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聯酋計劃到2030年實現14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同時將繼續以負責任的方式向全球供應石油和天然氣。目前,阿聯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9.2吉瓦。該國正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并確定了2030年和2050年清潔能源發展目標,到2050年,該國50%的能源供應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圖為阿聯酋阿布扎比艾爾達芙拉光伏項目。視覺中國 供圖
據《人民日報》2月1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大幅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認為中國調整防疫政策等因素將改善中國和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去年10月的2.7%上調至2.9%。
IMF認為,中國經濟今年預計增長5.2%,高出此前預測值0.8個百分點,明年有望繼續增長4.5%。其他主要經濟體中,美國經濟增速今明兩年預計分別為1.4%和1%;歐元區經濟有望分別增長0.7%和1.6%。
IMF認為,全球經濟活動仍將面臨各經濟體央行上調利率及地緣政治沖突帶來的壓力。不過,中國調整防疫政策為經濟更快增長鋪平道路,全球通脹形勢也有望緩解。
盡管如此,此次上調后的全球經濟預期增速仍低于去年增速預測值3.4%。同時,IMF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1個百分點至3.1%。具體來看,發達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速預計將由2022年的2.7%大幅降至1.2%,明年預計為1.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速預計達4%,明年預計達4.2%。
據中國能源網2月9日報道,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布《2023年能源技術展望》稱,全球能源領域正處在一個“由清潔能源技術引領的新工業時代的曙光期”,如果各國可以全面履行減排目標和氣候承諾,到2030年,清潔能源制造業的整體價值將超過目前水平的3倍,同時還能創造數百萬個就業崗位。
IEA預計,到2030年,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電池、熱泵和電解槽制氫設備在內的關鍵量產技術全球市場價值有望增長兩倍,達到每年約6500億美元。與此同時,與清潔能源制造業相關的工作崗位將增加一倍多,達到近1400萬個。
根據IEA統計數據,盡管當前全球化石燃料仍占一次能源結構的80%,但2022年,全球清潔能源領域投資額達1.4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占能源部門投資總增長的70%。
基于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預期,IEA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產量將增長6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占比將從當前的30%增至60%以上,電力需求占最終消費總量的比重將從當前的20%增至30%。
據人民網2月13日報道,歐佩克秘書長蓋斯2月12日在出席第六屆埃及國際石油會議暨展覽會開幕式時發表講話說,當前全球對能源的需求在不斷增加,歐佩克致力于支持市場穩定和投資,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并支持碳減排努力,根據歐佩克最新的預測,2023年全球對原油的需求將超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每天約達1.02億桶。他補充說,預計到2025年,需求將上升至每天1.1億桶。為此歐佩克預計,到2045年,石油工業需要約12萬億美元的投資,即每年5000億美元。
據中國能源網2月9日報道,有著百年歷史的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斯倫貝謝Schlumberger日前正式宣布更名為SLB,這意味著在低碳能源的愿景下,斯倫貝謝將轉型為全球科技公司,致力于能源創新驅動,構建和諧地球家園。
據斯倫貝謝北亞區董事總經理柯寧介紹,SLB品牌建立在能源服務行業的技術創新和工業化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過去3年,公司持續關注低碳和零碳能源技術解決方案。
據中國石油新聞中心報道,當地時間2月21日,歐盟統計局發布數據稱,歐盟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天然氣用量相較2017年至2022年間同期均值下降19.3%。
此前,歐盟希望減少對產能大國化石燃料的依賴,曾出臺降低天然氣需求措施的條例,提出要在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將天然氣用量減少15%。
據新華財經2月14日報道,由于美國計劃在今年上半年繼續釋放戰略原油儲備等利空因素,國際原油期貨價格14日下跌。美國能源部下屬戰略原油儲備管理辦公室在2月13日發布公告說,根據《2015年兩黨預算法》和《修復美國地面運輸法》,將在今年上半年最多出售2600萬桶輕質原油,本次釋放儲備可能會讓美國原油戰略儲備降至198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據《中國能源報》2月5日報道,日前,埃及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管理局主席馬哈茂迪·哈亞特表示,截至目前,埃及已簽署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總裝機量已超過1200萬千瓦,未來,埃及將依托高日照率和高風速的資源優勢,大規模落地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
事實上,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后,埃及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腳步越走越快,不僅簽署了總投資金額超過800億美元的可再生能源合作協議、舉行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招投標,還將目光瞄向了綠氫市場,提出到2040年埃及綠氫供應量占全球5%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