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田柱,張立軍
(1.敦化市雁鳴湖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延邊 133724;2.敦化市林業局王牛溝國營林場,吉林 延邊 133724)
紅皮云杉(Piceakoraiensis)又被稱為紅皮臭、虎尾松,為喬木樹種,高可超過30 m,且樹干通直,姿態優美,觀賞價值較高,在吉林長白山地區分布較為廣泛,通常會與闊葉樹種混合種植,也存在成片紅皮云杉純林。紅皮云杉較耐陰,抗寒、耐干旱、耐瘠薄、淺根性,適應性較強,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在分布區內除沼澤化地帶及干燥的陽坡、山脊外,在不同立地條件下均能生長,造林后其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較高。
1.1.1 整地、施肥 選擇排灌條件良好地塊,沙壤土與壤土最佳。精細整地,保證床面平整。若地塊前茬用于針葉樹育苗,更利于苗木生長;否則應實施菌根菌接種,保證苗木出芽率,培育壯苗。
秋季整地,深翻25~30 cm。每公頃使用尿素75 kg、過磷酸鈣112.5 kg、二銨112.5 kg。可在其中加入少量鋸末及適量腐熟的草炭土。可選擇甲基托布津溶液或0.1%的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
1.1.2 種子處理 可選擇雪藏法,在背風、背陰,地下水位低處,挖出貯藏坑,按照種子量確定坑的寬度與長度,深度為80 cm[1]。將厚度為10~15 cm的雪鋪在坑底,保證種子與雪的比例為1∶2,并均勻混合,隨后將其放入坑中,最后用雪培成丘型,用草簾等覆蓋在雪丘上方。播種前5 d取出種子,放在淺坑中,在陽光下做催芽處理。
1.1.3 播種 當種子出現裂口,與細沙或鋸末拌和播種,每667 m2用種量為6 kg,產苗量可達15萬~18萬株[2]。邊播種邊鎮壓,邊覆蓋邊澆水。苗床上應覆蓋一層落葉松松針,使床面保持濕潤。
按照土壤及天氣情況,科學澆水。苗木出齊后,人工方式除草,也可使用除草劑除草。為防止土壤水分蒸發,應通過疏松表土的方式增加土壤透氣性及蓄水能力[3]。
均勻噴灑3%硫酸亞鐵水溶液預防立枯病。發現立枯病后,可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也可選擇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做灌根處理。苗期主要蟲害是蠐螬和螻蛄:蠐螬可用甲胺磷和滴滅威與細沙土按1∶3比例混合拌制,開溝施入;螻蛄可在傍晚時放置毒餌,翌日早晨集中捕捉即可,可選擇敵敵畏、敵百蟲等進行毒餌配置。
應選擇優良的立地條件[4]。首選半陽坡及陽坡地塊,坡度保持在10°左右最佳。土壤應為沙壤土,土層厚度應超過25 cm,同時還應具備較好的排水條件。
吉林地區通常在9—10月整地,應清除土壤表面的雜物,挖栽植穴,穴口直徑為60 cm,深60 cm[5]。若地塊排水較差,應實施塊狀整地,筑成高臺,高35 cm左右即可,寬1 m,長2 m,開展植生組式造林。若為25°的坡地或采伐跡地,應進行帶狀整地。
起苗到栽植應在2天內完成。苗木高度應超過25 cm,地徑應超過0.5 cm,側根應超過12條,主根長度不可低于15 cm,并且,苗木應發育良好,無病蟲害。栽植前,應對所有苗木進行嚴格檢查。栽植時,將苗木置于穴中央,保證根系舒展,最后分層培土,將土壤踏實。造林密度以4 400株hm-2為宜。
造林后應重點做好撫育工作,將培土、扶正及踏實作為關鍵撫育環節。第1年應將穴擴展50 cm,并做好培土工作;第2年應做好除草及培土工作;第3年應做好除草與割灌工作;第4年應將影響到幼樹生長的灌木及雜草除去[6];第5年,需要實施帶狀作業全面除草,將競爭性樹種砍除,留下三大硬闊,若有條件,可施加有機復合肥。
透光撫育。當苗木表現出主干細弱、樹冠平展時,應積極采取有效的透光措施,將上層林木伐除,也可進行人工整枝。
生長撫育。紅皮云杉生長撫育工作,需要經過15~20年,通過生長撫育,對林分經營密度進行調整,使紅皮云杉獲得更好的生長空間,實現優質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