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風雷 程江慧 張璐(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針灸理療科)
兩千多年來,針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并逐漸傳播到世界。針灸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具有簡便廉驗、綠色無創的優勢,國家也在大力提倡各級醫院使用非藥物療法。隨著選擇針灸的患者越來越多,關于針灸治療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項就越需要牢記。
(1)患者要到正規的醫院選擇專業的針灸醫生進行治療,作為一種侵入治療,針灸需要有專業素養的針灸師來進行操作。
(2)《黃帝內經》云:“九針上應天地四時陰陽”,針灸應選擇晴朗的天氣,不建議陰天進行。陰雨天時,空氣中的濕氣比較重,又比較陰冷,人體衛氣偏虛,此時進行針灸治療,濕氣和寒氣有可能乘虛進入人體,加重寒濕的癥狀以及患者原有的疾病,甚至出現骨關節疼痛等不良反應。
(3)保持良好的情緒和身體狀態,注意休息,不要熬夜;“灸調陰陽針調氣”,情緒穩定,避免過勞,使氣血陰陽處于平和狀態,有利于針灸發揮調節作用。
(4)不宜空腹或饑餓。饑餓狀態“胃氣虛”“營衛匱乏”,使針灸不能通過營衛發揮調節機體作用。因此針灸前一定要吃點面包或喝點米湯等。但如果過于“飽腹”或飲酒,則不建議立即進行針灸。
(5)孕婦,患有出血性疾病、皮膚感染、腫瘤、全身性皮膚疾病的患者,應提前預約專業的針灸醫生咨詢,再做進一步的治療。
(1)醫生需要做好與患者的溝通工作,解除患者思想顧慮,拋去恐懼心理,放下包袱,積極配合治療。
(2)選擇合適的體位,無特殊要求盡量不要更換,以免引起斷針、彎針等。同時患者切忌自行觸摸已經消毒的穴位和針身,以防感染。
(3)患者如需加蓋毛巾被,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免將針壓入機體深層,造成不良后果。
(4)保持安靜,患者不要與其他患者或醫護人員交談,喧嘩。氣血專注,有利于針灸發揮作用,如果患者在針刺過程中怕痛,可以選擇咳嗽緩解。
(5)針刺過程中出現頭暈、惡心、胸悶等不適癥狀時,應與醫生溝通,不要自行拔針或轉動身體。
(1)注意保暖,不宜吹空調。針灸后身體毛孔處于開闔狀態,尤其是針灸的部位,如果吹空調,容易讓風寒之氣進入身體,會引起頭痛,身體沉重乏力,四肢酸痛等癥狀。
(2)咨詢醫生是否需要配合其它治療方法,是否用中藥、按摩來加強療效。
(3)控制飲食,忌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針灸之后不易立即進行洗浴或冷水浴,12小時以后再咨詢醫生是否可以洗澡,如洗澡以溫水舒適為宜。
(5)除配合醫生醫囑之外,不要立馬進行大幅度或過勞的運動和工作,盡量保持休息狀態,使氣血百脈正常運行,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