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言

2018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參觀,并發表重要講話。講話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要“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為新時代學雷鋒吹響了號角。
顯而易見,雷鋒精神是新時代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雷鋒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結晶,幾乎伴隨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全過程,與今天的新時代也高度契合。因為“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么新時代”。
雷鋒精神已經一個甲子的歲月,是否青春仍在?
這取決于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歷史進程和未來走向。從1956年我國完成社會主義改造至今,社會主義在我國不過60 多年的歷史。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還需要很長的歷史階段。鄧小平說:“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那是多少年?習近平總書記說:“要按千年來計算。”
以60 多年,對應按千年計算的時間維度,進入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正青春;與此共生共長的雷鋒精神,正青春!
(一)
青春,是雷鋒精神與生俱來的鮮明特征。因為雷鋒精神是在激情燃燒、逐夢理想的青春中生長出來的。
青年雷鋒,青春飛揚。在雷鋒身上,人們看到的是一個陽光、樂觀、向上、向善、進取的青年形象。直至生命戛然而止,雷鋒化為一個永不褪色的青春符號,永遠標注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
“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正是對青春的深刻理解,對夢想的不懈追求,雷鋒用短暫的生命例證了最完美的青春。而這起點,源于他對人生意義哲學式的深刻思考。
1958年,雷鋒剛剛18 歲。他在湖南望城團山湖農場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之后,在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精神促動下,升華了內心關于青春關于人生的思考,在筆記本上寫下了對于生命意義的“雷鋒七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
多少年來,“人應該怎樣活著、為誰活著?”——雷鋒之問始終縈繞在人們心頭,啟迪人們思考。
“我覺得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為黨的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生為人民生,死為人民死。”“永遠做群眾的小學生,做人民的勤務員。”“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

帶著這樣的信念,雷鋒開始他一個個人生選擇。在望城縣委當公務員時,他報名參加治理溈水河,留在團山湖農場當農民。在成為眾人矚目的拖拉機手時,他不畏嚴寒北上鞍鋼從學徒做起當工人。在鞍鋼成為推土機手,每月有四五十元的“高收入”時,他毅然報名參軍每個月只拿六元錢的津貼……
這就是雷鋒給出的青春答案,把個人的追求與奮斗同黨的事業、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緊密聯系起來,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平凡而又偉大的青春身影,留下一路芳華永綻。
1960年春天,不滿20 歲的雷鋒來到撫順,此時的他已經從產業工人成長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懷著建設社會主義滿腔激情的青年雷鋒與充滿希望、生機勃勃的年輕工業基地撫順,就這樣不期而遇,這位年輕人與這座城市共同書寫了永恒的青春故事。
雷鋒在撫順兩年多時間,留下了百余篇日記、幾十個經典故事,榮立三等功2 次、二等功1 次,被評為模范共青團員、節約標兵和五好戰士;21歲的雷鋒當選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青春的雷鋒身上,始終洋溢著積極向上、勇于擔當的精神和力量,他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永遠力爭上游”的青春宣言,他以暖世的笑容傳遞樂觀、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在有限與無限的辯證思考中,雷鋒找到了人生的坐標。22 歲的青春,綻放出人生最絢麗的花朵,聳立起輝映后世的道德豐碑。
(二)
青春,是雷鋒精神與時俱進的發展形態。雷鋒精神每天都有新的傳承新的實踐,這是幾代中國人持之以恒用各種行動不斷豐富的精神財富。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60年來,源起雷鋒的精神品格,雷鋒精神在最廣大群眾中得以自發傳承、自覺踐行。既學習雷鋒的精神,也學習雷鋒的做法,人們自覺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用各種實踐為雷鋒精神注入新的內涵新的能量。
生長如同一顆茂盛的大樹,雷鋒精神的主干是服務人民、愛崗敬業等永恒價值主題,主題不變但隨著時間積累不斷壯大。與此同時,學雷鋒在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主題,在時代的春風中生發出許多新的枝干。不論從時間、空間上,還是在理性思索、最廣泛的社會實踐中,這種生長都通達出雷鋒精神的青春大道。
革命先驅李大釗認為,宇宙有無盡之青春。他說:“惟真能識宇宙有無盡之青春者,乃能具此種精神與氣魄。惟真有此種精神與氣魄者,乃能永享宇宙無盡之青春。”誰有此精神與氣魄呢?誰能永享無盡之青春呢?——我們的黨和人民。
弘揚雷鋒精神始終是我們黨的政治主張,始終是人民的文化認同和價值選擇,這是我們黨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應有之義。
習近平總書記如此強調:“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用歷史的長鏡頭審視學雷鋒的時間延續,用文化的廣角鏡觀察學雷鋒的深度廣度,才能真正理解學雷鋒對于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的深層影響。
天地之大,黎元為本。一種精神,一種文化,能夠落地生根、發展壯大,關鍵在于人民群眾的價值認同。雷鋒精神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的道德理想,充分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民從內心里擁護的人民至上的精神、人民至上的文化。

撫順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是新時代學雷鋒高地,也是人民群眾對雷鋒情感最深厚的地方。60年來,從“學雷鋒做革命事業接班人”到“學雷鋒、做好事、樹新風”,從“弘揚雷鋒精神、爭做‘四有’新人”到“人人學雷鋒,建設雷鋒城”……群眾性學雷鋒,始終是緊扣時代脈搏、堅持守正創新的主體力量。學雷鋒,一桿大旗扛到底;學雷鋒,創造30多個全國第一。雷鋒精神,已然成為一個城市的精神底色,成為一城百姓的行為準則。
學雷鋒,何止撫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和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志愿服務藍皮書:中國志愿服務發展報告(2021—2022)》,指出我國志愿者總人數已達2.17 億,平均每萬人中就有1544 人注冊成為志愿者,約占總人口比例的15.4%。時代楷模、道德模范、中國好人,以及全國各地各類典型人物,哪一個沒有雷鋒的身影。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萬眾之心,力聚磅礴。在某個場景、某個時刻,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雷鋒。中國學雷鋒的畫卷,何其大也!
大音希聲,大道至簡。平凡中的偉大,生活里的感動,危難時的挺身而出,困境中的雪中送炭,是自然而然的愛心善舉,是人性之光、傳統美德的自然流露,更是信仰之光照耀下的理想信念、奉獻敬業、創新創業,這樣的雷鋒精神或許就是“宇宙無盡之青春”。
(三)
青春,是雷鋒精神在當代青年身上的時代映照,這是關于對青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無聲的價值引領和行為引導。
“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置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社會思潮裹挾著多元思潮,淘洗著時代河床,沖刷著青年思想。如何在價值多元中守正不偏?雷鋒精神已經在現實中發揮出應有作用。
存于心,踐于行。無數年輕人正在以新的實踐,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那是青年融匯時代發展與理想追求的不懈奮斗,是舍我其誰、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
庚子年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華夏大地。疫情當前,無數80 后、90后醫護人員白衣為甲,慷慨以赴,逆行出征。
重慶森林大火,一群還是娃們的“摩托騎士”,迎著沖天火光,在塵土飛揚中向險而行,被夸贊“重慶的崽兒特別棒”。
在祖國的邊陲哨崗,在科研發展前沿,在鄉下的扶貧路上,在國家重大活動現場,還有許許多多青年人以雷鋒的姿態勇挑重擔、無私奉獻。
鏡頭回轉撫順。“百姓雷鋒”、中油集團鉗工技能專家郭建勇在對烯烴廠進口乙烯裂解氣壓縮機機組進行首檢時,一天工作15 小時,一干就是34天,研磨了104塊研磨精度在0.02毫米內的汽輪機軸瓦,開創了進口壓縮機國內自檢的先河。他說:“要像雷鋒那樣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
還有無數年輕人,各施所長,以新的表達,與雷鋒同行。制作不同版本的雷鋒卡通頭像、雷鋒帽、表情包、動畫人物,推出音樂劇、舞臺劇、旋律時尚的雷鋒歌曲,舉辦雷鋒精神國際公益海報邀請展,搭建各種新媒體傳播平臺。還有“雷鋒旅”的年輕戰士們,雷鋒學院的教學助理們,雷鋒中學、雷鋒小學的紅領巾們,雷鋒服務崗的紅馬甲們,無數年輕人正在以屬于他們自己的方式,詮釋雷鋒精神。
新的時代,呼喚更多新的雷鋒。在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大歷史場景中,不論職業、身份、地位,生命個體自我價值的實現,注定要像雷鋒那樣與時代的命運緊密相連,與集體、社會的脈搏同頻共振。青年一代,只有具有雷鋒式的理想信念,才能讓生命中最具朝氣、最具活力的青春,綻放出絢麗奪目的時代光華。
雷鋒是青春的象征,奮斗是青春的主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寄語:“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時光點染,氣象萬千。穿越歷史的云煙,歷經時代的洗禮,雷鋒精神,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