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界平

在親友中,夫妻同一單位、同一行業,子女受父母長輩影響選擇相同職業,或是進入同一系統工作的,比比皆是,但表姐家是個例外。夫妻倆有兩個孩子,四個人四個行業,賣貨的、治病救人的、炒菜做飯的、設計樓房的。雖然職業不同,但是一家人并不缺少一起聊天的話題,當初一家四口小日子過得挺愜意,如今進人添丁繁衍成三家,依然其樂融融。
表姐在一家商場工作,姐夫是醫生,兩個外甥老大是廚師,老二是建筑設計師。老大老二還在中學時,表姐表姐夫曾想把他倆往學醫的道兒上引,為此也頗費了一番心計和口舌,無奈,二人就是不感冒。表姐的工作是別人下班、歇班了,她才忙起來,而且越到節假日越忙。姐夫是上班有點兒,下班無點兒,常常是臨下班又來了病人,要不就是需要緊急手術的,那可耽擱不得。倆孩子放學回家,該吃飯了,可大人還沒回,筒子樓里的左鄰右舍炒菜燉肉的香味兒不時飄進屋里,哥倆也不停地咽口水……等到父母回家,匆忙做熟飯,哥倆已忽略了味道,馬上填飽肚子是第一位了。逢年過節,親友聚會,各家都能做出幾樣拿手的菜肴。大外甥的嗅覺和味蕾超常的好,記下所用配料、火候,回家就練著做。放學回家,他就忙乎起來。有時做著菜時忘了放調料的順序,仗著鄰居家離得近,跑去問了回來再做。很快他的葷菜素菜都做得有模有樣了。后來上中專學的是機電專業,進工廠沒幾年,自己去考了廚師證,有新開張或缺人手的飯店常請他去幫忙,沒幾年廚藝大有長進,后來干脆跳槽進了一家大飯店,現在已是廚師長了。
二外甥小時候就愛在家里的墻上床上(后來才在紙上)涂涂畫畫,總是望著窗外高高低低的小樓或平房若有所思。上中學騎車往返家校,眼瞅著一片片高樓聳立起來,城市的天際線變得越來越美,讓他萌生了也要為這座城市添彩的想法。后來考上了大學的建筑工程專業,畢業后成了建筑設計師。十多年了,他參與和獨立設計的項目已有幾十個,有幾個還在全國獲過獎呢!
兩個孩子的職業選擇可謂各得其所,表姐說這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是家庭生活環境滋養了他們的職業理想。哥兒倆少年時期有過那一段父母照顧不到的生活經歷,學會了堅忍、思變。而父母有意放手,哪怕飯菜夾生了或燒焦了,墻壁涂花了床單染上黑墨汁,都不會嘮叨、埋怨,更無發火訓斥的行為,家里始終充滿著寬松、溫馨的氣氛。身處其中的兩個孩子享受到了一生中不可或缺的親情,也陶冶了像他們父母一樣陽光開朗、樂觀向上的性格,由此才有了兄弟倆童稚時期天馬行空般憧憬未來、實現夢想的自由。
退休前已進入醫院管理層的表姐夫向我透露,當年工作忙,回家太晚,看到倆孩子常常又餓又困的樣子,他曾想換工作,或是讓表姐提前退休,但是夫妻倆沒達成一致。直到兩年后老大能做飯了,有力地減輕了他倆的負擔。當初老大愛上廚藝,他沒想到會成為孩子的職業。今天看來無論是歪打正著,還是陰差陽錯,孩子畢竟干上了自己喜歡的工作。雖然不是他和表姐最初期望的,但只要孩子開心,他倆也無怨無悔。他挺佩服一些大學畢業生暫時干上了送快遞的活兒。困境之下,生存第一。每個大學生當然都希望就業能與所學專業對口,殊不知,現在學校專業設置的速度已經趕不上社會層出不窮的新業態發展了。如今,跳槽、換崗、變賽道已成常態,過去那種找工作選職業“從一而終”的情況會逐漸減少。今天讓孩子多發展一些興趣愛好,或許明天的選擇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