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保成 胡秀月 駱美花 羅陽蘭 王燦琴* 韋仕巖 韋嬌君
(1田林縣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廣西田林 533300;2田林縣經濟作物站,廣西田林 533300;3廣西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廣西南寧 530007)
靈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一種珍貴藥食兩用真菌[1],含有多糖、三萜類、肽類、核苷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2],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抗氧化[3],保肝護肝[4]等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靈芝消費量逐年增長,栽培靈芝的規模也逐年擴大。廣西壯族自治區栽培靈芝以椴木為主要原料,產量已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必須因地制宜發展代料栽培靈芝產業。
目前代料栽培靈芝多以棉籽殼、雜木屑等[5-6],樹木修剪下腳料[7]或農副產品為主。廣西非棉花產區,棉籽殼價格是當地其他原料價格的幾倍,因此,采用棉籽殼栽培靈芝,原料成本過高不利于提高廣西靈芝產業的競爭力。雜木屑原料成分不穩定,導致靈芝生產及農藝性狀不穩定,不利于工廠化生產管理,難以保證靈芝的商品特征,給生產企業的生產銷售帶來不確定性。
廣西是桉樹主產區,每年產生大量的桉樹加工副產物(桉木屑和桉樹皮),其中大部分被隨意堆放或被丟棄,其滲出物常會對土壤和水體造成嚴重污染[8]。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桉木屑栽培靈芝[9],能夠促進靈芝菌絲生長,污染率低。為此,筆者以桉樹加工剩余物為主料,對比堆料發酵不同時間栽培靈芝的效果。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供試靈芝菌株:美國大靈芝,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育種研究室提供。(2)原料:試驗栽培原料包括桉木屑、桉樹皮、棉籽殼、麩皮、過磷酸鈣、石膏、升溫發酵劑(淮安大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桉樹樹種為尾葉桉,桉木屑來自木材加工廠;棉籽殼來自新疆;桑枝屑為廣西地產。所有試驗原料均新鮮、干燥、無霉變、未生蟲。(3)栽培料配方:桉木屑55%,桉樹皮25%,麩皮16%,石膏粉1%,過磷酸鈣1%,石灰粉2%。
1.2.1 原料前處理
桉木屑過篩(孔徑4 mm)去除雜質,曬干備用;新鮮桉樹皮加工粉碎成5~12 mm長段,曬干,備用。
1.2.2 拌料、堆料發酵
按配方稱取除麩皮以外的其他原料,干拌均勻,再加水調含水量為60%,同時用石灰調節上述物料的pH 至8.0~9.0(滅菌后pH 降至6.0~7.0),調好水分和pH 后將物料堆成高為1.2 m、寬為1 m 的料堆,料堆長度依堆料量而定,在料堆中間每隔0.8 m,用直徑為5 cm 的木棍從上向下打一透氣孔,每隔4 d 翻堆一次。發酵時間設0 d、4 d、8 d、12 d、16 d,共5個處理。
1.2.3 發酵料裝袋
按比例將麩皮加入發酵物料中,并攪拌均勻,然后將上述物料的含水量重新調至60%,pH 調至7.0,然后選用厚0.04 mm、長×寬為170 mm×330 mm、單頭開口的聚丙(乙)烯袋裝料。
1.2.4 滅菌
若采用聚乙烯袋裝料,采取常壓滅菌:6 h 內將溫度上升至98 ℃左右,并保持恒溫12 h 后停火,待滅菌鍋內溫度降至60 ℃時出鍋;若采用聚丙烯袋裝料,則采取高壓滅菌:0.14 MPa、溫度為120 ℃的條件下蒸汽滅菌2 h,滅菌結束待壓力降至0 時即可出鍋。
1.2.5 接種
將滅菌后的料袋移至接種室,待料溫降至35 ℃時,按無菌操作規程接種,每個料袋的用種量為20 g。接種后料袋的接種口先套上已消毒的塑料套環,再用已滅菌的二層報紙固定。接種后將料袋移至培養室內培養菌絲。試驗每個處理3 個重復,每個重復30袋。
1.2.6 發菌與出芝管理
發菌、出芝管理同常規。
試驗對比分析各處理對靈芝菌絲生長速度、發菌情況、出菇時間、成品率、第1 潮菇生物學效率和料堆溫度變化等影響。
菌絲生長速度(cm/d)=菌絲直線生長長度(cm)/菌絲生長天數(d);
出芝時間指從開始接種至原基出現的天數(d);
栽培袋成品率(%)=成品袋數(個)/接種袋數(個)×100;
生物學效率(%)=鮮芝重(kg)/培養料干重(kg)×100。
由表1 可知,靈芝菌絲平均生長速度排序為培養料發酵4 d<8 d<12 d<0 d<16 d,其中培養料發酵時間為4 d,菌絲平均生長速度最快,其次是培養料發酵時間為8 d,菌絲平均生長速度為5.78 mm/d;菌絲平均生長速度,培養料發酵時間為4 d、8 d時與培養料不發酵差異極顯著,培養料發酵時間為12 d、16 d時與培養料不發酵差異不顯著。

表1 各處理料靈芝菌絲生長速度比較
由表2 可知,采用不同的發酵時間發酵培養料栽培靈芝,菌絲的滿袋用時、出芝時間、成品率、生物學效率均不同。培養料發酵時間為4 d,靈芝菌絲滿袋用時和出芝時間最短,為31 d,生物學效率最高,為31.07%,靈芝栽培袋發菌成品率最高,為96%;其次是培養料發酵時間為8 d,生物學效率為30.11%,成品率為94%。

表2 各處理料栽培靈芝結果
由表3可知,培養料發酵時間為4 d,靈芝子實體平均質量最大,其次是培養料發酵時間8 d,且子實體最厚;培養料發酵時間12 d,靈芝的平均菌蓋最大。

表3 各處理料栽培靈芝子實體的經濟性狀比較

圖1 桉木屑栽培靈芝試驗出芝場景
以往研究表明桉木屑栽培食用菌[10],與雜木屑相比,產量、營養成分方面均沒有顯著差異[11],說明桉木屑是栽培食用菌的良好原料。同時桉屬植物中含有的萜類物質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12],可有效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物生長,這可能是桉木屑栽培靈芝發菌菌包成品率較高的原因。
試驗結果表明,以桉木屑為主料的培養料發酵4 d、8 d 后栽培靈芝,其菌絲長速最快、長勢最好,污染率較低,且出芝整齊、生物學效率較高;培養料發酵0 d、16 d,靈芝各性狀綜合表現都較差。
培養料添加升溫發酵劑后堆料發酵,有效加快有機物分解速度[13],促進有效態氮、磷、鉀的釋放[14]及高分子有機物的合成[15],提高發酵效率,同時有利于靈芝更好地利用物料中的營養元素,提高生物學效率,同時提高靈芝品質;然而發酵時間過長,培養料中有機物含量反而下降,生長其他微生物的風險增加,料袋污染率升高,因此桉木屑培養料發酵時間過長反而不利于靈芝菌絲生長。
廣西作為桉樹主產區,利用桉木屑栽培靈芝不僅解決了近年來食用菌原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同時也實現了桉木屑資源化利用,對提高靈芝生產的經濟效益,促進靈芝產業和桉樹產業的共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