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時光流逝,多年過去了,我一直保留著這本書,潛意識里,我在等待和它的“兩情相悅”。

1991 年初冬的一個周末,我和幾個同學在鄰鎮的小街上閑逛,走到新華書店時,看見門口擺了一個地攤,一大塊塑料布上散亂地放著一些書。旁邊還立著一塊大紙板,上面用毛筆字寫著——所有書五折降價處理。
當時,我正在鄰鎮讀高中,兜里有用做生活費的幾塊錢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于是便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蹲在書攤前翻閱起來。同行的幾個同學也都擠了過來,翻翻之后,覺得沒什么好看的,便起身走了。那個下午,我急切地一本本翻過書攤上的書,其中有不少豎排版的書。雖然多數書都是我看不懂的,但我潛意識里明白,躺在地上的這些書都是好書。我很想趁這個減價的機會把它們都買下來,可估算了一下打折后的價格,我知道自己沒有實力擁有它們。最終,我挑選了一本當時也看不懂的書《歐洲名詩人抒情詩選析》。
我翻開這本厚書的目錄,看到了莎士比亞、雪萊、拜倫、雨果、海涅等詩人的名字,內心深處有了一種奇異的感覺,總覺得這些披著長卷發的詩人是神秘而偉大的。第一頁就是莎士比亞的詩,我看了幾行,文字都認得,但并沒有觸動,一點也沒覺得美。我知道,不是詩歌不美,是我水平太低,無法理解詩中的詩意。手捧這本書,我毫不懷疑它的價值,久久不能放下,心情也無法平靜。我不確定自己未來的日子里,什么時候能讀懂書里這些詩句的美,最終我花了1.3元買下了這本定價2.6元的書,并在扉頁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和購買日期。掂著這本有點厚重的書,我仿佛是買了一個遙遙無期的期許。
時光流逝,多年過去了,我一直保留著這本書,潛意識里,我在等待和它的“兩情相悅”。
忙忙碌碌的日子,我需要完成屬于我的人生任務,上學、成家、生子、上班……但讀書成了我多年來一個常態化的習慣。我隨身攜帶的包里,一定有一本書。就這樣,堅持了近20 年的讀書,記了快與身等高的讀書筆記,從余秋雨、史鐵生,到泰戈爾、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從純文學書籍到文藝理論書籍,從哲學到思想學的涉獵。
2013 年的春天,我有意無意地找出了那本深藏書柜里的《歐洲名詩人抒情詩選析》,輕輕翻開發黃的書頁,再讀莎士比亞的詩,頓覺唇齒溢香,滿心喜悅,簡直不能自持。“我偶爾想到了你呵,我的心懷頓時像破曉的云雀,從陰郁的大地上沖上了天門,歌唱起贊美詩來;我記著你的甜愛,就是珍寶,教我不屑把處境跟帝王對調。”這些詩終于以它最美的面目完全向我敞開,我拼命地品味著那扣人心弦的美,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被深深陶醉了。當即在書的扉頁上寫下:“我為能讀懂這本書,準備了22年。”
如今,10年過去了,我又讀了很多好書,沉浸其中,無比幸福。我深知,閱讀帶給我的成長與進步,已經沉淀在《歐洲名詩人抒情詩選析》這本書里了,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