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雄偉(靜寧縣人民醫院介入醫學科)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的靜脈血栓形成疾病,它可能導致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介入治療是一種新興、有效的治療手段,本文將介紹下肢深靜脈血栓介入治療的基本知識。
介入治療是利用DSA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超聲等醫療影像設備作為導向,穿刺血管,植入鞘管,建立通道,通關鞘管的一系列操作,干預靜脈血管病變部位,最終改善或恢復靜脈血流的功能、結構的治療方法。在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治療中,介入治療采用微創技術,通過鞘管在血管內進行操作,直接抽吸血栓、置管溶栓或者通過放置支架等器械,恢復血管的通暢。
1.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 介入治療可快速清除血栓,改善癥狀,防止血栓進一步擴展和脫落。
2.慢性下肢深靜脈血栓 對于慢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介入治療可以改善血流動力學,減輕疼痛和腫脹,提高生活質量。
3.反復發作的下肢深靜脈血栓 對于反復發作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介入治療可以有效預防血栓再次發生。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介入治療常用方法主要包括濾器置入、導管取栓術、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和導管溶栓治療等。這些方法是針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不同情況設計的,旨在迅速清除血栓、恢復血流通暢、緩解癥狀、預防并發癥等。介入治療方法的具體操作如下:
1.導管取栓術 導管取栓術是一種常見的介入治療方法,適用于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該方法通過經皮穿刺或小切口將導管引入深靜脈,然后使用取栓器或抽吸器將血栓抽出或分解。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清除血栓,使血流通暢,減輕癥狀。
2.支架植入術 支架植入術適用于深靜脈狹窄或閉塞引起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在手術中,通過經皮穿刺將支架導管送入狹窄的靜脈段,然后展開支架,擴張狹窄或閉塞部位,恢復血流通暢。這種方法可以重建血流,預防血栓再次形成。
3.藥物導管治療 藥物導管治療常用于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在手術中,通過導管將溶栓藥物直接送達血栓部位,溶解血栓,改善血流情況。溶栓藥物可以溶解血栓,使血栓變得松軟后緩慢溶解,有助于恢復血管通暢。
4.球囊擴張術 球囊擴張術適用于深靜脈狹窄或閉塞的情況。在手術中,通過導管將球囊送入受影響的血管段,然后將球囊充氣擴張,擴大狹窄或閉塞部位,恢復血流通暢。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血管狹窄,保持血管通暢。部分狹窄血管經球囊擴張后狹窄就會消失,無需支架置入。
5.濾器置入術 濾器置入術用于預防下肢活動性深靜脈血栓脫落引起的肺動脈栓塞危象。通過導管將濾器置入下腔靜脈,防止深靜脈血栓脫落進入肺動脈,避免致死性肺栓塞的發生。
6.導管取栓聯合溶栓術 這種方法結合了導管取栓術和藥物導管治療的優勢,既可以快速清除血栓,又可以溶解殘余血栓,降低血栓再形成的風險。
介入治療作為一種微創、快速、有效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導管和器械介入,可以清除血栓,恢復血流通暢,對于患者的康復具有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