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吾
市委六屆二次全會是在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重慶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是全會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科學明確了我市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路線圖、任務書,系統謀劃了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的宏偉藍圖,充分體現了市委堅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重慶實踐的堅定政治立場,對于激勵和動員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新時代新征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而團結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決定》具有四個鮮明特點。一是全面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精神。《決定》全篇貫穿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鮮明政治立場,注重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到謀劃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各領域,確保“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二是持續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貫通起來,一體學習、一體貫徹、一體落實,確保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重慶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三是對未來五年重慶發展部署進行迭代升級。在深刻領會把握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基礎上,銜接落實和繼承提升市第六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結合新形勢新任務,謀劃提出務實管用的新思路新舉措,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與時俱進譜新篇。四是聚焦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主動把全市工作放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來謀劃,堅持系統觀念,發揮特色優勢,聚焦解決我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聚焦人民群眾新期待,既全面謀劃部署,又突出牽一發動全身的工作,切實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轉化為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有形載體和有效抓手,創造性抓好中央宏觀層面的重大決策部署在市域中觀承接和基層微觀落地。
《決定》突出“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主題主線。這一主題主線,符合中央精神,體現重慶特色,鮮明響亮、振奮人心,展現了以新迎新、革新立新的嶄新面貌。一是“新”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上取得的新成效。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重慶發展,對重慶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我們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實現“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為我們提供了政治指引、根本遵循、動力之源。結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對總書記殷殷囑托的認識也要不斷深化。比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等方面,黨的二十大精神都賦予了新的內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在思想上不斷深化新的認識,在實踐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果,進一步把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二是“新”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作出的新貢獻。黨的二十大立足新時代新征程的歷史方位,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重慶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是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共建“一帶一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戰略疊加,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中央對重慶的定位,我市歷次黨代會明確的發展定位,也是與時俱進、迭代完善的。這要求我們,把全市工作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來謀劃和推進,勇擔時代重任,發揮重慶優勢,努力在西部地區現代化進程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三是“新”在國家高質量發展版圖中爭創的新地位。當前,全國各省區市都在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力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千帆競發、爭先恐后。當前,重慶的首要任務還是發展。這要求我們,乘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股東風,奮發有為、迎頭趕上,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努力成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內陸省份改革開放探路先鋒,提升重慶對全國發展大局的貢獻度。四是“新”在人民群眾對更加幸福美好生活有實實在在的新感受。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歸根到底是要讓3400萬巴渝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這要求我們,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回應好群眾的新需求新期盼,在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認同感。五是“新”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展現的新氣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實現新作為、展現新氣象,關鍵在黨。重慶是一塊英雄的土地,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這要求我們,推進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市域實踐,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增強干部面向現代化、適應現代化、引領現代化的能力,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重慶篇章。
準確領會把握《決定》主要內容、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決定》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目標,緊扣國家所需、重慶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提出目標任務、重大舉措、組織保障“三位一體”框架體系,更好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重慶開花結果。一是關于目標任務。《決定》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報告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最新部署要求,在銜接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的“六個顯著提升”基礎上,對今后五年發展目標作了進一步優化完善,提出了能量化、群眾可感知的目標,體現了在新征程上奮力趕超的目標導向,體現了一以貫之與改革創新相統一,有利于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經濟實力方面,提出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邁過4萬億元、12萬元大關,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8%,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工業增加值增速,進出口總額突破1.1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在西部前列等目標,既找準了“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又體現了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要求。科教實力方面,提出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實現雙倍增、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50%,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和教育綜合實力處于中西部前列等目標,突顯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地位。城市綜合實力方面,提出城鎮化率達到75%,西部金融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等目標,彰顯了重慶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的使命擔當。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方面,提出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38天左右、長江干流水質穩定保持Ⅱ類、碳達峰碳中和實現階段性目標等目標,展示了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鮮明態度。社會治理水平方面,突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民主法治建設等方面的目標,推動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走在西部前列,貫徹了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的要求。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統籌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提出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收入增長高于經濟增長,實現年集體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的“空殼村”清零等目標,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二是關于重大舉措。《決定》圍繞建設現代化新重慶提出19條重大舉措,突出抓綱帶目開展工作,系統謀劃重大舉措、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工作機制,其中把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建設、推動國資國企和民營經濟發展、推進數字化變革、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等內容進行專章部署,契合重慶市情實際和發展階段性特征,體現了抓關鍵、補短板、防風險的戰略考量,真正把全市各項工作的四梁八柱搭建起來,有利于把特色變成優勢、把優勢變成勝勢,加快形成一批有辨識度、有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三是關于組織保障。《決定》提出,建立健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長效機制,從持續抓好學習宣傳、建立全面落實機制、大興團結奮斗實干爭先之風等方面作出部署,確保黨的二十大目標任務落地落實。把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的宏偉目標變成現實藍圖,要求我們以科學理念方法和有效機制載體抓好落實,通過創新理念,樹立整體智治、聚焦特色、抓綱帶目、閉環落實和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等思維,結合實際創造性推動工作;通過創新方法,注重對標對表、實干爭先,注重問題導向、改革破題,注重細化量化、層層放大,注重專班推進、高效協同,注重持續改進、迭代升級,推動各項任務精準落實;通過創新機制,構建體系化、全貫通、可衡量、閉環式的長效機制,充分激發干部群眾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爭創在全國叫得響的亮點,實現在追趕中發展、在跨越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