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廣州大典》收錄文獻為中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歐潔玲(南越王博物院,廣東 廣州 510000)
“學政”又稱“督學使者”,清雍正九年(1731年)始設立。雍正帝把學政一職的職責范圍界定為:“督學一官,尤人倫風化所系,表揚忠孝節義,崇祀先圣先賢,訪求山林孤獨隱逸,搜羅名跡藏書等①。”學政的職責包含了管理書院文社、主持書院對先賢的祭祀和搜集散佚的圖書真跡等文化教育事宜。清代學政參與管理書坊、搜集遺集、保護名勝古跡等文化相關事項。
徐琪任廣東學政期間對嶺南文物保護的貢獻實績,涵蓋修葺、開發利用和添增墨寶等方面,有以下三處可展開論述。
藥洲遺址位于今廣州市區教育路,始建于五代南漢國時期,原為南漢國皇帝煉丹處,而得名“藥洲”。南漢城建規模宏大,建筑材料精美,皇家園林窮極奢華,造園石材多來源于英州(今英德)和封州(今封開)等地的石灰巖及吳越的太湖石。因當年園內有石九座,亦稱“九曜園”。北宋藥洲成為游覽勝地,明代“藥洲春曉”曾列入“羊城八景”,嘉靖元年(1522年)改為提學署,清代為廣東學政署所在地。
徐琪于光緒十七年(1891年)十二月初抵穗,至光緒十八年(1892年)二月,逗留省城學政署,安排與前任廣東學政樊恭煦交接、布置修葺住處及辦公場所喻園、浚通藥洲諸事。學政署之喻園及藥洲乃徐琪及家人、幕友在粵駐地,徐琪及家人、幕友每外出巡考后需回省城學政署收發電報、擬奏稿呈光緒帝及處理公文諸事。
其間徐氏為藥洲遺址浚通疏淤、剔石、植蓮補蓮、增建,于藥洲養殖孔雀:
《學署八景》②
書臺平眺:昨過陽山,昌黎曾到。有讀書臺,葺諸荒草……補蓮消夏:我浚藥洲,補以紅蕖……鸞藻聯吟:師門黑妙,出手齊紈。麗藻彬斑,以佐吟鸞。
徐氏又制舟置焉,“余浚署東藥洲,因作小舟容于池上,即拈許,覺之詩意,名曰‘貫斗槎’,爰賦二詩,刻之補蓮亭”③。徐琪之師俞樾為廣東學署題聯后,徐琪在致其師俞樾的信件中,亦提及浚通藥洲遺址、補種蓮花之事:
曲園師寄署齋楹聯并勉以愛惜精神,賦此申謝④:
……聊將地脈培洲藥余浚藥洲,種蓮數百,復以沃壤培之,敢說冰心答嶺梅師有賜和嶺梅詩……
光緒十八年(1892年)徐琪于粵東學署題刻《重浚藥洲池筑補蓮亭記》《仙掌石米海岳詩刻 陳九仙題》及《喻園記》等⑤石刻多篇。

清代廣東提督學政署舊址

徐琪在藥洲所題詩文(部分)
徐琪于巡考時關注當地的名勝、文物修繕并帶頭捐廉。考其奏章,《粵軺集》《嶺南實事記》《粵東葺勝記》,涉及以下名勝及南粵先賢遺跡:
(1)捐廉重修張文獻公祠:“余方捐廉重修張文獻公祠及鄴文莊碑亭”②,又書張九齡開嶺路碑記,“余擬寫此花刻石庾嶺張文獻祠中”⑥。張文獻公即張九齡。張九齡(根據辭海673或678—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唐代著名宰相、詩人。
(2)捐廉修葺惠州龍川縣藍關昌黎祠:“今年方捐葺公祠”⑦,題陽山昌黎讀書臺,“余上年訪韓江金石,今歲重來……余曾修陽山昌黎讀書臺,署東北有小阜,因亦以此三字名之”⑥,又為陽山昌黎釣魚磯題詞:“《題昌黎釣魚磯》:昌黎釣魚磯……在陽山縣江邊,昌黎曾宰是邑⑧。”韓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愈于唐元和十四年(819年)被貶為潮州刺史,在潮州任上未滿八月,但為民做實事頗多,如驅除鱷魚、獎勸農桑、大修水利、興辦教育、贖放奴婢,潮州人民為紀念韓愈,把山水、路堤、亭臺以“韓”命名,如韓江、韓山。
(3)捐廉重修連州劉瞻祠:“至連州于翠峰寺旁訪得劉瞻祠隴,捐廉重修。”⑨劉瞻,字幾之,唐代連州人(一說郴州),歷任翰林大學士、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太原尹、刑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官至宰相。
于捐廉一事,徐氏尚有修葺端江義學、雷州蘇公樓、瓊州趙謙隴、廉州燕喜亭、廉州燕喜書院、海安江公祠、大埔王思祠、惠州松風亭、宋儒廌山游文肅公從祀文廟可考。
(4)于惠州羅浮補梅、為惠州西湖堤補種柳樹:“今春按試惠州,于羅浮補種梅三百株”⑩“臣于惠州科試畢后,復薄捐廉銀交歸善縣教官,會同歸善縣與該紳士等,于湖堤一帶多植柳樹”?時人報刊亦有記徐琪游惠州西湖之事:
廣東學憲徐花農宗師巡視惠州,業已竣事,俟與新進各生簪花后,即往西湖一游,然后回省?。
徐琪按試粵東,巡考院試及府試時,為各地試院題聯,如梅州試院、陽江試院、文昌試院等。
光緒十九年(1893年)農歷正月,徐琪巡考梅州、嘉應一帶,“《元旦喜雨試筆》:此次按試梅州,題試院一聯”?。題梅州試院聯如下:
勝地數梅州,嶺上分來香韻遠;
春光起芹沼,海南喜見物華新。
光緒十九年(1893年)農歷六月至七月徐氏至陽江,為陽江試院題,“于十三日在廉州開考”?,光緒二十年(1894年)又作“余上年六月十九日,在陽江試院”⑥,農歷七月初五徐琪離開陽江,“癸巳七月初五日,自陽江將至黃泥灣”?,黃泥灣在今陽春。徐琪為詩注曰“鼉江出狀元”?,鼉江則在陽江境內。題陽江試院聯云:
不附諸郡,不屬于州,依傍一空門戶見;
有譫菴題,有白沙詠,文章須抱圣賢心?。
“有譫菴題,有白沙詠”,所指者陽江陳獻章。陳獻章(1428—1500年),字公甫,別號石齋,稱白沙先生,廣州府新會縣(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人,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古琴家。
光緒十九年(1893年)九月十五日徐琪自廣州出發,巡考海南 ,題瓊州試院一聯。“于九月十五日自省乘輪往試瓊州,十九日行抵郡城,二十一日在彼開考。十月初六日歲試考畢,接考科試,十九日亦竣,連考武場,于十一月十九日瓊屬文生武童一律完竣”?,因海南地處僻遠而歲科并考,耗時兩月,農歷十一月十九日考畢。題瓊州試院聯云:此間乃方丈蓬萊,通萬里,鎮重溟,獨當砥柱中流,時吐光芒映南極;先達有文莊忠介,數真儒,推直節,首振海邦風氣,更從提倡識東坡。?
“有文莊忠介”即瓊州丘濬及海瑞二公,丘濬(1421—1495年),字仲深、瓊山,號深庵、玉峰,別號海山老人,廣東瓊山府城下田村(今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人,政治家和思想家,修《英宗實錄》《憲宗實錄》,謚“文莊”;海瑞(1514—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謚號忠介。
“更從提倡識東坡”,是說北宋紹圣四年(1097年),蘇東坡謫居海南(今儋州),給海南學子講學。不久,海南人讀書求學蔚然成風,可見徐琪對蘇東坡振興海南學風的推崇。
在當時的報紙上,時人對徐琪邊游覽名勝邊題聯的做法,亦有所記錄:
徐花農宗師由南雄起節回省,屈指中元節可以蒞止連日轅下差弁出境,深望未見?帷遠蒞,蓋宗師經過名勝之處,必登岸游覽,探函選勝,樂此不疲,故行旌略為遲滯,大約需七月下旬方能回省。又聞宗師每到一處,皆有留題,想見墨沈常新,名山生色,風流儒雅,可見一斑?。
可見在游覽時,徐琪才華橫溢,所遺留的墨寶題刻甚多,頗受時人追捧。
捐廉,即官吏捐獻除正俸之外的養廉銀。清政府對學政官員設養廉銀,用于公事。“乾隆三十四年遵旨議準:學政養廉,各省所定原額多寡不等”?,對學政設有的養廉銀一項,各省不等,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多,欠發達地區較少。“乾隆三十八年奉上諭:……國家所給學政養廉,本屬豐厚,原以資其辦公之義”?,養廉銀雖優厚,但包含了延請幕友等辦公支出,并不僅屬于學政官員本人的收入。
徐琪曾多次在奏章、詩文中提到“捐廉”之事。按制,廣東學政養廉銀每年4500兩,徐琪應按九成之額領取,估算三年在12 150兩之數,他在奏章中寫道:“臣受恩深重,三年所領,九成養廉,數已逾萬,且每歲又有奏定津貼銀兩。臣署中支用無多,此項津貼,本屬有余。然若輕議裁汰,恐日后或有不敷轉,致另費籌盡。惟臣受之不安,是以遇有名勝之地,即酌量工程大小,捐給興工,上以副朝廷示民觀感之心,下以展微臣隨處表彰之責。除將捐數咨明督撫,臣并咨達部臣外所有欽遵圣訓,續葺各處名勝情形,謹繕折具陳”。?
徐琪即是利用這批養廉銀,除學政學署辦公支用、延請幕友,亦足以對嶺南名勝加以修葺。
學政位分在巡撫與布政使、按察使之間,一任通常為三年,任內帶原品銜,任期結束時,禮部對其進行考核。順治八年題準:“學臣歲、科兩試俱周,禮部考核稱職,御史咨都察陸軍回道管事,道員咨吏部照常升轉。其公明尤著者,特請優升京堂。”?京堂,即高級官員,“如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國子監及大理、太常、太仆、光祿、鴻臚等寺長官,概稱京堂。在官文書中稱京卿,一般為三、四品官員。清中葉以后,成為一種虛銜。”?
按此推測,學政任滿時,經考察特別優秀者,有晉升的機會。徐琪差廣東學政時歡欣鼓舞、壯志滿懷,對未來仕途希冀頗高,故高調表現,邀功請賞。事實的確一度如其所愿,在徐琪學差三年期滿回京后,曾一路擢拔,成為光緒帝的近臣,在南書房行走。
徐氏在粵捐銀一千兩賑廉州大水,事后,上奏求賜花翎,“……四品以下人員捐實銀一千兩,準給花翎”?,其時徐琪為五品編修,達到賞給花翎之標準。次年三月二十五日,光緒帝果賞賜頂戴花翎。在晚清時期,皇帝賞給花翎已較為普遍,但仍可以視為榮譽之事。
最終,農歷三月二十五日,徐琪在巡考陽江時接光緒帝御賜頂戴花翎,“今年三月二十五日,蒙恩特賞花翎”?,作詩以賀,“琪蒙恩賞花翎,曲園師以詩寄賀,依韻賦謝:尺幅新吟寫筆端,漠陽江畔競傳觀”?,漠陽江,流經今陽江市陽春、陽東、江城等三個縣(市、區)。
徐琪在光緒年間遭光緒帝棄用,再不復用。后于宣統年間,徐琪在廣東之門生舊吏即以徐琪在粵所為作閥,求情盼徐琪為朝廷起用:
前廣東提督學政徐花農侍郎,緣事褫職后及門某太史等臚,列在粵學任內捐辦地方義舉等情,稟請大憲代奏,以冀開復原官現任?。
可見,徐琪捐廉辦學、修繕名勝等手段,其實質是塑造形象、打造政績以及獲取政治籌碼,其行有官場功利目的,并不單純。
綜上所述,徐琪在學政任上巡考視學,遍訪名勝并修葺與活化利用文物資源。從客觀上來說,徐氏對養廉銀捐贈去向之安排處理,起到保護廣東先賢名勝遺跡、鼓勵向學向善、佑護災民之效,確實對時人、對后世有益。徐琪擅詩、擅書法,他在廣東各處名勝古跡所遺留的墨寶題字,使他縱過百年,亦未身名俱滅,確有其歷史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