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日月開新元,天地又一春。
伴隨著2023年的新年曙光,在賽力斯鳳凰智慧工廠,機械臂旋轉揮舞,一輛輛中高端新能源智能電動汽車順利下線,彰顯出“重慶智造”的無限潛力;在重慶團結村車站,一趟趟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滿載貨物駛向遠方,由此通江達海、擁抱世界;在渝中區解放碑商圈,游客開啟“逛吃”模式,消費市場重燃活力;在豐都縣三建鄉,村民們早起忙碌,上萬畝閑置土地、林地早已變身雷竹筍、脆李、檸檬、冷水魚種養殖基地,處處孕育著生機……眺望巴渝大地,萬象更新,生機蓬勃。
新的一年蘊藏著新的機遇,帶來新的希望,更呼喚新的作為。2023年是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著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慶實踐的起步之年。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需要對理念、方法、機制進行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性變革,以創新決勝未來。
創新理念,沖破思維束縛。思想先行天地闊,理念一變境界寬。理念創新是工作創新的前提。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要謀求新發展,切莫“穿新鞋走老路”,而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沖破因循守舊的條條、破除慣性思維的框框、擺脫墨守成規的約束。在新時代新征程建設新重慶,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亟須創新五種思維。樹立整體智治思維,一體化推進工作,更好地運用數字技術,不斷推動治理、服務、發展現代化。樹立聚焦特色思維,立足自身稟賦、條件、優勢,加快形成一批有辨識度、有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樹立抓綱帶目思維,要善于牽住“牛鼻子”,形成“一子落而滿盤皆活”局面。樹立閉環落實思維,形成工作閉環,確保說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樹立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思維,正確把握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以政府有為促進市場有效、企業有利、社會有序、百姓受益。
創新方法,提高能力水平。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創新是工作創新的關鍵。要將新重慶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既要靠苦干實干,更要靠會干巧干。在新時代新征程建設新重慶,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亟須創新五種方法。注重對標對表、實干爭先,既要“上接天線”,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又要“下接地氣”,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聯系實際開展工作,還要“左顧右盼”,對標先行兄弟省市,借鑒好經驗、好做法。注重問題導向、改革破題,實行清單化、項目化管理,把一張張“問題清單”轉變為“成效清單”。注重細化量化、層層放大,對照目標任務,明確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建立工作臺賬,細化責任清單,把工作抓細抓實。注重專班推進、高效協同,強化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跨業務的高效協同。注重持續改進、迭代升級,及時總結經驗、反饋效果,邊做邊完善,形成“滾雪球”效應。
創新機制,激發發展活力。機制是管全局、管長遠的根本所在。機制創新是工作創新的保障。在新時代新征程建設新重慶,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亟須創新五種機制。建立完善工作推進落實機制,構建體系化、全貫通、可衡量、閉環式的長效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有效運轉。建立完善爭先創優、賽馬比拼機制,推動形成比學趕超良好氛圍,主動變任務壓力為工作動力,用創造性張力激發團隊戰斗力和各方面活力。建立完善常態化“三服務”機制,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高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水平。建立完善領導班子運行評估和群眾口碑評價機制,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和工作導向,以群眾評價、群眾監督促進工作創新和落實。建立完善案例復盤機制,鼓勵各地各部門敢想敢干、創新探索,對成功經驗特別是創造性做法做好總結、大力推廣;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復盤,以案促改,引以為鑒,不斷提升干部抓發展防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