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考察調研,留下殷殷囑托。為推動沙洲鄉村振興,郴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區域規劃發展工作專班,市委書記掛帥,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氣象局、市委政研室、市婦聯等單位組成聯合工作隊到沙洲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郴州市稅務局選派精兵強將,立足沙洲發展實際,充分發揮稅務部門的職能優勢,落實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要求,堅持“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理念,為沙洲發展獻智獻力,探索出了“稅務助力鄉村振興”的沙洲模式和郴州經驗。
“稅務+黨建”,政治引領強而有力。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歷史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真理:黨組織“主心骨”作用的充分發揮是各項事業成功興旺的根本保證。黨委工作重心下沉一線。建立領導班子成員常態化調研走訪制度,郴州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劉衛秋先后7次到沙洲現場調研辦公并走訪結對群眾,將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課堂從市局機關搬到沙洲村部,零距離開展“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支部共建強化組織保障。郴州市稅務局機關黨委辦公室支部與沙洲村黨支部結成支部共建對子,依托沙洲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市稅務局的人才和經驗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促共進”,強化稅務助力沙洲振興的組織保障。群團攜手匯聚黨建合力。市局青年黨員深入沙洲開展志愿服務;機關團委走進校園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婦委會心理援助團隊定期到沙洲為村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
“稅務+宣傳”,文明建設蔚然成風。紅色旅游是沙洲的支柱產業,人文素養是紅色旅游的核心關鍵。駐村稅務干部創造性設立“紅黑榜”,紅榜得積分,積分兌實物,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雙管齊下,極大增強了村民強化道德自律、凈化村風民風的認識自覺和行動自覺。辦“沙洲夜校”,用村民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村民學到更多的知識技能。記“沙洲日記”,在紅網平臺開設鄉村振興專欄,撰寫、發表的駐村日記總點擊量超過兩千萬人次。
“稅務+服務”,干群關系日益密切。學黨史就是要學習老一輩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情深,為群眾排憂解難。搭建農產品綠色通道,沙洲盛產柰李、黃桃、辣椒等果蔬,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系統工會的組織優勢,通過機關食堂采購、干部自發接力購買等實際行動助力村民增產增收。開展知識下鄉活動,安排具有相關職業資格的稅務干部提供稅務咨詢輔導服務,解答村民關心的經濟生活問題。組建鄉村振興心理健康援助團隊,定期到沙洲村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提供一對一心理輔導。
郴州市稅務局依托沙洲鄉村振興后盾單位的獨特優勢,近距離吸收“半條被子”的精神養分,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學習黨史、感悟黨史、踐行黨史精神,從中得到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黨性要勤修勤悟。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無縫銜接啟示我們必須要有一代接著一代干、一代更比一代強的決心和毅力,必須要在為人民服務的具體實踐中不斷錘煉黨性,在黨領導人民走向復興的偉大征途中不斷感悟人民的力量、真理的力量。
黨史要常學常新。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迫切需要更多雷鋒、焦裕祿式的好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學黨史就是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學習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實質和內涵,并以之武裝頭腦、推進工作。
黨員要立言立行。從人居環境整治到幸福新村建設,從引入品牌連鎖餐飲企業到“兩隊”“一團”活動的蓬勃開展,駐村稅務干部以學促干、坐言起行,將制約沙洲發展的瓶頸逐個突破,群眾急難愁盼的事逐件解決,沙洲取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未來必將續寫出從“半條被子”到“幸福日子”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