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濤
(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晉城高速公路分公司,山西 晉城 048000)
近年來,山西省高速公路按照“體系化布局、專業化經營、品牌化建設、市場化推進、融合化發展”整體布局,加快推進多元籌資、分級負責、風險可控的路域經濟發展路徑。按照“數字中國”“交通強國”戰略部署,高位推動數字經濟、交通行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建立路域經濟發展“旬報告、月統計、季評比、年兌現”考核評價體系和管理要精細、職責要清晰、運轉要高效的模塊化管理體系。
分步推進高清視頻、氣象監測和事件監測覆蓋,加快視頻上云省級平臺建設、服務區視頻接入、收費站出口計重治超設備改造進度,優化TIMS事件系統,推廣“晉e行”App,保障出行服務便捷高效[1]。一是監測平臺添新翼。為進一步鞏固“兩客一危一重”動態監測平臺監管成果,針對特長隧道北斗信號無法覆蓋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不斷探索創新,于2022年2月成功上線運行了“隧道安全通行預警系統”,已初步實現對重點車輛全程動態監控預警功能[2]。二是治超新技術先行先試,將現有激光輪軸識別器與小黃人動態檢測技術、靜態稱重臺技術進行巧妙融合,精準提取車輛的車型、車牌、重量、外廓及車輛輪軸,識別準確率由99.91%提升至100.0%,實現更便捷、更有效的超限超載治理的智能化管控[3]。
加快推進聯網收費集中監控,全面落實養護定額管理,擴大大宗物資集采范圍,保障降本增效取得實效。全面總結稽核創新成效,充分適應智慧稽核轉型需求,不斷提升稽核管理工作質量[4]。一是健全創新稽核體系。以制度為依托,建立了“一個重點”“五個嚴查”“四個針對”工作機制。二是打通數據稽核質效。堅持數據賦能,重點對逃漏費車輛特點進行分析、歸類,使專項稽核數據呈現數字化、列表化[5]。三是稽核突破崗位限制,建立由收費機電部牽頭,各收費站配合,收費站專職稽核人員為主,監控員、票證員、收費班長為輔的稽核隊伍,最大限度提升稽核效能[6]。
為實現主強輔優目標,山西省高速公路以“四個聚焦”全方位推動路域經濟發展。
(1)聚焦服務區經濟發展,著力提升服務區經營效益。積極打造服務區農優特色專區,重點打造4個山西名特優精品展銷中心;進一步提升服務區租賃收益,實現服務區油品和非油品租賃收益提高30%;持續推進“服務區+”融合發展,推動交旅融合項目前期工作完成;著力推動服務區建設運營,確保龍城服務區年內建成運營;積極推動新建服務區投入運營,做好服務區運營相關工作。
(2)聚焦新能源開發利用,加快激活新能源經濟見效。積極開展光伏項目,打造一批新能源發展示范項目;持續推進加氣站建設,新建服務區2座加氣站年內開通運營,力爭晉城服務(停車)區新型加氣站年內建設完成;積極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年內新建新型換電站。
(3)聚焦高速公路附屬新業務,深挖廣告及附屬設施潛能。大力推進沿線廣告業務,多措并舉推進廣告業務實現利益最大化;深挖通信資源租賃業務,力爭通信管廊租賃業務同比增長10%,管廊閑置率下降5%。
(4)聚焦交通地產新業態,加速交通地產開發與經營。建設一流的中小產業園區;積極推進閑置土地、房屋租賃,拿出具體解決措施,最大效益盤活閑置土地和房屋。
深耕主責主業,樹立行業標桿,堅持把工作目標化為具體行動,緊盯年度任務目標,不斷從引車上路、稽核治逃等方面全面發力,努力提升通行費營業收入,持續保持通行費打逃堵漏高壓態勢,強化與并行干線公路的施工組織計劃,優化快速清障救援,減少交通管制,保障通行費收入穩步增長。截至2022年6月,通行費收入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0.96%。持續厚植輔業,多元協同發展。重點聚焦目前轄區沿線已經擁有的優勢資源,鞏固提升現有路域經濟收入保障。持續運用好自有人員和設備效能,提升自主清障救援服務能力和服務處置效率,不斷鞏固擴大通信管道租賃收入保障,以全省通信系統改造為契機,加強通信管道租賃業務,2022年已完成各項路域經濟開發收入共計70.25萬元,營業實績能力穩步提升。以收費站聯合為紐帶,以“聯抓共管、聯合共治、聯動共享”新模式為抓手,由支部牽頭,結合三方工作職能,采取了“線上線下監管模式”“錯時巡邏制度”等一系列常態化工作措施,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做到共同維護所轄路段的安全、暢通,在路網運行管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利用多方資源齊抓共管,增進和密切了“一路三方”關系,形成了“大聯通、大融合”的格局[7]。
通過管理賦能、創新突破,持續釋放經營潛力,提高經營質效。一要狠抓信息化建設不松勁,準確把握“流程管控、數智支撐”核心要義,持續推進管理系統建設、持續推進數據標準建設、持續推進自主產品輸出。二要狠抓科技創新不松勁,加快完善固廢資源化應用標準體系,深入實施“施工工藝標準化”專項行動,不斷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持續釋放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三要狠抓資產集中管理不松勁,規范資產管理、加強集中管控、提高資產周轉利用率,減少重復投入,逐步實現“輕資產”運行。四要狠抓服務區提檔升級不松勁,嚴格落實服務區提質升級三年行動,確保“三站”高標準建設,按期投入運營;加強高速公路服務區危化品車輛管理,堅決杜絕發生危化品泄漏等安全事故[8]。
持續聚焦“六新”發展,依托交通主業,有效發揮現有產業集群屬性優勢,數字化交通產業要錨定目標,深化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持續深耕五大業態,大力發展產教融合。固廢資源化利用產業要加快山西固廢資源利用交通科技園建設,力爭年內實現投產達效;加快碳交易平臺建設,力爭年內實現線上交易。光伏發電產業要加快推進以光伏發電為基礎的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前伸”和“后延”,打造“光伏+購售電+清潔能源供暖+節能改造”的能源產業新結構。交通綠化苗木產業在做好做強公路綠化、城市園林景觀施工的同時,進一步加快“中國北方交通花木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形成品牌效應,搶占市場高地,打造交通生態綠化產業綜合示范區[9]。
一是積極對接執法部門。充分溝通研討,統籌制定了《業務協作方案》《聯席會議制度》等新機制,為努力構建“一路三方”奠定基礎。二是先后組織召開春運、全國兩會、冬奧會期間高速公路安全保障工作路警協同共治座談會,進一步提高了重要節點安全保暢工作效率。三是高效啟動“一路三方”約談程序,形成了強有力的震懾作用[10]。
7.2.1 安全方面
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切實做好服務區危化品車輛停放巡查管控,全面抓好汛期運營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主要在應急體系完善、危大工程智能化、風險管控責任等方面落實[11]。
(1)健全完善“1+N”式應急預案體系,采用桌面推演與實戰演練等多種形式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完善物資儲備,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租購結合、規模適當”的原則,繼續推進物資裝備儲備體系建設工作;組建救援隊伍,按照集團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統一規劃,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建設方案,配備必要救援物資和設備[12]。
(2)大力推進“互聯網+安全”管理模式,全面推廣“施工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統”和“平安交通安全管理系統”,實現安全智能化管理。按照《安全防護的標準化圖冊》,積極推行安全設施報驗程序,未經驗收合格不得開始下道的工序[13]。
(3)編制和審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根據報告確定的風險等級,進一步明確不同等級風險的管控責任分工,完善監控預警、風險告知、教育培訓等工作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管控措施,實施分級管控[14]。工程建設領域,通過在作業現場設置明顯的公告提醒等信息告知從業人員和外來人員;加強對隧道、橋梁、高邊坡、深基坑等重大安全風險的監測和預警,不斷改進管控措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15]。
7.2.2 環保方面
主要包括環保設施的標準化、環保責任的落實、環保方案的執行、環保監測的覆蓋四個方面。
(1)結合項目實際,制定環保設施標準,強化監督檢查,建立考核機制,逐步形成管理制度、人員配備、現場施工、程序控制標準化的體系和方法,確保環保設施標準化有效推行,進一步提升環保管理水平。做到施工重點區域周邊全圍擋,物料堆放、工地裸土全覆蓋,施工便道、場站全硬化,出入車輛全清洗,渣土車輛全密閉[16]。
(2)運營各駐地落實各自環保責任。并采取定期不定期、專項環保檢查相結合的檢查模式,開展環保隱患排查,整改不力的要嚴肅追責。
(3)嚴格審查環保水保方案的編制、審核、審批、論證程序,重點抓好方案的執行落實,通過開展方案落實專項行動,明確行動工作的重點,嚴肅問責追責,倒逼方案執行見實效[17]。
(4)踐行綠色施工,采用環保設施監管云平臺依托創新的物聯網技術,結合傳感器技術,建立施工揚塵、噪聲監測、監視及管控系統,拌和樓、裝料斗及溢料斗實現全封閉,粉塵實現全收集[18]。實時采集監控施工現場氣體、粉塵濃度數據,及時發現環保治理設施、設備等異常工作情況,實時調整施工現場運行作業狀態,實現環保防治目標[19]。
緊抓制度管理化、制度流程化的思路,全面提高制度建設質量,著力落實制度,提升專項活動。結合年度工作重點任務,堅持“考勤+業績+專項”三位一體考核原則,梳理優化了年度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將運營管理與績效緊密掛鉤,促進制度建設和管理效能融合。同時,借助制度管理系統平臺,啟用了公路運營制度管理庫,上傳現行有效制度文件,方便員工學習、查找公司規章制度,促進各項制度規范和流程認真貫徹執行,加快了公司制度建設進度,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圍繞政策抓落實,收集學習相關政策法規,把握政策機遇,主動尋求政策支持。著力培育人才抓落實,堅持引育并重,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夯實路域經濟發展人才基礎。要創新機制抓落實,加強頂層設計,為發展路域經濟畫好“路線圖”。優化產業布局,為發展路域經濟配好“指南針”。做好項目儲備,為發展路域經濟建好“彈藥庫”。推動產業創新,為發展路域經濟提供“新引擎”。培育核心品牌,為發展路域經濟打造“金招牌”。精準發力、統籌謀劃、精細管理、狠抓落實,堅持高位推進、集聚資源要素。建立完善“集團公司統一領導、經營主體主動謀劃、職能部門組織協調、參與各方高效協同、充分競爭優勝劣汰”工作機制。
綜上所述,山西省高速公路通過開展路域環境綜合整治,以需求導向帶動成果建設應用,科學規劃養護資金投入,加快路橋隧定期檢測評定,加速服務區提質升級改造,打造精細化養護示范路段,保障路況水平逐步提升,夯實感知設備、通信設備、計算設備等交通數字化底座,進一步推進山西省共建共治共享的一體化高速路網運營管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