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碼
那些
少年樣兒的人
TOPIC
電子版刊物
寫作加油站
人文通識課
讀者活動社
本月最佳
李婷婷:隔壁的張伯每天早上5點去附近的公園爬山,除雨雪天氣外雷打不動。他的身形還和剛退休時一樣挺拔,時光仿佛未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跡。我們都說運動讓他年輕,所以這么多年過去他還能有一副少年樣兒。但每到傍晚,看到他推著老伴兒在小區散步,我才明白,他的少年樣兒真正的來源并不是運動,而是守護家人的勇氣和責任感,以及對攜手一生承諾的兌現。
櫻卿:小時候喜歡去姥姥家,那里不僅有小朋友,還有“老頑童”大姥爺。記憶中,他總是坐在村頭的大芙蓉樹下,抱著塊木頭,左雕右琢。周圍總有一群孩子,催他講故事,講東山上的山洞、西天取經的孫悟空……講到興頭上,他還會唱兩句,唱著唱著自己就笑了,臉上紅撲撲的,像喝醉了,而他是不喝酒的—借酒消愁,他沒有愁。自在如風,怎不是少年?
茶兩碗:老媽是閑不下來的人。最近幾年,她報了個舞蹈班。我們時常說她過于折騰,但她聽到這些時總會揚起頭,驕傲地說:“我就喜歡折騰,我的腿腳就是閑不下來?!蔽乙娺^她上課時的模樣:一群身姿窈窕的年輕女子當中,她僵硬的身板顯得格格不入。見她笨拙地緊跟老師的步伐,伴著音樂努力踮腳尖的可愛模樣,我忍俊不禁,但又頗為感動。她這少年樣兒的人,是我攻堅克難的力量源泉!
毛豆爸爸:考雅思排隊進場的時候,監考官給排在我前面的不到18歲的考生發了一個小黃鴨徽章,贊賞其年輕有想法,積極上進。這讓排在后面的我很不服氣—我的年齡是小姑娘的兩倍多,難道就不配得到一個“老烤鴨紀念章”?懷著復雜的心情,我走進了考場。最后,我考了7分,和10年前一樣。我也還是“少年樣兒”。
閆云才:連續三天的高強度騎行讓我腰酸背痛,就在我準備下車休息時,幾位騎行的老者從我身旁經過,向我豎起大拇指,為我加油。他們滿頭的銀發與滿臉的皺紋告訴我,他們已經走過了太多歲月,但在這個春天,如燦爛陽光般的笑容卻依舊在他們的臉龐綻放。與他們短暫地交談后,我發覺他們依舊如少年般熱愛著生活中的一切,依舊走在追尋詩與遠方的路上。心態不老,便如身旁清澈明媚的青海湖般永遠年輕。
梁熠雯:說起“少年樣兒”,想到的竟是我的爺爺。爺爺以前很喜歡拆東西,家里新添了什么物件,他總要拆開研究一番,再原樣安裝回去。有一次,家里買回來一臺收音機,奶奶很不放心,擔心他拆壞,便不讓他亂拆。可爺爺根本忍不住,半夜,等奶奶睡著,他偷摸著開燈拆開收音機,研究了起來。奶奶發現后,免不了一頓批評。爺爺就像一個淘氣的少年,永遠充滿好奇心,永遠停不下對這個世界的探究。
東東:前幾天在小區里跑步,一位認識的70多歲的老奶奶叫住我,向我詢問有關C語言的問題。我告訴她“程序是從主函數開始運行的”后,她告訴我,她學C語言是想在孫子生日時給他一個驚喜:她想給孫子編寫一個繪有照片的“電子蛋糕”。見我驚訝不已,她補充道:“今年沒學會,就明年再送給他。我孫子也在學這玩意兒!”原來,愛能激發出人的無限潛能。
不見不散:年前,我報了鋼琴課,上課時間在每周日上午8點;我下課后輪到是我師姐上課,她芳齡7歲。師姐平時很忙,報了很多興趣班,所以每次她時間有沖突的話,就會提出和我換課。但即便換了課,我還是不能睡懶覺,因為還得送她。對的,我“師姐”就是我女兒,只是鋼琴入門比我早。我最煩老師拿她來說事兒:“你看默菲這段就彈得很順。”完全不顧我脆弱的內心。要再這樣,我就不給“師姐”交學費了。
下期預告
世間千百行,行行不一樣。每一行業或者專業的形成發展中,會出現外行人無法體會的有趣事件,它成了同行之間的社交密語,也是在建構紛繁世界中產生的奇妙部件。2023年第3期最話題:本行業(專業)才懂的梗。2023年2月5日截稿。
我們渴望遠行,但你生活之所,于別人而言,也是跳出庸常的遠方,也有獨特的可愛之處。2023年第4期最話題:送給你所在城市的一封情書。2023年3月5日截稿。
將你對下期話題的回應(不超過150字,附上你的姓名和聯系方式)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到ychuati@duzhe.cn,一經刊發,即支付稿酬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