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海濤
(中國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氣工程服務中心,河南南陽 473132)
黨群工作部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又是職工群眾的直接服務者,如何運用職能、利用優勢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去服務好大局、服務好基層、服務好職工群眾,這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
河南油田采油氣工程服務中心(后簡稱服務中心)在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入融和中下功夫,在發揮勞動競賽推動保障施工生產安全清潔、優質高效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開展“強三基、促上產、保油創效”勞動競賽活動,通過建立掛鉤機制,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層隊基礎工作水平明顯提升,職工精神面貌明顯改變,團隊凝聚力明顯增強,有效助力了油服中心工作。
服務中心作業、地面維修業務面臨著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東部修井市場份額占有率低谷時不足80%、離油田要求油服中心東部修井市場四季度市場占有率要達到100%的目標距離較大。
為動員全體職工牢固樹立“精益管理”理念,圓滿完成油服中心各項生產經營任務,引導全體干部職工發揚主人翁精神,圍繞生產經營短板弱項主動出主意、想辦法,發動全體干部職工積極投身到油服中心的生產保障任務中來,油服中心黨委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員工凝心聚力,直面問題,迎難而上,全力保障油田生產。油服中心黨群工作部結合工作實際,在作業、維修、特車、測試、撈油5 個專業板塊開展“強三基、促上產、保油創效”勞動競賽活動。
為了讓勞動競賽更貼合管理區實際,在擬定競賽方案前,黨群工作部以機關部門和基層隊“結對幫扶”活動為契機,6 次下基層走訪調研。經過走訪發現,現階段在基層勞動競賽氛圍不濃厚,職工的積極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競賽方案不夠貼近員工,不夠“接地氣”,僅強調作業井次、人均創效提升指標等,一般員工不知道如何將勞動競賽與自己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找不好切入點,參與積極性不高。二是實行扁平化管理后,撤掉大隊層級,在中心直管基層隊磨合期,機關與基層的溝通出現了真空。基層隊與基層班組間的溝通也出現了漏洞,導致基層隊對競賽方案解讀有偏差,員工對競賽理解不到位,這也給勞動競賽的開展增加了阻力。三是勞動競賽有聯隊、分隊“大鍋飯”現象,沒有真正體現到班組、個人“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獎勤罰懶”的競賽激勵機制。四是對勞動競賽的背景、意義、規則等宣傳不到位,壓力和動力只是傳遞到了管理干部、技術干部、班組長,基層員工沒有意識到勞動競賽的重要性。
油服中心黨群工作部根據油田生產實際,結合調研發現的問題,油服中心經過充分討論,找準“提升基礎管理”這個“切入點”,圍繞“提質、提效、提產、提速”為主要考核內容的勞動競賽激勵方案,開展“強三基、促上產、保油創效”勞動競賽活動。使干部職工更加明確工作方向,找準勞動競賽切入點,調動職工參與競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油田圓滿完成原油生產任務,添活力,增動力。
黨群工作部以文件形式下發競賽方案;油服中心、基層隊層面召開動員推進會;通過石化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等積極宣傳競賽激勵細則、各基層隊、班組的典型做法,突出事跡,以及取得成效,營造勞動競賽濃郁氛圍;各支部分別召開動員會,結合“雙示范 雙認領”制度,把黨建責任和生產指標壓實到支部班子成員,班子成員“互融意識”“互促能力”明顯增強。在生產遇到“急難危重”時,黨支部引領,黨員帶頭,全體職工積極參與,確保勞動競賽迅速掀起高潮,在保油生產中取得實效,及時保障各項生產施工。
黨群工作部積極與經營管理部、生產運行等部門結合,優化了勞動競賽與績效考核機制:一是為完成“四提”目標的作業聯隊、基層隊頒發勞動競賽流動紅旗,并予以3000 元/聯隊的績效獎勵;二是月度排名前三的分隊、班組給于300 元、200 元、100 元/人的獎勵;三是每月對精益管理合理化提議最多,實施后取得效益的職工給與100 元/人的獎勵。通過對聯隊、分隊、班組、個人精準實施分級考核制度,有效地激發了全體干部職工參與勞動競賽的積極性。
各聯隊、基層隊及時對競賽進行階段總結,每月召開評比表彰會,對本隊節能之星、創效之星、安全之星、先進班組等進行表彰頒獎,利用文化墻、黑板報,廣泛宣傳先進人物和突出事跡,提升干部職工榮譽感。用身邊人,身邊事兒,感染帶動干部職工積極參與競賽,投身于保油創效勞動競賽工作熱潮,增強職工隊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強三基、促上產、保油創效”勞動競賽開展以來,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施工現場亮點頻現,生產運行得到及時保障,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通過干部職工共同努力,油服中心2023 年8 ~10月,修井板塊通過干部帶班、優化運行,加開夜班車組等方式,每天施工車組達到50 個以上,市場占有率達到100%,減少外部作業隊伍施工井78 口,按2022 年外部作業單井費用8.04 萬元計算,節約油田作業外委費用630 萬元。東部市場占有率保持100%以后,預計每年減少外委作業井940 口,減少油田作業外委費7550 萬元,增加效益1950 萬元。
生產部門前移到雙河前線基地辦公,通過生產指揮調度系統建立生產異常快速反應協調機制;落實三級值班帶班制度,及時處理現場突發情況,協調施工車輛,落實安全,把控生產節奏,夯實各級生產運行和安全管理責任,確保生產施工安全平穩,優質高效;建立生產部門每日“碰頭”例會制度,構建“大生產”運行機制,及時了解生產信息,化解各班組生產用車矛盾和施工技術難題,優化調整運行節奏,避免人員、裝備出現等停現象,確保施工優質高效。
油服中心正式成立作業搬安隊,在雙河作業隊內部試運行主輔分離試運行。由輔助班組完成設備維保、搬遷、收尾等工作,作業班組從事起下作業,為作業聯隊提供安全、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作業班組安全高效施工,累計完成自主搬上、搬下250 井次,滿足雙河區域70%作業井的搬安施工需求,縮短了作業搬遷準備時間,提升了設備綜合利用率。
競賽期間,油服中心始終以油田生產大局為重,根據生產需要先后組織一廠、二廠及渭北跨區域施工180余井次,在化解區域施工任務不均衡的同時,減少油田外委勞務費用1200 萬元。
各聯隊結合競賽要求,加強重點井夜班生產組織,增開夜班428 次,有效保障A 類井、新投井、高產井及時投產同時,開展小修作業工作量每日寫實工作,將每天工作內容,施工進度、工作成效進行張榜公布,每周一通報,每月一評比,鼓勵先進,鞭策后進。2023年8 月份以來,油服中心作業板塊單車組平均每日起下油管桿數量同比增加12%以上,超額完成勞動競賽目標,平均縮短單井作業周期10 小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維修占產時間,提高了油水井生產時率,為油田圓滿完成全年原油生產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采油維修1 隊在勞動競賽中全面梳理各班組生產經營指標完成情況,結合生產運行日計劃安排表,要求各班組以天為節點,進行工作寫實,更加直觀地反映出全隊各班組日常生產情況,費用指標發生情況;以周為節點,分析各關鍵指標完成情況,結合產值、吊卡周指標線及時主動調整全隊生產節奏;以月為節點分析階段生產經營成效,以班組為要素,圍繞產值、成本、安全、設備等要素開展全方位分析。通過管理看板將二維數據表以趨勢圖的方式呈現,使全體員工更加直觀地看出生產異常波動,進一步激發了各班組職工“爭第一 奪紅旗”的競賽熱情。
維修、代運行等板塊,依托信息化平臺,創新生產組織方式,始終站在甲方視角考慮問題,依托快速搶修工具設備應用推廣,通過超前組織、超前介入、超前準備、超前運行,不斷提升保油創效服務水平。通過“一井一冊”抽油機保養管理制度,為抽油機建立健康檔案等措施,對抽油機檢查、維護、保養等過程進行記錄存檔,對抽油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甲方反饋溝通。通過一系列措施,維修班組將“搶修性維修”變為“預防性保養”,不僅降低了抽油機故障發生率,節約了維修成本,還大大提高油井生產實效,獲得甲方充分肯定,也有效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
活動開展以來,基層班組人員工作狀態、精神狀態方面有了明顯的改善;班組基礎工作水平明顯提高;班組團隊凝聚力明顯增強;職工履職能力顯著提升;先模榜樣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職工們在奉獻中也有了獲得感,體現了“以奮斗者為本” 的價值理念,體現了“為甲方創造價值、為中心創造效益”經營理念,有力助推了“高質量發展,低成本運行”的發展目標,為油田圓滿完成全年生產任務,夯實了基礎。
油服中心把開展的勞動競賽與生產相結合,找準勞動競賽與生產的結合點,引導職工運用智慧和聰明才智,在攻克生產難點、提質增效上下功夫,以達到提高勞動效率和保障服務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