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實 張鑫
(1.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體育部 北京 100029;2.天津財經大學體育教學部 天津 300202)
體育舞蹈是一項極富觀賞性的難美運動項目,是體育與藝術的有機結合,是以有組織、有變化、有規(guī)律的身體姿態(tài)、舞蹈步伐以及音樂情感所展現(xiàn)出的極具觀賞性的高雅藝術活動,競技性是其根本屬性[1]。該文將采用內容分析法、訪談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文獻資料法,分析2010—2019年國內外冠軍選手桑巴舞競技組合舞步類型,以梳理國內外冠軍選手桑巴舞競技組合特點,了解其發(fā)展趨勢,探究冠軍選手競技組合指向性,為體育舞蹈競技組合編排提供理論依據。
該文將世界體育舞蹈聯(lián)合會2.1評分系統(tǒng)的4項一級指標:技術質量,音樂運用,雙人配合、編舞、表演展示,以及由編舞與展現(xiàn)的次級評分要素結構及組成要素提煉出的舞步類型豐富程度[2-3],作為該文參照指標。
桑巴舞[6]起源于巴西里約熱內盧,音樂為4/4拍,舞蹈風格激情奔放,充滿活力,是體育舞蹈競賽拉丁舞的5個小項之一。
如圖1所示,國內冠軍選手在2010—2019年應用最多的是轉動性舞步,平均占50.1%,且相對較穩(wěn)定,總體占比在40.0%~60.0%區(qū)間內上下浮動,呈持續(xù)緩慢增長趨勢。流動性舞步在2015年之前呈增長趨勢,但自2015年后則呈現(xiàn)下降趨勢,尤其是2015—2016年大幅下降了23.2%,最低占7.5%[7]。跳躍性舞步并無明顯趨勢,但能看出應用極少,平均占1.8%,2010年、2014年、2015年、2017年和2018年的應用率都為0。其他類舞步近年來均呈下降趨勢。因此,在桑巴舞的編排中,國內冠軍選手更中意轉動性舞步的使用,且居高不下仍在持續(xù)上漲;流動性舞步的應用逐漸減少,跳躍性舞步使用極少,但偶爾也有冠軍選手會大膽嘗試將跳躍性舞步融入桑巴舞的競技組合中,增強桑巴彈動性及視覺效果。

圖1 2010—2019年國內冠軍選手桑巴舞競技組合舞步類型應用趨勢圖
如圖2所示,2010—2019年,國外冠軍選手應用最多的同樣是轉動性舞步,其占比最大值為60%,最小值為29.5%,且仍呈現(xiàn)增長趨勢。流動性舞步總體呈增長趨勢,2010—2012年占比直線飆升,2012年后則呈曲線式緩慢增長趨勢。造型性舞步應用較少,在2017年增長至頂峰,占19.4%,但隨后占比又驟降下來,特別是2018年降至最低,占6.5%。跳躍性舞步應用極少,比國內冠軍選手的使用占比還要低,只在2011—2013年間應用過,且占比極低。其他類型的舞步自2012年至今呈現(xiàn)逐年下降趨勢[8]。因此,國外冠軍選手在桑巴舞競技組合的編排上,同樣會優(yōu)先考慮轉動性舞步;線性流動性舞步應用同樣受國外冠軍選手青睞,使用占比緩慢增長;造型性舞步則相對不穩(wěn)定,近2年使用占比顯著下降;跳躍性舞步基本不會被考慮。

圖2 2010—2019年國外冠軍選手桑巴舞競技組合舞步類型應用趨勢圖
如圖3所示,國內冠軍選手對于轉動性舞步的應用較國外冠軍選手更加穩(wěn)定。2010—2012年,國外冠軍選手對于轉動性舞步的應用呈直線下降趨勢[9],使用占比跌至最低,為29.5%,但2012年之后應用情況逐漸好轉,呈曲線上升趨勢??傮w來說,國內冠軍選手對轉動性舞步的應用要明顯多于國外冠軍選手,除2014年和2016年國外冠軍選手轉動性舞步應用率較高外,其余幾年應用率均低于國內選手。

圖3 2010—2019年國內外冠軍選手轉動性舞步應用對比分析圖
此外,從視頻資料分析來看,國內冠軍選手傾向于多種轉動性舞步的拼接應用[10],尤其是turned類轉動舞步的應用較多,如turned加spin加spiral或是連續(xù)spin接至單腳轉等,有一定使用數(shù)量的同時,也增加了轉動性舞步的難度。因此,國內冠軍選手轉動性舞步的應用顯著高于國外冠軍選手。
通過圖4可知,國外冠軍選手流動性舞步應用較國內冠軍選手更加穩(wěn)定,2010—2019年應用率總體呈曲線上升的趨勢;而國內冠軍選手盡管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流動性舞步應用率達到巔峰,分別占29.5%、30.2%和27.1%,但在2016年卻驟降至7.5%,且隨后幾年持續(xù)低走。通過視頻資料分析發(fā)現(xiàn),近年來國外冠軍選手更加中意通過一定數(shù)量流動性舞步的應用,來保證競技組合的空間流動性[11],如高級側行跑、女士在開式位置的曲折跑、高級馬克西步和庫薩多斯走步等。而在近幾年國內冠軍選手的桑巴舞競技組合中卻很少出現(xiàn)這些舞步。因此,國內冠軍選手要更加重視線性流動性舞步的應用,保證一定的空間流動性。

圖4 2010—2019年國內外冠軍選手流動性舞步應用對比分析圖
通過圖5對比國內外冠軍選手造型性舞步的應用情況,并不難發(fā)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使用占比基本上都是參差不齊的。由此可以大膽推測,造型性舞步的應用是否會被不同選手風格特征、身形條件以及主流趨勢所影響[12]。通過視頻資料,對2010—2019年國內外冠軍選手桑巴舞競技組合進行梳理后,可以更加確定這一觀點。例如,2010—2011年國內的冠軍選手是王為和陳金,他們體型修長,線條優(yōu)美,在競技組合的編排與處理上注重體現(xiàn)體型優(yōu)勢,因此他們會在競技組合中使用較多的造型性舞步。而侯垚與莊婷則有著極強的個人舞蹈風格,且動作頻率快,因此2012年造型性舞步的使用率僅為5.3%,應用占比為近10年內最低。

圖5 2010—2019年國內外冠軍選手造型性舞步應用對比分析圖
如圖6所示,不論是國內冠軍選手,還是國外冠軍選手,跳躍性舞步的應用都極少,尤其是國外冠軍選手,除2011—2013年Moshenska和Kuzminskaya略微有應用到外,其余7年應用率都為0,這也反映出跳躍性舞步基本不會被國外冠軍選手考慮。國內賽場相比之下要稍顯友好,5年應用率為0,且2013年、2016年和2019年應用率都比較可觀。從視頻資料中也可發(fā)現(xiàn),國內冠軍選手對于跳躍性舞步的使用還是較頻繁的,選手們試圖通過跳躍性舞步來增加桑巴舞的彈動性。如王為、侯垚以及閻棒棒都多次嘗試過在“換腳步”中融入彈跳,以及通過彈跳接至造型舞姿等。

圖6 2010—2019年國內外冠軍選手跳躍性舞步應用對比分析圖
國內外桑巴舞冠軍組合的編排越來越重視舞步類型應用的多樣化,但是,國內冠軍組合的舞步類型豐富程度不如國外冠軍組合,主要是由于近年來流動性舞步應用的欠缺。相比于國外冠軍選手,國內的更多地傾向于轉動性舞步與跳躍性舞步的應用。國內外冠軍選手都熱衷于在舞步的轉度上進行調整和編改,來增加舞步類型的豐富程度(如沃爾達與繞圈沃爾達),以turned、spin和spiral這3類的轉動性舞步應用為主。此外,國內冠軍選手還傾向于融入跳躍等腿部元素動作到舞步中,以增加跳躍性舞步的使用頻次,而國外冠軍選手則主要通過放大上身及頭部動作幅度,以及舞步之間的拼接使用來增強舞步類型的豐富程度。
國內外冠軍選手在空間應用上具有趨勢上的顯著差異,國內冠軍選手對流動性舞步的應用逐年下降,而國外冠軍組合中則越來越多地應用流動性舞步,且有大量的原地性舞步也被改編為流動性舞步(如古巴斷步和拂步等)。國外冠軍組合更注重保證競技組合的空間流動性,對競賽場地的應用也更加充分。
國內外冠軍選手逐年重視舞步類型的豐富程度與多樣化,國內冠軍組合舞步類型豐富程度要遜色于國外冠軍組合。國內外冠軍組合中使用頻次位居第一的均是轉動性舞步,但國內冠軍組合的總體應用率略高于國外冠軍組合,對于不同轉動性舞步(如turned、spin和spiral)的拼接應用也要更加豐富多樣。國內舞步類型的豐富程度略低于國外冠軍組合,主要是因為近年來線性流動舞步應用的欠缺,因此其在國外賽場的發(fā)展前景遠比國內賽場更加樂觀。國內外冠軍選手造型性舞步的應用總體呈下降趨勢,值得一提的是造型性舞步的選用也與選手們不同的風格特征、身形條件和主流趨勢息息相關。國內外冠軍選手對于跳躍性舞步的應用都極少,國外賽場已經連續(xù)6年應用率為0,國內冠軍選手們也有5年應用率為0,因此跳躍性舞步的應用基本不會被考慮。其他類舞步近年來都呈下降趨勢,這也是由于國內外冠軍選手越發(fā)地重視舞步類型的豐富程度。
桑巴舞是圍繞競賽場地逆時針行進的流動舞種,因此,在桑巴舞競技組合編排中,國內冠軍選手要格外注意在競技組合中融入一定數(shù)量的流動性舞步,保證其空間的流動性以及對競賽場地的飽滿應用,這樣才能夠體現(xiàn)桑巴舞最本質的奔放、熱情的風格特征。競技組合中造型性舞步要根據選手的身材條件以及舞蹈的風格特征進行適量的選用,如線條優(yōu)美、身型高大、身材比例極佳的選手應使用適量的造型性舞姿在組合中。其次,盡量使用動態(tài)造型舞步,以便在保證桑巴舞律動頻率的同時,展示出優(yōu)美的舞蹈姿態(tài),同時也可增加造型性舞步的完成難度,如融入超平衡舞姿到競技組合中,彰顯出極致的線條美,具有一定技術難度的舞步可以增強舞姿的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