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為主要代表的數字技術蓬勃發展,數字技術不僅深刻改變了人類的認知、生活、生產和組織方式,還對社會、經濟和政治形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一種建立在技術發展之上的新秩序正在生成之中。
數字技術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在人類技術史上前所未有。在經濟領域,數字技術深度嵌入全球范圍的價值生產、創造、交換和分配的全過程,成為人類經濟活動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內生動力;動態變化、規模持續增長的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典型的資本形態,也被視為基礎性、戰略性資源。在社會和政治領域,數字系統對人類共同體的運行模式產生持續挑戰,傳統中心化、層級化、結構化的社會連接方式逐步消解,各種利益群體、文化部落、興趣共同體乃至獨立游離的個人陸續出現,政治權力、社會關系、社會結構隨之發生重大變化。在外交和軍事領域,數字技術發展對傳統外交與軍事活動的模式形成了顛覆性沖擊,也為外交與軍事活動的變革性躍遷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和基礎??梢哉f,數字技術正在重組全球各種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政治、社會結構,成為推動國際秩序重塑、引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變量之一。
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發生深刻變化。在數字時代,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數字化以及勞動方式的變革,已經推動生產力發生質的飛躍。一方面,數字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廣泛運用,特別是與傳統生產資料的深度融合,帶動生產工具的智能化和生產工序的自動化,也讓數字生產要素和數字平臺成為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賦能增效、改造升級,催生了諸多新業態,擴大了勞動對象的范圍。與此同時,生產數字產品或提供數字服務的數字勞動,正在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勞動形式。數字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必然導致生產關系發生相應變化。連接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數字平臺,匯聚規模龐大的用戶群體,形成了多層級、多環節、互聯互通、高效共享、整體聯動的智能系統,發揮著協調和配置資源、實現價值匯聚和價值創造等多方面的功能,使得勞動和資本兩種生產要素及二者的結合形式均較以往更為復雜。
生產方式的數字化帶來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變革。從歷史上看,由重大技術創新引發的生產方式變遷,總是會引發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進而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當前,數字技術發展及其所引發的生產方式變遷,正在通過國際行為體、國際規范等多種要素,引發國際關系的深度調整,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變革。由于數字技術融入傳統生產要素所展現的巨大能量和成長潛力,主權國家之間的博弈焦點已由土地、資源、能源等傳統生產要素和物理空間轉向數字技術等新型生產要素和數字空間。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家將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視為涉及國家安全的重點領域,日益泛化的安全考量愈加深度嵌入國家政策與政府行動之中。圍繞數字技術權力的爭奪和秩序構建將是未來國際戰略競爭的核心,國際政治正在進入“技術政治時代”。
數字技術的出現與發展,是對當今世界影響巨大而深遠的社會事實,它關乎各國前途命運,關乎世界人民福祉。數字時代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能否持久且穩固,取決于該秩序能否與新型生產方式相適應,能否獲得絕大多數國際政治行為體的參與和支持,能否滿足各國人民追求公平、包容、可持續的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公平正義的全球治理是實現各國共同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要繼續做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繼續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本期策劃聚焦“數字時代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圍繞數字技術發展與國際秩序變革的關系、數字時代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原則與路徑、中國的數字全球化愿景與擔當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敬請讀者垂注!
——《學術前沿》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