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濤
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1340
水利水電工程是關乎民生的重大工程項目之一,國家在這個領域中的發展也是為了提高國家的建設實力,解決更多的能源問題,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安全管理是水利水電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向之一[1]。在水利水電工程規模擴大的同時也給安全管理帶來了更多的難題,這就需要相關企業針對施工安全管理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找到更好的解決措施。并將其切實的貫徹實施,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為施工人員創造一個安全的施工環境,促進水利水電工程的有序發展,并未其勾畫出一幅更美好的藍圖。
安全管理是水利水電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難度大,為其施工過程增添了很多安全隱患,這就需要施工企業時刻注意工程的發展動向,并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以便提高施工的安全水平。首先,為了提高施工單位對安全施工的重視度,政府已經出臺了關于水利水電工程安全施工的法律法規。相關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等,相關法規如《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等等。這諸多的法律法規就是為了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過程進行明確的約束,讓其按照相關的條文內容進行施工,否則會受到法律法規的懲處[2]。其次,針對水利水電行業自身也制定了相應的安全管理規范,這既是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也是為了切實的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將安全管理措施進行貫徹實施,推動水利水電的安全生產。從以上兩方面就可以看出,水利水電工程對安全管理的重視度。即使是這樣,在施工過程中還依然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影響施工的順利開展,不利于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因此,在安全管理上,既要重視政策的提出,更要重視實事求是。從施工的具體環節出發,將安全管理暴露的問題進行一一的分析,進而實現安全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推動施工安全的順利開展,推動工程項目的健康發展。
外部環境因素是水利水電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一個不可控的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分為兩方面,其一是施工環境因素,其二是天氣條件因素。首先,施工環境因素。一旦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在環境條件較差的地方施工,就會增加施工的風險,降低施工安全性。如在地質災害較易發生的地段,或者是在隧道里,這些地段都不利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施工,并會給安全施工提高一定程度的難度。其次,天氣條件因素。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特殊性,天氣條件對其影響甚大,尤其是惡劣天氣。惡劣天氣不僅會耽誤施工進度,還會增加河流的水量,增加施工過程的安全隱患。可見,不論是施工環境還是天氣條件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影響都是重大的。施工企業在施工時必須要加以重視,將更多、更完整的安全措施進行提出,促進安全施工的順利發展。
人是工程施工的主體,水利水電項目的施工過程同時也離不開人的參與。從基層的施工人員到上層的管理人員,人是施工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人為因素也是不可小覷的。從基層人員出發,在施工過程中,基層人員不重視施工的安全性,對自己的行為沒有進行有效的約束和控制,就會導致一些安全事故發生。如施工人員之間發生口角,甚至是打架斗毆。另外,施工人員不重視自身的施工動作規范以及安全保護措施,這也是導致發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如高空墜落的等等[3]。從管理人員出發,管理人員沒有切實的發揮管理的作用,對現場施工沒有進行良好的安全管理,對施工人員的大意施工視若無睹,沒有進行及時的阻止,這也是增大施工風險的一大原因。可見,施工人員也好,管理人員也罷,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施工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他們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在施工現場進行良好的自我約束以及管控,才能推動施工現象安全有序的進行,保證整個施工過程安全發展。
材料設備是除了人員意外在工程施工中的兩大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安全管理中,還要考慮材料設備因素。材料包含施工材料以及安全防護材料。對于施工材料來說,施工材料不能符合施工要求,就會導致施工質量出現偏差。一旦施工質量出現問題,勢必會釀成大錯造成更大的安全隱患。另外,安全防護材料更會直接影響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安全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材料管理的輔助作用,避免因材料質量問題出現安全事故,造成沒必要的人員傷亡,對工程建設產生不良影響。對于施工設備來說,施工設備的操作和管理都需要專業的人士進行。只有專業人士才能更好的操控施工設備,使其在工作時間內盡可能的減少危險的發生。這需要專業人士多年的從業經驗,以及對施工現場的熟悉程度。與此同時,對于施工設備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好日常的設備維護,才能避免故障的出現,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風險,推動安全施工。
從水利水電施工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不難看出人員的安全意識是影響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企業要真對人員的安全意識進行培養。首先,施工企業要充分利用崗前培訓,將更多的安全內容進行人員培訓。讓施工人員或者管理人員都要充分的意識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另外,借助培訓之際,企業還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的培訓,進而讓施工人員能在施工的過程中更好的規范自己的動作和行為,避免危險事件的發生。其次,企業還要動員企業員工開展思想動員活動。從其思想上進行提升,將安全施工理念灌入,讓員工的安全意識加強。針對這一點,企業需要加強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以及現場的隨機應變能力。從安全防范意識上看,員工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不能忽略任何的防護環節,以此來有效的保護自身安全。從隨機應變能力上看,員工要在施工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判斷能力,針對一些突發事故要進行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并對其中的隱患有所了解。這樣就能讓員工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并更加重視其發展,提高員工的隨機應變能力[4]。從崗前培訓和思想動員開展對企業人員安全意識的有效培養。在意識的帶動下,就能有效的保障人員在施工現場的安全,進而將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切實的推進,促進水利水電的安全施工。
制度管理是安全管理的一方面,利用制度管理的約束性,將安全管理措施進行切實的實施,促進安全管理的有效開展。在制度管理中,既要規范施工方法,也要規范施工流程,還要規范施工管理。從施工方法上,利用制度建設將人員施工的行為動作進行規范,讓其不能做出規范范圍以外的事情,進而避免一些小事故的發生。另外,利用制度建設強化人員的安全意識,從對人員的實際施工出發,將施工過程中每一個小細節進行規范,讓施工人員執行,否則就要給予施工人員一定程度的懲處[5]。如要求施工人員進入到施工現場必須穿戴齊全安全防護措施,同時針對一些危險區域要設置相應的警示標志等等。從這些方面約束施工人員的行徑,讓他們做出更有利于安全管理的事情,進而推動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從施工流程上,針對安全管理要將整個施工流程進行梳理,以免發生一些施工沖突。這不僅不利于施工的有序運行,也不利于施工的安全生產。因此,作為施工流程的設計者,要將各種施工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避免因施工交叉而導致一些危險的事情出現,造成人員傷亡。從施工管理上,制度建設要對管理進行切實的說明,從崗位職責以及人員分配上都要進行明確的說明。將安全管理工作滲入到各個部門的工作開展中,進而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利用明確的責任劃分,將更多的管理人員的職責進行確立,從而激發其工作積極性,為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可見,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利用制度建設的約束力,提高施工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另一方面,利用制度建設的責任劃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力,將安全管理滲透到施工的各個環節中。以小見大,從而突出安全管理的切實實施。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僅要有培訓機制和制度建設,還要有事故處理機制,以此來促進管理人員對事故的分析,提高事故的借鑒性,為后續的工作開展提供重要的方針策略。因此,在進行事故處理時,要保障事故處理的及時性,同時也要保障事故處理的有效性。利用及時性,將事故的影響范圍進行良好的控制,盡可能的縮短事故的影響時間,確保工程施工能順利復工。這就需要施工企業建立事故處理機制,將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進行預測,并針對這些事故的出現要做好積極的應對措施。通過這樣的準備工作的開展,使得發生的事故得以有效控制和處理。在處理事故中,要想提高其及時性,企業就要將全部的心思先放在事故結果的處理上,包含人員的救治以及現場的積極管理,防治事故蔓延。只有將這些工作都做完以后再進行追責才能體現出施工企業對施工安全的重視度以及想要極力保全施工人員生命安全的思想傾向性。以此來提高施工人員對企業的滿意度,有助于更好的控制事態蔓延對企業形象造成的不利影響。利用有效性,將事故的前因后果進行充分的整理和分析,進而從中學習寶貴的經驗,這有助于安全管理工作有目的的進行。完成了事故結果的及時處理以后,作為安全管理人員,既要進行責任追究,還要對整個事故的過程進行回顧。追究責任是為了給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員一種警示,有助于他們日后能更高效的開展工作,并提高他們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以此來確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過程回顧是為了更好的發現問題、找到問題,這樣在以后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就能從根本上進行預防,保障施工的安全進行。同時以此作為一種借鑒,防止重蹈覆轍。另外,事故處理機制還表現在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上。只有建立良好的應急事故處理流程,才能在突發事故時不會手足無措,更大程度的提高事故處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6]。如在安全管理團隊內,建立應急事故處理團隊,將各個成員的職責進行明確。這樣就能在處理突發事故時將各個工作內容進行良好的分配,避免在事故發生的時刻造成人員恐慌導致更多的危險事件出現,不利于事故的及時有效處理。
監督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重點內容,也是安全管理人員必須要做的工作。通過監督管理,有效的對施工現場進行監督,從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護,到其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動作,再到施工流程的有效安排,最后到現場的安全調控。這諸多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都要在監督工作中進行,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之所以當前的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就是因為監督不到位,導致安全管理工作過于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針對這一點,政府應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監督了[7]。政府可以利用監理方面的力量,促進安全管理的監督工作,促使安全管理政策的踐行實施。另外,針對施工安全的監督管理,除了政府部門給予適當的壓力,企業自身也要進行完善。企業可以通過引進高科技的設備,提高監督的有效性,將以往的人員監督機制轉變成設備監督。這樣就能有效的擴大監督范圍,提高監督的有效性。同時還能對監督數據進行必要的存儲,為后續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可見,融入科學技術實現安全監督管理是必要的。一方面,它可以促進監督工作的全面性發展;另一方面,它還可以促進施工企業的數字化構建。利用數字化的思路完善企業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將是施工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企業要積極的響應政府的號召,將更多的新技術和設備投入到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提高工程建設效率的同時促進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一個更優化的路線,讓安全管理在數字化這條道路上更好的發揮管理的作用,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推動工程順利開展。可見,強化安全監督管理,不僅要重視監督在實際工作中的開展,還要重視科學技術的引進。利用科學技術降低監督管理的人工成本,同時還能提高監督工作的有效性,為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創造必要的監督條件。切實的將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全面性進行提高,為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合理的環境和氛圍。這既是對人身安全負責,也是對項目負責,更是對水利水電工程行業負責。
總而言之,安全管理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重要性可謂是人人皆知。所以,施工企業要想謀求更長遠的發展,必須要關注自身的安全管理。倡導“以人為本,安全生產”的施工理念,將更多的安全管理問題進行如實的解決。這既是對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負責,更是對整個工程負責。施工企業在安全生產的影響下,勢必會推動水利水電工程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同時也給那些參與水利水電事業的人們一些信心,讓其更好的參與到水利水電建設中,促進能源的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