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兩個大局”,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向全黨同志鄭重提出“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新要求,這“三個務必”是我們黨歷經百年奮斗歷程概括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是對黨治國理政思想理論的創新發展,是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對全黨的政治要求和諄諄告誡。“三個務必”的提出,充分體現了百年大黨強烈的歷史自覺、責任擔當和高度的政治清醒、憂患意識,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自警自勵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務實的政治品格,是我們黨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順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保證。作為一名民族工作戰線黨員領導干部,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必須深刻理解領會“三個務必”的重要內涵,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定信心、埋頭苦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力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1949 年3 月,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面勝利的重要關頭,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要加強黨的思想建設,防止居功自傲和資產階級思想侵蝕黨的隊伍,號召全黨同志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兩個務必”為我們黨從革命戰爭階段轉入執政建設階段進行了必要的思想準備。走過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帶領人民完成了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到關鍵時期。置身新的歷史方位,我們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任務比過去更加繁重;我們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紀疫情與經濟下行相互交織,環境比過去更加復雜;干部隊伍建設成效巨大、特別是年輕干部快速成長,但是一些干部能力不足、作風不優的種種問題仍然存在;反腐敗斗爭雖然取得壓倒性勝利,但鏟除腐敗滋生土壤的任務依然艱巨。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務必”告誡全黨,擲地有聲,振聾發聵,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我們要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準確把握歷史方位,深刻領會“三個務必”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真正將其作為前進路上的“指南針”、攻堅克難的“金鑰匙”、拒腐防變永葆黨政治本色的“護身符”。
《共產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座右銘。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百年奮斗歷程中,黨始終踐行這一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取得了“兩大奇跡”,完成了“三件大事”,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黨正帶領全國人民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就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使命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求我們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求我們在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各項任務的基礎上,接續奮斗,永不停歇,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就是要求我們敢于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既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也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而要走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就是要求我們牢記“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實施好差別化的區域支持政策,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現各族群眾共同富裕;就是要求我們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團結帶領各族群眾朝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一起來想、一起來干。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兩個務必”精神內核的歸納與凝練、傳承與發揚。74年前,面對即將奪取全國勝利后更艱苦更繁重更充滿風險挑戰的新中國建設任務,毛澤東同志以“兩個務必”告誡全黨,這是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興衰規律的深刻借鑒,是對我們黨28年艱苦卓絕斗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經驗與教訓的深刻總結,是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如何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思考,是對當時黨內一定程度出現的驕傲自滿、貪圖享樂、放棄斗爭等思想的深刻洞察,體現了我們黨在勝利和成功面前所具有的高度清醒,蘊含了我們黨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自我剖析勇于自我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基因。回顧建黨百年、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歷程,實踐反復證明,什么時候我們堅持做到“兩個務必”,黨的事業就會順利推進;什么時候我們放松放棄“兩個務必”,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損失。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懷揣著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優異成績單,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及時發出了“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告誡,警示全黨要始終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自覺,絕不能在勝利面前驕傲自滿、止步不前,絕不能在成就面前心浮氣躁、肆意妄為,絕不能在美好生活面前貪圖安逸、私欲膨脹。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永葆黨的政治本色,在新征程中始終保持清醒,牢記“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依靠百年大黨的特有品質,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走好新的趕考之路。要謙虛為人,記住“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不自滿、不自大,善于取長補短、揚長避短;要謹慎為事,對待前進道路上的各種矛盾問題,始終以一種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科學論證,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防止出現顛覆性錯誤;要艱苦為本,深刻理解“成由節儉敗由奢”的古訓,保持中華民族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要奮斗為常,把攻堅克難、奮發有為作為一種常態,靠奮斗不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面臨著極其嚴峻而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正所謂“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地區性沖突持續,世界不確定性增加。從國內看,黨和國家事業雖然取得舉世矚目成就,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意識形態領域還存在不少挑戰,民生領域還存在不少難題,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斗爭本領不強,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任務依然艱巨。回首黨的百年歷程,我們黨依靠堅持不懈的斗爭奪取了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維護了國家主權利益、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艘巍巍巨輪行穩致遠。面對新征程新使命,我們也只有依靠斗爭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成功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提出“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新要求。務必敢于斗爭,就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培養、增強斗爭精神,在同西方敵對勢力的斗爭中不信邪、不怕鬼,在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等一些核心利益上決不妥協、決不放棄,增強中國人的骨氣、底氣、正氣、志氣;就是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加強干部斗爭精神養成,同黨內一切腐敗現象、歪風邪氣作堅決斗爭。務必善于斗爭,就是要區分國際和國內、原則性和非原則性、長期和短期斗爭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斗爭策略;就是要加強對干部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增強干部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提高斗爭本領,積累斗爭經驗,在斗爭中不斷成長;就是要科學研判當前民族工作形勢,積極防范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北疆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長廊,營造民族和睦、社會和諧的良好環境,通過斗爭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光輝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