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敦煌、吐魯番出土漢文契約文書研究綜述*

2023-03-22 20:55:48韓樹偉
吐魯番學研究 2023年2期
關鍵詞:敦煌研究

韓樹偉

在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的契約文書中,以漢文契約文書最多,其研究成果頗豐。據學者最新介紹,吐魯番出土的漢文契約文書計有421件,敦煌出土的漢文契約文書有316件①王啟濤撰:《吐魯番文獻合集·契約卷》,成都:巴蜀書社,2019年。。除此之外,在其他地方應該還有漢文契約文書②乜小紅:《俄藏敦煌契約文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第7 頁)認為有些契約文書并非出自敦煌,而是出自黑水城、和田。李友逸編著:《黑城出土文書研究(漢文文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年,第186~190頁)中有25件漢文契約文書。。這些漢文契約文書的年代,最早為前秦、最晚為元代,主要集中在唐五代至宋初,其時間跨度之久、地理范圍之廣,幾乎貫穿了中國古代史,有助于我們了解契約文書的歷史背景,再現契約文書背后的社會面貌和政治形態。筆者不揣淺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試對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的漢文契約文書作一梳理與介紹,不足之處,還望方家批評指正。

一、國外漢文契約文書相關研究

謝和耐根據敦煌寫本研究中國的專賣制度與專賣有關的刑法條款,從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不單單是論專賣制度,其實還附帶論述了中國古代法律、經濟,作者指出:“中國契約法的主要特征之一,正是它的獨立性。官府不協助確立義務,也沒有強制執行的權力”①[法]謝和耐著,耿昇譯:《敦煌賣契與專賣制度》,收入鄭炳林主編《法國敦煌學精粹》Ⅰ,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5、56頁。不過,作者在注釋中補充到:相反,官府確實控制交易,特別是市場交易和有關租產的交易。支配官府在這方面活動的因素,是從經濟上考慮的。,道出了官府在契約中的不協助行為與出于經濟上的考慮控制交易的關系,可謂一語中的。他還探討了物品與價款的交換、雙方的不平等關系(這一點也是筆者認同的,中國的契約反映出來的不是西方契約所說的自由原則、平等精神,這一點顯然有別)、文契的作用、結論(列舉了10 份敦煌文書),作者也提到了日本學者仁井田陞的研究成果。謝和耐在另一專著《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一書中研究了寺院財產的稅收制度(而這一點是我們從很多契約文書中發現的普遍現象)、經商和借貸、慈善活動、宗教團體、中國僧眾中的商業活動等一些列問題,對我們了解中國中古時期的寺院經濟大有裨益②[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7年。。關于契約文書中為何有大量的寺院參與借貸交易等活動的行為,引起筆者的注意,余以為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系,反映了寺院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之高,個別僧眾擁有經營借貸交易活動的權力。關于這一點,乜小紅在探討“便物歷”時講的更透徹,她引用《魏書·釋老志》中曇曜奏請建立僧祗戶、佛圖戶制度③(北齊)魏收:《魏書》卷114《釋老志》,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037頁。另參(宋)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鑒》卷132,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4149頁。,以及冢本善隆的分析“佛教也代行了國家所應該設施的、最關緊要的社會政策,因此,佛教與國家或社會,結成了越發密切的關系”④[日]冢本善隆著,周乾瀠譯:《北魏の僧祗戶と仏図戶》,《食貨》半月刊第5 卷第12 期,第15 頁。原載日本《東洋史研究》,1937年3月號。,認為“佛寺僧團承擔了相當部分的‘便物利民’義務,也開創了佛教為社會救濟事業服務的新途徑,既有對社會的賑濟,也有扶貧解困的無息貸便,還有對貧民百姓的有息借貸”⑤乜小紅:《中國中古契券關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77~78頁。,甚是。

童丕也對敦煌、吐魯番出土的契約文書作了研究,他利用契約文書討論了中國10世紀敦煌的借貸人,他在文中提到“信貸文書的豐富程度確確實實的證明,在唐代和整個10 世紀期間,無償或帶息的借貸、憑信任借貸、帶典押的便貸糧食或絹褐,既在農民中又在官吏中,既在世俗界又在佛教僧眾內部,都形成了一種習以為常的行為”⑥[法]童丕著,耿昇譯:《10世紀敦煌的借貸人》,收入鄭炳林主編《法國敦煌學精粹》Ⅰ,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9頁。;并發現“借貸在9 世紀時數量很大,在10 世紀時卻變得比較稀見了”,“9世紀的糧食便借契券主要是出自寺院”,“寺院并非是唯一提供信貸者”,斷代出“最古老便物歷是920年的,最晚的無典押借契是923年的”。⑦[法]童丕著,耿昇譯:《10世紀敦煌的借貸人》,收入鄭炳林主編《法國敦煌學精粹》Ⅰ,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0頁。接著他探討了便物歷的結構和類型、債權人、便借的實物、借便人、借便的條件、適于無償還能力債務人的訴訟程序等。童丕在其專著《敦煌的借貸:中國中古時代的物質生活與社會》⑧[法]童丕著,余欣、陳建偉譯:《敦煌的借貸:中國中古時代的物質生活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對敦煌的借貸契約文書作了研究,作者論述了敦煌契約的結構(包括時間、借貸者、借貸原因、保人、契約的末尾格式與署名者名單,實際上是對契約文書格式的探討)、吐蕃占領敦煌時期的糧食借貸、10世紀的織物借貸、9—10世紀借貸條件的演變等。

韓森利用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分兩部分討論了現實契約和冥世契約,在現實契約中指出官府對契約的承認和勉強承認,以及對契約征收契稅;在冥世契約中分析了買地券和陰間的法司。書中難能可貴之處在于作者對蒙古統治時期及其以后的契約作了探討。值得關注的是,她與謝和耐皆認為買地券是現世契約的來源①[法]謝和耐著,耿昇譯:《敦煌賣契與專賣制度》,收入鄭炳林主編《法國敦煌學精粹》Ⅰ,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25頁。[美]韓森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前言》,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關于這一點乜小紅持不同意見,她從三個方面進行反駁,認為“買地券與現實經濟生活中的買田券是兩套系統……二者雖然形式上有某些相似,性質則完全不同”“早期的買賣契產生于各類動產的交易之中,最早應該出現在原始社會的末期”“向神靈購地一類的文契,卻是從世俗買賣契的形式模仿而來”②乜小紅:《中國中古契券關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83~85頁。。筆者認為二者皆有可取之處,韓森的判斷,是基于一種文化信仰的來源考慮,就像在買地券中寄予的厚望一樣,人們會從買地券中獲取靈感,并將其運用于現實契約中,這種說法無可厚非,但如果說現實契約來源于買地券,過于籠統;乜先生的分析雖有理有據,但個別論點仍需推敲,關于前兩點筆者贊同,但對于第三點還須謹慎。孟列夫對俄藏的敦煌漢文寫卷作了敘錄,其中含有買賣契約、交換契約、租契、債契等③[俄]孟列夫主編,袁席箴、陳華平譯:《俄藏敦煌漢文寫卷敘錄》(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玉井是博對敦煌、新疆出土的契約文書分門別類的作了介紹,將借貸文書又分為借錢契、借絹褐契、借粟麥契、借地契、雇駝契等,分析了典質契約文書中的動產質、不動產質和人質,論述了唐宋時期的契約制度,有助于開闊研究視野④[日]玉井是博:《支那西陲出土の契》,日本《京城帝國大學創立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史學篇)》,1936年。后收入氏著《支那社會経済史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42年,第291~340頁。。那波利貞通過考察和分析敦煌寺院中的豆、黃麻、粟麥等各種便物歷,以及貸絹契、貸錢契的時代和利率,揭示了佛寺的營利性質⑤[日]那波利貞:《敦煌發見文獻に據る中晚唐代の佛教寺院的錢穀布帛類貸附営利事業運営の實況》,日本《支那學》第10卷第3期,1941年,第103~180頁。。池田溫先后對敦煌、吐魯番出土的租佃契券從內容到形式作了分析⑥[日]池田溫:《中國古代の租佃契》(全三冊),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60 號(1973 年)、第65 號(1975 年)、第117號(1992年)。,之后又有中國古代契券的相關研究成果發表⑦[日]池田溫:《中國古代券·契の諸相——以トゥルファン出土文書を中心として》,日本:《東洋文庫書報》第4號,1973年。《吐魯番敦煌契券概觀》,臺北:《漢學研究》第4 卷第2 期,1986 年,第9~57 頁。《敦煌の便穀曆》,日本《論集中國社會·制度·文化史の諸問題——日野開三郎博士頌壽紀念論集》,1987年,第355~389頁。《契》,日本《講座敦煌5·敦煌漢文文獻》,東京:大東出版社,1992年,第653~692頁。。周藤吉之以吐魯番出土的佃人文書為中心,考察了唐代前期的佃人制度,指出唐滅高昌新設西州都督府后,佃人制度在吐魯番盛行起來⑧[日]周藤吉之撰,姜鎮慶、那向芹譯:《吐魯番出土佃人文書研究——唐代前期的佃人制》,《敦煌學譯文集——敦煌吐魯番出土社會經濟文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3頁。。對此乜小紅提出異議,她認為在唐軍占領高昌之前,吐魯番的租佃關系就已發達。山本達郎、池田溫對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的契券作了圖文對照的釋文,有利于學者們的研究①[日]山本達郎、池田溫等合編:《TUN-HUANG AND TURFAN DOCUMENTS CONCERNING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Ⅲ:contracts(敦煌吐魯番社會經濟文書集Ⅲ——契券篇)》,日本:東洋文庫,1986-1987年。《Supplement(B)Plates》,日本:東洋文庫,2001年。感謝九州大學夏歡同學幫忙傳閱日文相關電子版。。堀敏一以敦煌文書為主,將其中的借貸文書分為糧食、布帛、請便麥歷、諸寺諸色破除歷四類,并分別對其進行了論述②[日]堀敏一:《唐宋間消費貸借文書私見》,日本:《鈴木俊先生古稀紀念東洋史論叢》,1975年,第365~389頁。。小田義久主編《大谷文書集成》③[日]小田義久主編:《大谷文書集成》(全三冊),《龍谷大學善本叢書》,京都:法藏館,1984年、1990年、2003年。有助于學界對吐魯番出土文書的研究,如大谷3470 號是一份高昌時期的契約末尾的文書殘片,記有“不解書,指節為明證”④[日]小田義久主編:《大谷文書集成》(二),《龍谷大學善本叢書》,京都:法藏館,1990年,第103頁。,表明在訂券契時,文盲若不識字,可以畫指節為證,對研究契約文書格式末尾的立契者和書寫人“倩書”有重要意義。關尾史郎對吐魯番出土的北涼末期高昌郡一份租佃契作了研究,稱其是“作成于吐魯番的最古的夏(租)田契約文書,具有劃時代的史料價值”⑤[日]関尾史郎:《トゥルファン將來“五胡”時代契約文書簡介》,日本:新瀉大學西北出土文獻研究會編《西北出土文獻研究》創刊號,2004年,第81頁。。

中田薰通過對敦煌出土的雇傭契約文書研究后指出中國的雇傭契約屬于人身的賃貸借,可分為自己本身的賃貸借和作為家族成員的賃貸借兩種⑥[日]中田薰:《德川時代にぉけむ人賣及人質契約補考》(二),日本:《國家學會雜誌》第49卷第11號,1935年。。其學生仁井田陞雖然聚焦于中國古代法制史的研究,但其論著亦涉及到漢文契約文書的研究。《中國法制史研究》⑦[日]仁井田陞:《中國法制史研究》(全四冊),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59 年(刑法)、1960 年(土地法、取引法)、1962年(奴隸農奴法、家族村落法)、1980年(法と習慣、法と道德)。感謝馮培紅、楊富學二位老師惠贈日文相關書籍復印本。從法學角度深入研究了新疆、敦煌出土的文獻,首次對古代買賣契約作了分類,其中對唐宋之際雇主與雇傭人的主仆關系一說引起學界的熱烈討論:如黃清連從唐代的政府雇傭、私人雇傭和雇傭關系三個方面論述了唐代的雇傭勞動,提出傭作者和雇主并非隸屬的人身依附關系,更非封建關系,主張傭作者的身份是自由民,不同意仁井田陞從“主仆之分”論證雇傭人的身份⑧黃清連:《唐代的雇傭勞動》,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第三冊,1978年,第429頁。;林立平認為唐代有一部分破產農民不再淪為奴隸和依附民,而是成為自由的雇傭勞動者,既不同意“主仆關系”說,又不同意“傭作者的身份是自由民”觀點⑨林立平:《試論唐代的私人雇傭關系》,《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124~147頁。。仁井田陞另一著作《中國法制史》共有十五章,附有補章四章。其中第十四章《土地法》、第十五章《交易法》與契約文書關系緊密,尤其是《交易法》對買賣、借貸、租賃、債權擔保等問題的討論,引人入深;第十三章《家族法》可與契約文書中的養子女契約關聯起來,第七章《身份制度——特別是奴隸》有助于對奴隸買賣契約的闡釋⑩[日]仁井田陞:《中國法制史》,東京:巖波書店,1952年。漢譯本見牟發松譯:《中國法制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仁井田陞《唐宋法律文書の研究》第二、三編對契約類文書作了探討,該書分三編:第一編是法律類文書,分法律文書の源流其の材料、唐宋法律文書と其の材料、花押及び略花押畫指、指模(指印)及び手摸(掌印)、印章等五章;第二編對買賣文書(土地買賣、家屋買賣、家畜買賣、人身買賣)、交換文書、施入文書、消費借貸文書(無利息、附利息、共同債務、私的差押文書、保證文書、連保同借文書、不動產質文書、動產質文書、人質文書)、使用借貸文書、賃貸借文書、雇傭文書、請負文書、手形、賠償文書、離婚狀、養子文書、家產分割文書、遺言狀、戶籍作了研究;第三編對告身、鐵券、國際盟約文書、教、符、過所及公驗作了論述①[日]仁井田陞:《唐宋法律文書の研究》(全二冊),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年第2版(第1版是1937年)。。他的《唐令拾遺》一書有助于契約文書與官府律令關系的解讀②[日]仁井田陞著,粟勁等編譯:《唐令拾遺》,長春:長春出版社,1989年。。《吐魯番發現的唐代租田文書的二種形態》指出租田性質是一種均田農民之間沒有剝削關系的租田契約③[日]仁井田陞:《吐魯番發見の唐代租田文書の二形態》,東京:《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23號。。《唐宋時代關于債權的擔保》揭示了借貸契約中債務人和保人的擔保責任,對本文“擔保人”的討論具有啟發意義④[日]仁井田陞:《唐宋時代にぉける債權の擔保》,日本《史學雜誌》第42卷第10期,1931年。。對于漢魏六朝墓中的一些買地券,仁井田陞看作是土地買賣文書⑤[日]仁井田陞:《漢魏六朝の土地売買文書》,日本《東方學報》第八冊,1938年。后載入《中國法制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60年,第400~461頁。。

二、國內漢文契約文書相關研究

只要談及敦煌學的學術史背景,總有一種近代史的余殤令人義憤填膺。國內有關漢文契約文書的研究同其他文書研究一樣,都是伴隨著眾多學者的一腔熱血和對學術的孜孜以求進行的。劉復在編《敦煌掇瑣》一書時,錄有10件“社會契約”,其中就有《鄧善子貸絹契》,雖然彼時輯錄卷子困難重重,但卻激勵后輩學者奮進直追⑥劉復編:《敦煌掇瑣》(50-59號),《敦煌叢刊初集》第十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219~243頁。。王國維《流沙墜簡》一書對漢晉時期簡牘中的契券作了考釋與論證,其中在《屯戍叢殘考釋》雜事類一篇中提到了《神爵二年(前60)節寬惪(dé)賣布袍券》,釋文中曰“此簡云時在旁某某知卷,語正相同,乃知宣帝詔書實用當時契券中語也。在旁某某知卷,即今賣券中之中人”⑦王國維、羅振宇撰,何立民點校:《流沙墜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17頁。,這對我們了解漢晉契券具有重要的意義。《敦煌資料》第一輯收錄敦煌契約將近130 件,主要圍繞戶籍、名籍、地畝、敦煌寺院僧尼等名牒以及契約、文書展開研究,其中契約、文書部分又分為買賣、典租、雇傭、借貸、其他契約,還附有新疆、甘肅、內蒙古發現的契約,是研究契約文書重要的史料⑧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資料室編:《敦煌資料》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陳國燦對《敦煌資料》中的49 件借貸文書的年代進行了判定,并對無法判定年代之借貸文書予以說明⑨陳國燦:《敦煌所出諸借契年代考》,《敦煌學輯刊》1984 年第1 期,第1~9 頁。另有一篇文章對該契約文書作了補充研究,詳見《對未刊敦煌借契的考察》,武漢大學歷史系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編《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五期,1983年,第20~26頁。。

唐長孺主編的《吐魯番出土文書》含有租借契約、官府牒件、戶籍、賦役帳目、田畝籍帳、古籍寫本、官吏告身、隨葬衣物等文書文物,其中刊布的300 件十六國至唐代的契約文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⑩唐長孺主編:《吐魯番出土文書》錄文本(全十冊)、圖版本(共四卷),北京:文物出版社,錄文本(第1~3冊1981年、第4~5冊1983年、第6 冊1985 年、第7 冊1986 年、第8 冊1987 年、第9 冊1990 年、第10 冊1991 年)1981—1991 年;圖版本(第1 卷1992 年、第2卷1994年、第3~4卷1996年。。唐先生主編《敦煌吐魯番文書初探》整理了1959—1975 年吐魯番出土文書的研究成果,涉及麴氏高昌官制、賦役制、唐代均田制、烽堠制、質庫制、館驛制、兵制、行市制度、水渠管理制度,以及民間借貸、西域政局等問題①唐長孺主編:《敦煌吐魯番文書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年。。唐耕耦、陸宏基合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第二輯收有敦煌契約文書186 件②唐耕耦、陸宏基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共五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第1輯),1986年;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第2-5輯),1990年。。李友逸編著的《黑城出土文書(漢文文書卷)》一書主要是針對黑水城出土的2200 余件元代的漢文文書中的760 件的進行了考釋,契約類文書含有婚姻、借貸、典質、合伙、雇傭、買賣等。可貴的是還有元代的契券,這有助于與同時期的其他文字契約作一比較研究③李逸友編著:《黑城出土文書(漢文文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年。。沙知輯錄和校對了300 多件敦煌契約文書,為學者的研究和使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④沙知錄校:《敦煌契約文書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張傳璽主編的《中國歷代契約匯編考釋》一書,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橫跨二十多個省份,搜集、收入歷代契約原件和契約性質的資料1402件,時間上起西周,下至民國,所收的每件契約或資料,均有標題,后有出處和考釋。此書分上、下兩冊,按朝代順序編錄,上冊自西周至元代,下冊從明代至中華民國,按契約性質主要分為買賣、租佃、借貸、典當、雇傭、取予、贈送、賠償、立嗣、放良、放妻、遺囑及各種契約樣式等⑤張傳璽主編:《中國歷代契約匯編考釋》(全二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與之相隔將近20年的《中國歷代契約粹編》再次出版惠及學界,該書共三冊:上冊是本文主要的參考來源,多為西周至元代的契約文書考釋;中冊為明、清契約;下冊為清至民國契約。《中國歷代契約粹編》分九大部分:原始無文字契約、周(西周、東周)契約、漢代契約(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含高昌)契約、隋唐五代(含吐蕃)契約、宋遼夏金元(含回鶻)契約、明代契約、清代契約、民國至土地改革時期契約,契約類型為買賣、典當、租佃、借貸、雇傭、取予、贈送、賠償、分書、立嗣、放良、放妻、遺囑及各種契約樣文等,其中以買賣契約為主⑥張傳璽主編:《中國歷代契約粹編》(全三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該書也收錄了一些買地券,關于買地券,另可參閱:張傳璽《契約史買地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該書相較《中國歷代契約匯編考釋》更加完備,資料更加豐富,考證更加充分,是契約文書研究者必不可少的案牘之一。

以上著作大多是對敦煌、吐魯番、黑水城等地出土的契約文書所作的收錄與考釋,為研究契約相關的諸多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支撐,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極大地推動了本領域的研究。另有一些著作對近年出土的相關文書作了收錄與考證,其中含有一些契約文書研究,如《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⑦沙知、孔祥星編:《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年。《斯坦因所獲吐魯番文書研究》⑧陳國燦:《斯坦因所獲吐魯番文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新出吐魯番文書及其研究》⑨柳洪亮:《新出吐魯番文書及其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敦煌社邑文書輯校》⑩寧可、郝春文編:《敦煌社邑文書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吐魯番出土磚志集注》?侯燦、吳美琳:《吐魯番出土磚志集注》,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榮新江、李肖、孟憲實主編:《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等,尤其是乜小紅《俄藏敦煌契約文書研究》一書從俄藏敦煌文獻典籍中整理出80余件各類敦煌契約①乜小紅:《俄藏敦煌契約文書研究》,上海:上古籍出版社,2009年。,她是近些年研究契約文書最顯著的學者之一②乜小紅:《中國中古契券關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中國古代契約發展簡史》,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姜伯勤、唐耕耦對敦煌寺院、私戶的研究,有助于我們認識唐五代時期敦煌寺院的經濟狀況和社會面貌,以及在借貸契約中所體現的作用③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唐耕耦:《敦煌寺院會計文書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朱雷對敦煌所出的“唐沙州某市時價簿口馬行時沽”作了考述,對麴氏高昌時期的“作人”以及法藏文書《乙未年趙僧子典兒契》中的“地水”等作了研究,有助于我們對契約文書中的奴婢、牲畜、土地買賣及雇傭等相關問題的認識④朱雷:《敦煌所出“唐沙州某市時價簿口馬行時沽”考》,唐長孺主編《敦煌吐魯番文書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年;收入朱雷《敦煌吐魯番文書論叢》,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1~224頁。《論麴氏高昌時期的“作人”》,唐長孺主編《敦煌吐魯番文書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年;收入朱雷《敦煌吐魯番文書論叢》,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4~68頁;同見氏著《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52~79頁。《P.3964號文書〈乙未年趙僧子典兒契〉中所見的“地水”——唐沙、伊州文書中“地水”、“田水”名義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十七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07~111頁;收入氏著《敦煌吐魯番文書論叢》,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1~326頁。。張廣達、榮新江對俄藏和田丹丹烏里克遺址(杰謝鎮)出土的22件漢文文書作了釋錄,有紀年時間的文書11件,其中《Dx.18919v殘契尾》含有契約保人署名部分,《Dx.18926+SIP93.22+Dx.18928〈大歷十六年(781年)杰謝合川百姓勃門羅濟賣野駝契〉》是一份完整的唐代建中二年賣駝契約文書,這對我們研究唐代建中二年(785 年)前后的相關歷史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⑤張廣達、榮新江:《圣彼得堡藏和田出土漢文文書考釋》,季羨林等主編《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六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25~246頁。。王斐弘《敦煌契約文書研究》⑥王斐弘:《敦煌契約文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全書共分十二章,第一章是唐代買賣的法律規定與國家監控,第二章是敦煌買賣契約,第三章是“均田制”及其思想淵源,第四章是唐代土地交易的實體規范與程序控制,第五章是敦煌土地交易契約的民間規則,第六章是敦煌租佃契約,第七章是敦煌土地返還疑難糾紛解決機制,第八章是敦煌雇工契約,第九章是敦煌養男立嗣契約,第十章是敦煌放良文書,第十一章是敦煌分家析產文書,第十二章是敦煌析產遺囑文書。從這十二章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面面俱到,不僅對多種契約文書作了分析,還對文書所處的歷史背景及其上層法律架構作了探討。

還有一些專題性的研究。在借貸契約文書方面,唐耕耦對唐五代時期的一些借貸契約的類別、利率等內容作了詳細的考述,文末還對相關契約文書制作了表格,具有參考價值⑦唐耕耦:《唐五代時期的高利貸——敦煌吐魯番出土借貸文書初探》,《敦煌學輯刊》1985年第2期,第11~21頁;1986年第1期,第134~153頁。。陳國燦對唐代的民間借貸的類型、生息借貸中的利率、質押借貸等作了論述,并比較區分民間借貸與土地的關系、便貸契與舉取契、債務者與債權人的關系等,很有啟發意義⑧陳國燦:《唐代的民間借貸——吐魯番、敦煌等地所出唐代借貸契券初探》,唐長孺主編《敦煌吐魯番文書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年,第217~274頁。收入氏著《唐代的經濟社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第172~222頁。同見鄭炳林主編《當代敦煌學者自選集·陳國燦吐魯番敦煌出土文獻史事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21~463頁。。劉秋根《中國典當制度史》中第三章對“谷典”、信用借貸、貨幣買賣等典當業務種類作了介紹,第五章討論了賠償制度,第六章對利率及利息制度作了說明,盡管是宏觀論述典當制度史,但不免對契約文書的研究有可取之處①劉秋根:《中國典當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陳明光從官私借貸的債務人身份、債務人借貸的目的、官私借貸的債務形態、官私借貸的政策等四個方面討論了唐代官私借貸的不同特點,指出私人借貸屬于純粹的經濟行為,而官府借貸則具有財政屬性②陳明光:《略倫唐代官私借貸的不同特點》,錢伯城、李國章主編《中華文史論叢》第62 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第174~191頁。收入氏著《漢唐財政史論》,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第108~123頁。。岳純之對隋唐五代借貸契約的內容作了闡述,指出違約行為主要有延期、不履行以及欺,而官方為了維護社會秩序采取了法律控制③岳純之:《論隋唐五代借貸契約及其法律控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8年第3期,第18~24頁。。羅彤華分別對唐代民間和官方的放貸現象做了考述與研究,值得參考④羅彤華:《唐代民間借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唐代官方放貸之研究》,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霍存福從法制史的角度,結合唐代法律對相關借貸契約文書的內容作了考證,尤其是對官府律令與契約文書的關系作了深入探討,是國內少有的將法制史與契約文書的利用提高到新高度的學者之一⑤霍存福:《論中國古代契約與國家法的關系——以唐代法律與借貸契約的關系為中心》,《當代法學》2005年第1期,第44~56頁。。梁鳳榮對唐代借貸契約中的計息與無息作了分析,討論了借貸契約文書中的擔保⑥梁鳳榮:《唐代借貸契約論析》,《鄭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第66~68頁。。

在租賃契約文書方面。韓國磐基于《吐魯番出土文書》前五冊有關夏(租)田契券論述了高昌和唐初西州的租佃關系,指出高昌時期租佃關系已經發展起來了,且多以“券”來稱高昌時的夏田文書,到唐太宗、高宗時多稱“契”;在租佃田地數量上多為一二畝或三四畝,特點是地少人多;唐初沿用高昌時的田地種類名稱;高昌和唐初西州夏價用銀錢的比重很大,這在當時的內地少見,另有夏糧數量甚大,比夏錢券契還要多,出現了庭分佃種收獲得辦法;田主和佃田人的關系并不是平等的;租佃關系在高昌和唐初西州的發達,與高昌的地理位置以及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關系。最后作者提出與唐末五代的租田契不同的是,此時的夏田券沒有闡述租佃原因⑦韓國磐:《從吐魯番出土文書中夏田契券來談高昌租佃的幾個問題》,收入氏著《唐代社會經濟諸問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第104~126頁。孫達人、楊際平、陳國燦等亦對該問題作了進一步研究,分別詳見:孫達人《對唐至五代租佃契約經濟內容的分析》,《歷史研究》1962年第6期,第97~107頁;楊際平《麴氏高昌與唐代西州、沙洲租佃制研究》,載韓國磐主編《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經濟文書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113~128頁;陳國燦:《唐代的租佃契與租佃關系》,收入氏著《唐代的經濟社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第99~141頁。。在吐魯番出土的契約文書中,有很多文字提及到葡萄園,胡如雷通過考釋阿斯塔那62號墓出土的兩份契約文書(編號為66TAM62:6/4),指出翟彊與積之間訂立“共分治”葡萄園的“要”(約),且這種契約關系在當時當地已有習慣行用的“大例”,借助同墓出土的其他文書可知,翟彊的身份是軍事部門中的低級小吏,卻處于佃耕人的地位,反映租佃土地的契約關系在魏晉南北朝就存在⑧胡如雷:《幾件新疆出土文書中反映的十六國時期租佃契約關系》,《文物》1978年第6期,第22~25頁。收入《新疆考古三十年》,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61~266頁。另有一些研究與葡萄園有關,涉及到葡萄酒稅、葡萄園買賣、租佃券契,分別詳見:盧向前《麴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及葡萄酒稅》,《中國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110~120頁;馬燕云《吐魯番出土租佃與買賣葡萄園券契考析》,《許昌學院學報》2006 年第6 期,第89~93 頁;乜小紅《對古代吐魯番葡萄園租佃契的考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1~11頁。。吳震生對出土于阿斯塔納506號墓的《唐天寶七載(748)楊雅俗與馬(?)寺互佃田地契》《張小承與某人互佃田地契》兩份唐人互佃契作了釋錄,值得注意的是,該契注明若兩家不愿互佃,各仍可收回本地,“契有兩本,各執一本為記”,且文書背面寫有“合同”兩字之左半(“左契”),對研究立契雙方的關系以及契約的發展變化具有重要的意義①吳震:《吐魯番出土的兩件唐人互佃契》,《新疆社會科學》1987 年第2 期,第40~44 頁;收入氏著《吳震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80~485頁。另可參作者《近年出土高昌租佃契約研究》,載《新疆歷史論文續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6~164頁;收入氏著《吳震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45~479 頁。關于唐代租佃關系、租佃制發達的原因以及積極意義,沙知、孔祥星、趙文潤等作了研究與論述,分別參見:沙知《吐魯番佃人文書里的唐代租佃關系》,《歷史研究》1963年第1期,第129~139頁;孔祥星:《唐代前期的土地租佃關系——吐魯番文書研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2年,第49~68頁;趙文潤:《隋唐時期吐魯番地區租佃制發達的原因》,《陜西師范大學學報》1987 年第1 期,第104~108 頁;潘鋪:《論唐代租佃關系的積極意義》,《歷史研究》1989 年第5 期,第15~19 頁;蔣福亞:《略談漢唐間的租佃關系》,《中國經濟史研究》1999 年增刊,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經濟史探》,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7~206頁;劉永成:《中國租佃制度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霍存福、武航宇將公元690—965年立契時間不等的唐代15件敦煌租佃契約與公元159 年古羅馬時期埃及行省的1 件葡萄園租契從時間、主佃雙方情況及租佃關系發生的原因、租期、租金、保證條款、違契處罰條款等內容作了比較研究,盡管二者時間上有差異,但卻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契約文書格式、內容以及契約精神②霍存福、武航宇:《敦煌租佃契約與古羅馬租契的比較研究》,《法學家》2005年第1期,第140~150頁。。

在買賣契約文書方面。施萍婷、柳方、吳震、霍存福分別對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的奴婢買賣文書作了深入探討③施萍婷《從一件奴婢買賣文書看唐代的階級壓迫》(《文物》1972年第12期,第68~71頁)對敦煌研究院所藏1件唐代奴婢買賣文書作了釋錄,指出文書年代約在天寶三年(744)至乾元元年(758),認為該文書“可能是買賣成交以后,投驗官府,給以印契的‘市券’,是奴婢買賣的最后一道法定手續”,為研究唐代敦煌的市場管理機構設置以及社會的商業情況提供了可靠的資料。吳震《唐代絲綢之路與胡奴婢買賣》,載敦煌研究院編《1994 年敦煌學國際研討會文集·宗教文史卷(下)》,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 年,第128~154 頁;收入氏著《吳震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第390~408 頁。柳方《吐魯番新出的一件奴隸買賣文書》(《吐魯番學研究》2005年第1期,第122~126頁)對吐魯番鄯善縣吐峪溝鄉洋海墓地出土的1件奴隸買賣契約文書作了錄文與介紹,考證出契文時間“永康十二年”為北魏477年,對契文的行文格式作了分析,并與《北涼承平八年(450)翟紹元買婢契》作了比較,對學界研究早期奴隸買賣文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霍存福《再論中國古代契約與國家法的關系——以唐代田宅、奴婢賣買契約為中心》(《法制與社會發展》2006年第6期,第125~135頁)根據一些與官府有關的田宅買賣契約和三份帶有“市券”的奴婢買賣文書提出古代契約活動的依據主要是國家法而非民間法,關于這一點,筆者大可贊同,但認為應該視具體文書而定,依據民間習慣法的契約文書依然存在。。徐俊通過對俄藏敦煌文書Dx.11414 和Dx.02947 背面所記“常田”、“券”、“道人”等詞語,結合吐魯番出土的前秦建元紀年相關文書,認定俄藏Dx.11414V 與Dx.02947V 文書分別為前秦《建元十三年(377 年)買婢契》和《建元十四年買田券》,糾正了《俄藏敦煌文獻》中關于該文書時間“開元”的誤訂,對研究十六國時期的買賣契約文書極為重要④徐俊:《俄藏Dx.11414V+Dx.02947 前秦擬古詩殘本研究——兼論背面契券文書的地域和時代》,季羨林等主編《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六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07~223頁。關尾史郎、陳國燦、王素等對該份文書亦有相關研究,分別見:關尾史郎:《ロシァ、サンクトニベテルブルク所藏敦煌文獻中のトウルファン文獻につぃて》,《敦煌文獻の總會的、學際的研究》,平成12 年度新睸大學ベロジェクト推進經費(學際的研究ベロジェクト)研究成果報告書,2001 年3 月,第45~46 頁;陳國燦《〈俄藏敦煌文獻〉中吐魯番出土的唐代文書》,季羨林等主編《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第105~114頁;王素《略談香港新見吐魯番契券的意義——〈高昌史稿·統治編〉續論之一》,《文物》2003年第10期,第73~76、96頁。。王素在關尾史郎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香港新見的《北涼玄始十年(421 年)馬雒賃舍契》、《建平四年(440 年)高昌道人佛敬夏田券》《建平五年高昌張鄯善奴夏葡萄園券》三份吐魯番契券分別作了考釋與研究,并利用其中帶有“建平”年號的兩份文書重新討論了高昌闞爽政權在統治后期先繼奉北涼“建平”又改北魏“緣禾”年號的政治傾向,言簡意賅、啟人深思①王素:《略談香港新見吐魯番契券的意義—〈高昌史稿·統治編〉續論之一》,《文物》2003年第10期,第73~76、96頁。。高潮、劉斌依據《敦煌資料》中的120余件法律文書,探討了其中25件買賣契約的內容、形式及其相關問題,指出賣方的擔保責任含有追奪、瑕疵、恩赦三種②高潮、劉斌:《敦煌所出買賣契約研究》,《中國法學》1991年第3期,第112~116頁。。鄭顯文分析了與法律規定相關的不動產、動產買賣契約文書,指出立法越成熟,文書的制定越合理,歷代政府都有對商品買賣干涉的政策,但對“法律文書的制定買賣雙方自始至終是在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實現的”的說法過于絕對③鄭顯文:《中國古代關于商品買賣的法律文書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2003 年第2 期,第52~62 頁。霍存福、趙云旗、羅海山、岳純之亦對相關問題作了研究,分別參見:霍存福、李聲煒、羅海山《唐五代敦煌吐魯番買賣契約的法律與經濟分析》,《法制與社會發展》1999年第6期,第51~54頁;趙云旗《唐代敦煌吐魯番地區土地買賣研究》,《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第112~119頁;羅海山、王一《中國古代田宅買賣契約的條款》,《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2期,第65~68頁;岳純之《后論隋唐五代買賣活動及其法律控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1~20頁。。劉進寶以《唐大中六年(852)僧張月光博地契》為主要依據,指出晚唐五代土地私有化的標志除了土地買賣外,還有土地對換,但強調土地的自由對換須經官府登記備案以便有效地征納賦稅,否則是不合法的④劉進寶:《晚唐五代土地私有化的另一標志—土地對換—以P.3394號文書為主》,《中國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90~94頁。。

在雇傭契約文書方面。程喜霖《唐代過所文書中所見的作人與雇主》利用吐魯番、敦煌等地出土的22件(在14件的基礎上)公驗、過所以及有關文牒,從作人和雇主兩個方面分析了公驗過所文書反映的唐代雇傭關系,指出“作人”是唐代商業經濟領域中的重要勞動力,是唐代“雇工”的代稱。凡是不在自己土地上勞作,而受雇為別家傭作者,無論是在本鄉還是在外州縣,皆稱“作人”(“客作”)。雇傭的作人,確保是國家的編戶。雇傭雙方的稱謂隨著時間、地域、生產性質的不同而變化,如雇主普遍稱主、莊主、傭主、錢主、練主、馱主、船主等,在雇傭契券中與受雇人對稱為“雇傭人”;受雇者稱雇、傭、傭作、傭力、傭賃、傭工、傭保、僦傭、耕夫、客作等,在敦煌吐魯番文書中屢見“雇身”、“受雇人”、“作兒”等,類似這樣以傭種性質稱受雇者為傭耕、傭書、傭篙工、傭筆、傭針、放羊兒、送練人、擔夫、趕腳等的稱謂不勝枚舉。認為文書所見雇工一般是貧窮無依的編戶,以客作傭力為生計,也有許多雇工是本地農民或佃農,通常只是作短期雇工以補貼生計(臨時工),也有不少無立錐之地的破產農民完全依靠傭工生活。同時指出唐滅高昌設西州后,“作人”在高昌消失了,在戶籍、手實等文書中只見有部曲。他推測“作人”可能大部分被放免為良,少量殘留下的“作人”被改稱部曲,這也是西州奴婢的重要來源之一。不過,“作人”雖類似部曲,卻比奴婢身份高⑤程喜霖:《唐代過所文書中所見的作人與雇主》,唐長孺主編《敦煌吐魯番文書初探二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 年,第440~462頁;同見氏著《唐代過所研究》第六章,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266~282頁。。先于該文發表的姊妹篇《試析吐魯番出土的高昌唐代雇傭契券的性質》同樣以敦煌、吐魯番出土的高昌、唐代雇契為中心,闡述了雇主的身份(地主階級)、受雇人的身份(自耕農、半自耕農、浮客流庸)、雇價(大致日傭直絹2~2.7 尺之間,折合米6~9 升,比唐代國家和雇“日為絹三尺”低),以及雇傭券的性質(封建性質)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文末附有“吐魯番出土高昌至唐前期雇傭契券一覽表”,并將高昌契與唐契作了比較,認為“唐代契券把雇主與受雇人從契文中分立出來,作為契末首位署名,尤其是保人和印指節印的出現,使民約更具有法律效能,由是雇傭券的形式固定化、完善化了。可見雇傭契券由簡單向復雜,有低級向高級階段發展的”①程喜霖:《試析吐魯番出土的高昌唐代雇傭契券的性質》,《中國古代史論叢》第三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年,第304~330頁。。杜文玉指出唐代的雇傭勞動主要分為政府雇傭和私人雇傭,而前者主要在手工業部門和屯田、營田以及其他各種勞役中,但很少有人自愿應雇,和雇匠大多是被強迫而來,且雇價也是“日為絹三尺”②(北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46《百官志》,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而私家雇傭卻廣泛活躍,出現了“傭作坊”,傭者分為按日計算傭金的“日傭人”和按月計算傭金的“月作人”。商業中使用的雇傭者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不直接參與活動只負責干雜活和運送商品的短工;另一類是直接參加經營活動的雇工。短期雇工很少有“雇工人”的低賤身份,來去自由,和雇主主要是經濟關系,不存在人身依附關系。認為唐代雇傭勞動已逐漸社會化了,但不同意唐代已有資本主義萌芽的觀點③杜文玉:《論唐代的雇傭勞動》,《渭南師專學報》1986年第1期,第40~45頁。。該文論證將問題引向深入,值得參考。楊際平以《吐魯番出土文書》、《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敦煌吐魯番社會經濟史文獻》為據,對隋至唐初的25件吐魯番雇工契、吐蕃占領敦煌時期至五代宋初的34件敦煌雇工契作了制表,并對雇傭勞動的性質和特點作了研究說明,指出吐魯番雇契中雇期一般為15天,雇價付銀錢(4~5文),高昌國時期未見雇人上烽契,唐西州時期卻大量;敦煌雇工契中多為短雇,以工還貸,雇價為每月一漢石(兩番石),“歲作”(造作一年)由雇主供食。由此可知,雇工契從時間上有短雇和歲雇,從工作性質看有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雇人代官役和其他雇工五種類型。可見,隋唐五代奴婢、部曲數量減少,契約雇工制和契約租佃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④楊際平:《敦煌吐魯番出土雇工契研究》,季羨林等主編《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215~230頁。。關于雇人放羊契,乜小紅也利用相關出土文書探討了7至10世紀的雇傭關系,指出7世紀的雇傭關系帶既有承包責任形式的雇傭,又有純屬雇工、出賣勞動力的雇傭,但到了10世紀承包性越來越大了,勞動者的身份、地位都有顯著提升,人身奴役性的雇傭成分減少⑤乜小紅:《從吐魯番敦煌雇人放羊契看中國7—10世紀的雇傭關系》,《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23~28頁。。此外,她還先后兩次對農業雇工契中的雇傭關系作了研究⑥乜小紅:《對敦煌農業雇工契中雇傭關系的研究》,《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第116~122頁;《再論敦煌農業雇工契中的雇傭關系》,《中國經濟史研究》2011年第4期,第69~75頁。。

另外,有一些零散的學術論文圍繞著敦煌契約文書,從法學、法史學的視角進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因篇幅所限,不一一列舉,讀者可以參考陳麗萍《敦煌契約文書整理所得與展望》⑦陳麗萍:《敦煌契約文書整理所得與展望》,《文匯報》2016年11月4日。,韓樹偉《敦煌吐魯番法律契約文書研究回顧與展望》⑧韓樹偉:《敦煌吐魯番法律契約文書研究回顧與展望》,《吐魯番學研究》2017年第2期,第115~121頁。,趙晶《二十年來敦煌吐魯番漢文法律文獻研究述要》⑨趙晶:《二十年來敦煌吐魯番漢文法律文獻研究述要》,《國學學刊》2019年第2期,第126~140頁。,楊際平《我國古代契約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⑩楊際平:《我國古代契約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中國史研究》2019年第3期,第79~95頁。,羅將《二十年來敦煌契約文書研究述評與展望》?羅將:《二十年來敦煌契約文書研究述評與展望》,《河西學院學報》2020年第4期,第53~59頁。等綜述,從中獲取有價值的學術信息。

綜上所述,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了解契約的類型以及相關文書背后的社會關系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的漢文契約文書數量較多,它們既有時間上的差異,又有地理上的不同,關于這一點前賢已有關注,如吐魯番所出契約大致在十六國至唐初,敦煌所出契約多為唐五代宋初(尤其是吐蕃占領敦煌時期、歸義軍時期)。吐魯番契約中租佃契約最多,舉錢契亦多,然后是買賣契約、雇傭契約;而敦煌出土的借貸契約最多,大多是糧食、絹、布,雇傭契約也很多,然后是買賣契約,租佃契約反而較少,而且我們發現很多敦煌契約文書與寺院有很大的關聯,吐魯番契約卻與寺院關聯不太明顯①沙知錄校:《敦煌契約文書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6頁。。值得慶幸的是,這些關于契約文書的學術成果,大大的推動了敦煌吐魯番學研究的發展,也為深入研究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其他領域的學科注入了新的血液。

猜你喜歡
敦煌研究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敦煌之行
學生天地(2020年35期)2020-06-09 03:01:06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亮麗的敦煌
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22
絕世敦煌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v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熟妇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欧美在线一二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 在线色国产|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免费激情网址|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亚洲二三区|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a|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日本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91亚洲免费视频|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h|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激情乱人伦|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午夜视频日本|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a网站| 亚洲第一视频区|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Jizz国产色系免费|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国产你懂得|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99国产精品国产|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午夜免费小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久久综合五月| 欧美第九页| 青青操国产| 制服无码网站| 欧美日本中文|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98超碰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婷婷激情五月网|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91九色国产porny|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色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