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田毅清
在當前測繪地理信息的具體應用過程中,常常因自然資源管理的方式非常單一,所建立的制度不夠完善,從而難以將測繪地理信息的作用凸顯出來。因此,在現代新經濟常態下,為了更好地實現自然資源管理的目標,便需要不斷完善測繪地理信息,有效保證地理測繪的實效性,以此保證自然資源數據的處理效果[1]。
在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自然資源管理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保證測繪成果與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相貼合。目前,通過開展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所獲得的各項數據資料很難被應用到自然資源管理的過程中。這樣雖然測繪地理信息具體指向了自然資源管理的內容,但對于相關的成果數據的定義和自然資源管理的定義不盡相同,從而導致數據信息共享存在嚴重的問題,難以真正實現共享使用的目標;二是自然管理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需要以目標小和技術性高作為主要的服務需求,保證專項服務的測繪成果,注重衛星遙感及無人檢測系統的開發利用,有效提升自然資源管理的水平;三是自然資源管理過程中應用測繪地理信息時,其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全面掌握測繪技術和空間規劃技術,以此保證測繪過程中所得出的數據能夠更加直觀地反映出自然資源管理的內容;四是自然資源管理中可以測繪地理信息作為重要的基礎。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建立起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為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在自然資源管理過程中,如果當自然資源產權未得到明確,便會嚴重影響自然資源管理的水平。因此,通過在自然資源管理中充分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作支撐,深入開展產權登記工作,并將自然資源的各項產權全面登記起來,充分凸顯出測繪技術的作用,這樣便能夠為自然資源管理創造良好的條件。其中,由于自然資源具有自然屬性,但并不具備資產方面的屬性。通過從這個角度來進行分析,積極做好自然資源產權登記工作便能夠將完整、真實的自然資源提供給廣大工作人員,為保證自然資源管理的效率奠定堅實基礎[2]。因此,在進行自然資源產權登記的時候,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充分發揮測繪地理信息的作用,積極革新地理信息技術,逐步創建起權籍調查、登記統一、資源權屬的管理平臺,并將自然資源管理的內容全面登記在平臺上,這樣便能夠推動資產核算工作的開展。同時,通過構建綜合質量評價機制,能夠有效提升產權登記的標準。
通過在開展國土資源調查的過程中充分依托測繪技術來開展,便能夠保證國土資源調查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促使廣大人民能夠對自然資源有更加深入地了解。然后,再通過對國土資源數據資料進行深入分析,找到當前自然資源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再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此推動社會更加穩定健康地發展。
在自然資源管理過程中應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時,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將登記自然資源的產權作為重要的基礎,再針對自然資源管理開展重要的確權處理工作。但是,自然資源管理確權工作的開展必須有較高的標準度和精確度,所以便可以充分利用測繪技術進行輔助。通過充分利用遙感航空、遙感衛星來獲得相關的影像資料,并將自然資源調查內容的底圖、基本數據納入自然資源管理的范疇內。同時,通過充分利用CORS北斗系統來對水資源、濕地資源、草原資源、森林資源的范圍、界址和關系來進行準確定位[3]。然后,根據確權登記自然的實際用途,采取傳統的測繪手段來將各項地理數據采集起來,統籌做好面積測繪、邊界測繪和定點測繪工作,全面開展一系列的外業核查,這樣便能夠更好地保證自然資源測量的成果。嚴格按照相關的管理需求來應用地理測繪技術,對自然資源管理提供重要的數據基礎和平臺基礎,這樣便能夠構建起完善的生態文明體系和自然資源產權機制,為提升自然資源管理的水平創造良好的條件。
將測繪地理信息應用到自然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將地理國情監測、地理國情調查和國土調查等各項的數據信息資料作為重要的基礎,再充分利用遙感、CORS北斗和地理信息等各類測繪技術來全面監測特定范圍內的自然資源修復、利用和開發情況,再采取有效的整治查處和督查執法等方式第一時間制止一些違建和違法行為,這樣便能夠讓廣大人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得到及時修復和保護[4]。
首先,由自然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充分利用遙感衛星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通過在自然資源的專項整治和專項管理過程中充分利用測繪技術,便能夠保證自然資源管理更加規范化。例如,通過將遙感衛星、CORS北斗等多項技術與專項數據執法信息庫結合起來,再按照科學的比例來對樣本開展抽查工作,以便讓自然資源專項整治工作能夠穩定地開展[5]。在野外測量時,因通視、分幅以及測點連接順序等因素的限制,很容易導致空間目標的存儲不完整。圖形實體經轉換入庫后,實際上是處于——種分段的狀態,并沒有整體的概念。比如河流,信息化要求河流必須要用面來表示,因諸多因素的存在實際測繪成圖時,常常存在著邊界不清等現象,海域范圍線孔河流入海口界線表示不清,所以便可以采取數字化測繪技術,有效提升自然資源管理的水平。
其次,工作人員應開展衛片執法。通過充分發揮遙感衛星的全時段監管功能,再充分利用遙感衛星圖片來對礦產執法的情況和土地執法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并及時將一些違法建設和違法占地等相關存在違法的自然資源信息提供給督查部門和執法部門,這樣便能夠對這些違規行徑和違法行徑及時進行處置和制止,從而有效推動自然資源管理和監督工作逐步實現立體化和常態化的發展目標,全面增強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的執法能力[6]。
最后,由工作人員對自然資源進行全面審計。通過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術、CORS北斗、遙感等測繪技術所具備的高分辨率特點,全面做好地理國情監測和基本測繪數據的統計和整理工作,再對整體的自然資源和自然資產狀況進行全面審計,統籌分析自然資源管理的各項指標控制、規劃執行和主要變化狀況,保證自然資源審計的高效性,從而逐步實現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精確性和提前性目標。
為了保證自然資源管理工作更加順利地開展,便需要有系統、科學的管理制度作支撐。其中,在制定自然資源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應該緊密結合測繪地理信息,優化自然資源產權管理和確權登記等相關的內容,統籌把握現代社會在不斷發展中的實際情況,注重對我國當前的自然資源進行調查,以便能夠制定完善的自然資源管理制度,為提升自然資源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支撐,為測繪技術的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自然資源管理過程中應用測繪技術時,應該對自然資源中的地理信息進行全面調查和檢測,并緊密結合地理信息的調查結果優化測繪地理信息,再充分依靠先進技術來強化自然資源管理,這樣便能夠優化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提供重要的依據。同時,在制定自然資源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還應該將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密切結合起來,適當調整其中不合理的部分,以便將自然資源管理制度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有效保障測繪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水平[7]。
首先,利用測繪技術全面監測自然資源。通過將自然資源要素中所涉及的生態區域功能、交通道路、地表覆蓋、公共設施、建設用地等作為重要的監測目標,并充分利用遙感衛星、CORS北斗等測繪技術進行遙感動態監測,實時了解當前自然資源發生的變化情況,明確了解當前自然資源在相關重要的領域和區域發生的變化。同時,相關的工作人員還應該將自然資源、地理要素、地表狀況和土地利用的情況等直接提供給相關的監測部門,這樣便能夠保證監測調查工程有測繪技術的支撐。
其次,通過借助測繪技術來調查自然資源。通過將地理國情監測、地理國情調查和國土調查等相關的結果作為重要的基礎,并充分利用遙感無人機、遙感衛星、激光車載雷達等先進的測繪技術來獲取準確的地理信息,保證所獲得的數據資料來源于測繪成果和高分辨率的影像,從而全面了解我國當前的山水林田情況,這樣便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自然資源的具體數量分布,摸清空間上的自然資源分布。
最后,通過充分利用測繪技術去對各種地質災害進行監測和調查。針對當前我國自然資源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災害隱患點和地質災害可充分利用圖像解譯系統、CPRS北斗系統進行調查,全方面了解當前地質災害發生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因素、基本特征、主要類型、具體危害和實際規模,這樣便能夠為后續開展地質災害預防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指導。同時,工作人員還可以利用遙感衛星圖像中精確的影響資料來開展災害應急保障工作,從而有效提升自然資源管理的實效性。
在自然資源管理過程中利用測繪技術,便能夠獲得準確的信息數據資料,為我國國土資源空間規劃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其中,在國土空間規劃的過程中,應該將國土調查結果作為重要的依據,并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術、遙感衛星技術、CORS北斗等多項測繪技術來保證信息平臺中的各項數據、基準空間、分類用地統一協調發展,有效提升自然資源管理的水平,以便能夠更好地開展國土用途管制和空間規劃等多項工作。同時,還可以將數字化技術應用到地理信息測繪中,即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測繪生產過程中的結果數字化,針對傳統非數字化測繪技術將許多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以這些數字、數據建立起適當的數字化模型,把它們轉變為一系列二進制代碼,引入計算機內部,進行統一處理。自然資源管理工作人員還應該將重大衛星工程作為重要的依托,積極制作全方位的國土資源衛星影像,并在每一個季度和年度及時進行更新。這樣通過充分利用資源云、智慧國土等先進科技項目將我國的環境數據、礦政數據、地政數據等全面整合起來,以便能夠為國土執法、地質監控點的設置、重要國土儲量、耕地保護和土地狀況利用等情況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此外,通過將相關的測繪技術合理應用到互聯網、人口和地理等相關的數據資源中,保證國土資源高度集成,及時更新衛星地圖影像,有效推動國土資源的各項信息數據深度融合,這樣便能夠為國土布局規劃提供重要的依據,以此讓城市群發展戰略更好的落到實處。
通常在自然資源管理中所應用的測繪地理信息等科技項目的特征較為顯著,所以相關的管理主體應該有效促進科技創新成果逐步向具體的項目轉化,并綜合分析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特征建立起完備的轉化標準,這樣便能夠讓自然資源項目與現代科技創新成果密切結合起來。其中,在構建完善的科技創新成果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明確了解科技創新的基本需求,即在自然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合理應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時候,應該合理地設計核心業務服務項目,保證自然資源項目統計的效率。這樣便能夠更好地將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方案、土地確權登記等各項制度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有效轉變現代科技成果的優勢;其次,創新資源轉化形式。為了保證測繪地理信息的精確性,明確各個不同信息數據的屬性,便需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來進行歸類整理。其中,通過充分利用地理測繪信息技術來對地理空間網格進行合理的調整,讓測繪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方面的優勢充分展示出來,這樣便能夠統籌整合不同時空下的數據資源,真正達到優化信息評價和規劃資源的目標。
通過充分利用測繪地理信息去助力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其相關的管理主體應該搭建良好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創建配套的服務系統,這樣便能夠對自然資源進行實時、全方位的管理。通常管理主體在創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過程中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應該明確自然資源調查服務的內容,再統籌結合自然資源管理的特點來合理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這樣便能夠將區域內的自然資源分布的現實狀況更加真實地反映出來。同時,通過充分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還能夠保證自然資源管理中所獲取數據的真實性,讓資源分析的過程更加地規范化和標準化。其次,提升確權登記工作的服務水平。通過在設定的地理空間工作界面中明確自然資源信息,這樣便能夠為自然資源管理提供重要的數據依據,促使各個主體能夠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最后,建立完善的自然資源服務與評價機制。通過設計合理的各項資源評價指標,統籌整個各個數據,促使各項評價標準量化,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價值進行全方面評價,為統籌協調不同區域內的生態資源提供重要的參考。
總之,通過對應用測繪地理信息來助力自然資源管理的途徑進行深入分析,便需要全面了解當前自然資源管理的概況,深入了解當前自然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再通過及時登記自然資源產權、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規范自然資源利用開發和開展自然資源監測調查等,綜合應用測繪技術來提升自然資源管理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