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泉(淄博市淄川區醫院)
血液是由血漿與血細胞兩部分組成。通過血液循環可為身體各個組織器官輸送氧氣和其他養分,以確保機體各項生理活動能夠正常運行,從而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保持機體內外環境平衡。一旦個體器官或組織發生病變也會影響到血液系統,而血液系統疾病也會對組織器官造成傷害。
血常規是醫學檢驗最為常見的項目之一,臨床又稱之為“全血細胞分析”。提及血常規,大多數人都很熟悉,但對檢驗單中各項指標變化異常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容易引起哪些疾病,卻了解得不夠詳細,下面就血常規檢驗單中的常見項目進行科普。
人的身體就像一個國家一樣,白細胞在其中則起到了重要的抵御外敵作用,即消滅致病菌及病毒對人體的入侵。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類型。若白細胞指標水平上升,則表示人體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受到了致病菌或病毒的入侵。隨之出現一系列不適反應,包括喉嚨腫痛、各類炎癥等表現。此外,白細胞指標水平的下降,還會造成個體發生疲勞乏力、頭暈等癥狀,提示機體免疫功能逐漸減弱。
紅細胞計數指的是單位體積內血液所含有的紅細胞的總數量。正常的紅細胞計數范圍根據年齡和性別而有所不同,新生兒范圍在(6.0—7.0)×1012/L、嬰兒的正常范圍為(5.0—7.1)×1012/L、兒童的正常范圍為(4.3—5.8)×1012/L、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圍為(3.9—5.4)×1012/L、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圍為(3.3—4.9)×1012/L。紅細胞計數增多可能是由于沖動、興奮、恐懼、涼水沐浴等情況刺激了體內的腎上腺激素含量升高,另外還與氣壓低、缺氧刺激、一段時間內多次參與了無償獻血活動等有關。紅細胞計數降低可能是由于女性處于妊娠期間,或是由于6 個月—2 歲的嬰幼兒生長發育比較迅速導致體內的造血原料不足,還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的造血功能逐漸降低等。
但是僅憑紅細胞計數的變化而對病情進行判斷也是不可取的。這是因為,紅細胞也會出現真假性情況。假性紅細胞即繼發性紅細胞增多,會造成機體發生長時間慢性缺氧癥狀,以吸煙時間較長的人、高原地區居民以及慢阻肺患者發生的情況居多。真性的判斷標準則為血紅蛋白升高>165 克/ 升,提示個體的血液黏稠度異常升高,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也會加大。
紅細胞在人體中就像一個勤勞的搬運工,主要負責將血氧細胞輸送到身體各處,隨后促進二氧化碳的排泄。若果紅細胞水平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身體出現了貧血癥狀;紅細胞水平上升,多見慢性缺氧性疾病。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分子,血管內部修復是其功能之一。一旦血管發生破裂,則血小板就會第一時間進行補救,以免出現血流不止的情況。所以,臨床會將血小板作為判斷出血風險的重要指標。血小板計數正常范圍為:100—300×109/L。若血小板降低至50×109/L,臨床患者可以接受高風險手術或者有創操作。若血小板<30×109/L,患者皮膚、牙齦會出現出血現象。若血小板<20×109/L,則會導致患者腦出血、消化道出血。