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麗水供電公司 孫研繽 徐晨陽 陳 瑜 陳福能 潘 夏
2021年,我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浙江省力爭2027年碳達峰、2050年碳中和,清潔低碳成為新階段能源發展的主旋律。國家電網公司建設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和浙江省電力公司打造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須要大力推進電網降損。
麗水供電公司積極踐行“節約的能源是最清潔的能源”理念,在科學分析、團隊建設、做好傳幫帶工作上精準發力,充分激發企業潛力和動能,并將之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活性價值,有效支撐電網低碳發展與經營管理提升。
綜合當前的工作現狀,麗水供電公司積極探索構建多級協同降損管理新模式,有效支撐電網效能和經營管理提升。自新模式開展以來,一改從前粗放的、依賴于線損管理人員經驗習慣的工作方法,精準鎖定線損疑似問題與治理方向,達到科學研判問題、破解作坊式勞動、挖潛數據價值、快速助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預期效果。
為持續貫徹落實上級單位關于精益化管理的相關工作要求,麗水市供電公司堅持“以管理促發展”的理念,推行“3+1”管控機制,以黨建引領、基層發力、營配協同、流程規范的一體化模式,編制公司精準降損方案,明晰分壓分原件高損成因,提出一線(臺)一策降損策略。自2021年起,麗水供電公司全面啟動精準降損三年行動計劃,營銷、運檢、調控印發行動子方案,明確各專業、各縣公司降損目標,全面構建“1233”線損管理新模式。組建精準降損工作專班,高損設備提級管控,創新提出“穿透式”分析研判體系和“靶向式”高損治理體系,積極研發基于理論線損和運行數據的精準降損管控平臺,應用全分相精準無功補償、反竊電智能預警機制、低壓拓撲一張圖等創新手段,開展無功優化、超容整治、三相不平衡治理等專項行動,實現線損率逐年下降和電網效率效益提升。
踐行“節約的能源是最清潔的能源”理念,構建“1233”線損管理新模式,實施三年精準降損行動(2021—2023年),實現線損率逐年下降,提高電網效能水平。
“一個目標”。圍繞降損增效的目標定位,線損管理從結果導向到過程管理的轉變,實現電網效益效率雙提升。
“兩大體系”。分為“穿透式”分析研判和“靶向式”高損治理。其中“穿透式”分析研判是指基于“四分”同期線損和理論線損全覆蓋,“三率校核、四分穿透、五步查因”,精準定位高損環節,形成治理標準導則和長效管理機制。“靶向式”高損治理是指在準確分析高損原因的基礎上制定一線(臺)一策,落實降損項目,實現電網節能降損,推動線損率逐年下降。
“三大多級協同機制”。實現負荷多級平衡控制、無功電壓多級協同控制以及橫縱向貫通協同降損。其中負荷多級平衡是指對不同層級、不同區域、不同時段的用電需求和電源發電進行綜合平衡;無功電壓多級協同控制是指對母線級、饋線級、臺區級、用戶級設備開展電壓無功協調閉環控制;橫縱向貫通協同降損是指促進公司信息數據、業務流程橫向、縱向的深度融合。
“三級線損管理示范”。以差異化示范創建為理念,以可復制可推廣為要求,以強化過程管理為導向,構建一套標準制度體系,建立一支降損專業隊伍,實施一批精準降損項目,建立降損精益管理示范市、配電網全周期經濟運行示范縣、線損最優管理示范所,以示范推動精準降損全覆蓋。
以“三體系”實現精準管控。一是監測發布體系。建立專業部門、供指中心、供電所三級聯動的監測體系,定期發布高損清單和治理進展,構建“日監測、周通報、月管控”常態化監測模式。二是告警督辦體系。針對納入重點管控的高損設備實行告警督辦,固化“高損監測—清單派發—治理跟蹤—成效驗證”的閉環工作流程。三是評價考核體系。圍繞降損目標和任務,形成“總體評價+專業考核+供電所對標”立體考核體系,調度、運檢、營銷專業負責對35 kV及以上、10 kV、0.4 kV電網降損工作進行專業考核,實行高損設備治理主人制。
構建降損專班工作機制。(1)組建降損專班。四大專業協同建立工作專班,高損線路、臺區提級管控,統一納入專班分析、通報和考評。組建專家團隊常態化支撐高損排查、數據治理以及降損研究等工作,基層疑難問題反饋專家團隊會診。(2)創新研判體系。構建基于同期線損、理論線損、統計線損三率校核,分區、分壓、分線、分臺區四分穿透,圖數、過流、無功、竊電、三相平衡五步查因的“三率四分五步”分析研判體系,準確定位線損異常環節、精確排查異常成因。(3)清單銷號機制。專班分批梳理線損率3%以上的高損線路和線損率4%以上的高損臺區,采取清單銷號督辦制度。
提升電網經濟運行水平。(1)優化電網運行方式。主網上統籌安排長距離、小截面線路作為備用線路,調整并列變電站為分列運行方式。配網上通過結合工程改造項目改接部分負荷、根據聯絡線路負荷分布優化調整分段聯絡點,解決迂回供電、負載不均等問題;針對新建小區大量配變空載情況,運用低壓母聯方式根據負荷發展有序釋放配變容量。(2)強化全網無功治理。加強電站功率因數管理,必要時高力率或按規定進相運行。創新應用配網分相無功補償,解決公變傳統JP柜中補償電容級差大、不能平滑調節等問題。(3)開展三相不平衡治理。建立三相不平衡“423”靶向治理法,通過臺區、用戶電量曲線比對,靶向定位關鍵用戶實施調相。開展三相負荷監測,按照“四級平衡原則”,開展負荷的動態調整管理。增量用戶實行先計算后施工,從“源頭”實現平衡。(4)細化純光伏臺區管理模式。針對純光伏臺區,終端精度導致的臺區小負損問題,精細化梳理零線損、小負損臺區清單,結合現場實際,定制更換精度為–1的臺區終端,精細化解決純光伏臺區小負損問題。
深入跑冒滴漏專項整治。(1)開展高低壓超容治理。重點監測二次側電流超5.5 A的專變用戶,開展專變超容整治,臺區下低壓超容用戶根據容量更換表計或加裝流變改造。(2)開展無表戶整治。積極與移動、聯通、電信及華數等運營商對接,對寬帶上網設備、信號放大器等無表用電設備開展表計安裝,新增用戶全部裝表入網。(3)運用智能反竊手段。開發竊電智能預警系統,通過用戶用電量和線損率正反向曲線規律建立竊電預警模型,快速定位異常用戶。創新應用臺區分段線損計量,精準定位漏竊電點。
統籌規劃改造實施效益。制定一線(臺)一策,開展經濟效益評估合理選擇導線型號、設備容量、設備能效,優選新技術、高效能設備。對輕載、季節性重載配變定制調容變壓器和高過載配變等個性化節能降損方案。
數智賦能精準降損管控。(1)高損自動監測預警。依托電網資源業務中臺,結合分區地圖、可視化圖表,對功率因數、負載率、線損率等設備運行指標進行監測和預警,實現多時間維度、多指標維度的分區熱力圖展示。(2)配網高損智能研判。創新搭建精準降損智能管控平臺,運用理論線損計算結果和設備運行數據,自動甄別設備老舊、導線截面、供電半徑、重過載、負荷不均、功率因數、三相不平衡等高損因素,直接給出降損建議,解決以往靠人工大量繁瑣分析來定位高損問題。(3)低壓自動拓撲一張圖。推進低壓自動拓撲App開發,采用高精度定位、拍照等實現基礎數據采集,解決以往手工畫圖、參數錄入繁瑣等問題。
政策賦能降損機制突破。(1)出臺水電電價政策促進就地平衡。率先促成省發改委批復麗水水電峰谷時段調整方案,將中午2 h高峰時段與早、晚兩個低谷時段互換。通過峰谷時段優化,實現就地平衡,減少因潮流大進大出造成的輸送損耗。(2)完善政策促進靈活資源聚合平衡。全省率先推動發改委出臺基于彈性策略的有序用電方案,實現50萬kW負荷缺口內自我平衡。促成政府出臺支持新能源按發電裝機容量10%配置儲能設施,實現“新能源+儲能配套”機制市縣全覆蓋,利用儲能的充放電實現用電和送出高峰時段曲線平滑。
線損基礎管理主要指標明顯提升。麗水供電公司10 kV分線線損達標率從82.14%提升至87.83%,全省排名從第七位提高到第四位。臺區線損總體達標率從98.6%提升至98.91%,全省排名從第五位提高到第一位。10 kV線路低損率從65%提升至68%,臺區低損率從75.97%提升至89.22%。臺區功率因數達標率提升至98%以上,專變流變二次電流合格率達到99.5%。設備參數完整率從70%提高至100%,準確率從70%提高至90%,采集成功率提升至99.8%以上。
業務流程不斷優化。固化異常處置閉環流程,明確專業銜接節點及工作規范,打破各專業、各層級的業務和數據壁壘,實現站—線—變—戶對應率100%,公用設備采集計量消缺平均時長縮短至1天,用戶設備消缺平均時長縮短至3天。管理標準全面規范。編制臺區三相平衡全過程管理作業指導書、配網無功補償配置原則3項標準,反竊電、10 kV分線高損、臺區高損等3類作業標準書。評價體系持續更新。圍繞降損目標,把電網經濟運行水平、降損過程管控納入線損管理新評價體系,落實各專業、各層級管理責任。

建立“三率四分五步”分析法,實現異常問題15 min準確排查、精準定位。累計完成310條線路、1000個臺區高損成因分析,較以往排查時間壓縮超2200 h。通過各專業組成降損工作團隊,組織聯合診斷和團隊會診67次,現場排查35次,有效支撐線損異常分析判斷,提高公司線損分析研判能力和異常治理效率。
構建“穿透式分析研判+靶向式高損治理精益管理”體系,創新應用低壓拓撲一張圖、分相無功補償、專變流變治理、精準反竊電、降損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建立六大典型降損場景,打造示范樣板。示范供電所通過降損項目實施,建立高效治理標準和流程,實現配網全面經濟運行。市、縣、所精準降損示范建設的推進,形成符合降損增效目標定位的線損精益管理模式,打造全省可推廣的降損示范樣板。麗水供電公司線損率從2.326%下降至2.056%;壺鎮供電所、碧湖供電所、小港供電所、竹口供電所400 V分壓線損率均下降0.5個百分點以上。麗水供電公司獲得2021年全省線損精益化管控三強市稱號,百強縣進入38次,百強所進入16次。
構建“1233”線損管理新模式,緊密圍繞節能降損目標,助力麗水“中國碳中和先行區”創建、引領全省力爭2027年碳達峰,電網低碳轉型成效得到彰顯。電網運行水平方面,麗水電網線損率從4.65%降至4.13%,同比下降0.52百分點。企業經濟效益方面,全年降低線損電量6189萬kWh,全年節約輸配電成本3600萬元。社會效益方面,全年節約原煤消費1.84萬t,全年減少CO2排放4.8萬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