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春秀,劉宇
1.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訓練總隊;2.云南消防救援總隊昆明支隊
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隸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下對消防救援隊伍的職責和定位予以明確。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消防救援隊伍在重大安全風險化解,各類災害事故應對處置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建筑火災的撲救仍然是消防救援隊伍最基礎、最本職,也是最重要的任務。然而,在建筑火災的撲救中,當下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初級消防指揮員的綜合能力素質有所缺乏。據統計,全國每年發生的火災撲救任務70%由基層隊站完成。在這些火災撲救任務中,消防指揮員是主要核心人物,是滅火救援工作的指揮者和決策者,而初級指揮員作為初戰到場的主要指揮者,其能力對消防員技戰術水平的發揮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建筑群體是各個建筑單體的組成,主要分為居住建筑群體和公共建筑群體(或叫綜合建筑群體),比如一個小區就是一個居住建筑群體,功能相對簡單單一,像一個樓座的話就是建筑單體。但在城市化高速推進的過程中,人們對建筑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現越來越多復雜的建筑結構和建筑材料,建筑群增加了多重功能,出現了大量公共建筑群體,如各類大型城市綜合體,一種將城市中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等城市生活空間的三項以上功能進行組合,并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復雜而統一的綜合體。
此類大型城市綜合體一旦發生火災,最為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會同時出現多元化的火災類型,如旅館、游藝室、飯店、地下車庫等作為單個對象時,有其特有的火災特點,而當這些場所相互連接在一個獨立式綜合建筑體內時,其火災特點會在同一空間內被疊加放大。一旦綜合體建筑發生火災問題,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所呈現出的火災類型也會非常多,這會直接導致綜合體內部的走廊和走道連接在一起,給救援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的排列在了宏大的城市版圖上。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由于樓層較高,樓道豎井等易形成“煙囪效應”,火勢會突然加劇,滅火救援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供水困難、登高救援設備欠缺等問題,從而失去最好的救援時機。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高層建筑約62萬棟,但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難題隨之而至。從1985年開始,高層建筑火災持續不斷,數量呈上升趨勢。從2019年情況來看,全國共發生高層建筑火災6974起,同比上升約10%,如何有效應對處置高層建筑火災已成為消防救援隊伍面臨的重大課題。
高樓林立形成了集居化的城市生態,極大地增加了單位面積的人口密度,人口密集化也給救援工作帶去些許難度與挑戰。具體來說,在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中,城市內部出現了大量分布密集的不同種類的高大建筑物,并且已形成不同形態的生態體系,也就出現了常說的人口密集化現象。一旦發生火災,消防救援人員不僅要加快滅火速度,同時還需要做好人群疏散工作以及受災人群的救援工作。這就使得救援工作變得復雜化,救援指揮難度增加,對指揮員的滅火救援能力是一大考驗。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靜安區進行節能綜合改造的高層公寓大樓發生火災,火災發生時,正值上班時間,樓內居民大多數是老、弱、病、殘、幼及行動不便者,面對險情,大多選擇待在室內待救,并將防盜門緊閉,不僅失去了逃生的有限時機,也給消防隊員通過破拆防盜門及時救人,帶來極大難度。2021年6 月份,湖南雙峰縣家電器物流配送中心的火災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80余萬元。
兩起案例都充分反映出群眾災害風險意識淡漠,重視不夠、防范不夠,從而使災害事故危險性增大,導致了嚴重后果。針對湖南雙峰縣家電器物流配送中心的火災事故,專家表示,這起典型案件工作的人員發現火災發生后熟視無睹,不及時撲滅,任由災情逐漸擴大。由于人們災害風險意識淡漠,安全責任能力較差,往往對災害隱患不重視,防范不夠,盡管消防救援隊伍24 小時執勤待命,由于距離、交通建筑環境、救援設備的種種條件局限,很可能到達救援為時已晚。類似火災事故頻發,居高不下,對初級消防指揮員到達現場后的戰術安排及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火災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災情,火災的救援刻不容緩。在救災過程中,消防員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很多情況下危險的產生是瞬間的,并且可能會直接危害到消防員自身的人身安全。在面對生死一瞬間的情況還要面臨復雜的救災任務,這對指揮員戰時反應能力是一種極大考驗。但是,目前一部分初級指揮員的綜合素質偏低,現場災情的全局意識不足,頭腦不夠冷靜,滅火實戰知識欠缺,從而無法及時做出指揮決策,缺乏戰時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貽誤戰機造成嚴重后果。
初級消防指揮員戰時應急反應能力缺乏最直接的原因是開展實戰訓練較少。雖然一些基層消防隊站對開展實地實戰訓練較為重視,而且這也是練與戰相結合的最好模式。但在實踐中,一是開展實戰訓練卻需要消耗大量的消防器材裝備和燃料,成本較高。二是開展實戰模擬訓練往往需要隊伍離開隊站,有可能還會造成車輛事故。因此,大多基層消防隊站只能在附近開展一些簡單的小規模的技戰術訓練和演練,由于規模過小,參加的人數不多、力度和強度都無法達到實戰的要求,從而導致初級指揮員實戰經驗的缺乏。
對作戰來說,做不到精準管控,付出的是生命。消防救援隊伍在接到緊急任務時,應該馬上成立任務組,指揮員要迅速對火災現場進行評估,從而制定相應的方案。指揮員必須嚴格執行滅火救援行動安全要則,分析評估現場存在的風險,以及災情變化可能面臨的風險危機,及時通報到每一名救援人員。指揮員必須承載風險行動也必須是科學合理的冒險,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同時,做好最壞情況的打算,預先有緊急應對、快速反應的方案。
現場指揮員要重點評估和預判的風險,決定了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開展救援行動的輕重緩急、技戰術使用和承擔的風險。要掌握建筑火災的性質和發展、人員的疏散和營救等情況;要清楚現場潛在的危險及二次災害;要意識到連續作戰帶來的麻痹輕敵,情緒波動,狀態下滑等潛在風險。但是,近年來多起安全事故的發生不斷警示我們:由于情況的緊急性,許多指揮員無法進行科學評估,到達現場就開始展開滅火救援工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對火情的全面偵查,導致不能在第一時間對火場的各種變化做出應對,降低救援方案的完善性與實效性。
消防指揮員要“打一仗,進一步”,認真做好戰后總結,提升指揮能力。對參戰力量較少、無人員傷亡、經濟損失較小的一般滅火救援戰斗,可以組織參戰官兵以講評的形式進行簡要戰評;對參戰力量較多、災害規模及經濟損失較大、造成人員傷亡和有研討價值或者上級要求戰評的滅火救援戰斗,應當組織專題戰評;對在短時間內連續撲救和處置的較大災害事故,無法逐一進行專題戰評的,可以擇機進行集中戰評。
然而,基層消防隊伍的任務比較繁重,指揮員在滅火救援任務結束后,馬上就要投入新的工作,抽不出太多時間用于思考和總結以往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加上某些初級消防指揮員意識上的原因,對消防指揮工作總結重視程度不夠,不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導致了經驗主義和本本主義的產生,對指揮員素質的提升構成了一定的障礙。殊不知指揮員的成長,需要經歷一定時間的崗位歷練和閱歷經歷磨礪。要善于對戰場進行復原,對行動進行復盤,從每一場、每一類無論大小的戰斗中去總結思考、研究體會。鉆研琢磨多了,再遇到類似的現場也就成了專家。
火情判斷能力是指指揮員到達火場后,迅速準確地判斷火勢發展變化的能力。在現代滅火戰斗中,火災突發多變,火場情況繁雜,初級消防指揮員到達現場后,必須通過外部觀察、內部觀察、詢問知情人等方法,查明火源的位置、燃燒物質的性能、燃燒范圍及火勢蔓延的主要方向等情況,研究相應的滅火對策。這就要求指揮員有敏銳的思維能力,明察秋毫,細中求穩,運用現代化科學所創的辯證思維方法,做出明確的判斷,及時分析火災發展變化的規律。因此,火情判斷能力在滅火指揮戰斗中占據重要位置,這種能力的強與弱,直接影響戰斗指揮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知己”是對自己的人員、準備、戰斗力量等要有充分的了解,“知彼”是指對戰場的信息、情況要了解把握。“知己”主要通過日常的學習和訓練,體現的是指揮員的認真負責和細致細心。而做到“知彼”最重要的就體現在信息的掌握和情報的收集。作為指揮員,必須要第一時間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多手段收集信息情報,才能把握先機,贏得主動;必須要加強信息情報的決策訓練,分析判斷信息情報的真相,衡量其價值,整合研判信息情報的真實性,整理概括淘汰多余累贅的細節。
火災的撲救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初戰。初戰指揮是整個消防救援行動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甚至可以提出“初戰指揮90%”這樣一個概念,就是說初戰指揮在整個消防救援行動中占據90%的制勝量比。第一時間到場的初級指揮員能不能快速掌握火情態勢、迅速捕捉戰機、科學部署力量、及時搶救人員生命、控制災情發展等,這對于大多數初級指揮員而言是需要過硬的專業素質的。近年來,往往出現“小火亡人,小戰亡人”,包括我們年輕的消防救援人員,大多就發生在“第一時間第一出動”。由于初級指揮員經驗能力、心理素質等問題,面對現場環境、內外壓力,救人滅火心切,一旦準備不足、預判不夠、行動受阻,容易產生緊張焦慮、大腦空白,失去基本的判斷能力從而做出錯誤決策。
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做到未雨綢繆,才能臨場不亂。首先,初級指揮員必須做好“六個熟悉”,認真制定預案。要熟悉轄區內交通水源情況;重點單位的分布情況、數量;災害事故處理的基本程度;管理范圍內重點建筑物以及關鍵部位;單位內部消防設施情況;重點單位消防組織以及救援的實際情況。指揮人員及相關領導要認真制定相應的預警方案,確保消防滅火救援首戰力量在火災真正發生時能高效、迅猛地開展戰斗,積極調動一切力量,將災難降低到最小。其次,初級指揮員要做好日常指揮訓練。初級指揮員在平常的指揮訓練中,要著眼實際、勤加思考,要善于從各類經典火災案例中思考分析各類建筑火災第一時間到場后的初戰指揮如何開展,組織科學而有效的戰列研討活動。并在訓練中嚴格遵守作戰訓練安全手冊要求,強化自身的指揮訓練,從初戰指揮中的警戒管理、火情偵察、戰術制定、聯動機制到內攻滅火等各個環節都加以思考和訓練。第三,有條件的基層戰隊要經常組織實戰演練,培養初戰實際操作技能。實踐證明,針對不同的建筑火災類型,開展實戰演練,對初級指揮員的職能發揮具有較快較好的鍛煉,能從根本上提升初級指揮員建筑火災初戰指揮能力。
在對建筑火災進行撲救時,為了快速對起火點進行打擊,對建筑內人員進行疏散,消防人員往往需要進行內攻行動。內攻行動的安全,不僅關系到整個滅火救援行動的成敗,更關乎著消防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通過分析近年來的內攻行動,消防人員因為燒傷、中毒、爆炸傷、摔傷、砸傷等造成的傷亡不斷。因此,指揮員在開展內攻之前,能否制定一套完善的戰術體系、能否科學評估內攻中的風險并加以指導,決定著內攻滅火行動能否順利進行。
內攻行動對于建筑物火災撲救來說極為重要,初級指揮員必須要加強內攻滅火指揮能力的培養。首先要牢固樹立內攻安全戰術意識。在建筑物的滅火行動中,指揮員需要在內攻前,充分考慮內攻的風險、確認內攻單元的狀況、選擇不同的內攻戰術,提出優化協同作戰方案,這些都是保障內攻行動順利開展的關鍵。其次,要合理掌握內攻時機。近年來的傷亡案例顯示,由于指揮員錯誤或盲目判斷內攻時機是造成消防員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指揮員在進行內攻時機的判斷時,要對現場的安全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盡可能地避免出現風險指標,要根據內攻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來確定內攻的滿足狀況。最后,要做好緊急避險措施。火災現場各類狀況都有可能發生,各種意外都有可能出現,建筑物倒塌、爆炸、火勢蔓延等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因此,指揮員需要在現場安排安全員不斷進行觀察,安全員要在第一時間將火災現場的具體情況報告給指揮員,對極易出現的意外狀況進行估測和防范,盡可能地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與之對應的策略,確保搜救人員人身安全。
指揮員是戰斗成敗的關鍵。一名合格的初級指揮員,要清楚自己的指揮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培養把控整體全局的能力。但是,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指揮員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成為一名懂專業、能指揮的具有專業素質、綜合能力的指揮員,需要長期的堅持學習研究、實踐鍛煉、思考總結以及對自我的嚴格要求,才能有效地提升建筑火災指揮能力,更好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