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同欣
(宜賓學院 四川宜賓 644000)
按照國際標準,我國2000年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程度逐年加深[1-2]。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上升至總人口的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上升至總人口的13.50%,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中國發展基金會2020年6月11日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預測,至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將突破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將高達27.9%。從我國未富先老的現狀來看,快速老齡化將給社會養老帶來巨大的壓力。針對這種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為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作出了戰略性、綜合性指引[3-4]。
人口老齡化必將帶來健康問題,體育鍛煉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干預手段,國家對于老年人的體育鍛煉也十分關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促進老年人群參與體育活動,制訂實施體質健康干預計劃。2021年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指出,要豐富老年人文體休閑生活,支持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5-6]。
由此可知,老齡化問題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是常態化問題,如何通過體育鍛煉來干預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是我國推進積極健康老齡化的重要方面,老年人的體育鍛煉需求亦是不可忽略的重點。因此,該文對老年人體育現狀和體育需求進行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旨在為老年體育的發展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7-8]。
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對老年體育鍛煉相關文獻進行整理,加強理論支撐;運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宜賓市主城區(翠屏區、敘州區)200名老年人的體育鍛煉動機、習慣、體育服務需求進行數據收集,并加以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建議,以促進老年體育的開展和建設,增強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從而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
2.1.1 調查對象的年齡組成結構
從表1可以看出,此次調查中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年齡在60~64歲之間的人數最多,占此次調查總人數的45.0%;隨著年齡的增長,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逐漸減少,80歲以上參與體育鍛煉的老年人人數占比最低(5.0%)。

表1 參與鍛煉的老年人年齡比例情況(n=200)
2.1.2 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老年人退休前職業情況
宜賓是農業大市,同時又以酒著稱,所以參與此次調查的老年人,他們之前的身份以農民和工人為主,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的職業情況(n=200)
通過對部分老年人訪談得知,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多種多樣,對各選項動機進行篩選整理后發現,其動機主要從生理性和社會性2個角度出發,共有7個選項,分別為強身健體、消除疾病、興趣愛好、結交朋友、充實生活、表現自己和陪伴親人(見表3)。以強健身體為主要動機,參與體育鍛煉的老年人最多,占35.5%;其次是興趣愛好,占25%;再次是結交朋友,占17%;選擇陪伴親人的老年人最少,僅占2%。

表3 老年人體育參與動機(n=200)
通過訪談得知,退休后,老年人更愿意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來保證身體健康,為的是少生病,少給兒女添麻煩,同時也讓自己能夠更好地享受晚年時光。以發展興趣愛好為目的的老年人,基本一直就喜歡體育鍛煉,并長期堅持;而有一部分老年人表示,退休后才有充足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打乒乓球、游泳等,這樣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以結交朋友和充實生活為目的的老年人表示,在當下快速的生活中,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或者因工作原因不能長期陪在老人身邊。老人平時事情也不多,能聊天的朋友也少,生活枯燥乏味,他們將注意力轉移到體育鍛煉上,既充實了生活,又能結交朋友一起鍛煉和聊天。
還有少部分老年人有高血壓等慢性病,通過體育鍛煉能較好地控制病情,所以也堅持得比較好。也有老年人很擅長某項運動,在大家一起練習的過程中充當教練的角色,給自身帶來了強烈的滿足感,并通過體育鍛煉和友誼賽證明了自身的身體素質依舊良好。
老年人的身體素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滑,從以上分析來看,體育鍛煉在生理層次和社會層次分別滿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并使之找到了能夠足以堅持的動力,給眾多老年朋友帶來了慰藉。
2.3.1 老年人的鍛煉頻率分析
如表4所示,老年人每周鍛煉4次及以上人數的占比最多,為67.0%;其次為每周鍛煉3次的人數,占22.5%,每周鍛煉2次的老年人只有15人,占7.5%,每周鍛煉1次的占比最低,僅占3.0%。

表4 老年人的鍛煉頻率(n=200)
通過訪談得知,影響老年人鍛煉頻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點:第一,身體因素;第二,時間因素;第三,心情;第四,天氣因素。
隨著年齡增長,患有疾病在所難免,老年人有時身體不適,所以無法參與體育鍛煉;有的老年人要照看孫子、孫女,幾乎沒有多余的時間參與體育鍛煉,有時只能擠出一小部分時間進行一周一次的體育鍛煉,甚至連一周一次都沒有。此外,有些老年人鍛煉要看心情,心情好的時候,每周鍛煉的次數可能就多,心情不好時便不想出去參加體育鍛煉。還有老年人表示,有時受天氣的影響,如刮風下雨等天氣惡劣時,他們無法出去參加體育鍛煉。
2.3.2 老年人每次體育鍛煉時長分析
如表5所示,老年人每次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長從30min到120min不等。其中,老年人的單次體育活動時長在30~60min的人數最多,占41.0%;單次體育活動時長超過120min的人數最少,只有5人,占2.5%。

表5 老年人每次鍛煉時長(n=200)
通過訪談得知,老年人每次的鍛煉時長不是很固定,既看心情,也看環境,而影響老年人體育鍛煉時長的主要因素為家庭因素,如是否需要老人照顧小孩;其次是有一部分老年人在從事兼職工作。
對于專門出去遛彎或者鍛煉的人群而言,鍛煉時長一般在90min左右,到附近的廣場或者專門的運動場地,和眾多老年朋友一起進行長距離走路、慢跑、健身氣功、健身操等項目的鍛煉,這部分老年人的空閑時間較多,而且鍛煉頻率也較高;大部分老年人還是習慣在飯后和家人一起出去散步,走到廣場或者人多熱鬧的地方跳一會兒廣場舞,然后散步回家,一般在60min左右,主要是為了消食,順便舒展下筋骨;還有少部分老年人平時很少有時間運動,所以會在周末不用照看孫子、孫女時,特地騰出半天或者一天的時間出去爬山或者遠足,以此舒緩自己煩悶的心情。
通過此次調查了解到,有超過70%的老年人對體育服務有需求,剩余的老年朋友則表示不確定。體育服務需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科學健身知識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場地器材的需求。
2.4.1 科學健身知識服務需求
科學健身知識是老年人健康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次調查的老年人中,有85%以上的群體沒有接受過系統體育運動知識的學習,并且有80%以上的老年人表示想得到專業人員對于科學健身相關知識的指導。如表6所示,在有體育科學知識需求的老人中,有高達60.12%的人群想要學習運動技能類的知識。通過訪談得知,有很多老年人認為,適合他們這個年紀的體育運動并不多,最合適的就是健身氣功和健身操。但除了為數不多的幾人之外,剩下所有的老年人在年輕的時候,對于這兩個項目是沒什么基礎的,現在來到場地就跟在人群后面模仿練習,要是長時間學不會或者跟不上,就容易失去興趣。練習過程以跟隨練習為主,缺乏有效的指導過程,也很少有專業人員進行指導培訓。有部分老年人表示,有很多項目自己很想去了解或者想繼續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但苦于沒有專業人士引導而退卻。

表6 老年人科學健身知識需求(n=163)
在這部分人群中,想了解運動與慢性病相關知識的人約占總人數的50.0%,對運動營養和運動損傷的知識需求反而不是很高,分別占33.13%、34.36%。所謂久病成醫,很多老年人本身長時間患有某種疾病,平時多聽醫囑,關心一些養生類節目,老年朋友之間相互傳授經驗,時間一長就對運動營養和損傷有了較多的知識儲備。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老年人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機會來學習較為系統的運動營養、運動與慢性病、運動損傷等知識。
從以上分析來看,老年人對體育知識服務的需求較大。同時也暴露出在老年體育運動中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缺口較大,老年體育活動未能形成有效組織,這給老年朋友參加體育鍛煉帶來了不便,給老年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2.4.2 老年人對體育設施的需求
體育設施是體育鍛煉的前提條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改造下,目前能進行體育鍛煉的場所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豐富和完善。但由于老年人群基數眾多,有高達45%的被調查老年人表示,對體育設施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
體育設施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場地的不足。由于體育人口不斷增加,向民眾開放的一系列的體育場所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人員擁擠,尤其是器械類運動項目對于場地的要求相對較高(如門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參與器械運動的老年人經常輪番上陣或者掃興而歸。廣場舞和健身操一直是焦點項目,現在宜賓城區的公園和社區空地一到晚上就人滿為患,很多老年人表示經常為占位置而苦惱,稍微晚到一會兒,就沒有好的活動位置了,更甚者去晚了,場地都沒有了,偶爾還會出現爭搶場地的不良現象。
健身設施略顯不足。近年來,眾多的公園和社區內的健身設施從無到有,老年人表示滿意,但是設施數量略顯不足,常常出現扎堆等候的現象,并且器械有時候還會被兒童青少年占用。另外,在已有的健身設施中,適合老年人的項目并不多,大多地方只有3種休閑運動器械。綜上所述,老年人對體育場地設施,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種類上,都有較大需求。
宜賓市城區參與體育鍛煉的老年人體育參與情況良好,人數眾多,隨著年齡的增大,體育參與人數逐漸減少;退休前從事的行業種類眾多,其中以務農和務工人數為眾。
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眾多,主要生理性動機是強身健體,主要社會性動機是興趣愛好。
老年人每周鍛煉4次及以上的人數最多,每次鍛煉時間在30~60min的人數最多。其主要影響因素為家庭因素。
老年人有較高的體育服務需求,主要為科學健身知識服務需求和場地設施服務需求,這些需求目前尚無法被充分滿足,給老年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3.2.1 加大社會體育類人才的培養力度
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缺口是科學健身知識服務需求未被滿足的直接原因。社區體育組織以及各個體育類協會缺少專業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加入,因此未能有效開展老年人體育科普和健身活動。各級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各高校應充分發揮智庫的功效,聯合加強人才的培養力度,補足各層級的體育人才缺口,為老年體育事業的有效開展做好準備。
3.2.2 合理利用社區、學校體育場地資源
合理規劃城市建設,加大社區、學校體育資源的共享力度。社區和學校都有體育場地規劃,都存在場地閑置和場地擁擠的共同難題,但是閑置和擁擠的時間不同。政府、社區、學校應三方合作,共同規劃有限的體育資源,充分利用好閑置時段的場地,以有償和無償相結合的方式對民眾開放,在解決場地不足問題的同時,使場地資源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