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2022年8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街道香茂社區舉辦家庭教育分享活動
潘蕾是北京朝陽區一家民辦幼兒園的園長,目前經營著一家幼兒園和一家托育中心。2023年開年,潘蕾的日程表排得很滿:每周一三五中午直播兩小時,為父母學員解決育兒難題;每晚8時,通過網絡給家長上課;白天空閑時間還要在家庭讀書群、作業群及時給學員答疑……
2022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促進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作為學前教育一線的工作人員,潘蕾感受到很多父母對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視,迫切想要找到科學的育兒方法,卻被市面上良莠不齊的家庭教育培訓弄得更加焦慮。利用十多年的學前教育經驗,潘蕾準備用自己研發出的家庭教育指導課來幫助家長,從教育目標到具體方法再到“陪跑”指導,全面引領家長育兒能力的提升。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石。“長期以來,由于家庭教育的私域特點,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很難真正進入家庭給予父母實際有效的育兒指導?!笔锥紟煼洞髮W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夏婧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促進法》出臺后,社會對家庭教育有了全新認知,一年時間我看到不少可喜的變化,比如倡導家長在教育上的主體責任有了地方舉措、師范院校增設家庭教育指導的選修課、學術界也有了家庭教育領域的國家社科重大課題?!?/p>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2023年地方兩會期間,關于家庭教育的議案提案備受關注。家庭教育從“家事”成為“國事”,全社會已經行動起來。
本刊記者在網絡和常用手機App上搜索查找,“家庭教育指導師證”的信息琳瑯滿目,“國家證書,補貼2000 至3000元,還能抵扣個稅”“一周拿證,輕松賺錢”等頗具誘惑力的廣告比比皆是。
下午5時幼兒園放學,戶外活動一小時,練習跳繩;6時到7時晚飯;然后開始學習,英語讀分級閱讀學習自然拼讀,數學練習口算,語文每天寫一頁字,還要學習漢語拼音、快讀認字、誦讀古詩……這是幼兒園大班小朋友沐沐的放學后安排。
每天持續近兩小時的家庭作業,周末上各種興趣班,剛過6歲生日的沐沐出現了厭學情緒。沐沐媽媽找到潘蕾,提出自己的困惑:正處于幼小銜接階段,如果放松學習,以后孩子會不會變成“學渣”?
“事實上,真正需要幼小銜接的是專注力、思考力和良好習慣的培養,而不是多認識幾個字,多做幾題加減法?!迸死僭谥辈ラg無數次為家庭教育正本清源。
“學校更側重于培智,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育德。《促進法》第三條明確指出: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這為新時代的家庭教育的方向豎立了燈塔。”夏婧說,“由于家庭教育長期性、滲透性和親緣性的特點,家庭教育對一個人德行的養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減’政策實施后,家長更應提升自己對兒童發展的認知,而不是替代老師在課后留作業?!?/p>
有需求就有市場,家長遇到的問題基本上都能找到對應的課程,“做溫柔而堅定的媽媽”“家長的情緒管理課”“如何讓孩子不磨蹭拖拉”……網絡資源眼花繚亂,但學習完真正好用、管用的,少之又少。
2022年“家庭教育指導師”成為新職業,但尚未建立完善的職業標準。推出網絡課程的“專家”“導師”其專業性是否合格,目前尚難評價。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網絡和常用手機App上搜索查找,“家庭教育指導師證”的信息琳瑯滿目,“國家證書,補貼2000至3000元,還能抵扣個稅”“一周拿證,輕松賺錢”等頗具誘惑力的廣告比比皆是。
伴隨“家庭教育指導師”考證熱而來的,是發證機關混亂、考證門檻低、高薪就業噱頭、培訓考證高收費等亂象。2022年9月,教育部聯合人社部、全國婦聯發布了《關于防范以“家庭教育指導師”名義開展違規校外培訓的提示》,提醒公眾對“家庭教育指導師”擦亮眼睛。
指導家庭教育的專業人士在哪里?其實,學校教師是最好的資源。
近日,教育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學校家庭社會在協同育人中的職責定位及相互協調機制。
《意見》要求,學校要充分發揮協同育人主導作用,及時溝通學生情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用好社會育人資源;班主任每學年對每名學生至少開展一次家訪、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等。
“學校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為重要職責,并切實提升相關領域的專業化水平。”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邊玉芳說。
據夏婧介紹,此前很長時期,從師范生的培養端就沒有把家庭教育指導作為必修課來設置,相關學科建設相對滯后。目前想要迅速提高學校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對現有師資隊伍是一個挑戰,需要學校做大量工作。
夏婧和她的團隊花了9年時間研發“品格教育”課題,將兒童成長所需的30種品格、40項技能量化成具體的教學體系,已經在全國1000多個幼兒園實施。通過給幼兒園教師做培訓,植入教案課程資源,采用雙師模式打造家長課堂,效果頗佳。
據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院長康麗穎介紹,為了保證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具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家校社協同育人能力,教育部已經將中小學教師家校社協同育人能力培養納入“國培計劃”。
每天持續近兩小時的家庭作業,周末上各種興趣班,剛過6 歲生日的沐沐出現了厭學情緒。
部分城市也邁出了探索步伐。
上海市中小學實施全員導師制,編制家校溝通指導手冊等,為家長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山東省濟南市打造了“泉家共成長”家庭教育服務品牌,制定標準、搭建資源平臺,并鼓勵各校探索創新。
“我們開設了‘父母大學’,將學生心理健康、生涯發展等內容融入家庭教育課程,目前已有近兩萬名家長完成課程?!鄙綎|省實驗中學學生發展部主任于莉介紹,課前老師們會通過調查問卷、家訪等形式了解家長需求、完善課程內容,“希望帶給家長們‘一學就靈’的家庭教育方法。”
《意見》還強調,社會有效支持服務全面育人,要將家庭教育指導作為城鄉社區公共服務重要內容,積極構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在完整社區建設過程中,形成15分鐘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圈,當家長遇到家庭教育問題時,能夠便捷、快速地在身邊找到專業人員、獲得專業指導,從而解決家庭教育指導“最后一公里”問題。這是社區提供家庭教育幫助的理想模式。
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講師孫麗萍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社區在家校社共育結構中不可或缺,可以通過建設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等方式開展服務,推動家庭育人能力提升。

廣州海珠濕地,“小農夫”在家長的陪伴下體驗收割早稻(劉大偉/ 攝)
據夏婧介紹,在美國的家長教師聯合會制度中,社區的社工會進入到家庭,觀察家長和孩子的互動形式、孩子的發展情況,給家長提供適宜的指導。
在國內一些城市,不少社區已將家庭教育做得有聲有色。
“孩子們,你覺得小區里有寶藏嗎?是什么呀?”2022年11月8日,一堂別開生面的“幸福社區家庭成長課堂”在杭州拱墅區康橋街道吳家墩社區進行。來自浙江省開放大學和拱墅區的社區家庭教育講師通過互動性課程和游戲,讓孩子們去了解自己所住的社區,讓孩子和家長在合作學習中理解幸福、共同成長。這是社區家庭教育場景建設項目在拱墅區落地生根的一個縮影。成立杭州首個街道級教育基金,出臺支持家庭教育相關措施,康橋街道成為拱墅區“社區家庭教育指導站”首批試點街道之一。
“相較于課堂教育,社區家庭教育更強調家庭成員的相互陪伴和共同成長。”拱墅區社區教育學院院長伍卓凌介紹,社區家庭教育探索全生命周期的學習模式,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0-3歲的幼兒,都是社區家庭教育的對象。伍卓凌舉了個例子,現在有很多老人很想在孫輩教育中有參與感和存在感,但是因為教育理念不同,極易發生家庭矛盾。“我們通過社區家庭教育,把新的教育理念帶給老人們,讓更多的老人有能力參與孫輩的教育與成長,更有生活的滿足感。”
《促進法》提出,建立教育共同體,需要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擔責,政府推動,學校主導,家庭盡責,社會支持。
2月21日,重慶市榮昌區法院發出《家庭教育指導聯動提示書》,提出協同相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聯動機制。此舉為全國首創。
《促進法》實施一周年,影響已開始顯現?!案改附逃优哪芰Σ皇桥c生俱來的,動員全社會力量為父母行使教育權利與履行主體責任賦能,幫助父母養育好孩子是這部法律的立法精神之所在?!笨蝶惙f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