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鮮艷 商艷萍(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飲食習性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同時患糖尿病的人數不斷增多。糖尿病對人們生命健康構成的威脅較大,極易引發諸多并發癥,如腦梗死,一旦患上這兩種病癥,患者所面臨的致殘、致死率均會升高。此類患者的居家干預就顯得十分重要。
患者需注意合理用藥。定期監測自身血糖,及時調節藥物劑量,了解每種胰島素對應的使用特征、注射部位等。多學習自我注射胰島素的方法,注意不可在同一處多次注射,以免出現皮下硬結等不利情況,影響胰島素吸收。切忌不能私自增減藥量。力爭做到科學用藥,若是服用磺脲類藥物,需在飯前半小時左右服用;雙胍類藥物應在飯后半小時服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則應同餐共服。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飲食和運動療法是最基本的,而腦梗死病患多半臥床,運動量少,需降低其攝取的總熱量,定時定量提供食物,以免出現餐后高血糖或空腹低血糖等情況。部分腦梗死患者需長期臥床,易出現便秘。為此所提供的食物中,應滿足低脂、低糖、高纖維、高維生素等基本要求。針對存在輕度吞咽困難者,應為其提供糊狀食品,避開湯類以及干硬食品,并控制好進餐速度,不可過快。針對存在意識障礙或吞咽困難者,需借助胃管提供流食,確保機體能夠攝取充足熱量,以免出現代謝紊亂等。
適量運動不僅有助于減肥,還能提升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進而能夠更為充分的利用血糖,提升心肺能力,有效規避各種并發癥。病患每天都應該堅持運動,但要將運動時長、運動量做好調控,使其基本保持一致。運動時間盡量選擇在餐后1 小時,由于此時機體血糖較高,基本不會出現低血糖。可行的運動方式有散步、做操等。不要在空腹時運動,若病患習慣晨起運動,也要適量進食方可運動。
重視血糖監測,特別是使用胰島素或長效磺脲類藥物者,要做好低血糖的預防。每天監測4 次血糖,一旦出現低血糖,可食用少量甜食、含糖飲品,如遇特殊情況,需馬上到醫院就診。
考慮到患者絕大多數都臥床,肢體活動嚴重受限,存在大小便失禁等情況,且血糖較高,極易出現感染。因而需重視皮膚和口腔的干預,家屬應勤換洗床單、被褥,保持干凈整潔,勤協助患者翻身,勤扣背。對于意識清醒者,家屬應協助病患做一些肢體的主動訓練,促使下肢血循環變快,避免出現深靜脈血栓、糖尿病足等不利情況。
患者必須克服緊張等負面心理,使情緒時刻保持穩定,對生活充滿憧憬。
在思想方面要摒棄消極、抵觸等負面情緒,家屬要督促患者遵守既定的干預計劃,樹立起同病癥斗爭的決心和信心;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愛,讓其從家庭中感受到關愛,在家屬的協助之下共同對抗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