰雪節的設計與社會熱點相結合,不斷創新豐富的產品。抓住冰雪市場發展的快車,積極進行品牌營銷。政府通過政策支持,對冰雪節商家進行扶持補貼,增強市場活力。合理規劃冰雪節場地,嘗試設置由企業商家專門區域,自由發揮其想象力。優化門票價格。統一定價及高價策略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參與意愿,進行合理的活動營銷有利于提高客居游民的參與度。
整合冰雪旅游資源,冬奧元素與特色民宿相結合。開發大眾冰雪奧運項目,建設冰場趣味項目,舉辦冬奧體驗活動等。強化哈爾濱冰雪節品牌影響力,聯合培養冰雪文創產品人才,調動全民參與積極性,尋找更多創意點。依據黑龍江省“建立冰雪經濟強省”的戰略規劃以及哈爾濱市“致力打造冰雪旅游文化時尚名城”的發展目標等一系列政策,抓住機遇發揮品牌優勢。研究冬奧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冬奧會的舉辦為全民參與冰雪、普及冰雪文化帶來了契機,把握機遇優化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可持續發展。冰雪文化不僅僅展現在景區景點中,在景區氛圍塑造、冰雪體驗活動中更應涉及,除民俗冰雪產品,對冬奧運動體驗產品的開發也應引起注意。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在疫情下受到嚴重影響,在疫情防控情況下,積極探尋景區管理與營銷方式。線下進行管理營銷的同時,積極開展線上活動,依據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建設,開展系列節目,讓公眾了解冰雪節、認識冰雪節、走進冰雪節。冰雕、雪雕的欣賞一直是冰雪大世界的傳統體驗形式,圍繞冰雪節開展紀錄片攝制,探尋冰雕的制作工藝,進行雪雕、冰雕賽事直播。哈爾濱冰雪節文創產品開發,不僅限于傳統紀念品,可以創新關于哈爾濱冰雪元素的日用品等。通過線上線下進行營銷,開設專門旗艦店進行宣傳等。運用互聯網科技,舉辦系列宣傳大賽,進一步擴大冰雪大世界的知名度。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可持續發展是需要長久考慮的問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及北京冬奧會舉辦的背景,積極應對挑戰抓住機遇,繼續優化品牌戰略,創新冰雪節發展模式。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正確把握現狀,積極探尋傳統模式優化,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新冠疫情過后把握機會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