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曉燕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系統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這一學習過程將為學生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幫助數學學困生解決實際問題、克服學習障礙,提高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質量.文章分析了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并提出了創設趣味情境、采用分層教學、開展實踐活動等轉化對策,致力于樹立數學學困生的學習信心,激發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數學學困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原因分析;轉化對策
初中生在日常學習中不僅要掌握數學基礎知識,還要具備較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關鍵時期,如果學生在初中時期沒有形成較好的數學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知識,那么就會逐漸轉變為數學學困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尤其是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教師還要創新教學形式,以激發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困難.同時,數學教師需要特別關注數學學困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幫助數學學困生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數學學困生的進步和發展.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一些初中數學教師仍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傾向于采用灌輸式、“一刀切”的教學法,而忽略了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沒有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這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聽講.這種教學方法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并不適合,這些學生可能會在聽課時遇到問題,但采用灌輸式教學法的教師不會停下來解決他們的問題,而是繼續講解,將完成教學任務作為首要目標.長此以往,問題逐漸堆積,基礎薄弱的學生越來越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于是對數學失去了學習興趣,甚至產生抵觸、厭學心理,最后成為數學學困生.一些教師將精力集中在提高學優生的考試成績上,忽視了數學學困生的學習需求.在作業設計上,一些教師習慣于以中等生的情況為標準來布置作業,導致基礎薄弱的學生在做作業時無從下手,這進一步挫傷了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學習壓力大
首先,在現代社會,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日后成就表現出較高的期望.對于一些學生而言,過高的期望會導致他們在學習中背負較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在學生未達到預想目標時會轉變為沮喪和焦慮情緒.長時間的心理壓力可能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學習興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其次,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學生接觸電子產品的年齡和成本越來越低,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可能會過度使用電子產品,而忽視了日常學習.電子產品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
小學數學的學習基礎會直接影響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成效.一些數學學困生在小學階段就出現了數學基礎不扎實的情況,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不透徹,這導致他們進入初中之后無法將小學知識與初中知識相聯系,不能形成系統的知識架構.此外,相較于小學數學知識,初中數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有所增加,這導致一些學生由小學進入初中后無法適應突然提高的學習強度和學習難度,使數學學困生的人數不斷增加.
(四)學生存在叛逆心理
一些數學學困生在學習中會表現出叛逆心理和負面情緒,持有敵對、無視、冷漠等態度.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一些學生長期以來沒有在父母和教師處獲得足夠的重視,感到被忽視,同時在學習方面沒有得到其他學生和教師的認可.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進而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初中階段正值學生的青春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存在叛逆心理,他們開始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對某些事情有獨立的思考,容易對家長和教師的批評和指責持抗拒的態度.因此,一些學困生常常將叛逆心理和負面情緒表現在學習上,對學習缺乏積極性,難以專注地投入學習活動.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學習,還可能加重他們與教師、父母之間關系的緊張程度.
二、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的必要性
首先,轉化初中數學學困生是初中教學的要求和初中數學教師的責任.初中數學是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特點的學科,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較好的思維能力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新課標提出了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因此,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遵循新課標的要求,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在數學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積極轉化數學學困生,不讓一名學生“掉隊”,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每名學生的后續學習和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其次,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至關重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且應用廣泛的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數學可能更容易讓學生感到難以理解且枯燥乏味.這可能導致一些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不高,遇到不會的問題不愿意主動與教師、同伴溝通,學習成績始終較低.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幫助數學學困生克服學習困難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還能夠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為他們后續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三、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對策
(一)創設趣味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為學困生的原因之一是一些學生對自己學習的目標缺乏清晰明確的認識,且沒有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因此,當面對一些晦澀難懂、抽象的數學知識時,他們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長此以往,他們的數學成績逐漸下降,最終成為數學學困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把教學重點放在傳授多少知識上,而應放在教學方式是否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上,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提高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以“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教學為例,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來激發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加深學生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理解.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1)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能夠在城市地圖上使用坐標系表示建筑物的位置.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引入本節課的主題“平面直角坐標系”,并對其概念進行簡單講解.隨后,教師利用投影儀向學生展示一個簡單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圖,并為學生講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基本組成:“原點是一個特定的點,它的坐標是(0,0).坐標軸有兩個,水平軸叫x軸,垂直軸叫y軸.坐標系的主要作用是表示點的位置,坐標點通常表示為(x,y).”隨后,教師拿出一張城市地圖,向學生提問:“如果我們要在城市中的某個位置建一座大樓,應該如何規劃它的位置呢?”接著,教師在城市地圖上選擇了一些位置,并在平面直角坐標系表示各個位置,如A(3,5),B(2,7)等.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給每個組發一份城市地圖并給出一些坐標.學生需要根據地圖找到坐標所在位置的建筑物,并記錄建筑物的名字和類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使用地圖,還掌握了坐標的相關知識.在課堂教學的最后,教師再次向學生講解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用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在這節課上,數學學困生一改往日的沉悶,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主動參與建筑物的搜尋與記錄任務.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數學學困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提高了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采用分層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分層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減輕學生之間的競爭壓力,對提升數學學困生的自信心有積極作用.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以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進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如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教學方法、作業布置等)設計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幫助數學學困生突破學習難點,從而促進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使他們擺脫學困.
(三)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度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轉變學生角色的方式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主動性.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嘗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活動中,教師不僅可以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能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框架.而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在親身實踐和積極探索中對數學學習產生了興趣,這有助于提高數學學困生的數學學習主動性,進而提高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以“統計調查”的教學為例,教師要教給學生根據相關數據繪制統計表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引導學生根據數據反映的信息得出正確的結論和解決方法.因此,為了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教師設計了一個名為“你喜歡的音樂類型”統計調查實踐活動.通過參與這個活動,學生能學會設計調查問卷、分析數據、根據數據得出結論、繪制多種統計圖的方法.
首先,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設計一份關于音樂的調查問卷,調查問題可以是“你最喜歡的音樂類型是什么?”“你最近聽的音樂是什么類型的?”等.各小組需要利用課余時間對全校學生進行調查.在調查階段結束后,各小組學生需要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歸納,并得出結論,然后根據相關數據繪制多種統計圖,如柱狀圖、扇形圖等.各小組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深入討論.將實踐活動融入數學課堂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數學學困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讓學生在實踐中對課堂理論進行印證,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應用,同時讓數學學困生主動參與實踐活動,進一步提高數學學困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降低數學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排斥.
結 語
綜上所述,數學學科是初中教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培養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重視數學學困生的轉化,通過創設趣味情境、采用分層教學、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激發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鞏固數學學困生的數學基礎,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實現對數學學困生的轉化.
【參考文獻】
[1]何新云.讓“學困生”遠離“被遺忘的角落”:芻議初中數學“學困生”的主觀成因與轉化對策[J].文理導航(中旬),2017(3):17.
[2]王思洛.淺談新課改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J].高考(綜合版),2014(1):55.
[3]梁應龍.淺論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22(7):130-132.
[4]譚萱,黎波.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學困生分層輔導教學策略研究[J].內江科技,2022(10):45-46,25.
[5]吳友華.初中數學學困生學業情緒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4):75-76.
[6]王琳.關于初中數學學困生學業情緒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考試周刊,2019(87):102,104.
[7]王婷.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1):232-233.
[8]喻貞貞.初一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應對策略[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17):92-94.
[9]林麗麗.微課助力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的問題和對策[J].考試周刊,2019(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