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艷 錢昌盛 魏丹霞*
1.昆明市中醫醫院,云南 昆明 650500;2.臨滄市中醫醫院,云南 臨滄 677000
泌尿系結石臨床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四類,急性發作以血尿、腎絞痛、腎區叩擊痛或輸尿管行經區與出現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發病率介于5%~10%,是腎內科、泌尿外科的常見疾病之一[1]。尿石癥屬于中醫淋證、砂淋、血淋、石淋范疇,目前多認為其病機因濕、熱邪氣蘊結下焦,氣血運行不暢、津液疏布不利,熱邪灼傷津液,聚而成石[2]。本文通過總結中醫藥治療泌尿系結石的用藥規律,挖掘用藥之間配伍的關聯性,為臨床治療泌尿系結石提供參考。
1.1 文獻來源 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CNKI),以“泌尿系結石”+“中醫”或“方”或“湯”為檢索主題詞,時間設置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
1.2 納入標準 治療類型以中藥內服(散劑、湯劑、顆粒劑)治療為主,研究結果顯示中藥處方有效;中藥處方信息完整,包含所有藥物;出現隨癥加減變化的處方,只取基礎方;符合泌尿系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的診斷標準。
1.3 排除標準 手術治療聯合中藥內服者;個案、經驗總結、綜述、動物實驗、民族藥物研究;臨床研究試驗設計不合理者。
1.4 數據規范及預處理 ①參照“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藥學》第九版對中藥名稱進行統一[3],如赤芍、白芍統一為芍藥,生地黃、熟地黃統一為地黃,火硝、樸硝統一為芒硝,山萸肉規范為山茱萸,旱蓮草規范為墨旱蓮等;②文獻處方由一人負責整理提取,并建立數據庫,后利用EXCELL 2010軟件,以雙人雙錄形式錄入數據。
1.5 數據分析方法頻數統計 運用EXCELL 2010軟件整理,以降序排列;聚類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聚類分析圖中橫軸表示中藥藥味之間的距離,縱軸表示相應中藥變量,依據距離遠近判定所分析藥物之間群集同質性關系;關聯規則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軟件的Apriori模塊進行分析。
2.1 方劑及藥物頻次結果 本次研究以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CNKI),以“泌尿系結石”+“中醫”或“方”或“湯”為檢索主題詞,時間設置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一共納入115篇文獻,來自于臨床隨機對照研究觀察,其中自擬方劑占主導。包括116首方劑134味中藥,用藥頻次共計1420次。規定134味藥物中使用比例≥15%(即使用頻次≥20)為高頻藥物,納入本次研究的高頻中藥有18味,共占使用頻率68.82%。使用頻次居前四位的中藥依次是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石韋,占藥物使用頻率27.66%,詳見表1。
表1 高頻中藥統計表
2.2 藥物四氣五味分析 出現頻次超過10次的33味中藥,按《中藥學(第九版)》劃分,其中四氣以為寒性為主,占總頻數的57.58%;五味以苦為主,甘次之,二者占總頻數的66%,詳見表2。
表2 藥物四氣五味統計表
2.3 藥物歸經分析 出現頻次超過10次的33味中藥,按《中藥學(第九版)》劃分,歸經以肝經、膀胱經為主,共占比33.72%;脾經、心經、肺經次之,詳見表3。
表3 藥物歸經統計表
2.4 藥物功效分析 出現頻次超過10次的33味中藥,按《中藥學(第九版)》劃分,功效以利尿通淋類為主,占藥物總頻率24.24%;活血調經類次之,頻率均超過10%,詳見表4。
表4 藥物功效統計表
2.5 藥物聚類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18味高頻藥物,運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軟件進行聚類分析,采用系統聚類的瓦爾德法,測量區間選擇平方歐式距離,轉換值標準化選擇Z得分,得到樹狀聚類圖,如圖1所示。圖中橫軸表示中藥藥味之間的距離,距離越近提示同質性越高,縱軸表示相應中藥變量,分組距離以10為界,一共得到5個聚類,其中金錢草、海金沙同質性最高,詳見表5。
圖1 樹狀聚類分析圖
表5 藥物聚類分析統計表
2.6 藥物關聯規則分析 將本次研究納入的134味中藥中使用頻率≥4的高頻中藥繪制數據庫,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軟件里的Apriori模塊,支持度設置為30%,置信度為90%,最大前項數從1在增加至6,直至不再產生新的集合,分別選取中藥藥對關聯規則和中藥藥組關聯規則,共得到關聯規則86條,結果顯示最常用的藥物關聯組合是海金沙、金錢草。其中,二階中藥藥對關聯規則10條,詳見表6;三階中藥藥對關聯規則26條,詳見表7;四階中藥藥對關聯規則27條;詳見表8;五階中藥藥對關聯規則17條;詳見表9;六階中藥藥對關聯規則4條;詳見表10。
表6 二階中藥藥對關聯規則表
表7 三階中藥藥對關聯規則表
表8 四階中藥藥對關聯規則表
表9 五階中藥藥對關聯規則表
表10 六階中藥藥對關聯規則表
尿石癥屬于中醫淋證、砂淋、血淋、石淋范疇,結石小者為砂淋,大者為石淋,熱傷血絡,破血妄行,則為血淋[4]。目前多認為其病機因濕、熱邪氣蘊結下焦,氣血運行不暢、津液疏布不利,熱邪灼傷津液,聚而成石,《諸病源候論》中論述:“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腎虛而膀胱生熱”,指出本病病機是既有腎虛之本,又有濕熱下注之標。而“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水下澀,數而且澀,則淋漓不宣,故謂之淋”,說明結石的成因與腎、膀胱關系密切。華佗《中藏經》也說:“虛傷真氣,邪熱漸深,結聚成砂,又如水煮鹽,火大加水,鹽漸成石。”《醫宗必讀》論述“清其積熱,滌出沙石,則水道利”指出清熱化濕、利水通淋、溶石排石為本病的主要治法。
本次研究篩選的使用頻數大于10的33味中藥,一共涉及14類藥物:利尿通淋藥(海金沙、石韋、車前子、滑石、冬葵子、瞿麥、木通、萹蓄)、活血調經藥(牛膝、王不留行、丹參、桃仁)、破血消癥藥(莪術、穿山甲、三棱)、利水滲濕藥(茯苓、澤瀉)、活血化瘀藥(延胡索、郁金)、補氣藥(黃芪、甘草)、理氣藥(烏藥、枳殼)、清熱涼血藥(芍藥、地黃)、攻下藥(大黃、芒硝)、利濕退黃藥(金錢草)、祛風寒濕藥(威靈仙)、消食藥(雞內金)、重鎮安神藥(琥珀)、止血藥(白茅根)、息風止痙藥(地龍),使用頻次居前四位的中藥依次是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石韋。四氣五味分析中,使用藥物以性寒、味苦甘為主,《素問》論述為“甘緩、苦堅”,苦:能泄、能燥、能堅,可清熱瀉火、燥濕下氣;甘:能補、能和、能緩,可補益和中、緩急止痛。泌尿系結石既有濕熱蘊結,以性寒味苦藥物苦寒直折清熱瀉火;又有砂石阻滯,伴隨小便不利、腰腹絞痛,以味甘藥物利水滲濕、緩急止痛、促進排石,給邪以出路。
現代藥理研究[5]表明金錢草富含的黃酮類成分能結合鈣離子,使草酸鈣濃度降低,從而抑制草酸鈣結石生長,并且使尿液偏酸性,促進堿性環境中的結石溶解。海金沙能消堅排石,在改善尿路疼痛,并且能減少尿液中草酸鈣結石生長,還可促進患者尿酶含量增加,從而增加患者尿量、降低磷、尿素與尿液鈣[6],使輸尿管平滑肌蠕動頻率增快,促進結石排出。雞內金包含豐富的微量元素,目前研究表明包括鈷、鋅、錳、鉬、鍶、鋁等[7],可延緩結石的形成,鍶能夠降低機體25-羥基維生素的生成[8],甚至能夠將體內已經形成的結石進行溶解,從而達到消石的目的,而在臨床運用時,生用研末沖服,則其化石之功尤佳[9]。延胡索止痛作用明顯,對內臟痙攣性或非痙攣性疼痛均有較好治療作用,醋制后可增加有效成分溶解度,加強其止痛之功[10]?!鞍总蜍哐a虛勞,多在心脾之有眚;赤茯苓破結血,獨利水道以無毒”,茯苓利水滲濕,具有平穩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車前子止瀉利小便兮,尤能明目”,車前子既可促進尿酸排泄又能抑制腎臟草酸鈣沉積[11];冬葵子有利尿和降低尿鈣作用,兩者配伍一則可防止結石形成,二則增加尿流量促進結石排出[12]。石韋具有抗泌尿系結石作用,通過促進水液代謝、增加尿量,并能增強平滑肌運動,從而加速排石[13-14]。川牛膝活血化瘀,引藥下行,直接作用于輸尿管,使之蠕動增強,以促進尿石的排出[15]。結合藥理研究,這些藥物可大致分為①促排石藥:金錢草、海金沙、石韋、滑石、瞿麥、威靈仙、琥珀、牛膝、冬葵子;②溶石藥:金錢草、海金沙、石韋、威靈仙、琥珀、及雞內金[16];③松弛平滑肌藥物:海金沙、白芍、延胡索、郁金;④解痙止痛藥物:延胡索、甘草、地龍;⑤改善循環藥物:茯苓、牛膝、王不留行、丹參、桃仁。研究表明運用通淋利尿藥能夠增加腎臟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活血化瘀藥使用可松弛痙攣的平滑肌,從而擴張尿路,有助緩解結石與組織的之間的粘連、嵌頓加速結石的溶解和排出;行氣藥可增加平滑肌蠕動,松解粘連;補益藥能夠使腎盂內壓明顯升高,輸尿管蠕動增快,進而促進結石的移動和排出[17]。
通過對藥物關聯規則分析,本次研究藥物中以金錢草+海金沙的二階藥組、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的三階藥組、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石韋的四階組合最常見,表明在治療泌尿系結石過程中,清熱利濕排石法最為常用;“三金”配伍滑石、車前子體現了利尿通淋法;雞內金和石韋配伍則體現了溶石法則的運用。六階藥組均包含滑石、車前子、石韋、雞內金、海金沙、金錢草組合,表明泌尿系結石治療以清熱利濕之功旨在解決濕熱蘊結的主要矛盾;石韋、滑石配伍則是石韋散方的核心藥物組成,具有較強的清熱通淋功效,多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尿路感染;車前子配伍滑石可組成八正散方,可用于治療泌尿系結石濕熱偏重者;“三金”配伍牛膝、車前子也是臨床使用的常用組合,而此二味藥是濟生腎氣丸的組成藥物,用于虛實夾雜型。
基于藥物聚類分析18味高頻中藥發現,一共得到五個聚類,各組藥物之間同質性較高,其中金錢草和海金沙同質性最高,現代藥理研究[18-19]表明金錢草、海金沙主要含有黃酮苷,有顯著利尿作用,能促進尿液排出,使輸尿管結石下移,進而達到利尿排石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殺菌、抑菌和鎮痛作用;聚類2結果為雞內金、石韋、王不留行、牛膝、冬葵子,體現藥物之間相互助動、促進排石、利尿作用[20],而雞內金能增強肌張力,牛膝、王不留行為活血化瘀藥,中醫認為“血不利則為水”,二藥引藥下行,直接作用于輸尿管,使之蠕動增強。瞿麥、萹蓄、車前子、滑石為另一組聚類,均為利尿通淋藥物,促進排尿,間接促進排石。芍藥、甘草配伍為《傷寒論》芍藥甘草湯,酸甘化陰,可緩解平滑肌痙攣;心與小腸相表里,琥珀、茯苓皆入心經,清心安神可散小腸實火,二者本身也具有通淋作用。聚類5黃芪補氣,延胡索、木通行氣,主要起理氣止痛作用以治標。縱觀五個聚類結果,中藥治療泌尿系結石體現清熱利尿、排石溶石為法則,兼顧補氣、行氣、化瘀、止痛。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當前的臨床研究處方信息化,初步對泌尿系結石中藥用藥規律進行分析,可進一步為臨床提供用藥參考。此次研究發現,中藥處方治療泌尿系結石以“三金”配伍滑石、石韋、車前子清熱利尿、排石溶石為主,輔以補氣、行氣、化瘀、止痛,既有針對濕熱蘊結之主要病機,又兼顧砂石阻滯、不通則痛之癥狀,以及氣虛、血瘀、濕盛之兼夾病機,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但數據挖掘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局限性,需要臨床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